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10645U - 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 - Google Patents

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10645U
CN211110645U CN201922116270.XU CN201922116270U CN211110645U CN 211110645 U CN211110645 U CN 211110645U CN 201922116270 U CN201922116270 U CN 201922116270U CN 211110645 U CN211110645 U CN 2111106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precast beam
hoist
template
beam tem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1627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丽东
何书强
傅志强
刘宝祥
蒋雪垒
宋小娟
靳波
兰博
张耀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Investment Consulting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wei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of FHEC of CCC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wei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of FHEC of CCCC filed Critical Haiwei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of FHEC of CCCC
Priority to CN20192211627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106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106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106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涉及预制梁吊装工具的技术领域,该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包括止挡连接部、托举部以及吊装部;托举部的一端与止挡连接部连接,托举部的另一端用于与预制梁模板的吊装面连接;吊装部的一端与止挡连接部连接,吊装部与托举部设置在止挡连接部的相同侧,沿吊装部靠近止挡连接部的一端至吊装部远离止挡连接部的一端,吊装部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与起重设备连接的吊装件。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吊具容易从模板上滑落,导致模板容易掉落或模板难以吊装的问题,提高了模板吊装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梁吊装工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
背景技术
预制梁施工过程中,经常要将预制梁的模板进行吊装。目前,通常使用吊具与模板连接,而后通过起重设备将吊具吊起,以进行模板的吊装。
但是实际应用中发现,起重设备起吊模板时,经常会出现吊具不能很好的与模板进行贴合,导致吊具容易从模板上滑落,进而导致模板不能起吊。甚至在吊装过程中,模板有从吊具上突然掉落的风险,不仅会损坏模板,而且可能造成意外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起重设备起吊预制梁的模板时,经常会出现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不能很好的与预制梁的模板进行贴合,导致预制梁模板容易从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上掉落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包括止挡连接部、托举部以及吊装部;
所述托举部的一端与所述止挡连接部连接,所述托举部的另一端用于与预制梁模板的吊装面连接;
所述吊装部的一端与所述止挡连接部连接,所述吊装部与所述托举部设置在所述止挡连接部的相同侧,且所述吊装部与所述托举部上下间隔设置,沿所述吊装部靠近所述止挡连接部的一端至所述吊装部远离所述止挡连接部的一端,所述吊装部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与起重设备连接的吊装件。
进一步地,从所述吊装部靠近所述止挡连接部的一端至所述吊装部远离所述止挡连接部的一端,所述吊装部向背离所述托举部的一侧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止挡连接部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托举部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吊装部与所述止挡连接部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托举部与所述止挡连接部的连接位置的正上方,且所述吊装部的水平投影与所述托举部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吊装部与所述止挡连接部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托举部与所述止挡连接部的下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托举部上设置有面向所述吊装部方向凸出的卡凸。
进一步地,所述卡凸的数量为多组;每组包括多个卡凸,沿所述托举部靠近所述止挡连接部的一端至所述托举部远离所述止挡连接部的一端,多组所述卡凸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托举部上。
进一步地,每组所述卡凸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卡凸相对设置在所述托举部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吊装部远离所述止挡连接部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沿所述吊装部靠近所述止挡连接部的一端向所述吊装部远离所述止挡连接部的一端的方向延伸,所述吊装部沿其延伸方向上设置有多组吊装孔,每组吊装孔形成一个吊装件。
进一步地,所述止挡连接部与所述托举部为一体成型,或所述止挡连接部与所述托举部焊接连接;
和/或
