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96360U - 一种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96360U
CN211096360U CN201920819108.1U CN201920819108U CN211096360U CN 211096360 U CN211096360 U CN 211096360U CN 201920819108 U CN201920819108 U CN 201920819108U CN 211096360 U CN211096360 U CN 2110963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on
negative oxygen
needle
oxygen ion
neg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1910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维跃
霍彦强
陈猛
俞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1910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963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963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963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包括负氧离子发生模块及雾化组件,负氧离子发生模块具有能产生负氧离子的离子发生腔及分别与该离子发生腔相连通的气体输入口及气体输出口,雾化组件用于产生水雾且输出口与离子发生腔相连通,负氧离子发生模块的气体输入口处设置有能对进入离子发生腔的气体进行杀菌的杀菌筒,杀菌筒中设置有能转动的叶轮,该叶轮的外周壁上间隔布置有能间歇性通电从而产生等离子体或臭氧的第一离子针、第二离子针。本实用新型杀菌模块中的第一离子针、第二离子针间歇性通正负高压电可产生等离子体或臭氧,从而对进入离子发生腔的空气进行杀菌处理,在为室内营造出高浓度的负离子环境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空气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负离子(负氧离子)是空气中一种带负电荷的气体离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当空气中负氧离子的浓度不低于每立方厘米1000~1500个时,这样的空气被视为清新空气。
申请公开号为CN105526640A的中国专利申请《一种双电源驱动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申请号:CN201610023392.2)、申请号为CN105650752A的中国专利申请《一种装有集成式离子空气净化系统的净化装置》(申请号:CN201610001146.7)均设置了负离子发生模块,其负离子发生模块主要采用尖端电晕放电的方式产生负离子,然后通过风机直接将负离子吹出。授权公告号为CN101214390B的中国专利《负离子发生装置》(申请号:CN200810010137.X)即披露了比较具体的类似负离子发生结构,其包括底座和组装底座上的壳体、固定在隔板与窗栅之间的竖直等间距排列的同极放电针的针条板以及控制回路,壳体由后壳和前壳构成,窗栅与后壳活动连接,竖直等间距排列的同极钨合金放电针采用一次封装工艺固定在针条板与压板之间,固定在针条板上的碳化纤维连通所述小高压块,针条板外周环形槽内设置封闭的碳化纤维环,固定在壳体内的高压块组件封装在屏蔽罩内,底座与壳体通过旋转定位装置铰接在一起。
上述负离子产生原理及结构已经比较成熟,但是,以电晕放电方式产生的负离子寿命极短,很快就会消失,无法进行远距离传播,很难在大空间内营造出高浓度的负离子环境。而在生活中,雷雨过后、瀑布旁,会使人感觉空气清新,这是因为空气中存在大量“水合负氧离子”的缘故,负离子以O2 -(H2O)n形式存在具有60s的半衰期,水合负氧离子寿命较长,迅速传播有望改善室内环境。因此,提供一种能产生水合负氧离子的装置尤为必要。
本申请人的在先申请201820929955.9等披露了能产生水合负氧离子的结构。由于该类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供给水雾,而在一定温度下,潮湿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因此,上述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对空气进行杀菌处理的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包括负氧离子发生模块及雾化组件,所述负氧离子发生模块具有能产生负氧离子的离子发生腔及分别与该离子发生腔相连通的气体输入口及气体输出口,所述雾化组件用于产生水雾且输出口与离子发生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氧离子发生模块的气体输入口处设置有能对进入离子发生腔的气体进行杀菌的杀菌筒,所述杀菌筒中设置有能转动的叶轮,该叶轮的外周壁上间隔布置有能间歇性通电从而产生等离子体或臭氧的第一离子针、第二离子针。
为了便于装配,所述杀菌筒中设置有竖向布置的支撑杆,该支撑杆的上端向杀菌筒的中部弯折形成连接轴,所述叶轮能转动地设于该连接轴上。
优选地,所述叶轮包括成形为圆筒状的转盘及间隔布置在该转盘外周壁上的多个叶片,所述第一离子针、第二离子针设于相邻两叶片之间,且第一离子针与第二离子针在转盘周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第一离子针间歇性通负高压电,所述第二离子针间歇性通正高压电。采用这样的结构,叶轮转动能使杀菌筒中的空气混合更加均匀,从而使第一离子针、第二离子针通电产生的等离子体或臭氧充分与空气中的细菌接触,起到好的杀菌效果。
优选地,所述第一离子针、第二离子针在转盘上沿转盘的径向延伸,且第一离子针、第二离子针的尖端朝向杀菌筒的内壁布置。由于本实用新型将第一离子针、第二离子针设置在叶轮上,叶轮转动会将激发出的正负离子迅速打散并混合,因此,可使第一离子针、第二离子针的尖端相互远离,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形成等离子体或臭氧。
