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95774U - 一种产后盆骨修复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产后盆骨修复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95774U
CN211095774U CN201921689955.7U CN201921689955U CN211095774U CN 211095774 U CN211095774 U CN 211095774U CN 201921689955 U CN201921689955 U CN 201921689955U CN 211095774 U CN211095774 U CN 2110957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bar
mounting panel
groups
base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8995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Mary Mother Health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Mary Mother Health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Mary Mother Health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Mary Mother Health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8995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957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957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957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产后盆骨修复仪,包括底座、左右相对设于底座上的两组挤压组件、以及设于两组挤压组件之间的底座上的升降件;挤压组件包括固定于底座上的壳体、设于壳体内的安装板、均布于安装板上的若干组伸缩轮组;壳体的相对内侧为开口,伸缩轮组包括导向杆、弹簧和滚轮,导向杆穿过安装板并与其滑动连接,导向杆位于安装板的相对外侧设有第一挡环,导向杆位于安装板的相对内侧设有第二挡环,弹簧套在导向杆上并支撑在安装板与第二挡环之间,滚轮安装于导向杆的相对内端并伸出壳体相对内侧的开口。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改善产妇盆骨的宽度,同时还能够对骨盆底肌肉进行康复锻炼。

Description

一种产后盆骨修复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后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产后盆骨修复仪。
背景技术
盆骨修护是产后护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产后可能会导致产妇的盆骨变宽、骨盆底肌肉受损,进而导致产妇的身材走样、骨盆底肌肉无力,因而盆骨的修复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
目前市面上的盆骨修复仪大都是通过两个气囊向中间挤压盆骨,以达到修复盆骨、改善盆骨宽度的目的。然而,现有的盆骨修复仪通过气囊强行挤压的方式,在其修复的过程中,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盆骨的宽度,无法对骨盆底肌肉进行康复锻炼,盆骨恢复的速度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产后盆骨修复仪,其不仅能够改善产妇盆骨的宽度,同时还能够对骨盆底肌肉进行康复锻炼。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产后盆骨修复仪,包括底座、左右相对设于所述底座上的两组挤压组件、以及设于两组所述挤压组件之间的底座上的升降件;所述挤压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安装板、均布于所述安装板上的若干组伸缩轮组;所述壳体的相对内侧为开口,所述伸缩轮组包括导向杆、弹簧和滚轮,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安装板并与其滑动连接,导向杆位于安装板的相对外侧设有第一挡环,导向杆位于安装板的相对内侧设有第二挡环,所述弹簧套在所述导向杆上并支撑在所述安装板与第二挡环之间,所述滚轮安装于导向杆的相对内端并伸出所述壳体相对内侧的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滑动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内位于安装板的相对外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板沿内外的方向滑动的驱动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为伸缩推杆。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开口处设置有弹性布。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件为可交替充气或放气的气囊。
进一步地,还包括横跨在两组所述挤压组件之上的拱形发热装置,所述拱形发热装置包括两端分别连接于两组挤压组件的壳体上的拱形支架、以及安装于所述拱形支架的内弧面的红外线灯体。
进一步地,所述拱形支架的下端的外侧设置有卡板,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拱形支架对应端的所述卡板卡接配合的卡槽。
