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23786U - 一种新型非电性密闭空间微正压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非电性密闭空间微正压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23786U
CN211123786U CN201921722324.0U CN201921722324U CN211123786U CN 211123786 U CN211123786 U CN 211123786U CN 201921722324 U CN201921722324 U CN 201921722324U CN 211123786 U CN211123786 U CN 2111237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positive pressure
transparent shell
pressure
movable transpa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2232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72232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237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237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2378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ssure Vessels And Lids Thereof (AREA)
  • Safety Valve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非电性密闭空间微正压控制器,本申请固定壳体上部有排气管,下方有外套管,外套管外侧有微压泄压限位台与快速泄压限位台,外套管上有外管斜开孔;活动透明壳体上开有网孔,活动壳体内部、网孔下方有密封限位台,活动透明壳体内部有内套管,内套管上有内管斜开孔,排气管与人防救生舱外空气相连,外套管内空气压力与救生舱外空气相通;活动透明壳体与外套管之间的空气通过网孔与救生舱内环境空气相通;环形橡胶密封塞位于活动透明壳体与外套管之间,环形橡胶密封塞位于密封限位台与快速泄压限位台下方;活动透明壳体内装有正压调节液。本申请具有灵敏度高、调节灵活、压力维持零泄漏、微泄快泄一体化、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等突出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非电性密闭空间微正压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舱控制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非电性密闭空间微正压控制器。
背景技术
民用防火灾救生舱或煤矿用安全救生舱,作为发生火灾、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等事故发生后的紧急避险系统,其目的是为避险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密闭空间。密闭空间对外能够隔绝有毒有害气体的渗透,并实现对密闭空间内避险人员提供生存环境条件,提高生存几率与被救援几率。目前,密闭空间内的环境控制技术日趋成熟,但作为防护外部有害气体侵入的舱内微正压调节技术却存在各种缺陷。
传统微正压调节技术使用机械弹簧式感压系统,舱内密闭性能受调节阀物理接触面密封性能影响,机械预紧力过小导致密封性能差,机械预紧力过大导致微压感压灵敏度降低;普通液封正压控制系统需要通过增补液体量进行压力调节,操作困难,可能存在逆压反向喷液的情况导致设备损坏,液封加逆止阀的控制系统由于逆止阀的机械预紧力导致微压感压灵敏度降低,并存在泄压速度慢的问题。
因此有人设计CN102182503A密闭空间微正压维持自动控制设备及方法,示意图如图8所示,但是其仍然存在如下技术缺陷;
1)该专利中感受舱内外压力设备为电源驱动的压差传感器,为电子元器件,因此需要使用电源驱动;
2)该专利中舱内正压超压泄压过程为:补气电磁阀关闭,自动调压控制器命令泄压电磁阀开启,舱内空气与舱外空气相连通,舱内气体从泄压管进气口经由泄压电磁阀向泄压管排气口进入舱外,泄压速度快,不能实现微压缓慢泄压;
3)该专利中泄压孔气密性由泄压电磁阀气密性决定,通常为机械式密封结构,气密性能差;舱外压力过高下反向冲压时电磁阀气密性难以保证;
4)该专利主要为电动泄压及补气系统均需要电源驱动;
