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97341U - 辅助训练器械 - Google Patents

辅助训练器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97341U
CN211097341U CN201921877725.3U CN201921877725U CN211097341U CN 211097341 U CN211097341 U CN 211097341U CN 201921877725 U CN201921877725 U CN 201921877725U CN 211097341 U CN211097341 U CN 2110973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al
fixing
foot
connecting hole
connec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7772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玮
王翀
张振皓
王洪
孟春庆
金盛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on Hospital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Union Hospital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on Hospital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Union Hospital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2187772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973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973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9734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辅助训练器械,涉及医疗器械领域,该辅助训练器械包括脚踏件和用于固定连接于预设物体的固定件,脚踏件包括脚踏部和与脚踏部连接的抵挡部,脚踏部与固定件连接,脚踏部与抵挡部之间形成用于放置脚的放置空间,脚踏部用于与脚底接触,抵挡部用于与脚尖抵接。该辅助训练器械能够使患者在不借助其他人员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进行膝关节僵硬松解的康复训练。

Description

辅助训练器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辅助训练器械。
背景技术
对于下肢骨折或膝关节手术后的患者,膝关节粘连是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膝关节僵硬疼痛,活动范围受限。为防止膝关节僵硬的发生,积极的术后康复训练至关重要。
传统的康复训练方式一般不能由患者独立完成,需要其他人员协助患者进行膝关节被动运动,以达到膝关节僵硬松解的康复训练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训练器械,该辅助训练器械能够使患者在不借助其他人员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进行膝关节僵硬松解的康复训练。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辅助训练器械,包括脚踏件和用于固定连接于预设物体的固定件,所述脚踏件包括脚踏部和与所述脚踏部连接的抵挡部,所述脚踏部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脚踏部与所述抵挡部之间形成用于放置脚的放置空间,所述脚踏部用于与脚底接触,所述抵挡部用于与脚尖抵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设置有大小可调的固定空间,所述固定空间用于固定所述预设物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均与所述脚踏件连接,所述固定带与所述脚踏件之间围合形成所述固定空间,所述固定带的两端相对于所述脚踏件的位置可调,以改变所述固定空间的大小。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还包括紧固件,所述固定带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和多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多个第二连接孔在所述固定带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所述脚踏件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三连接孔,所述紧固件用于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和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孔,以使所述固定带与所述脚踏件相对固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脚踏件包括调节件和踏板,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脚踏部和所述抵挡部均位于所述踏板上,所述脚踏部在预设方向上可调节的连接于所述调节件,所述预设方向为膝盖的屈伸方向。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脚踏件还包括连接轴,所述调节件沿所述预设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槽,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脚踏部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卡设于所述卡槽。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件设置有贯穿槽,所述贯穿槽的贯穿方向与所述预设方向相同,所述贯穿槽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多个所述卡槽,所述贯穿槽与所述卡槽连通,所述贯穿槽两个侧壁上的其中两个相对的所述卡槽用于同时卡设所述连接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轴的一端设置有抵接部,所述脚踏部设置有第四连接孔,所述连接轴远离所述抵接部的一端用于穿过所述第四连接孔,并卡设于所述卡槽,所述抵接部与所述脚踏部抵接,以对所述连接轴在穿过所述第四连接孔的方向上止位。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脚踏部和所述抵挡部均为平板结构,所述抵挡部的板面与所述脚踏部的板面垂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脚踏件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脚踏部连接,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抵挡部分别位于所述脚踏部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辅助训练器械,固定件可用于固定在床腿、椅子腿等预设物体上,患者坐在床上或椅子上,脚尖抵住抵挡部,脚底与脚踏部接触,利用自身身体的往复摆动,从而实现膝盖的屈伸动作。因此,该辅助训练器械能够使患者在不借助其他人员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进行膝关节僵硬松解的康复训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辅助训练器械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辅助训练器械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辅助训练器械在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踏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轴与抵接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辅助训练器械;11-脚踏件;111-踏板;1111-脚踏部;1112-抵挡部;1113-放置空间;1114-第四连接孔;112-支撑板;113-调节件;1131-卡槽;1132-贯穿槽;1133-第三连接孔;114-连接轴;115-抵接部;12-固定件;121-固定空间;122-固定带;1221-第一连接孔;1222-第二连接孔;123-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辅助训练器械1,包括脚踏件11和用于固定连接于预设物体的固定件12,脚踏件11包括脚踏部1111和与脚踏部1111连接的抵挡部1112,脚踏部1111与固定件12连接,脚踏部1111与抵挡部1112之间形成用于放置脚的放置空间1113,脚踏部1111用于与脚底接触,抵挡部1112用于与脚尖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物体可以为椅子腿、床腿等。