优选地,所述杀菌筒的输入端上设置有能将室内空气吸入杀菌筒并向离子发生腔输送的风机,该风机可为气体交换提供动力。
优选地,按照气体输送方向,所述杀菌筒中设置有位于第一离子针、第二离子针下游并能使气体混合均匀的翅片。所述翅片为多个并间隔布置在杀菌筒的内壁上。采用这样的结构,以使包含有细菌的空气与包括有等离子体的空气充分混合,起到更好的杀菌效果。
在上述各方案中,所述负氧离子发生模块包括本体及负离子发射头,所述本体内部中空从而形成所述的离子发生腔,所述负离子发射头设于离子发生腔中。负离子发射头可激发产生负氧离子,从而在高湿、高氧环境下产生水合负氧离子。所述雾化组件设于负氧离子发生模块下方且包括储水箱、超声波雾化片及吸水件,所述超声波雾化片设于储水箱顶部并通过吸水件与储水箱相连接,所述负氧离子发生模块的底部开设有供超声波雾化片产生的水雾进入离子发生腔中的开口。超声波雾化片将吸水件自储水箱吸取的水进行雾化并输入离子发生腔,从而为离子发生腔提供高湿环境,有利于获得寿命及传播距离长的水合负离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负氧离子发生模块的气体输入口处设置了杀菌筒,杀菌筒中的第一离子针、第二离子针间歇性通正负高压电可产生等离子体或臭氧,等离子体或臭氧随着叶轮转动与进入杀菌筒中的空气充分混合,从而对进入离子发生腔的空气进行杀菌处理,在为室内营造出高浓度的负离子环境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空气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离子针、第二离子针与叶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包括负氧离子发生模块1、雾化组件2及杀菌筒3,负氧离子发生模块1具有能产生负氧离子的离子发生腔10及分别与该离子发生腔10相连通的气体输入口11及气体输出口12,雾化组件2用于产生水雾且输出口与离子发生腔10相连通。杀菌筒3连接于负氧离子发生模块1的气体输入口11 上,用于对进入离子发生腔10的气体进行杀菌。
在本实施例中,杀菌筒3中设置有能转动的叶轮4,该叶轮4的外周壁上间隔布置有能间歇性通电从而产生等离子体或臭氧的第一离子针31、第二离子针32。为了便于装配,杀菌筒3中设置有竖向布置的支撑杆5,该支撑杆5的上端向杀菌筒3的中部弯折形成连接轴51,叶轮4能转动地设于该连接轴51上,叶轮4为轴流叶轮并可通过电机带动进行转动。叶轮4包括成形为圆筒状的转盘41及间隔布置在该转盘41外周壁上的多个叶片42,第一离子针31、第二离子针32设于相邻两叶片42之间,相邻的两个叶片42之间仅设置有一个离子针,且第一离子针31与第二离子针32在转盘41周向上间隔布置,第一离子针31间歇性通负高压电,第二离子针32间歇性通正高压电。第一离子针31接-5000V的高压电,第二离子针32接+5000V高压电,间歇式给第一离子针 31、第二离子针32通正负电可使激发出的正负离子结合充分并获得等离子体,等离子体释放能力从而起到很好的杀菌效果;提升正负高压电的电压,第一离子针31、第二离子针32将会激发出微量臭氧,从而提升杀菌效果,但是不宜超过8000V,否则臭氧含量超标,会有害健康。
本实施例第一离子针31、第二离子针32在转盘41上沿转盘41的径向延伸,且第一离子针31、第二离子针32的尖端朝向杀菌筒3的内壁布置。由于本实施例将第一离子针31、第二离子针32设置在叶轮4上,叶轮4转动会将激发出的正负离子迅速打散并混合,因此,可使第一离子针31、第二离子针32的尖端相互远离,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形成等离子体或臭氧,起到好的杀菌效果。
本实施例杀菌筒3的输入端上设置有能将室内空气吸入杀菌筒3并向离子发生腔10输送的风机6,该风机6可为气体交换提供动力。按照气体输送方向,杀菌筒3中设置有位于第一离子针31、第二离子针32下游并能使气体混合均匀的翅片7,翅片7为多个并间隔布置在杀菌筒3的内壁上。采用这样的结构,以使包含有细菌的空气与包括有等离子体的空气充分混合,起到更好的杀菌效果。
负氧离子发生模块1包括本体13及负离子发射头14,本体13内部中空从而形成离子发生腔10,负离子发射头14设于离子发生腔10中。负离子发射头14可激发产生负氧离子,从而在高湿、高氧环境下产生水合负氧离子。雾化组件2设于负氧离子发生模块1下方且包括储水箱21、超声波雾化片22及吸水件23,超声波雾化片22设于储水箱21顶部并通过吸水件23与储水箱21相连接,负氧离子发生模块1的底部开设有供超声波雾化片22产生的水雾进入离子发生腔10中的开口131。超声波雾化片22将吸水件23自储水箱21吸取的水进行雾化并输入离子发生腔10,从而为离子发生腔10提供高湿环境,有利于获得寿命及传播距离长的水合负离子。本实施例主要强调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的杀菌结构及效果,负氧离子发生模块1与雾化组件2的配合结构与本申请人的在先专利201820929955.9类似,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在负氧离子发生模块1的气体输入口11处设置了杀菌筒3,杀菌筒3中设置有安装了第一离子针31、第二离子针32的叶轮4,第一离子针31、第二离子针32 间歇性通正负高压电可产生等离子体或臭氧,等离子体或臭氧随着叶轮4转动与进入杀菌筒3中的空气充分混合,从而对进入离子发生腔10的空气进行杀菌处理,在为室内营造出高浓度的负离子环境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空气质量。

Claims (8)

1.一种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包括负氧离子发生模块(1)及雾化组件(2),所述负氧离子发生模块(1)具有能产生负氧离子的离子发生腔(10)及分别与该离子发生腔(10)相连通的气体输入口(11)及气体输出口(12),所述雾化组件(2)用于产生水雾且输出口与离子发生腔(10)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氧离子发生模块(1)的气体输入口(11)处设置有能对进入离子发生腔(10)的气体进行杀菌的杀菌筒(3),所述杀菌筒(3)中设置有能转动的叶轮(4),该叶轮(4)的外周壁上间隔布置有能间歇性通电从而产生等离子体或臭氧的第一离子针(31)、第二离子针(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筒(3)中设置有竖向布置的支撑杆(5),该支撑杆(5)的上端向杀菌筒(3)的中部弯折形成连接轴(51),所述叶轮(4)能转动地设于该连接轴(5