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27634U - 一种车用电机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用电机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27634U
CN211127634U CN201922153360.6U CN201922153360U CN211127634U CN 211127634 U CN211127634 U CN 211127634U CN 201922153360 U CN201922153360 U CN 201922153360U CN 211127634 U CN211127634 U CN 2111276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coupled
transistor
capacitor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5336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飞
胡欢
徐伯卓
张远帆
王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st Joy Long Automobile Electronic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ast Joy Long Automobile Electronic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st Joy Long Automobile Electronic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East Joy Long Automobile Electronic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5336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276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276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276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Direct Current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电机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用电机控制电路,包括开关电源模块和车载电源,还包括调速模块以及与车载电机M耦接的正反转驱动模块,PWM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出信号可控制开合部的导通频率,进而可以控制MOS管的导通频率。当低电平输出模块向第一电磁线圈K1输出低电平时,第一电磁线圈K1中有电流流过,触发第一单刀双掷开关S1动作,可使车载电机M得电转动,同样的,当低电平输出模块向第二电磁线圈K2输出低电平时,可使车载电机M反转,同时通过对MOS管的导通频率的控制来调节车载电机M的转速,电路结构简单,而且成本更低。

Description

一种车用电机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电机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车用电机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车窗都带有升降功能,老式的升降驱动组件多采用机械式的手摇驱动,目前多采用电动机进行驱动,方便快捷。
现有的车载电机在参与车窗的上升和下降时,需要使用电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对其进行控制。
然而,现有的车载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多采用桥式驱动电路,需要4个开关元器件来变换车载电机两端的电压极性,实现对电机正反转的控制,需要较高的控制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电机控制电路,其具有能够调速以及通过继电器控制正反转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车用电机控制电路,包括开关电源模块和车载电源,还包括调速模块以及与车载电机M耦接的正反转驱动模块;
所述调速模块包括PWM信号输出模块、与所述PWM信号输出模块和所述开关电源模块耦接的开关模块U1,所述开关模块U1包括控制部和开合部,所述控制部接收所述PWM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出信号控制所述开合部开合;
所述正反转驱动模块包括MOS管和与所述MOS管的源极耦接的驱动电路,所述车载电源的输出端耦接所述MOS管的漏极,所述开关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耦接所述开合部后耦接所述MOS管的栅极;
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电磁线圈K1、第二电磁线圈K2和受所述第一电磁线圈K1驱动动作的第一单刀双掷开关S1以及受所述第二电磁线圈K2驱动动作的第二单刀双掷开关S2,所述第一单刀双掷开关S1包括第一不动端、第二不动端和第一动端,所述第二单刀双掷开关S2包括第三不动端、第四不动端和第二动端;
所述第一电磁线圈K1和所述第二电磁线圈K2各自的一端均耦接有直流电源VCC,各自的另一端分别耦接有低电平输出模块,所述第一不动端和所述第三不动端均耦接所述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二不动端和所述第四不动端均接地;
所述第一动端和所述第二动端的动端常接地,另一端分别耦接所述车载电机M的输入电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PWM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出信号可控制开合部的导通频率,进而可以控制MOS管的导通频率。当低电平输出模块向第一电磁线圈K1输出低电平时,第一电磁线圈K1中有电流流过,触发第一单刀双掷开关S1动作,可使车载电机M得电转动,同样的,当低电平输出模块向第二电磁线圈K2输出低电平时,可使车载电机M反转,同时通过对MOS管的导通频率的控制来调节车载电机M的转速,电路结构简单,而且成本更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关模块U1配置为光耦开关。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控制与执行的隔离,提升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关电源模块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三极管Q5、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二极管D1、二极管D2,所述三极管Q1和所述三极管Q2以及所述三极管Q5均为NPN型,所述三极管Q3和所述三极管Q4均为PNP型;
