CN211130652U - 烹饪器具壳体和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壳体和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30652U
CN211130652U CN201922092255.6U CN201922092255U CN211130652U CN 211130652 U CN211130652 U CN 211130652U CN 201922092255 U CN201922092255 U CN 201922092255U CN 211130652 U CN211130652 U CN 2111306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cooking appliance
wall
cooking utensil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9225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亚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9225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306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306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306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壳体和烹饪器具。其中,烹饪器具壳体内设有适于容纳发光装置的容纳腔,且烹饪器具壳体的侧部形成有供光线射出烹饪器具壳体的光线出射结构,光线出射结构与容纳腔之间光路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使得烹饪器具的发光装置置于容纳腔内,故而,发光装置工作时产生的光线可通过容纳腔进行反射、汇聚后由光线出射结构透射出烹饪器具壳体。容纳腔具有汇聚光线及限定光线传播路径的作用,可保证发光的均匀性及一致性,提升了产品的发光强度。同时,光线出射结构限定了烹饪器具用于显示的区域的位置,由于光线出射结构位于烹饪器具壳体的侧部,故而限定了烹饪器具的发光区域位于烹饪器具的侧面。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壳体和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壳体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烹饪器具通过数码屏进行显示,数码屏的聚光效果差,使得用户在距离烹饪器具较远的地方时无法通过数码屏清楚观测显示内容,用户体验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壳体,烹饪器具壳体内设有适于容纳发光装置的容纳腔,且烹饪器具壳体的侧部形成有供光线射出烹饪器具壳体的光线出射结构,光线出射结构与容纳腔之间光路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烹饪器具壳体,由于烹饪器具壳体内设有适于容纳发光装置的容纳腔,故而,发光装置工作时产生的光线可通过容纳腔进行反射、汇聚后由光线出射结构透射出烹饪器具壳体。容纳腔具有汇聚光线及限定光线传播路径的作用,可保证发光的均匀性及一致性,提升了产品的发光强度,进而可保证烹饪器具显示的清晰性及可视性。
进一步地,本申请通过设置使得烹饪器具壳体的侧部形成有供光线射出烹饪器具壳体的光线出射结构,光线出射结构限定了烹饪器具用于显示的区域的位置,由于光线出射结构位于烹饪器具壳体的侧部,故而限定了烹饪器具的发光区域位于烹饪器具的侧面,这样,用户可以在距离烹饪器具较远的区域就可通过光线出射结构来观测烹饪器具的工作状态,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烹饪器具壳体,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光线出射结构包括透光壁和透光缝隙中的至少一种。
在该设计中,光线出射结构包括透光壁和透光缝隙中的至少一种,即,光线出射结构具有多种结构形式,这样,可根据具体实际使用需求来设置光线出射结构的布置位置及形状,进而可满足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烹饪器具壳体包括壳本体和设于壳本体上的操作件;其中,壳本体上形成有光线出射结构;和/或操作件上形成有光线出射结构;和/或壳本体与操作件共同限定出光线出射结构。
在该设计中,光线出射结构在烹饪器具壳体上具有多种设置位置,如,壳本体上形成有光线出射结构,如,操作件上形成有光线出射结构,再如,壳本体与操作件共同限定出光线出射结构。该设置使得光线出射结构的设置位置多样化,这样,可根据烹饪器具的具体外形结构有针对性地设置光线出射结构的位置,进而可满足烹饪器具不同部位发光显示的使用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壳本体形成有容纳腔;或操作件形成有容纳腔;或壳本体与操作件合围出容纳腔。
在该设计中,通过合理设置容纳腔的位置使得壳本体形成有容纳腔,或操作件形成有容纳腔,或壳本体与操作件合围出容纳腔,即,丰富了容纳腔的设置位置,可满足不同外形结构的烹饪器具进行侧面发光显示的使用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壳本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位于第一壳体的下方且与第一壳体相连,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光线出射结构。
在该设计中,壳本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其中,第二壳体位于第一壳体的下方且与第一壳体相连,且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形成有光线出射结构。即,限定了光线出射结构相对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位置关系,使得光线出射结构的设置位置多样化,这样,可根据烹饪器具的具体外形结构有针对性地设置光线出射结构的位置,进而可满足烹饪器具侧壁的上部、下部及中部发光显示的不同使用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壳本体形成有容纳腔,部分壳本体的侧壁被构造为透光壁,透光壁构成容纳腔的至少部分壁面。
