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95740U - 3d全方位按摩椅 - Google Patents
3d全方位按摩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095740U CN211095740U CN201921639899.6U CN201921639899U CN211095740U CN 211095740 U CN211095740 U CN 211095740U CN 201921639899 U CN201921639899 U CN 201921639899U CN 211095740 U CN211095740 U CN 2110957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ssage device
- massage
- positioning
- neck
- ro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10000002435 tendon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7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009 beat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8 knea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414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1
- 210000001217 buttock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31 blood circ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988 bone and bo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79 rubber t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3D全方位按摩椅,属于按摩椅技术领域,包括按摩椅本体装置、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肩部定位按摩装置、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背部多组滚轮定位按摩装置、坐姿定位装置、手肘(扶手)可调整式按摩装置、臀部按摩装置用震动按摩器、腿部按摩装置、腿部按摩装置用拉筋压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多种特殊机构,在不同部位配合中医推拿七大手法:推、揉、点、震、分、拨、拍来进行按摩功能。因应各部位筋络、肌肉的不同。设计各种准确的定位机构,让各种不同体型的使用者都能享有更舒适更安全的放松。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按摩椅,特别涉及3D全方位按摩椅,属于按摩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已知的按摩设备,大多使用平面按摩设计,且大面积大规模的执行敲、拍、震等按摩动作。并无特别针对各个部位、各种筋络走向及不同体型使用者,做不同的定位及按摩。单纯只是在平面上采取不同力道不同滚轮产生不同的按摩效果。
另外,已知设备此种大规模按摩,极有可能敲打到使用者筋络、肌肉以外例如骨头等其它部位。易造成使用者之不适甚至受伤。
已知设备在使用者就定位后,需自行调整身体配合按摩滚轮位置。且按摩滚轮组仅能以平面X轴做左右直线的按摩运动。再配合轨道做Y轴上下的直线移动,故称为平面按摩运动。仅有部分产品可以依照使用者体型大小做滚轮运作高度的调整外,其它大多无调整机能。并且目前的按摩椅设备皆只能做平面按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按摩限于平面、易受伤的缺陷,提供了3D全方位按摩椅,可以达到3D全方位按摩、安全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3D全方位按摩椅,包括按摩椅本体装置,还包括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肩部定位按摩装置、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背部多组滚轮定位按摩装置、坐姿定位装置、手肘(扶手)可调整式按摩装置、臀部按摩装置用震动按摩器、腿部按摩装置、腿部按摩装置用拉筋压板;按摩椅本体装置是由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利用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连接卡榫,与肩部定位按摩装置,做连接再以螺丝插销固定;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包括手肘(扶手)可调整式按摩装置用可调式扶手调整盘,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经由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固定卡榫与肩部定位按摩装置,做连接再以螺丝插销固定、肩部定位按摩装置经由肩部定位按摩装置连接卡榫与背部多组滚轮定位按摩装置做连接再以螺丝插销固定、坐姿定位装置直接使用螺丝或插销固定在椅背调整骨架上、手肘(扶手)可调整式按摩装置经由手肘(扶手)可调整式按摩装置用可调式扶手装置最下部分的调整轮与坐垫用骨架连接、臀部按摩装置与坐垫用骨架直接以螺丝插销直接连接、腿部按摩装置利用腿部按摩装置用骨架上方之旋转轴与坐垫用骨架连接、腿部按摩装置用拉筋压板利用腿部按摩装置用拉筋压板翻转杆与腿部按摩装置用骨架做连接、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远红外线温控感应装置直接固定于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定位调整轴心以螺丝固定于两端、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用远红外线温控感应装置以螺丝直接固定于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的机构上、背部多组滚轮定位按摩装置用远红外线温控感应装置直接以螺丝固定于背部多组滚轮定位按摩装置的机构上、腿部按摩装置用远红外线温控感应装置直接以螺丝分别固定于腿部按摩装置用侧面骨架及腿部按摩装置用中间骨架上。