进一步地,还包括可拆卸地连接在两组所述挤压组件后端之间的靠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使用时,盆骨修复仪放在床上,使用者平躺或趴在床上,臀部位于升降件之上,且臀部的两侧夹在两组挤压组件之间,修复盆骨时,升降件带动使用者的臀部作升降运动,以达到对骨盆底肌肉进行康复锻炼的目的,使用者的臀部作升降运动的过程中,两侧的滚轮分别与臀部的两侧接触,在弹簧的作用下,两侧的滚轮对盆骨产生一个向中间的挤压力,以达到修复盆骨、改善盆骨宽度的目的,并且,在升降的过程中,滚轮对臀部两侧的肌肉有按摩的效果,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盆骨的康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0表示底座;20表示挤压组件;21表示壳体;22表示安装板;23表示伸缩轮组;231表示导向杆;2311表示第一挡环;2312表示第二挡环;232表示弹簧;233表示滚轮;24表示驱动机构;25表示弹性布;30表示升降件;40表示拱形发热装置;41表示拱形支架;411表示卡板;412表示卡槽;42表示红外线灯体;50表示靠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产后盆骨修复仪,包括底座10、左右相对设于底座10上的两组挤压组件20、以及设于两组挤压组件20之间的底座10上的升降件30。
挤压组件20包括固定于底座10上的壳体21、设于壳体21内的安装板22、均布于安装板22上的若干组伸缩轮组23。壳体21的相对内侧为开口,伸缩轮组23包括导向杆231、弹簧232和滚轮233,导向杆231穿过安装板22并与其滑动连接,导向杆231位于安装板22的相对外侧设有第一挡环2311,导向杆231位于安装板22的相对内侧设有第二挡环2312,弹簧232套在导向杆231上并支撑在安装板22与第二挡环2312之间,滚轮233安装于导向杆231的相对内端并伸出壳体21相对内侧的开口。
使用时,盆骨修复仪放在床上,使用者平躺或趴在床上,臀部位于升降件30之上,且臀部的两侧夹在两组挤压组件20之间,修复盆骨时,升降件30带动使用者的臀部作升降运动,以达到对骨盆底肌肉进行康复锻炼的目的,使用者的臀部作升降运动的过程中,两侧的滚轮233分别与臀部的两侧接触,在弹簧232的作用下,两侧的滚轮233对盆骨产生一个向中间的挤压力,以达到修复盆骨、改善盆骨宽度的目的,并且,在升降的过程中,滚轮233对臀部两侧的肌肉有按摩的效果,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盆骨的康复。
本实施例的升降件30优选采用可交替充气或放气的气囊,当充气装置对气囊充气时,升降件30抬升使用者的臀部,当充气装置对气囊充放气时,升降件30将臀部放下,从而实现臀部的升降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安装板22滑动安装于壳体21内,壳体21内位于安装板22的相对外侧设置有用于驱动安装板22沿内外的方向滑动的驱动机构24,本实施例的驱动机构24为伸缩推杆,这里的伸缩推杆可采用气动推杆、电动推杆等,通过驱动机构24驱动安装板22滑动,可以调整两组挤压组件20的滚轮233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宽度的盆骨,调节滚轮233对盆骨挤压的力度。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21的开口处设置有弹性布25,滚轮233顶动弹性布25,再通过弹性布25与臀部接触,提高了滚轮233与臀部接触的舒适性。
本实施例还包括横跨在两组挤压组件20之上的拱形发热装置40,拱形发热装置40包括两端分别连接于两组挤压组件20的壳体21上的拱形支架41、以及安装于拱形支架41的内弧面的红外线灯体42,红外线灯体42可对使用者的臀部进行加热,到达疏通经络、改善自体血液循环的效果。
拱形支架41的下端的外侧设置有卡板411,壳体21上设置有与拱形支架41对应端的卡板411卡接配合的卡槽412,这样方便安装和拆卸拱形发热装置40,在使用时,需先将拱形发热装置40取下,人躺在两挤压组件20之间后,再安上拱形发热装置40。
此外,本实施例还包括可拆卸地连接在两组挤压组件20后端之间的靠背50,本实施例除了躺着使用外,还可以坐着使用,躺着使用时,需要将靠背50拆下,坐着使用时,将靠背50装上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产后盆骨修复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左右相对设于所述底座上的两组挤压组件、以及设于两组所述挤压组件之间的底座上的升降件;所述挤压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安装板、均布于所述安装板上的若干组伸缩轮组;所述壳体的相对内侧为开口,所述伸缩轮组包括导向杆、弹簧和滚轮,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安装板并与其滑动连接,导向杆位于安装板的相对外侧设有第一挡环,导向杆位于安装板的相对内侧设有第二挡环,所述弹簧套在所述导向杆上并支撑在所述安装板与第二挡环之间,所述滚轮安装于导向杆的相对内端并伸出所述壳体相对内侧的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后盆骨修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滑动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内位于安装板的相对外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板沿内外的方向滑动的驱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产后盆骨修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伸缩推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