在该设计中,由于部分壳本体的侧壁被构造为透光壁,透光壁构成容纳腔的至少部分壁面,故而,光线可从壳本体的侧壁透射出来,进而实现了烹饪器具的侧面发光显示的目的。另外,由于部分壳本体的侧壁被构造为透光壁,即,壳本体的部分侧壁形成为透光壁,该设置在保证对发光装置产生的光线进行有效透射的情况下,减少了形成壳本体的材料的投入,进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且由于壳本体的部分侧壁形成为透光壁,故而可在不增加壳本体的壁厚的情况下保证成型的壳本体的外形尺寸。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壳本体的外壁形成有朝向壳本体内部凹陷的环形槽,环形槽的至少部分侧壁形成有透光壁。
在该设计中,根据壳本体的外形结构来设置光线出射结构的位置,如,烹饪器具壳体的外壁形成有朝向烹饪器具壳体内部凹陷的环形槽,环形槽的至少部分侧壁形成有透光壁,该设置使得烹饪器具的发光显示区域位于烹饪器具的侧面,实现了侧面发光显示的目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透光壁一体构造有主体和伸出部;壳本体中与透光壁相连接的侧壁设置有适于容置主体的缺口及适于容置伸出部的沉台,沉台形成于壳本体的内侧壁;主体朝向壳本体的底端的一侧与壳本体的外壁的交线至发光装置的顶端的距离大于等于2mm。
在该设计中,透光壁一体构造有主体和伸出部,透光壁的主体位于壳本体的缺口中,透光壁的伸出部位于壳本体的沉台中,该结构设置限制了透光壁相对于壳本体中与透光壁相连接的侧壁的移动距离,可保证壳本体中与透光壁相连接的侧壁与透光壁的装配尺寸,进而可保证透光壁装配的稳固性及牢靠性。
进一步地,主体朝向壳本体的底端的一侧与壳本体的外壁的交线至发光装置的顶端的距离大于等于2mm,可避免交线至发光装置的顶端的距离小于2mm而导致透光壁靠近发光装置的部分的透光效果差,进而无法保证发光的均匀性、一致性及强度的情况发生。具体地,主体朝向壳本体的底端的一侧与壳本体的外壁的交线至发光装置的顶端的距离为2mm、4mm及6mm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壳本体上形成有容纳腔,操作件上形成有光线出射结构,烹饪器具壳体上自壳本体上的容纳腔到操作件上的光线出射结构之间形成有导光结构。
在该设计中,壳本体上形成有容纳腔,操作件上形成有光线出射结构,烹饪器具壳体上自壳本体上的容纳腔到操作件上的光线出射结构之间形成有导光结构,即,利用操作件与壳本体之间的导光结构对光线进行透射、汇聚,故而,光线可从壳本体的侧壁透射出来,进而实现了烹饪器具的侧面发光显示的目的,增强了产品的发光强度,进而可保证烹饪器具显示的清晰性及可视性。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操作件上设有适于引导光线穿过光线出射结构的光线折射部,光线折射部形成为导光结构的一部分。
在该设计中,通过合理设置操作件的结构,操作件上设有适于引导光线穿过光线出射结构的光线折射部,使得利用光线折射部来改变光线的传播路径,进而使得主体光线可汇聚并由导光结构透出烹饪器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容纳腔位于操作件的下侧,光线出射结构形成在操作件的侧部,光线折射部包括倾斜设置的折光面。
在该设计中,容纳腔位于操作件的下侧,光线出射结构形成在操作件的侧部,光线折射部包括倾斜设置的折光面,该结构设置使得将向上射出的光线的传播路径改至向壳本体的侧方,进而实现了烹饪器具侧面发光显示的目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折光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满足1°至89°。
在该设计中,折光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满足1°至89°,限定了光线经过折光面后的折射方向及路径,可保证出光角度及出光强度。若折光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1°或是折光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89°,无法实现光线向壳本体的侧方射出的目的,进而无法实现烹饪器具侧面发光显示的目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操作件上构造有透光壁,且透光壁形成为操作件的光线出射结构的一部分,透光壁具有内侧面和外侧面,折光面形成为内侧面的至少一部分。
在该设计中,操作件上构造有透光壁,透光壁的结构设置限定了烹饪器具用于发光显示的区域的位置,即,实现了光线依次通过操作件上的透光壁及操作件与壳本体的外壁间的缝隙出光的目的。另外,透光壁形成为操作件的光线出射结构的一部分,透光壁具有内侧面和外侧面,折光面形成为内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即,折光面与透光壁的位置设置相互配合以保证光线的传播路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操作件上构造有凹槽结构,透光壁构成凹槽结构的外侧壁。
在该设计中,操作件上构造有凹槽结构,透光壁构成凹槽结构的外侧壁,即,光线由凹槽结构的外侧壁射出烹饪器具,也即实现了烹饪器具侧面发光显示的目的。同时,凹槽结构具有汇聚光线及限定光线传播路径的作用,可保证发光的均匀性及一致性,提升了产品的发光强度,进而可保证烹饪器具显示的清晰性及可视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容纳腔的至少部分壁面形成为透射壁,透射壁形成为导光结构的另一部分并且与光线折射部位置相对地设置。
在该设计中,容纳腔的至少部分壁面形成为透射壁,这样,光线才能从容纳腔的透射壁射出进而传播至导光结构处,该结构设置为光线的有效传播提供了稳定且可靠的结构支撑。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光线出射结构沿烹饪器具壳体的周向分布连续或间隔地设置。