其进一步在颈部部位设置专用的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经由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连接卡榫与肩部定位按摩装置做连接再以螺丝插销固定,动作开始先沿颈部侧颈部背部多组滚轮定位装置上下调整主轨道做Y轴移动,至定位后,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即沿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定位调整轴心向人体移动,直至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之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感应按摩滚轮接触人体即停止,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感应按摩滚轮沿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感应按摩滚轮轨道与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感应按摩滚轮会沿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感应按摩滚轮轨道做Y轴移动,在定位后有三组不同按摩感应滚轮同时进行颈椎及两侧筋络的按摩动作。
其进一步在肩部设置肩部定位按摩装置所示,经由肩部定位按摩装置连接卡榫与背部多组滚轮定位按摩装置做连接再以螺丝插销等固定,动作开始时肩部定位按摩装置,沿颈部侧颈部背部多组滚轮定位装置上下调整主轨道做Y轴移动固定肩部位置后,由肩部定位按摩装置用感应滚轮会沿肩部定位按摩装置滚轮轨道做X轴移动,做肩上左右水平横移垂直肩膀之按摩运动。
其进一步在臀部设置臀部按摩装置用震动按摩器,因重量压力的因素,尾椎骨能直接紧贴于臀部定位按摩装置按摩器,且按摩器由臀部按摩装置用震动按摩器调整轴及臀部按摩装置用震动按摩器油压调整缸组成,所以能自动调整角度服贴尾椎骨。臀部按摩装置用震动按摩器做震动、抖动、环形动作的按摩动作,甚至可再加上滚轮做按摩动作。
其进一步在手臂部设置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经由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固定卡榫,以螺丝插销与肩部定位按摩装置座结合连接,动作开始手臂部设置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沿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用横移轴心做X轴向中心移动,直到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用感应滚轮接触到手臂外侧即停止,随即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宽度调整轴开始往手臂中心移动直到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用感应滚轮都接触到手臂为止,按摩开始执行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用感应滚轮会同时沿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滚轮轨道做Y轴按摩动作。
其进一步在背部设置背部多组滚轮定位按摩装置于椅背调整骨架上藉由滚轮调整高度,在背部有限高感测装置可将背部多组滚轮定位按摩装置移动至按摩部位的最高位,同时有多组按摩感应滚轮沿着感应滚轮轨道做垂直上下连续按摩动作。
在腰部位置有一组坐姿定位装置由螺丝固定在椅背调整骨架上,在使用者就定位时坐姿定位装置用防夹挡会经由坐姿定位装置用调整轴往身体部分集中调整,直到坐姿定位装置用感应器两侧同时接触到人体停止,用以确定坐姿位于按摩椅正中间。
在扶手部分设置手肘(扶手)可调整式按摩装置经由手肘(扶手)可调整式按摩装置用可调式扶手装置最下部分的调整轮与坐垫用骨架连接手肘(扶手)可调整式按摩装置,装置内部备有手肘(扶手)可调整式按摩装置用按摩感应滚轮沿着手肘(扶手)可调整式按摩装置用感应滚轮轨道做前后移动按摩,并可随喜好或设备坐姿变化自动或可动调整高度及位置。
设置腿部按摩装置利用腿部按摩装置用骨架上方之旋转轴与坐垫用骨架连接、腿部按摩装置用拉筋压板利用腿部按摩装置用拉筋压板翻转杆与腿部按摩装置用骨架做连接,按摩运作当中,腿部按摩装置用拉筋压板调节支架会先执行伸长动作,同时腿部按摩装置用拉筋压板会旋转270度至上方后,腿部按摩装置用拉筋压板调节支架再缩回调整长度至腿部按摩装置用拉筋压板与使用者脚底板平贴为止,最后执行拉筋动作。
设置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用远红外线温控感应装置、背部多组滚轮定位按摩装置用远红外线温控感应装置、手肘(扶手)可调整式按摩装置用远红外线温控感应装置、腿部按摩装置用远红外线温控感应装置及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远红外线温控感应装置,以上皆可选择加装,远红外线的动作、温度也可随时调整;可透过APP程序或控制面板随时控制温度;当温度到达一设定上限时,远红外线温控感应装置即停止动作,当温度到达一设定下限,远红外线装置即自动开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自动定位、3D全方位按摩;确定使用者位于滚轮最佳位置调整高低配合使用者不同体型,控制滚轮深度。配合各种使用者不同习惯,利用各种机构将不同部位做不同角度配合筋络及肌肉走向,实施适度的按摩。再加上可以在各部位选用搭配远红外线功能做最佳血液循环,且远红外线功能可自带温控,不使皮肤过热。最后在按摩结束后,可做腿部拉筋伸展之功能。在按摩过程中,不论坐姿或躺姿扶手都可做调整以符合人体工学,并且能执行特殊的按摩动作及远红外线功能,臀部按摩装置用震动按摩器可以完全服贴人体做震动、抖动、环形动作的按摩动作。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正面透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侧面坐姿透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侧面躺姿透视图;