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2用于固定连接在预设物体上,这样,患者在椅子上或床上即可进行膝关节僵硬松解的康复训练。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患者坐在床上或椅子上,将脚尖抵住抵挡部1112,脚底与脚踏部1111接触,摆动自身的身体,从而能够实现膝盖的屈伸动作。这样,该辅助训练器械1能够使患者在不借助其他人员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进行膝关节僵硬松解的康复训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2设置有大小可调的固定空间121,固定空间121用于固定预设物体。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可以根据预设物体的大小,调节固定空间121的大小,从而使得固定空间121能够对预设物体进行更好的固定。这样,能够有效的增大该辅助训练器械1的应用范围。
具体的,请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2包括固定带122,固定带122的两端均与脚踏件11连接,固定带122与脚踏件11之间围合形成上述提到的固定空间121,固定带122的两端相对于脚踏件11的位置可调,以改变固定空间121的大小。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带122可选用皮革、高分子材料等柔性材质制成。这样,便于固定带122在固定预设物体时,能够与预设物体紧密贴合,增强固定效果。
具体的,请参照图4和图5,并结合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2还包括紧固件123,固定带12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221和多个第二连接孔1222,第一连接孔1221和多个第二连接孔1222在固定带122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脚踏件11设置有与第一连接孔1221对应的第三连接孔1133,紧固件123用于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1221、第三连接孔1133和其中一个第二连接孔1222,以使固定带122与脚踏件11相对固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脚踏件11包括调节件113和踏板111,固定件12与调节件113直接连接,踏板111通过调节件113与固定件12间接连接。具体的,请参照图5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接孔1133设置在调节件113上,脚踏部1111和抵挡部1112位于踏板111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脚踏件11也可以仅包括踏板111,第三连接孔1133可以直接设置踏板111上。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带122中具有第一连接孔1221的一端与调节件113中的第三连接孔1133对应设置且相对位置不变,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预设物体的大小,改变固定带122的另一端相对于调节件113的位置。紧固件123穿过不同的第二连接孔1222,能够使得固定带122在固定空间121处于不同大小时,均能够与调节件113相对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123选用螺栓。在其它实施例中,紧固件123也可选用螺钉、销轴等。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改变固定空间121的大小的方式为:固定带122的一端相对于调节件113不动,固定带122的另一端的位置相对于调节件113变动。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固定带122两端的位置均相对于调节件113变动,以改变固定空间121的大小。
请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脚踏部1111在预设方向上可调节的连接于调节件113,预设方向为膝盖的屈伸方向。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脚踏部1111在预设方向上相对于调节件113的位置可调,从而调节脚踏部1111与固定件12之间的间距,使得患者能够根据自身的腿部长度将脚踏部1111放置在适当的位置,便于脚放置在脚踏部1111上,然后再进行后续的膝关节僵硬康复训练。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所示的状态中,预设方向具体是指图2中的左右方向。
具体的,请参照图2、图3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脚踏件11还包括连接轴114,调节件113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槽1131,连接轴114的一端与脚踏部1111连接,连接轴114的另一端卡设于卡槽1131。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轴114卡设于不同位置的卡槽1131时,脚踏部1111与固定件12之间的距离不同。也就是说,连接轴114与不同位置的卡槽1131卡设,能够改变脚踏部1111与预设物体之间的距离。
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调节件113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多个安装孔沿预设方向间隔分布,脚踏部1111与其中的一个安装孔通过螺栓连接。这样,也能够实现脚踏部1111在预设方向的不同位置上均可以与调节件113相对固定。
请参照图6和图7,并结合图3,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轴114的一端设置有抵接部115,脚踏部1111设置有第四连接孔1114,连接轴114远离抵接部115的一端用于穿过第四连接孔1114,并卡设于卡槽1131,抵接部115与脚踏部1111抵接,以对连接轴114在穿过第四连接孔1114的方向上止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抵接部115与连接轴114一体成型,连接轴114为T形结构。连接轴114的一端穿过第四连接孔1114后,抵接部115与脚踏部1111抵接,能够有效的阻碍连接轴114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连接孔1114。当然了,在其它实施例中,连接轴114的一端也可以直接焊接在脚踏部1111上,连接轴114的另一端用于卡设于卡槽1131内。
请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调节件113设置有贯穿槽1132,贯穿槽1132的贯穿方向与预设方向相同,贯穿槽1132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多个卡槽1131,贯穿槽1132与卡槽1131连通,贯穿槽1132两个侧壁上的其中两个相对的卡槽1131用于同时卡设连接轴114。
可以理解的是,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进一步对连接轴114进行卡紧,降低脚踏部1111与调节件113之间出现相对移动的概率,有利于患者利用身体摆动进行膝关节僵直的康复训练。
请参照图6,在本实施例中,脚踏部1111和抵挡部1112均为平板结构,抵挡部1112的板面与脚踏部1111的板面垂直。可以理解的是,这样的设置方式有利于患者的脚底接触脚踏部1111的同时,脚尖能够与抵挡部1112抵接。这样,抵挡部1112能够对脚起到更好的限位作用,有利于后续进行膝关节僵直的康复训练。