在该设计中,光线出射结构沿烹饪器具壳体的周向分布连续或间隔地设置,这样,可实现烹饪器具周圈发光显示或是局部发光显示的目的,使得用户可在多个方位、多个角度清晰地观测烹饪器具的发光信息,即,使得用户观测烹饪器具的显示信息不受限于用户相对于烹饪器具的位置,进而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容纳腔被构造为具有开口的腔体结构,容纳腔的开口的位置形成为发光装置位置。
在该设计中,容纳腔被构造为具有开口的腔体结构,容纳腔的开口的位置形成为发光装置位置,故而可将发光装置安装于发光装置位置,这样,发光装置发出的光线可被容纳腔反射及汇聚至光线出射结构处,进而使得光线由光线出射结构传播出烹饪器具。该结构设置实现了对光线的有效汇聚,有利于提升发光强度,进而可保证烹饪器具显示的清晰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容纳腔具有侧壁,且容纳腔的侧壁至少部分形成为挡板,挡板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容纳腔形成有位于挡板的一侧的发光装置位置,且发光装置位置位于挡板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位置。
在该设计中,通过合理设置容纳腔的结构,使得容纳腔的侧壁至少部分形成为挡板,并使用于安装发光装置的发光装置位置位于挡板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保证了挡板对发光装置发出的光线的反射、汇聚效果,降低了光线由容纳腔泄漏的可能性,进而可保证容纳腔对光线的汇聚效果,可保证产品发光的均匀性及一致性,及提升发光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挡板沿烹饪器具壳体的周向设置,发光装置位置形成在挡板的外侧;和/或发光装置位置位于挡板的侧方,且发光装置位置的底端平齐或高于挡板的底端;和/或挡板朝向发光装置位置的表面上设有反射层。
在该设计中,挡板沿烹饪器具壳体的周向设置,发光装置位置(用于装配发光装置)形成在挡板的外侧,挡板及发光装置位置的结构设置保证了形成的容纳腔的相对密闭性,实现了在多个方向、多个角度及多个维度上会聚发光装置发出的光线的作用,可保证烹饪器具的发光强度。
进一步地,发光装置位置位于挡板的侧方,且发光装置位置的底端平齐或高于挡板的底端,即,限定了挡板与发光装置位置(用于装配发光装置)的相对位置,这样,发光装置发出的光线皆投射于容纳腔内,进而可保证挡板对发光装置发出的光线的反射、汇聚效果,降低了光线由容纳腔泄漏的可能性,进而可保证产品发光的均匀性及一致性,及提升发光强度。
进一步地,挡板朝向发光装置位置(用于装配发光装置)的表面上设有反射层,增强了对光线的反射效果,有利于提升对发光装置发光的光线的导向效果,进而可提升产品的发光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发光装置;如第一方面中任一设计的烹饪器具壳体,发光装置位于容纳腔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因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设计的烹饪器具壳体,因此具有上述烹饪器具壳体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做一一陈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发光装置包括:灯板,沿烹饪器具壳体的周向设置;多个发光件,设置在灯板上,多个发光件为发光颜色相同的部件,或多个发光件中至少有两个发光件的发光颜色不同。
在该设计中,发光装置包括灯板和多个发光件。灯板沿烹饪器具壳体的周向设置,灯板的形状与光线出射结构相配合以实现对沿烹饪器具壳体周圈布置的光线出射结构提供光源的作用,进而可保证光线出射结构各个位置处透射的光线的均匀性及一致性,可保证烹饪器具显示的清晰性及可视性。
进一步的,多个发光件为发光颜色相同的部件,或多个发光件中至少有两个发光件的发光颜色不同,以通过发光件的发光状态(如,点亮、熄灭及闪烁)或发光件的发光颜色来形成烹饪器具的多种显示状态,进而可使得一种显示状态对应一种烹饪器具的工作状态,故,可将烹饪器具的工作状态进行细化性的显示,进而可使用户充分了解烹饪器具的工作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发光件朝向上设置、朝下设置或朝向烹饪器具壳体的侧方设置。
在该设计中,可根据具体实际需求来设置发光件的位置,如,发光件朝向上设置、朝下设置或朝向烹饪器具壳体的侧方设置,以满足不同方向出光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壳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所示实施例的A-A向的剖视图;
图6示出了图5所示实施例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壳体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壳体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8所示实施例的C-C向的剖视图;
图10示出了图9所示实施例的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壳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图13所示实施例的E-E向的剖视图;
图15示出了图14所示实施例的F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操作件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操作件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8示出了图17所示实施例的G-G向的剖视图;
图19示出了图18所示实施例的H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2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分解图。