所述止挡连接部与所述吊装部为一体成型,或所述止挡连接部与所述吊装部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包括止挡连接部、托举部以及吊装部。在吊装预制梁的模板时,本实用新型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的托举部可插入到预制梁模板的吊装面(一般是预制梁模板的底面,例如T型梁的翼缘板的底面)的下方,托举部支撑预制梁模板,止挡连接部止挡在预制梁模板的侧面外侧,然后利用起重设备起吊吊装部上合适的吊装件,以实现预制梁模板的吊装。预制梁模板的吊装过程中,预制梁模板与吊具不能很好的贴合的主要原因是,预制梁模板比较大,吊具与预制梁模板连接时,吊具的起吊点与预制梁模板位于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上的重力承受点不能很好的对应,导致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起吊时发生偏斜。本实用新型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在托举部的上方设置有吊装部,且吊装部与托举部间隔设置,不会影响托举部插入到预制梁模板的吊装面,也即满足吊具对预制梁模板的基本吊装要求;吊装部上设置有多个吊装件,从而可根据托举部与预制梁模板贴合后形成的重力承受点,选择对应的吊装件进行起吊,该对应的吊装件与,托举部与模板贴合后形成的重力承受点,大致在竖直方向呈一条直线。如此,在吊装过程中,吊具与预制梁模板不会发生相对倾斜,托举部与预制梁模板的贴合程度高,提高了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与预制梁模板连接的稳定性,解决了吊具容易从模板上滑落,导致模板容易掉落或模板难以吊装的问题,提高了模板吊装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的托举部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吊装预制梁模板的透视示意图。
图标:100-止挡连接部;200-吊装部;210-吊装部的第一端;220-吊装部的第二端;230-连接板;231-吊装孔;300-托举部;301-托举部的第一端;302-托举部的第二端;310-卡凸;400-预制梁模板;α-吊装部与止挡连接部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际应用中发现,起重设备起吊模板时,经常会出现吊具不能很好的与模板进行贴合,导致吊具容易从模板上滑落,进而导致模板不能起吊。甚至在吊装过程中,模板有从吊具上突然掉落的风险,不仅会损坏模板,而且可能造成意外伤害。
针对该问题,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包括止挡连接部100、托举部300以及吊装部200。托举部300的一端与止挡连接部100连接,托举部300的另一端用于与预制梁模板400的吊装面连接。吊装部200的一端与止挡连接部100连接,吊装部200与托举部300设置在止挡连接部100的相同侧,且吊装部200与托举部300上下间隔设置,沿吊装部200靠近止挡连接部100的一端至吊装部200远离止挡连接部100的一端,吊装部200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与起重设备连接的吊装件。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止挡连接部100的一侧设置有吊装部200和托举部300,吊装部的第一端210和托举部的第一端301均与止挡连接部100连接,托举部的第二端302用于与预制梁模板400的吊装面连接,吊装部200沿吊装部的第一端210至吊装部的第二端220的方向设置有多个吊装件。在本实施例中,吊装件为吊装孔231,每个吊装孔231为一个吊装件,起重设备通过吊钩与吊装孔231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吊装件也可以是吊钩、吊环、吊耳等等。
其中,吊装部200与托举部300上下间隔设置,吊装部200与托举部300设置在止挡连接部100的相同侧,所以吊装部200靠近止挡连接部100的一端对应的是托举部300靠近止挡连接部100的一端,吊装部200远离止挡连接部100的一端对应的是托举部300远离止挡连接部100的一端。也即,吊装部的第一端210对应的是托举部的第一端301,吊装部的第二端220对应的是托举部的第二端302。相应的,吊装部200沿吊装部的第一端210至吊装部的第二端220的方向设置有多个吊装件,实际上,多个吊装件也是沿托举部的第一端301至托举部的第二端302依次设置。
本实施例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整体采用钢材质,可以是方钢等。止挡连接部100与托举部300可为一体成型,例如注塑一体成型;也可以是止挡连接部100与托举部300焊接连接。止挡连接部100与吊装部200可为一体成型,例如注塑一体成型;也可以是止挡连接部100与吊装部200焊接连接。
止挡连接部100即作为吊装部200与托举部300的连接结构,也是止挡预制梁模板400的侧面的挡件,在实际吊装预制梁模板400时,一般是将预制梁模板400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上本实施例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相对设置的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从两侧将预制梁模板400起吊。具体的,本实施例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在吊装预制梁的模板时,托举部300可插入到预制梁模板400的吊装面(一般是预制梁模板400的底面,例如T型梁的翼缘板的底面)的下方,托举部300支撑预制梁模板400,止挡连接部100止挡在预制梁模板400的侧面外侧,然后利用起重设备起吊吊装部200上合适的吊装件,以实现预制梁模板400的吊装。
现有技术中,预制梁模板400的吊装过程中,预制梁模板400与吊具不能很好的贴合的主要原因是,预制梁模板400比较大,吊具与预制梁模板400连接时,吊具的起吊点与预制梁模板400位于吊具上的重力承受点不能很好的对应,导致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起吊时发生偏斜。本实施例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在托举部300的上方设置有吊装部200,且吊装部200与托举部300间隔设置,不会影响托举部300插入到预制梁模板400的吊装面,也即满足吊具对预制梁模板400的基本吊装要求。同时,吊装部200上设置有多个吊装件(每个吊装件即为一个起吊点),从而可根据托举部300与预制梁模板400贴合后形成的重力承受点,选择对应的吊装件进行起吊。该对应的吊装件与,托举部300和预制梁模板400贴合后形成的重力承受点,大致在竖直方向呈一条直线。如此,在吊装过程中,吊具与预制梁模板400不会发生相对倾斜,托举部300与预制梁模板400的贴合程度高,提高了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与预制梁模板400连接的稳定性,解决了吊具容易从模板上滑落,导致模板容易掉落或模板难以吊装的问题,提高了模板吊装的安全性。
其中,托举部300与预制梁模板400贴合后形成的重力承受点,也即是预制梁模板400在托举部300上的重力集中点,或者说,是预制梁模板400在托举部300上的重力平衡点,起吊点与该重力平衡点在竖直方向上为一条直线时,一般吊具不会发生倾斜。
由于预制梁模板400一般重量较大,所述吊具在起吊预制梁模板400时,会受到较大的力。为了提高预制梁模板的吊具的抗变形能力,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从吊装部200靠近止挡连接部100的一端至吊装部200远离止挡连接部100的一端,吊装部200向背离托举部300的一侧倾斜设置。
如图1所示,止挡连接部100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吊装部200与止挡连接部100的上端固定连接,托举部300与止挡连接部100的下端固定连接,托举部300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从吊装部的第一端210至第吊装部的第二端220,吊装部200向上倾斜设置。