图4:肩部定位按摩装置、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手臂定位按摩装置正面透视图;
图5:肩部定位按摩装置、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手臂定位按摩装置正面拆解图;
图6:肩部定位按摩装置、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手臂定位按摩装置侧面透视图(三件式);
图7:肩部定位按摩装置、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手臂定位按摩装置侧面拆解图(三件式);
图8:肩部定位按摩装置、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手臂定位按摩装置未定位正面透视图;
图9:肩部定位按摩装置、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手臂定位按摩装置未定位正面拆解图;
图10:肩部定位按摩装置、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手臂定位按摩装置未定位侧面透视图(三件式);
图11:肩部定位按摩装置、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手臂定位按摩装置未定位侧面分解图(三件式);
图12:手肘(扶手)可调整式按摩装置侧面透视图;
图13:手肘(扶手)可调整式按摩装置侧面拆解图;
图14:手肘(扶手)可调整式按摩装置侧面动作透视图(一);
图15:手肘(扶手)可调整式按摩装置侧面动作透视图(二);
图16:肩部定位按摩装置、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手臂定位按摩装置侧面透视图(两件式);
图17:肩部定位按摩装置、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手臂定位按摩装置侧面拆解图(两件式);
图18:坐姿定位装置上视透视图;
图19:坐姿定位装置上视拆解图;
图20:坐姿定位装置正面图;
图21:坐姿定位装置正面拆解图;
图22:腿部按摩装置正面透视图;
图23:腿部按摩装置正面拆解图;
图24:腿部按摩装置侧面透视图;
图25:腿部按摩装置侧面拆解图;
图26:腿部按摩装置侧面拉筋动作图(一);
图27:腿部按摩装置侧面拉筋动作图(二);
图28:按摩座椅侧面组装分解图;
图29:臀部按摩装置用震动按摩器坐垫侧面分解图。
附图标记说明:按摩椅本体装置1;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2;肩部定位按摩装置3;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三件式)4;背部多组滚轮定位按摩装置5;坐姿定位装置6;手肘(扶手)可调整式按摩装置7;腿部按摩装置9;腿部按摩装置用拉筋压板10;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感应按摩滚轮(颈部)11;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感应按摩滚轮(侧颈部)12;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定位调整轴心13;肩部定位按摩装置滚轮轨道14;肩部定位按摩装置用感应滚轮15;颈部侧颈部背部多组滚轮定位装置上下调整主轨道16;限高感测装置17;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用横移轴心18;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用感应滚轮19;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用远红外线温控感应装置20;背部多组滚轮定位按摩装置按摩滚轮21;背部多组滚轮定位按摩装置用远红外线温控感应装置22;背部多组滚轮定位按摩装置用按摩滚轮轨道23;手肘(扶手)可调整式按摩装置用远红外线温控感应装置24;手肘(扶手)可调整式按摩装置用按摩感应滚轮25;臀部按摩装置用震动按摩器26;腿部按摩装置用远红外线温控感应装置27;腿部按摩装置用按摩感应滚轮28;腿部按摩装置用按摩感应滚轮轨道29;手肘(扶手)可调整式按摩装置用左右距离调整轨道30;手肘(扶手)可调整式按摩装置用可调式扶手装置31;腿部按摩装置用拉筋压板翻转杆32;手肘(扶手)可调整式按摩装置用可调式扶手调整盘33;坐姿定位装置用调整机构34;按摩椅本体骨架35;按摩椅椅背旋转盘36;按摩椅本体移动轮37;按摩椅调整油压缸或气压缸38;腿部按摩装置用拉筋压板伸缩架39;腿部按摩装置骨架40;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感应按摩滚轮轨道41(侧颈部);手肘(扶手)可调整式按摩装置用感应滚轮轨道43;手肘(扶手)可调整式按摩装置用移动调整装置44;手肘(扶手)可调整式按摩装置调整轴45;坐姿定位装置用防夹挡46;坐姿定位装置用感应器47;坐垫用骨架48;腿部按摩装置用连接旋转轴49;腿部按摩装置用拉筋压板调节支架50;腿部按摩装置用按摩装置定位装置51;腿部按摩装置定位传感器52;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滚轮轨道53;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固定卡榫55;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连接卡榫56;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宽度调整轴57;肩部定位按摩装置连接卡榫58;肩部定位按摩装置定位连接轴59;肩部定位按摩装置前胸固定轴60;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远红外线温控感应装置61;肩部定位按摩装置前胸固定器62;坐姿定位装置用固定卡榫63;坐姿定位装置用调整轴64;腿部按摩装置用骨架65;腿部按摩装置用侧面骨架66;腿部按摩装置用中间骨架67;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两件式)68;椅背调整骨架69;臀部按摩装置用震动按摩器坐垫70;臀部按摩装置用震动按摩器调整轴71;臀部按摩装置用震动按摩器油压调整缸72;臀部按摩装置用震动按摩器底座73;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感应按摩滚轮轨道(颈部)7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