其中,图1至图2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烹饪器具,200烹饪器具壳体,202壳本体,204操作件,210容纳腔,220透光壁,222主体,224伸出部,230第一壳体,240第二壳体,250挡板,252第一端,254第二端,300发光装置,310灯板,320发光件,330光线折射部,340折光面,350凹槽结构,360光线出射结构,500面盖,600电源线,700感应板,800框体,90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2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烹饪器具壳体200和烹饪器具100。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壳体200,烹饪器具壳体200包括容纳腔210及光线出射结构360。
其中,烹饪器具壳体200内设有适于容纳发光装置300的容纳腔210,且烹饪器具壳体200的侧部形成有供光线射出烹饪器具壳体200的光线出射结构360,光线出射结构360与容纳腔210之间光路连通。
详细地,由于烹饪器具壳体200内设有适于容纳发光装置300的容纳腔210,故而,发光装置300工作时产生的光线可通过容纳腔210进行反射、汇聚后由光线出射结构360透射出烹饪器具壳体200。容纳腔210具有汇聚光线及限定光线传播路径的作用,可保证发光的均匀性及一致性,提升了产品的发光强度,进而可保证烹饪器具100显示的清晰性及可视性。
进一步地,本申请通过设置使得烹饪器具壳体200的侧部形成有供光线射出烹饪器具壳体200的光线出射结构360,光线出射结构360限定了烹饪器具100用于显示的区域的位置,由于光线出射结构360位于烹饪器具壳体200的侧部,故而限定了烹饪器具100的发光区域位于烹饪器具100的侧面,这样,用户可以在距离烹饪器具100较远的区域就可通过光线出射结构360来观测烹饪器具100的工作状态,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烹饪器具壳体200包括容纳腔210及光线出射结构360,光线出射结构360包括透光壁220和透光缝隙中的至少一种。
详细地,光线出射结构360包括透光壁220和透光缝隙中的至少一种,即,光线出射结构360具有多种结构形式,这样,可根据具体实际使用需求来设置光线出射结构360的布置位置及形状,进而可满足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实施例3:
如图2、图3及图11至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烹饪器具壳体200包括容纳腔210及光线出射结构360,光线出射结构360包括透光壁220和透光缝隙中的至少一种,烹饪器具壳体200包括壳本体202和操作件204。
其中,操作件204设于壳本体202,壳本体202上形成有光线出射结构360,和/或操作件204上形成有光线出射结构360,和/或壳本体202与操作件204共同限定出光线出射结构360。
详细地,光线出射结构360在烹饪器具壳体200上具有多种设置位置,如,壳本体202上形成有光线出射结构360,如,操作件204上形成有光线出射结构360,再如,壳本体202与操作件204共同限定出光线出射结构360。该设置使得光线出射结构360的设置位置多样化,这样,可根据烹饪器具100的具体外形结构有针对性地设置光线出射结构360的位置,进而可满足烹饪器具100不同部位发光显示的使用需求。
具体地,当光线出射结构360包括透光壁220时,光线出射结构360可位于壳本体202上,亦可位于操作件204上;当光线出射结构360包括透光缝隙时,壳本体202与操作件204共同限定出光线出射结构360。
实施例4: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烹饪器具壳体200包括容纳腔210及光线出射结构360,光线出射结构360包括透光壁220和透光缝隙中的至少一种,烹饪器具壳体200包括壳本体202和操作件204。
其中,壳本体202形成有容纳腔210;或操作件204形成有容纳腔210;或壳本体202与操作件204合围出容纳腔210。
详细地,如图4、图5、图6、图13、图14及图15所示,壳本体202形成有容纳腔210;或操作件204形成有容纳腔210;或壳本体202与操作件204合围出容纳腔210。通过合理设置容纳腔210的位置使得壳本体202形成有容纳腔210,或操作件204形成有容纳腔210,或壳本体202与操作件204合围出容纳腔210,即,丰富了容纳腔210的设置位置,可满足不同外形结构的烹饪器具100进行侧面发光显示的使用需求。
实施例5: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烹饪器具壳体200包括容纳腔210及光线出射结构360,光线出射结构360包括透光壁220和透光缝隙中的至少一种,烹饪器具壳体200包括壳本体202和操作件204,壳本体202包括第一壳体230和第二壳体240。
其中,第二壳体240位于第一壳体230的下方且与第一壳体230相连,第一壳体230和第二壳体240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光线出射结构360。
详细地,壳本体202包括第一壳体230和第二壳体240,其中,第二壳体240位于第一壳体230的下方且与第一壳体230相连,且第一壳体230和第二壳体240中的至少一个形成有光线出射结构360。即,限定了光线出射结构360相对于第一壳体230和第二壳体240的位置关系,使得光线出射结构360的设置位置多样化,这样,可根据烹饪器具100的具体外形结构有针对性地设置光线出射结构360的位置,进而可满足烹饪器具100侧壁的上部、下部及中部发光显示的不同使用需求。
实施例6: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烹饪器具壳体200包括容纳腔210及光线出射结构360,光线出射结构360包括透光壁220和透光缝隙中的至少一种,烹饪器具壳体200包括壳本体202和操作件204,壳本体202包括第一壳体230和第二壳体240。
其中,部分壳本体202的侧壁被构造为透光壁220,透光壁220构成容纳腔210的至少部分壁面。