也即,吊装部200与止挡连接部100的夹角α为钝角,止挡连接部100与托举部300呈直角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托举部300水平设置,方便了托举部的第二端302插入预制梁模板400的吊装面的下方。吊装部200向上倾斜设置,一方面由于其与止挡连接部100的夹角为钝角,相比直角或锐角的形式,在向上起吊吊具时,吊装部200与止挡连接部100的连接位置受到的向上的剪切力较小,避免了两者之间变形或拉断等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吊装部200与托举部300在托举部的第二端302形成的开口较大,避免了在托举部300向预制梁模板400的吊装面的下方插入时,吊装部200与预制梁模板400的侧面接触,方便了托举部的第二端302插入预制梁模板400的吊装面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吊装部200与止挡连接部100的连接位置位于托举部300与止挡连接部100的连接位置的正上方,且吊装部200的水平投影与托举部300平行。其中,吊装部200的水平投影指的是,吊装部200沿竖直方向向下投影而形成的投影,也即,可理解为吊装部200与托举部300在同一个平面内,吊装部200在水平方向的分量与托举部300在同一水平方向。
本实施例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的吊装部200与托举部300的位置设置,使得吊装部200位于托举部300的正上方,使得吊装部200上的吊装件能够与托举部300和预制梁模板400贴合后形成的重力承受点,更好的在竖直方向上对应,提高了本实施例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与预制梁模板400在吊装过程的相对稳定性。
为了提高预制梁模板的吊具与预制梁模板400在吊装过程,两者的连接牢固性,本实施例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的托举部300上设置有面向吊装部200方向凸出的卡凸310。
如图1或2所示,卡凸310的数量为多组;每组卡凸310包括多个卡凸310,沿托举部300靠近止挡连接部100的一端至托举部300远离止挡连接部100的一端,多组卡凸310依次间隔设置在托举部300上。
具体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共有两组卡凸310,每组卡凸3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卡凸310相对设置在托举部300的两侧。
一般而言,预制梁模板400的吊装面实际上是预制梁模板400的翼缘板的下表面,其一般不是光滑的,都会设置有一些凸起块结构等,本实施例利用托举部300的卡凸310与预制梁模板400自身的凸起块结构等配合,在吊装时实现卡接,提高了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与预制梁模板400的吊装面的连接牢固性。
优选的,可在预制梁模板400的下表面,例如T型梁的翼缘板的下表面,对应预制梁模板400的中心或重心设置凸起块结构形成与卡凸310配合的吊点。
实际操作时,本实施例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在插入预制梁模板400的吊装面的过程中,卡凸310位于预制梁模板400的吊装面的凸起块结构的下方;等卡凸310移动到凸起块结构靠近预制梁模板400中心的一侧时,将预制梁模板的吊具向上移动,使卡凸310卡在预制梁模板400的吊装面的凸起块结构的内侧,实现卡接。在拆卸本实施例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时,先将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向下移动,使卡凸310位于预制梁模板400的吊装面的凸起块结构的下方,而后再将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从预制梁模板400的侧面移出。
进一步的,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吊装部200远离止挡连接部100的一端还固定有连接板230,连接板230沿吊装部200靠近止挡连接部100的一端向吊装部200远离止挡连接部100的一端的方向延伸,吊装部200沿其延伸方向上设置有多组吊装孔231。
如图1所示,作为连接板230可为U型板,吊装部200的主体穿设在连接板230的U型空隙内,并焊接连接,连接板230的U型开口的两侧的上端分别设置有吊装孔231,在吊装部200的延伸方向的同一对齐位置的两个吊装孔231为一组,本实施例具体设置了5组吊装孔231。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可以兜底预制梁模板400翼缘板底部并卡住吊点(吊点位于预制梁模板400中心位置或预制模板重心位置),吊装牢固,提高预制梁模板400吊装移运过程中的安全性。并且,由于,托举部300是插入到预制梁模板400的翼缘板的下表面的,所以施工人员仅在地面上通过本实施例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兜住预制梁模板400翼缘板底部吊点,即可开始模板吊装工作,无需施工人员爬到模板顶面施工,提高施工人员操作安全性和模板吊装效率。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对模板无特殊要求,模板质量只要满足正常模板结构受力即可,避免模板损坏修复费用。本实施例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还可通过多个吊装孔调整模板吊装时的竖直度,使模板与吊具稳定连接,提高模板吊装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止挡连接部、托举部以及吊装部;
所述托举部的一端与所述止挡连接部连接,所述托举部的另一端用于与预制梁模板的吊装面连接;
所述吊装部的一端与所述止挡连接部连接,所述吊装部与所述托举部设置在所述止挡连接部的相同侧,且所述吊装部与所述托举部上下间隔设置,沿所述吊装部靠近所述止挡连接部的一端至所述吊装部远离所述止挡连接部的一端,所述吊装部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与起重设备连接的吊装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吊装部靠近所述止挡连接部的一端至所述吊装部远离所述止挡连接部的一端,所述吊装部向背离所述托举部的一侧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连接部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托举部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部与所述止挡连接部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托举部与所述止挡连接部的连接位置的正上方,且所述吊装部的水平投影与所述托举部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部与所述止挡连接部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托举部与所述止挡连接部的下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举部上设置有面向所述吊装部方向凸出的卡