请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脚踏件11还包括支撑板112,支撑板112与脚踏部1111连接,支撑板112与抵挡部1112分别位于脚踏部1111的两侧。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12对脚踏部1111起到支撑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12和抵挡部1112分别焊接于脚踏部1111的两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辅助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脚踏件和用于固定连接于预设物体的固定件,所述脚踏件包括脚踏部和与所述脚踏部连接的抵挡部,所述脚踏部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脚踏部与所述抵挡部之间形成用于放置脚的放置空间,所述脚踏部用于与脚底接触,所述抵挡部用于与脚尖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设置有大小可调的固定空间,所述固定空间用于固定所述预设物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均与所述脚踏件连接,所述固定带与所述脚踏件之间围合形成所述固定空间,所述固定带的两端相对于所述脚踏件的位置可调,以改变所述固定空间的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还包括紧固件,所述固定带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和多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多个第二连接孔在所述固定带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所述脚踏件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三连接孔,所述紧固件用于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和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孔,以使所述固定带与所述脚踏件相对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件包括调节件和踏板,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脚踏部和所述抵挡部均位于所述踏板上,所述脚踏部在预设方向上可调节的连接于所述调节件,所述预设方向为膝盖的屈伸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辅助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件还包括连接轴,所述调节件沿所述预设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槽,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脚踏部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卡设于所述卡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辅助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设置有贯穿槽,所述贯穿槽的贯穿方向与所述预设方向相同,所述贯穿槽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多个所述卡槽,所述贯穿槽与所述卡槽连通,所述贯穿槽两个侧壁上的其中两个相对的所述卡槽用于同时卡设所述连接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辅助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的一端设置有抵接部,所述脚踏部设置有第四连接孔,所述连接轴远离所述抵接部的一端用于穿过所述第四连接孔,并卡设于所述卡槽,所述抵接部与所述脚踏部抵接,以对所述连接轴在穿过所述第四连接孔的方向上止位。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辅助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部和所述抵挡部均为平板结构,所述抵挡部的板面与所述脚踏部的板面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辅助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件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脚踏部连接,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抵挡部分别位于所述脚踏部的两侧。
CN201921877725.3U 2019-11-01 2019-11-01 辅助训练器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0973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77725.3U CN211097341U (zh) 2019-11-01 2019-11-01 辅助训练器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77725.3U CN211097341U (zh) 2019-11-01 2019-11-01 辅助训练器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97341U true CN211097341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712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7772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097341U (zh) 2019-11-01 2019-11-01 辅助训练器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973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72704B2 (en) Ankle foot orthosis
US1053748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knee joint flexibility rehabilitation
JP2010528726A (ja) 携帯型足部及び足関節運動装置及び関連する方法
US20070191193A1 (en) Non-weight bearing foot and leg exercising apparatus
US8187212B2 (en) Pain-alleviating orthopaedic appliance
EP2056776B1 (en) 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calf muscle stretching
US7244238B2 (en) Knee extension apparatus
US6036665A (en) Orthopedic foot, ankle and lower leg brace
US9561395B2 (en) Ankle strengthening exercise device
CN211097341U (zh) 辅助训练器械
US20090198276A1 (en) Pelvic balancer
US20100026078A1 (en) Dynamic trunk support system
EP3283021B1 (en) Orthopaedic device for hallux valgus
CN220834018U (zh) 下肢训练器
US20240180769A1 (en) Fascia activation and training device and methods of use
US11471358B1 (en) Fascia activation and training device and methods of use
US691358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dorsiflexion angle
US20240058196A1 (en) Foot support system for a foot module of a rehabilitation mechanism
CN213285534U (zh) 一种踝泵运动辅助装置
CN211583717U (zh) 一种足部专用支具
US20220313546A1 (en) Therapeutic massage device
US20210307950A1 (en) Splint for Supporting an Injured Limb and/or Appendage
CA3161889A1 (en) Therapeutic massage device
CN110974506A (zh) 一种骨髓灰质炎治疗器
JPH07323039A (ja) 整体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8

Termination date: 202111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