详细地,如图2至图6所示,由于部分壳本体202的侧壁被构造为透光壁220,透光壁220构成容纳腔210的至少部分壁面,故而,光线可从壳本体202的侧壁透射出来,进而实现了烹饪器具100的侧面发光显示的目的。另外,由于部分壳本体202的侧壁被构造为透光壁220,即,壳本体202的部分侧壁形成为透光壁220,该设置在保证对发光装置300产生的光线进行有效透射的情况下,减少了形成壳本体202的材料的投入,进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且由于壳本体202的部分侧壁形成为透光壁220,故而可在不增加壳本体202的壁厚的情况下保证成型的壳本体202的外形尺寸。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壳体240的侧壁被构造为透光壁220。当然,亦可使得第一壳体230的侧壁被构造为透光壁220,同样可使第二壳体240的侧壁和第一壳体230的侧壁同时被构造为透光壁220。
具体地,壳本体202的外壁形成有朝向壳本体202内部凹陷的环形槽,环形槽的至少部分侧壁形成有透光壁220。即,根据壳本体202的外形结构来设置光线出射结构360的位置,环形槽的至少部分侧壁形成有透光壁220,该设置使得烹饪器具100的发光显示区域位于烹饪器具100的侧面,实现了侧面发光显示的目的。
进一步地,如图6、图7、图8、图9及图10所示,透光壁220一体构造有主体222和伸出部224;壳本体202中与透光壁220相连接的侧壁设置有适于容置主体222的缺口及适于容置伸出部224的沉台,沉台形成于壳本体202的内侧壁。透光壁220一体构造有主体222和伸出部224,透光壁220的主体222位于壳本体202的缺口中,透光壁220的伸出部224位于壳本体202的沉台中,该结构设置限制了透光壁220相对于壳本体202中与透光壁220相连接的侧壁的移动距离,可保证壳本体202中与透光壁220相连接的侧壁与透光壁220的装配尺寸,进而可保证透光壁220装配的稳固性及牢靠性。
具体地,通过二次注塑的方式使得壳本体202中与透光壁220相连接的侧壁与透光壁220一体式连接,该设置可在不增加壳本体202的壁厚的情况下保证成型的壳本体202的外形尺寸。同时,该结构设置可避免水汽、污物等杂质由壳本体202中与透光壁220相连接的侧壁与透光壁220的连接处进入到烹饪器具100内部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提升烹饪器具100使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清洁性。
具体地,由于伸出部224位于沉台内,故,在保证伸出部224与壳本体202的壁面的结合强度的情况下,使得伸出部224被壳本体202的壁面覆盖住,故而伸出部224不会外露出来,有利于保证产品外观的美观性。
具体地,伸出部22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伸出部224与主体222的外边缘相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主体222朝向壳本体202的底端的一侧与壳本体202的外壁的交线至发光装置300的顶端的距离a大于等于2mm,可避免交线至发光装置300的顶端的距离小于2mm而导致透光壁220靠近发光装置300的部分的透光效果差,进而无法保证发光的均匀性、一致性及强度的情况发生。具体地,主体222朝向壳本体202的底端的一侧与壳本体202的外壁的交线至发光装置300的顶端的距离为2mm、4mm及6mm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具体地,如图6所示,箭头方向指示了光线的传播方向,由发光装置300发出的光线朝上即,朝向烹饪器具壳体200的顶部方向,由于主体222朝向壳本体202的底端的一侧与壳本体202的外壁的交线至发光装置300的顶端的距离a大于等于2mm,故而可保证经过容纳腔210反射及汇聚的光线可投射至透光壁220,进而由透光壁220透射出烹饪器具100。当然,亦可使发光装置300发出的光线朝下,即,朝向烹饪器具壳体200的底部方向,或使发光装置300发出的光线朝向烹饪器具壳体200的侧方设置。
实施例7:
如图11和图1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烹饪器具壳体200包括容纳腔210及光线出射结构360,光线出射结构360包括透光壁220和透光缝隙中的至少一种,烹饪器具壳体200包括壳本体202和操作件204,壳本体202包括第一壳体230和第二壳体240。
其中,壳本体202上形成有容纳腔210,操作件204上形成有光线出射结构360,烹饪器具壳体200上自壳本体202上的容纳腔210到操作件204上的光线出射结构360之间形成有导光结构。
详细地,壳本体202上形成有容纳腔210,操作件204上形成有光线出射结构360,烹饪器具壳体200上自壳本体202上的容纳腔210到操作件204上的光线出射结构360之间形成有导光结构,即,利用操作件204与壳本体202之间的导光结构对光线进行透射、汇聚,故而,光线可从壳本体202的侧壁透射出来,进而实现了烹饪器具100的侧面发光显示的目的,增强了产品的发光强度,进而可保证烹饪器具100显示的清晰性及可视性。进一步地,如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图18及图19所示,操作件204上设有适于引导光线穿过光线出射结构360的光线折射部330,光线折射部330形成为导光结构的一部分。通过合理设置操作件204的结构,操作件204上设有适于引导光线穿过光线出射结构360的光线折射部330,使得利用光线折射部330来改变光线的传播路径,进而使得主体222光线可汇聚并由导光结构透出烹饪器具100。
进一步,如图15,箭头方向指示了光线的传播方向。容纳腔210位于操作件204的下侧,光线出射结构360形成在操作件204的侧部,光线折射部330包括倾斜设置的折光面340。该结构设置使得将向上射出的光线的传播路径改至向壳本体202的侧方,进而实现了烹饪器具100侧面发光显示的目的。
具体地,容纳腔210位于操作件204的上侧,光线出射结构360形成在操作件204的侧部,光线折射部330包括倾斜设置的折光面340。该结构设置使得将向下射出的光线的传播路径改至向壳本体202的侧方,进而实现了烹饪器具100侧面发光显示的目的。
具体地,容纳腔210位于操作件204的侧方,光线出射结构360形成在操作件204的侧部,该结构设置使得将向烹饪器具壳体200的侧方射出的光线经过光线出射结构360射出烹饪器具100。