所述电阻R1的一端耦接所述电阻R2后接地,所述电阻R1和所述电阻R2的连接处耦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耦接所述电阻R3的一端后耦接12V直流电源;
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2和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耦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耦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耦接所述电阻R4后耦接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耦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和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以及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耦接所述12V直流电源;
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耦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基极之间耦接所述电阻R5,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之间耦接所述电阻R6,所述电阻R7的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和所述电阻R8的一端耦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耦接所述电阻R9的一端,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2的一端以及所述电阻R9的一端耦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耦接所述电容C4后接地,所述电容C3的一端耦接所述电容C2远离所述电阻R9的一端,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阻R1远离所述电阻R2的一端耦接有方波输出模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波输出模块周期性的向电阻R1输出高低电平,来控制三极管Q1的导通与截止,当三极管Q1导通时,三极管Q2截止,三极管Q3导通,此时电容C1充电;当三极管Q1截止时,三极管Q2导通,三极管Q3截止,此时12V直流电源导通到电容C1靠近电阻R2的一端,使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两端的电压抬升至24V,从而使得电阻R9远离所述二极管D2的一端输出稳定的24V电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正反转驱动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开关电源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开关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附图标记:1、开关电源模块;2、车载电源;3、调速模块;31、PWM信号输出模块;4、正反转驱动模块;41、驱动电路;42、第一低电平输出模块;43、第二低电平输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车用电机控制电路,包括开关电源模块1(参见图2)和车载电源2,如图1所示,还包括调速模块3以及与车载电机M耦接的正反转驱动模块4。
其中,调速模块3包括PWM信号输出模块31、与PWM信号输出模块31和开关电源模块1耦接的开关模块U1,开关模块U1包括控制部和开合部,控制部接收PWM信号输出模块31的输出信号控制开合部开合。在本实施例中,开关模块U1配置为光耦开关,控制部为光耦开关的发光二极管,开合部为光耦开关的光敏三极管,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耦接开关电源模块1输出的24V直流电压,其发射极耦接正反转驱动模块4,由PWM信号输出模块31输出高电平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光,低电平下发光二极管不发光,发光二极管发光驱动光敏三极管导通,可通过调节PWM信号输出模块31输出高低电平的频率,实现控制与执行的隔离,提升稳定性。
正反转驱动模块4包括MOS管和与MOS管的源极耦接的驱动电路41,车载电源2的输出端耦接MOS管的漏极,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耦接MOS管的栅极,当光敏三极管导通,则MOS管导通。
驱动电路41包括第一电磁线圈K1、第二电磁线圈K2和受第一电磁线圈K1驱动动作的第一单刀双掷开关S1以及受第二电磁线圈K2驱动动作的第二单刀双掷开关S2,第一单刀双掷开关S1包括第一不动端、第二不动端和第一动端,第二单刀双掷开关S2包括第三不动端、第四不动端和第二动端;
第一电磁线圈K1和第二电磁线圈K2各自的一端均耦接有直流电源VCC,各自的另一端分别耦接有第一低电平输出模块42和第二低电平输出模块43和,第一不动端和第三不动端均耦接MOS管的源极,第二不动端和第四不动端均接地;第一动端和第二动端的动端常接地,另一端分别耦接车载电机M的输入电极。
MOS管的导通与光敏三极管的导通状态基本一致,因此PWM信号输出模块31的输出信号可控制MOS管的导通频率及其导通时间。当第一低电平输出模块42向第一电磁线圈K1输出低电平时,第一电磁线圈K1中有电流流过,触发第一单刀双掷开关S1动作,可使车载电机M得电转动;同样的,当第二低电平输出模块43向第二电磁线圈K2输出低电平时,可使车载电机M反转,通过对MOS管的导通时间的控制可以实现对车载电机M转速的调节。
而且,电阻R10可以作为采样电阻串联在回路中,当车载电机M断电时可以会继续转动,此时电阻R10与车载电机M和地之间回路仍然存在,只要车载电机M转动就会有电流流过电阻R10,不会有车载电机M行程在采样测量过程中丢失,不需要软件弥补,有利于提升车载电机M的采样测试效率。
为得到稳定的24V直流电压,如图2所示,开关电源模块1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三极管Q5、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二极管D1、二极管D2,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以及三极管Q5均为NPN型,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均为PNP型;
电阻R1的一端耦接电阻R2后接地,电阻R1和电阻R2的连接处耦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耦接电阻R3的一端后耦接12V直流电源;