产后盆骨修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开口处设置有弹性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后盆骨修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件为可交替充气或放气的气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后盆骨修复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跨在两组所述挤压组件之上的拱形发热装置,所述拱形发热装置包括两端分别连接于两组挤压组件的壳体上的拱形支架、以及安装于所述拱形支架的内弧面的红外线灯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产后盆骨修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支架的下端的外侧设置有卡板,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拱形支架对应端的所述卡板卡接配合的卡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后盆骨修复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地连接在两组所述挤压组件后端之间的靠背。
CN201921689955.7U 2019-10-10 2019-10-10 一种产后盆骨修复仪 Active CN2110957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89955.7U CN211095774U (zh) 2019-10-10 2019-10-10 一种产后盆骨修复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89955.7U CN211095774U (zh) 2019-10-10 2019-10-10 一种产后盆骨修复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95774U true CN211095774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720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89955.7U Active CN211095774U (zh) 2019-10-10 2019-10-10 一种产后盆骨修复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9577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70821A (zh) * 2020-09-07 2020-11-03 于蕾 一种妇产科产后护理的远红外髋骨修复装置
CN112999614A (zh) * 2021-04-25 2021-06-22 厦门市中医院 一种用于肛肠治疗的盆底肌训练康复装置
CN113350134A (zh) * 2021-05-31 2021-09-07 南京爱唯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适用不同人群的产后盆底恢复仪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70821A (zh) * 2020-09-07 2020-11-03 于蕾 一种妇产科产后护理的远红外髋骨修复装置
CN112999614A (zh) * 2021-04-25 2021-06-22 厦门市中医院 一种用于肛肠治疗的盆底肌训练康复装置
CN113350134A (zh) * 2021-05-31 2021-09-07 南京爱唯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适用不同人群的产后盆底恢复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95774U (zh) 一种产后盆骨修复仪
CN211067917U (zh)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CN211962922U (zh) 一种医疗护理康复训练装置
CN210186011U (zh) 一种关节康复按摩椅
CN108355315A (zh) 一种手拉式腿部恢复用医疗床
CN112933535A (zh) 多部位联动协作锻炼的辅助康复装置
CN111407616A (zh) 一种双腿屈曲姿态驱动辅助装置
CN110680632A (zh) 下肢康复锻炼轮椅
CN206424277U (zh) 人体肢体综合康复系统
CN210728582U (zh) 一种带上肢按摩功能的手指曲张练习装置
CN209464293U (zh) 一种带有座板的康复科用下肢康复器材
CN209048382U (zh) 一种颈椎、腰椎牵引床
CN214633640U (zh) 一种老年护理用腿部锻炼装置
CN215081684U (zh) 一种智能拉筋训练椅
CN112546554B (zh) 一种体育锻炼用锻炼腰部力量装置
CN214181052U (zh) 一种便于针对患者四肢恢复的医疗康复器械
CN115105359A (zh) 具有良好包裹舒适性的康复护理用肢体关节屈伸装置
CN111759560A (zh) 一种产后盆底恢复仪
CN208492622U (zh) 残疾人辅助站立装置
CN112914981B (zh) 一种重症护理用患者护理辅助支撑装置
CN219439609U (zh) 指压按摩垫及腰部固定装置
CN216676089U (zh) 一种寒区训练肌肉强直康复用加热装置
CN219803930U (zh) 一种骨盆康复训练器
CN212973183U (zh) 一种康复护理用牵引床
CN213311394U (zh) 一种用于妇科肿瘤康复的体质锻炼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