进一步,如图19所示,折光面340与水平面的夹角b满足1°至89°,限定了光线经过折光面340后的折射方向及路径,可保证出光角度及出光强度。若折光面340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1°或是折光面340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89°,无法实现光线向壳本体202的侧方射出的目的,进而无法实现烹饪器具100侧面发光显示的目的。
进一步地,操作件204上构造有透光壁220,且透光壁220形成为操作件204的光线出射结构360的一部分,透光壁220具有内侧面和外侧面,折光面340形成为内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即,实现了光线依次通过操作件204上的透光壁220及操作件204与壳本体202的外壁间的缝隙出光的目的。另外,透光壁220形成为操作件204的光线出射结构360的一部分,透光壁220具有内侧面和外侧面,折光面340形成为内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即,折光面340与透光壁220的位置设置相互配合以保证光线的传播路径。
进一步地,如图15和图19所示,操作件204上构造有凹槽结构350,透光壁220构成凹槽结构350的外侧壁。即,光线由凹槽结构350的外侧壁射出烹饪器具100,也即实现了烹饪器具100侧面发光显示的目的。同时,凹槽结构350具有汇聚光线及限定光线传播路径的作用,可保证发光的均匀性及一致性,提升了产品的发光强度,进而可保证烹饪器具100显示的清晰性及可视性。
进一步地,容纳腔210的至少部分壁面形成为透射壁,透射壁形成为导光结构的另一部分并且与光线折射部330位置相对地设置。这样,光线才能从容纳腔210的透射壁射出进而传播至导光结构处,该结构设置为光线的有效传播提供了稳定且可靠的结构支撑。
实施例8: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烹饪器具壳体200包括容纳腔210及光线出射结构360,光线出射结构360包括透光壁220和透光缝隙中的至少一种,烹饪器具壳体200包括壳本体202和操作件204,壳本体202包括第一壳体230和第二壳体240。
其中,光线出射结构360沿烹饪器具壳体200的周向分布连续或间隔地设置。
详细地,光线出射结构360沿烹饪器具壳体200的周向分布连续或间隔地设置,这样,可实现烹饪器具100周圈发光显示或是局部发光显示的目的,使得用户可在多个方位、多个角度清晰地观测烹饪器具100的显示信息,即,使得用户观测烹饪器具100的发光信息不受限于用户相对于烹饪器具100的位置,进而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
实施例9: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烹饪器具壳体200包括容纳腔210及光线出射结构360,光线出射结构360包括透光壁220和透光缝隙中的至少一种,烹饪器具壳体200包括壳本体202和操作件204,壳本体202包括第一壳体230和第二壳体240。
其中,容纳腔210被构造为具有开口的腔体结构,容纳腔210的开口的位置形成为发光装置300位置。
详细地,容纳腔210被构造为具有开口的腔体结构,容纳腔210的开口的位置形成为发光装置300位置,故而可将发光装置300安装于发光装置300位置,这样,发光装置300发出的光线可被容纳腔210反射及汇聚至光线出射结构360处,进而使得光线由光线出射结构360传播出烹饪器具100。该结构设置实现了对光线的有效汇聚,有利于提升发光强度,进而可保证烹饪器具100显示的清晰度。
实施例10:
如图6和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烹饪器具壳体200包括容纳腔210及光线出射结构360,光线出射结构360包括透光壁220和透光缝隙中的至少一种,烹饪器具壳体200包括壳本体202和操作件204,壳本体202包括第一壳体230和第二壳体240,容纳腔210形成有挡板250。
其中,容纳腔210具有侧壁,且容纳腔210的侧壁至少部分形成为挡板250,挡板25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252和第二端254,容纳腔210形成有位于挡板250的一侧的发光装置300位置,且发光装置300位置位于挡板250的第一端252与第二端254之间的位置。
详细地,通过合理设置容纳腔210的结构,使得容纳腔210的侧壁至少部分形成为挡板250,并使用于安装发光装置300的发光装置300位置位于挡板250的第一端252与第二端254之间,保证了挡板250对发光装置300发出的光线的反射、汇聚效果,降低了光线由容纳腔210泄漏的可能性,进而可保证容纳腔210对光线的汇聚效果,可保证产品发光的均匀性及一致性,及提升发光强度。
进一步地,挡板250沿烹饪器具壳体200的周向设置,发光装置300位置形成在挡板250的外侧,挡板250及发光装置300位置的结构设置保证了形成的容纳腔210的相对密闭性,实现了在多个方向、多个角度及多个维度上会聚发光装置300发出的光线的作用,可保证烹饪器具100的发光强度。
进一步地,发光装置300位置位于挡板250的侧方,且发光装置300位置的底端平齐或高于挡板250的底端,即,限定了挡板250与发光装置300位置用于装配发光装置300的相对位置,这样,发光装置300发出的光线皆投射于容纳腔210内,进而可保证挡板250对发光装置300发出的光线的反射、汇聚效果,降低了光线由容纳腔210泄漏的可能性,进而可保证产品发光的均匀性及一致性,及提升发光强度。
进一步,挡板250朝向发光装置300位置用于装配发光装置300的表面上设有反射层,增强了对光线的反射效果,有利于提升对发光装置300发光的光线的导向效果,进而可提升产品的发光强度。
实施例11: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100,包括:发光装置300;如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壳体200,发光装置300位于容纳腔210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烹饪器具100因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壳体200,因此具有上述烹饪器具壳体20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做一一陈述。