因此设计出高灵敏度、使用便捷、气密性好、可靠性高的微正压调节方法已成为救生舱可靠性设计的关键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非电性密闭空间微正压控制器,该新型非电性密闭空间微正压控制器及调节方法,具有灵敏度高、调节灵活、压力维持零泄漏、微泄快泄一体化、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非电性密闭空间微正压控制器,包括固定壳体,活动透明壳体,环形橡胶密封塞和正压调节液,所述固定壳体上部焊接有排气管,下方焊接有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外侧设置有微压泄压限位台与快速泄压限位台,所述外套管上有外管斜开孔,所述活动透明壳体为上部开口、下部封底的套管,所述活动透明壳体上开有网孔,所述活动透明壳体内部以及网孔下方设置有密封限位台,所述活动透明壳体内部焊接有内套管,所述内套管上有内管斜开孔;所述排气管与人防救生舱外空气相连,所述外套管内空气压力与救生舱外空气相通;所述活动透明壳体与外套管之间的空气通过网孔与救生舱内环境空气相通;所述环形橡胶密封塞位于活动透明壳体与外套管之间,所述环形橡胶密封塞位于密封限位台与快速泄压限位台下方;所述活动透明壳体内装有正压调节液。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活动透明壳体上标有微压标定刻度,通过微压标定刻度可计算外套管外侧正压调节液液位与内套管内侧正压调节液的高度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透明壳体套在固定壳体的微压泄压限位台位置时,密封限位台及快速泄压限位台位于同一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壳体与救生舱壁面固定连接,活动透明壳体套在固定壳体的微压泄压限位台位置,可通过旋转操作,控制外管斜开孔与内管斜开孔的交错联通位置,交错联通位置的高低控制舱内正压超压泄压的数值,交错联通位置处于高位时,舱内正压控制值低,交错联通位置处于低位时,舱内正压控制值高。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透明壳体由套在固定壳体的微压泄压限位台位置下拉至快速泄压限位台位置时,救生舱内空气与舱外空气直接联通,控制器处于微压泄压状态时,当舱内压力高于舱外压力,外套管外侧正压调节液液位下降,正压调节液被压向内套管内侧,内套管内侧正压调节液液位上升,当外套管外侧正压调节液液位低于外管斜开孔与内管斜开孔的交错联通位置时,舱内气体通过交错联通孔向内套管内侧释放,并排至舱外,实现正压超压泄压效果,当舱内正压快速上升,微压泄压速率较慢时,将活动透明壳体由套在固定壳体的微压泄压限位台位置下拉至快速泄压限位台位置,此时微正压控制器处于快速泄压状态,救生舱内空气与舱外空气直接联通,实现快速泄压排气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套管、活动透明壳体、内套管均采用阻燃透明材料,正压调节液中添加有可食用色素,从活动透明壳体外部可清晰观察正压调节液的液位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非电性密闭空间微正压控制器的调节方法,具体方式如下:
固定壳体与救生舱壁面固定连接,活动透明壳体套在固定壳体的微压泄压限位台位置,此时微正压控制器处于微正压控制状态,可通过旋转操作,控制外管斜开孔与内管斜开孔的交错联通位置,交错联通位置的高低控制舱内正压超压泄压的数值,交错联通位置处于高位时,舱内正压控制值低,交错联通位置处于低位时,舱内正压控制值高;
当控制器处于微压泄压状态时,当舱内压力高于舱外压力,外套管外侧正压调节液液位下降,正压调节液被压向内套管内侧,内套管内侧正压调节液液位上升,当外套管外侧正压调节液液位低于外管斜开孔与内管斜开孔的交错联通位置时,舱内气体通过交错联通孔向内套管内侧释放,并排至舱外,实现正压超压泄压效果;
当舱内正压快速上升,微压泄压速率较慢时,将活动透明壳体由套在固定壳体的微压泄压限位台位置下拉至快速泄压限位台位置,此时微正压控制器处于快速泄压状态,救生舱内空气与舱外空气直接联通,实现快速泄压排气效果;
活动透明壳体套在固定壳体的微压泄压限位台位置,当救生舱外有毒有害气体压力过高时,内套管内侧正压调节液液位下降,外套管外侧液位上升;推动环形橡胶密封塞,使环形橡胶密封塞与密封限位台及快速泄压限位台紧密贴合,实现舱内负压逆止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非电性密闭空间微正压控制器及调节方法,使用旋转错位联通方式控制正压调节液内外液位差,具有灵敏度高、调节灵活、的特点,压力维持零泄漏,并实现微泄快泄一体化,具有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具体特点如下;
1、本申请中感受舱内外压力设备为微压差控制器本体,压力差体现在设备中套管内外的液位差,因此无需电源驱动,无电子元器件,从而可以实现非电性控制;
2、本申请舱内正压超压泄压过程为:舱内压力超过设定压力值(交错联通孔与液面高度差产生的压强值)时,外套管外侧正压调节液液位下降,正压调节液被压向内套管内侧,内套管内侧正压调节液液位上升,当外套管外侧正压调节液液位低于外管斜开孔与内管斜开孔的交错联通位置时,舱内气体通过交错联通孔向内套管内侧释放,并排至舱外,实现正压超压缓慢泄压效果;
3、本申请泄压设备气密性由液体密封保证,可实现零泄漏;舱外压力过高下反向冲压时,设备密封环能在逆压下紧密密封;