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的基极耦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耦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耦接电阻R4后耦接电容C1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耦接二极管D1的阴极和二极管D2的阳极,二极管D1的阳极以及三极管Q2的集电极耦接12V直流电源;
三极管Q4的集电极耦接二极管D2的阴极,三极管Q4的基极与基极之间耦接电阻R5,三极管Q4的基极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之间耦接电阻R6,电阻R7的一端与三极管Q5的基极和电阻R8的一端耦接,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
三极管Q4的集电极耦接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以及电阻R9的一端耦接,电阻R9的的另一端耦接电容C4后接地,电容C3的一端耦接电容C2远离电阻R9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
电阻R1远离电阻R2的一端耦接有方波输出模块。
具体的,由方波输出模块周期性的向电阻R1输出高低电平,来控制三极管Q1的导通与截止,当三极管Q1导通时,三极管Q2截止,三极管Q3导通,此时电容C1充电;当三极管Q1截止时,三极管Q2导通,三极管Q3截止,此时12V直流电源导通到电容C1靠近电阻R2的一端,使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两端的电压抬升至24V,从而使得电阻R9远离二极管D2的一端输出稳定的24V电压,提供给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
实施例二:
一种车用电机控制电路,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3所示,开关模块U1包括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三极管Q6、三极管Q7、三极管Q8、电容C5、电容C6、二极管D3、稳压管Z1;
PWM信号输出模块31的输出端耦接电阻R10后耦接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0和电阻R11的耦接处耦接三极管Q6的基极,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
三极管Q6的集电极耦接电阻R12和电阻R13各自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耦接电容C5的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
电阻R13的另一端耦接三极管Q7的基极,三极管Q6的集电极耦接电容C5与电阻R12的耦接处,三极管Q6的发射极耦接三极管Q7的发射极,三极管Q6的基极耦接三极管Q7的基极,三极管Q7的集电极接地。
电阻R14和电阻R15各自的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6的发射极耦接,电阻R15的另一端耦接二极管D3的阴极,二极管D3的阳极耦接电阻R14的另一端。电阻R16和电容C6的一端与二极管D3的阳极耦接,电阻R16的另一端耦接MOS管的栅极,电容C6的另一端耦接MOS管的源极,MOS管的栅极耦接电阻R17后接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车用电机控制电路,包括开关电源模块(1)和车载电源(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速模块(3)以及与车载电机M耦接的正反转驱动模块(4);
所述调速模块(3)包括PWM信号输出模块(31)、与所述PWM信号输出模块(31)和所述开关电源模块(1)耦接的开关模块U1,所述开关模块U1包括控制部和开合部,所述控制部接收所述PWM信号输出模块(31)的输出信号控制所述开合部开合;
所述正反转驱动模块(4)包括MOS管和与所述MOS管的源极耦接的驱动电路(41),所述车载电源(2)的输出端耦接所述MOS管的漏极,所述开关电源模块(1)的输出端耦接所述开合部后耦接所述MOS管的栅极;
所述驱动电路(41)包括第一电磁线圈K1、第二电磁线圈K2和受所述第一电磁线圈K1驱动动作的第一单刀双掷开关S1以及受所述第二电磁线圈K2驱动动作的第二单刀双掷开关S2,所述第一单刀双掷开关S1包括第一不动端、第二不动端和第一动端,所述第二单刀双掷开关S2包括第三不动端、第四不动端和第二动端;
所述第一电磁线圈K1和所述第二电磁线圈K2各自的一端均耦接有直流电源VCC,各自的另一端分别耦接有低电平输出模块,所述第一不动端和所述第三不动端均耦接所述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二不动端和所述第四不动端均接地;
所述第一动端和所述第二动端的动端常接地,另一端分别耦接所述车载电机M的输入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U1配置为光耦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U1包括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三极管Q6、三极管Q7、三极管Q8、电容C5、电容C6、二极管D3、稳压管Z1;
所述PWM信号输出模块(31)的输出端耦接所述电阻R10后耦接所述电阻R11的一端,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0和所述电阻R11的耦接处耦接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耦接所述电阻R12和所述电阻R13各自的一端,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耦接所述电容C5的一端,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耦接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耦接所述电容C5与所述电阻R12的耦接处,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耦接所述三极管Q7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耦接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7的集电极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14和所述电阻R15各自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耦接,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耦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耦接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16和所述电容C6的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耦接,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耦接所述MOS管的栅极,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耦接所述MOS管的源极,所述MOS管的栅极耦接所述电阻R17后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源模块(1)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三极管Q5、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二极管D1、二极管D2,所述三极管Q1和所述三极管Q2以及所述三极管Q5均为NPN型,所述三极管Q3和所述三极管Q4均为PNP型;