进一步地,如图20和图21所示,发光装置300包括:灯板310,沿烹饪器具壳体200的周向设置;多个发光件320,设置在灯板310上,多个发光件320为发光颜色相同的部件,或多个发光件320中至少有两个发光件320的发光颜色不同。
具体地,当多个发光件320为发光颜色相同的部件,可通过控制发光件320的发光亮度以形成烹饪器具100的多种显示状态,如,高温加热阶段时发光件320的发光亮度较高,保温阶段发光件320的发光亮度较低,这样,用户通过发光亮度来清晰明了的辨识烹饪器具100的工作状态。当多个发光件320中至少有两个发光件320的发光颜色不同,可通过控制发光件320的发光颜色以形成烹饪器具100的多种显示状态,如,高温加热阶段时发光件320的发光颜色为红色,保温阶段发光件320的发光颜色为绿色,这样,用户通过发光颜色来清晰明了的辨识烹饪器具100的工作状态。当然,也可通过控制多个发光件320的发光状态点亮、熄灭或闪烁来表示烹饪器具100的不同工作状态,亦可通过发光件320的发光状态与发光件320的发光颜色相结合以形成烹饪器具100的多种显示状态。
具体地,灯板310可为环形灯板310,亦可使灯板310为弧形灯板310。灯板310的形状与光线出射结构360相配合以实现对沿烹饪器具壳体200周圈布置的光线出射结构360提供光源的作用,进而可保证光线出射结构360各个位置处透射的光线的均匀性及一致性,可保证烹饪器具100显示的清晰性及可视性。
具体地,发光件320朝向上设置、朝下设置或朝向烹饪器具壳体200的侧方设置。
详细地,如图22所示,烹饪器具100包括:发光装置300、面盖500、操作件204、电源线600、感应板700、第一壳体230、框体800及底座900。
详细地,烹饪器具100为电磁炉、电饭煲、电压力锅等。
具体实施例一:
发光装置300发出的光垂直向上,通过周围的挡板250、烹饪器具100的侧壁及发光装置300形成一个密闭的空腔,光线只能通过透明壁传播出来,形成侧壁发光。发光装置300为环形,因此就可以是环形侧面发光。
具体实施例二:
发光装置300发出的光垂直向上,经过一个折光面340进行折射,将光引导到侧面。发光装置300为环形,折射光的折光面340也为环形,因此就可以是环形侧面发光。
发光装置300发出的光经侧面的不透光竖直挡板250、机身侧壁反射后,光线汇聚在一起,竖直向上传播。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2)

1.一种烹饪器具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烹饪器具壳体内设有适于容纳发光装置的容纳腔,且所述烹饪器具壳体的侧部形成有供光线射出所述烹饪器具壳体的光线出射结构,所述光线出射结构与所述容纳腔之间光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线出射结构包括透光壁和透光缝隙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烹饪器具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壳体包括壳本体和设于所述壳本体上的操作件;其中,
所述壳本体上形成有所述光线出射结构;和/或
所述操作件上形成有所述光线出射结构;和/或
所述壳本体与所述操作件共同限定出所述光线出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本体形成有所述容纳腔;或
所述操作件形成有所述容纳腔;或
所述壳本体与所述操作件合围出所述容纳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本体包括: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所述光线出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本体形成有所述容纳腔,部分所述壳本体的侧壁被构造为透光壁,所述透光壁构成所述容纳腔的至少部分壁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本体的外壁形成有朝向所述壳本体内部凹陷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至少部分侧壁形成有所述透光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光壁一体构造有主体和伸出部;
所述壳本体中与所述透光壁相连接的侧壁设置有适于容置所述主体的缺口及适于容置所述伸出部的沉台,所述沉台形成于所述壳本体的内侧壁;
所述主体朝向所述壳本体的底端的一侧与所述壳本体的外壁的交线至所述发光装置的顶端的距离大于等于2mm。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本体上形成有所述容纳腔,所述操作件上形成有所述光线出射结构,所述烹饪器具壳体上自所述壳本体上的所述容纳腔到所述操作件上的所述光线出射结构之间形成有导光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件上设有适于引导光线穿过所述光线出射结构的光线折射部,所述光线折射部形成为所述导光结构的一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器具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腔位于所述操作件的下侧,所述光线出射结构形成在所述操作件的侧部,所述光线折射部包括倾斜设置的折光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器具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光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满足1°至89°。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器具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件上构造有透光壁,且所述透光壁形成为所述操作件的所述光线出射结构的一部分,所述透光壁具有内侧面和外侧面,所述折光面形成为所述内侧面的至少一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烹饪器具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件上构造有凹槽结构,所述透光壁构成所述凹槽结构的外侧壁。