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凸的数量为多组;每组包括多个卡凸,沿所述托举部靠近所述止挡连接部的一端至所述托举部远离所述止挡连接部的一端,多组所述卡凸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托举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卡凸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卡凸相对设置在所述托举部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部远离所述止挡连接部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沿所述吊装部靠近所述止挡连接部的一端向所述吊装部远离所述止挡连接部的一端的方向延伸,所述吊装部沿其延伸方向上设置有多组吊装孔,每组吊装孔形成一个吊装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连接部与所述托举部为一体成型,或所述止挡连接部与所述托举部焊接连接;
和/或
所述止挡连接部与所述吊装部为一体成型,或所述止挡连接部与所述吊装部焊接连接。
CN201922116270.XU 2019-11-29 2019-11-29 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 Active CN2111106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16270.XU CN211110645U (zh) 2019-11-29 2019-11-29 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16270.XU CN211110645U (zh) 2019-11-29 2019-11-29 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10645U true CN211110645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718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16270.XU Active CN211110645U (zh) 2019-11-29 2019-11-29 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106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20567A (zh) * 2020-12-09 2021-03-19 江苏筑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挖泥船泥浆泵端盖的工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20567A (zh) * 2020-12-09 2021-03-19 江苏筑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挖泥船泥浆泵端盖的工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10645U (zh) 用于预制梁模板的吊具
CN109095343A (zh) 装配式吊架
CN105016195A (zh) 一种用于带有台阶面的偏心圆柱工件立式起吊的吊具
JP2013014426A (ja) 鋼材の吊り装置
US9463961B2 (en) Compensator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ving construction form tables
CN209758819U (zh) 一种铁皮桶的环形水平起吊装置
CN210366658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钢板起吊装置
JP2004224452A (ja) ロープ吊り上げガイド治具
CN209583455U (zh) 一种建筑用室外吊运机
CN216377138U (zh) 一种新型的防脱卡扣装置
CN204022267U (zh) 钢栈桥吊装专用工具
CN211712448U (zh) 一种轨道吊装工具
CN205932933U (zh) 一种静止设备吊装工具
CN103552905A (zh) 管件吊装箱
CN107934749A (zh) 一种h型钢构件吊装装置
CN216613681U (zh) 一种插齿可导向的盘条吊具
CN209872121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吊具
CN207497891U (zh) 翼缘板构件吊装卡具
CN211078136U (zh) 一种吊点可调的门吊吊具
CN202046794U (zh) 一种吊装柱子的专用吊具
CN211644316U (zh) 一种防掉落式吊具
CN218879135U (zh) 一种水力发电机组顶盖起吊专用工装
CN218507381U (zh) 一种起吊料桶卡具装置
CN217780535U (zh) 一种工字钢吊装装置
CN106081862A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管桩吊装的专用吊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11

Address after: 100024 Beijing, Guanzhuang, Chaoyang District, Zhou

Patentee after: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HAIWEI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OF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Ltd. OF CCCC

Address before: 101100 Beijing City, Tongzhou District Road No. 568 Building No. 1 Xu

Patentee before: HAIWEI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OF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Ltd. OF CCC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25

Address after: 100032 120, block B, 28 xinjiekouwa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Desheng Park)

Patentee after: CCCC investment consulting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24 Beijing, Guanzhuang, Chaoyang District, Zhou

Patentee before: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HAIWEI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OF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Ltd. OF C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