所述电阻R1的一端耦接所述电阻R2后接地,所述电阻R1和所述电阻R2的连接处耦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耦接所述电阻R3的一端后耦接12V直流电源;
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2和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耦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耦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耦接所述电阻R4后耦接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耦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和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以及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耦接所述12V直流电源;
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耦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基极之间耦接所述电阻R5,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之间耦接所述电阻R6,所述电阻R7的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和所述电阻R8的一端耦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耦接所述电阻R9的一端,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2的一端以及所述电阻R9的一端耦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耦接所述电容C4后接地,所述电容C3的一端耦接所述电容C2远离所述电阻R9的一端,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阻R1远离所述电阻R2的一端耦接有方波输出模块。
CN201922153360.6U 2019-12-02 2019-12-02 一种车用电机控制电路 Active CN2111276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53360.6U CN211127634U (zh) 2019-12-02 2019-12-02 一种车用电机控制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53360.6U CN211127634U (zh) 2019-12-02 2019-12-02 一种车用电机控制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27634U true CN211127634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722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53360.6U Active CN211127634U (zh) 2019-12-02 2019-12-02 一种车用电机控制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276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4849A (zh) * 2021-07-28 2021-11-12 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及机器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4849A (zh) * 2021-07-28 2021-11-12 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及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15382B (zh) 一种汽车照明用降压式恒流led驱动电路
CN101753081B (zh) 风扇驱动电路和使用该驱动电路的风扇
CN103051196B (zh) 无辅助绕组方式实现集成电路供电的隔离式电源电路结构
CN204517703U (zh) 直流电机h桥驱动电路
CN211127634U (zh) 一种车用电机控制电路
CN203788203U (zh) 一种pwm双闭环电动自行车调速控制系统
CN215345096U (zh) 一种电加热控制电路、系统及空调器
CN208380384U (zh) 一种车窗玻璃升降驱动控制电路
CN213879675U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
CN111525918A (zh) 单路多功能定向磁控电子开关模块
CN205305335U (zh) 一种路由器
CN211086520U (zh) 一种继电器黏连检测电路、装置
CN109067272A (zh) 一种光伏清扫装置的电机控制装置
CN210327368U (zh) 一种用于mosfet驱动的驱动电路
CN204425226U (zh) 一种马达驱动保护电路及具有该电路的电器产品
CN202931193U (zh) 一种buck开关电源电路
CN212969472U (zh) 高效同步整流模块
CN202827486U (zh) 一种雨刮电动机复位装置
CN201294455Y (zh) 一种用于电机控制器的电源模块和电机控制器
CN210469149U (zh) 一种马达驱动电路
CN209765309U (zh) 一种适用于开关柜ct安装辅助平台的信号转接模块
CN215452894U (zh) 一种单自由度pwm功率放大器电路
CN216413927U (zh) 一种直流换向电路
CN110518843B (zh) 一种线切割控制系统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CN217335467U (zh) 一种内置完整叉车控制电路的无刷电机驱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