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器具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腔的至少部分壁面形成为透射壁,所述透射壁形成为所述导光结构的另一部分并且与所述光线折射部位置相对地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烹饪器具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线出射结构沿所述烹饪器具壳体的周向分布连续或间隔地设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烹饪器具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腔被构造为具有开口的腔体结构,所述容纳腔的所述开口的位置形成为发光装置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烹饪器具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腔具有侧壁,且所述容纳腔的侧壁至少部分形成为挡板,所述挡板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容纳腔形成有位于所述挡板的一侧的发光装置位置,且所述发光装置位置位于所述挡板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烹饪器具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沿所述烹饪器具壳体的周向设置,所述发光装置位置形成在所述挡板的外侧;和/或
所述发光装置位置位于所述挡板的侧方,且所述发光装置位置的底端平齐或高于所述挡板的底端;和/或所述挡板朝向所述发光装置位置的表面上设有反射层。
2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光装置;
如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壳体,所述发光装置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包括:
灯板,沿所述烹饪器具壳体的周向设置;
多个发光件,设置在所述灯板上,多个所述发光件为发光颜色相同的部件,或多个所述发光件中至少有两个所述发光件的发光颜色不同。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件朝向上设置、朝下设置或朝向所述烹饪器具壳体的侧方设置。
CN201922092255.6U 2019-11-28 2019-11-28 烹饪器具壳体和烹饪器具 Active CN2111306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92255.6U CN211130652U (zh) 2019-11-28 2019-11-28 烹饪器具壳体和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92255.6U CN211130652U (zh) 2019-11-28 2019-11-28 烹饪器具壳体和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30652U true CN211130652U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74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92255.6U Active CN211130652U (zh) 2019-11-28 2019-11-28 烹饪器具壳体和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306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38762B2 (ja) 表示灯
KR101993749B1 (ko) 유도 가열 조리기기
CN110742492A (zh) 烹饪器具
US8167434B2 (en) Light projection system and display device
CN217082414U (zh) 灯具
EP2202547B1 (en) Display device
CN211130652U (zh) 烹饪器具壳体和烹饪器具
US11703230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in door for cooking appliance and cooking appliance including the same
JP2012109054A (ja) 照明器具
CN218119556U (zh) 一种吸顶灯
CN113790403A (zh) 一种模拟自然光照的灯具
CN208253217U (zh) 灯光结构及包含其的音箱
JP2010094149A (ja) 炊飯器
CN210007930U (zh) 一种电磁炉
CN217329904U (zh) 一种烹饪器具
TWI582353B (zh) 發光環
CN217559759U (zh) 灯具
CN212390211U (zh) 一种家用电器的侧发光组件
CN209966098U (zh) 显示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CN216527787U (zh) 一种显示器
CN210717218U (zh) 灯具
CN212565653U (zh) 一种多方位出光的灯具
JP2009135050A (ja) 発光装置
US20240230213A9 (en) Refrigerator
US20240133619A1 (en) Refrigera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