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4)包括成形为圆筒状的转盘(41)及间隔布置在该转盘(41)外周壁上的多个叶片(42),所述第一离子针(31)、第二离子针(32)设于相邻两叶片(42)之间,且第一离子针(31)与第二离子针(32)在转盘(41)周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第一离子针(31)间歇性通负高压电,所述第二离子针(32)间歇性通正高压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子针(31)、第二离子针(32)在转盘(41)上沿转盘(41)的径向延伸,且第一离子针(31)、第二离子针(32)的尖端朝向杀菌筒(3)的内壁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筒(3)的输入端上设置有能将室内空气吸入杀菌筒(3)并向离子发生腔(10)输送的风机(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按照气体输送方向,所述杀菌筒(3)中设置有位于第一离子针(31)、第二离子针(32)下游并能使气体混合均匀的翅片(7),该翅片(7)为多个并间隔布置在杀菌筒(3)的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氧离子发生模块(1)包括本体(13)及负离子发射头(14),所述本体(13)内部中空从而形成所述的离子发生腔(10),所述负离子发射头(14)设于离子发生腔(10)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2)设于负氧离子发生模块下方且包括储水箱(21)、超声波雾化片(22)及吸水件(23),所述超声波雾化片(22)设于储水箱(21)顶部并通过吸水件(23)与储水箱(21)相连接,所述负氧离子发生模块(1)的底部开设有供超声波雾化片(22)产生的水雾进入离子发生腔(10)中的开口(131)。
CN201920819108.1U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 Active CN2110963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19108.1U CN211096360U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19108.1U CN211096360U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96360U true CN211096360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708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19108.1U Active CN211096360U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9636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52761A (zh) * 2020-11-04 2021-02-12 农芯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物理喷雾植保机
CN114632247A (zh) * 2022-03-29 2022-06-17 深圳微子医疗有限公司 一种供氢氧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52761A (zh) * 2020-11-04 2021-02-12 农芯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物理喷雾植保机
CN114632247A (zh) * 2022-03-29 2022-06-17 深圳微子医疗有限公司 一种供氢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97355U (zh) 一种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
CN201768449U (zh) 一种水洗空气净化装置
CN211096360U (zh) 一种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
CN206131194U (zh) 新型负离子净化器
CN103353146A (zh) 医用空气净化器
CN210844470U (zh) 一种实现人机共存的动态空间消毒装置
CN210404344U (zh) 一种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
CN210441368U (zh) 一种离子消毒除味风机
CN110274320B (zh) 一种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
CN210404345U (zh) 一种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
CN204460501U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N110274318B (zh) 一种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
CN211327114U (zh) 一种口腔用具消毒装置
CN218955122U (zh) 负离子空气消毒设备
CN217636072U (zh) 一种可视化新型水离子发生器装置
CN110145824A (zh) 空间环境净化与消毒灭菌装置
CN217274618U (zh) 一种循环空气净化杀菌用的紫外消毒装置
CN209451005U (zh) 空气杀菌装置
CN216620183U (zh) 一种非平衡等离子净化舱装置
CN211793532U (zh) 一种畜牧养殖环境控制装置
CN212940750U (zh) 一种等离子灭菌除味净化装置
CN217441905U (zh) 一种紫外线与离子结合的净化装置
CN211650574U (zh) 一种柜式空气消毒器
CN216877284U (zh) 杀菌装置及座便器
CN215230669U (zh) 一种家用物联监测智能消毒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