4、本申请采用非电式原理,将微泄压与快速泄压集成为一体,并实现零泄漏、抗逆压冲击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型非电性密闭空间微正压控制器内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新型非电性密闭空间微正压控制器局部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新型非电性密闭空间微正压控制器局部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新型非电性密闭空间微正压控制器正压泄压调节工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新型非电性密闭空间微正压控制器错位联通孔调节工作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新型非电性密闭空间微正压控制器快速泄压工作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新型非电性密闭空间微正压控制器逆压截止工作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示意图;
图中1、固定壳体;2、活动透明壳体;3、排气管;4、外套管;5、微压泄压限位台;6、快速泄压限位台;7、外管斜开孔;8、网孔;9、密封限位台;10、内套管;11、内管斜开孔;12、环形橡胶密封塞;13、正压调节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非电性密闭空间微正压控制器,该新型非电性密闭空间微正压控制器及调节方法,具有灵敏度高、调节灵活、压力维持零泄漏、微泄快泄一体化、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新型非电性密闭空间微正压控制器,包括固定壳体1,活动透明壳体2,环形橡胶密封塞12,正压调节液13;固定壳体1上部焊接有排气管3,下方焊接有外套管4;外套管4外侧设置有微压泄压限位台5与快速泄压限位台6;外套管4上有外管斜开孔7;透明壳体2为上部开口、下部封底的套管,活动透明壳体2上开有网孔8,活动壳体内部、网孔8下方设置有密封限位台9,活动透明壳体2内部焊接有内套管10,内套管10上有内管斜开孔11;活动透明壳体2套在固定壳体1的微压泄压限位台5位置时,密封限位台9及快速泄压限位台6位于同一高度;
新型非电性密闭空间微正压控制器排气管3与救生舱外空气相连,外套管4内空气压力与救生舱外空气相通;活动透明壳体2与外套管4之间的空气通过网孔8与救生舱内环境空气相通;环形橡胶密封塞12位于活动透明壳体2与外套管4之间,环形橡胶密封塞12位于密封限位台9与快速泄压限位台6下方;活动透明壳体2内装有正压调节液13;
新型非电性密闭空间微正压控制器外套管4、活动透明壳体2、内套管10均采用阻燃透明材料,正压调节液13中添加有可食用色素,从活动透明壳体2外部可清晰观察正压调节液13的液位高度;活动透明壳体2上标有微压标定刻度,通过微压标定刻度可计算外套管4外侧正压调节液液位与内套管10内侧正压调节液的高度差。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固定壳体1与救生舱壁面固定连接,活动透明壳体2套在固定壳体1的微压泄压限位台5位置,此时微正压控制器处于微正压控制状态,可通过旋转操作,控制外管斜开孔7与内管斜开孔11的交错联通位置,交错联通位置的高低控制舱内正压超压泄压的数值,交错联通位置处于高位时,舱内正压控制值低,交错联通位置处于低位时,舱内正压控制值高。
控制器处于微压泄压状态时,当舱内压力高于舱外压力,外套管4外侧正压调节液13液位下降,正压调节液13被压向内套管10内侧,内套管10内侧正压调节液13液位上升,当外套管4外侧正压调节液13液位低于外管斜开孔7与内管斜开孔11的交错联通位置时,舱内气体通过交错联通孔向内套管10内侧释放,并排至舱外,实现正压超压泄压效果。
当舱内正压快速上升,微压泄压速率较慢时,将活动透明壳体2由套在固定壳体1的微压泄压限位台5位置下拉至快速泄压限位台6位置,此时微正压控制器处于快速泄压状态,救生舱内空气与舱外空气直接联通,实现快速泄压排气效果。
活动透明壳体2套在固定壳体1的微压泄压限位台5位置,当救生舱外有毒有害气体压力过高时,内套管10内侧正压调节液13液位下降,外套管4外侧液位上升;推动环形橡胶密封塞12,使环形橡胶密封塞12与密封限位台9及快速泄压限位台6紧密贴合,实现舱内负压逆止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新型非电性密闭空间微正压控制器,包括固定壳体(1),活动透明壳体(2),环形橡胶密封塞(12)和正压调节液(1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体(1)上部焊接有排气管(3),下方焊接有外套管(4),所述外套管(4)外侧设置有微压泄压限位台(5)与快速泄压限位台(6),所述外套管(4)上有外管斜开孔(7),所述活动透明壳体(2)为上部开口、下部封底的套管,所述活动透明壳体(2)上开有网孔(8),所述活动透明壳体(2)内部以及网孔(8)下方设置有密封限位台(9),所述活动透明壳体(2)内部焊接有内套管(10),所述内套管(10)上有内管斜开孔(11);所述排气管(3)与人防救生舱外空气相连,所述外套管(4)内空气压力与救生舱外空气相通;所述活动透明壳体(2)与外套管(4)之间的空气通过网孔(8)与救生舱内环境空气相通;所述环形橡胶密封塞(12)位于活动透明壳体(2)与外套管(4)之间,所述环形橡胶密封塞(12)位于密封限位台(9)与快速泄压限位台(6)下方;所述活动透明壳体(2)内装有正压调节液(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非电性密闭空间微正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活动透明壳体(2)上标有微压标定刻度,通过微压标定刻度可计算外套管(4)外侧正压调节液液位与内套管(10)内侧正压调节液的高度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非电性密闭空间微正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透明壳体(2)套在固定壳体(1)的微压泄压限位台(5)位置时,密封限位台(9)及快速泄压限位台(6)位于同一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非电性密闭空间微正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体(1)与救生舱壁面固定连接,活动透明壳体(2)套在固定壳体(1)的微压泄压限位台(5)位置,可通过旋转操作,控制外管斜开孔(7)与内管斜开孔(11)的交错联通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非电性密闭空间微正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透明壳体(2)由套在固定壳体(1)的微压泄压限位台(5)位置下拉至快速泄压限位台(6)位置时,救生舱内空气与舱外空气直接联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非电性密闭空间微正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4)、活动透明壳体(2)、内套管(10)均采用阻燃透明材料,正压调节液(13)中添加有可食用色素,从活动透明壳体(2)外部可清晰观察正压调节液(13)的液位高度。
CN201921722324.0U 2019-10-15 2019-10-15 一种新型非电性密闭空间微正压控制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237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22324.0U CN211123786U (zh) 2019-10-15 2019-10-15 一种新型非电性密闭空间微正压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22324.0U CN211123786U (zh) 2019-10-15 2019-10-15 一种新型非电性密闭空间微正压控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23786U true CN211123786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697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22324.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23786U (zh) 2019-10-15 2019-10-15 一种新型非电性密闭空间微正压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237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23786U (zh) 一种新型非电性密闭空间微正压控制器
CN205891193U (zh) 一种安全自救的水下空气呼吸器
CN201650354U (zh) 矿井救生舱
CN110597311A (zh) 一种新型非电性密闭空间微正压控制器及调节方法
CN208721349U (zh) 发动机缸盖气门试漏装置
CN107570220B (zh) 一种能够形成低压环境的舱室
CN203098988U (zh) 一种自锁型液封单向自动泄压阀
US402903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uoyancy control of submergible chambers
CN111420315A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压缩氧自救器
CN208833701U (zh) 分腔式气体爆炸实验装置
CN110160555A (zh) 一种飞机压差传感器检测装置
CN210344991U (zh) 一种纯氮气驱动平衡系统
CN107697497B (zh) 一种用于油罐车内扣式密封装置的操作方法
CN219198902U (zh) 一种燃气回火阻止装置
CN111397979B (zh) 烟羽采样装置和系统
CN205401852U (zh) 一种水下呼吸器用一级减压装置
CN217586166U (zh) 一种防爆型充气气密一体机
CN210510416U (zh) 一种能够自行泄压的灭火器安全阀
CN217630246U (zh) 一种消防工程用水泵稳压罐
CN219220514U (zh) 一种用于采空区注浆浆液面控制装置的探头
CN219340511U (zh) 一种甲醇罐氮封结构
CN218724491U (zh) 一种锅炉液位监测与报警装置
CN213229112U (zh) 一种可在水面上降落的无人机
CN213407519U (zh) 一种空气呼吸机定量化自动供氧调控辅助装置
CN216003464U (zh) 一种用于执行器的密封收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8

Termination date: 202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