29所示,3D全方位按摩椅,包括按摩椅本体装置1,还包括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2、肩部定位按摩装置3、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4、背部多组滚轮定位按摩装置5、坐姿定位装置6、手肘(扶手)可调整式按摩装置7、臀部按摩装置用震动按摩器26、腿部按摩装置9、腿部按摩装置用拉筋压板10;按摩椅本体装置1是由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2,利用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连接卡榫56,与肩部定位按摩装置3,做连接再以螺丝插销固定;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4包括手肘(扶手)可调整式按摩装置用可调式扶手调整盘33,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4经由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固定卡榫55与肩部定位按摩装置3,做连接再以螺丝插销固定、肩部定位按摩装置3经由肩部定位按摩装置连接卡榫58与背部多组滚轮定位按摩装置5做连接再以螺丝插销固定、坐姿定位装置6直接使用螺丝或插销固定在椅背调整骨架69上、手肘(扶手)可调整式按摩装置7经由手肘(扶手)可调整式按摩装置用可调式扶手装置31最下部分的调整轮与坐垫用骨架48连接、臀部按摩装置与坐垫用骨架48直接以螺丝插销直接连接、腿部按摩装置9利用腿部按摩装置用骨架65上方之旋转轴与坐垫用骨架48连接、腿部按摩装置用拉筋压板10利用腿部按摩装置用拉筋压板翻转杆32与腿部按摩装置用骨架65做连接、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远红外线温控感应装置61直接固定于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定位调整轴心13以螺丝固定于两端、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用远红外线温控感应装置20以螺丝直接固定于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4的机构上、背部多组滚轮定位按摩装置用远红外线温控感应装置22直接以螺丝固定于背部多组滚轮定位按摩装置5的机构上、腿部按摩装置用远红外线温控感应装置27直接以螺丝分别固定于腿部按摩装置用侧面骨架66及腿部按摩装置用中间骨架67上。
其进一步在颈部部位设置专用的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2经由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连接卡榫56与肩部定位按摩装置3做连接再以螺丝插销固定,动作开始先沿颈部侧颈部背部多组滚轮定位装置上下调整主轨道16做Y轴移动,至定位后,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2即沿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定位调整轴心13向人体移动,直至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2之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感应按摩滚轮11接触人体即停止,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感应按摩滚轮11沿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感应按摩滚轮轨道41与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感应按摩滚轮11会沿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感应按摩滚轮轨道41做Y轴移动,在定位后有三组不同按摩感应滚轮同时进行颈椎及两侧筋络的按摩动作。
其进一步在肩部设置肩部定位按摩装置3所示,经由肩部定位按摩装置连接卡榫58与背部多组滚轮定位按摩装置5做连接再以螺丝插销等固定,动作开始时肩部定位按摩装置3,沿颈部侧颈部背部多组滚轮定位装置上下调整主轨道16做Y轴移动固定肩部位置后,由肩部定位按摩装置用感应滚轮15会沿肩部定位按摩装置滚轮轨道14做X轴移动,做肩上左右水平横移垂直肩膀之按摩运动。
其进一步在臀部设置臀部按摩装置用震动按摩器26,因重量压力的因素,尾椎骨能直接紧贴于臀部定位按摩装置按摩器,且按摩器由臀部按摩装置用震动按摩器调整轴71及臀部按摩装置用震动按摩器油压调整缸72组成,所以能自动调整角度服贴尾椎骨。臀部按摩装置用震动按摩器26做震动、抖动、环形动作的按摩动作,甚至可再加上滚轮做按摩动作。
其进一步在手臂部设置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4经由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固定卡榫55,以螺丝插销与肩部定位按摩装置3座结合连接,动作开始手臂部设置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4沿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用横移轴心18做X轴向中心移动,直到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用感应滚轮19接触到手臂外侧即停止,随即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宽度调整轴57开始往手臂中心移动直到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用感应滚轮19都接触到手臂为止,按摩开始执行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用感应滚轮19会同时沿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滚轮轨道53做Y轴按摩动作。
其进一步在背部设置背部多组滚轮定位按摩装置5于椅背调整骨架69上藉由滚轮调整高度,在背部有限高感测装置17可将背部多组滚轮定位按摩装置5移动至按摩部位的最高位,同时有多组按摩感应滚轮沿着感应滚轮轨道做垂直上下连续按摩动作。
在腰部位置有一组坐姿定位装置6由螺丝固定在椅背调整骨架69上,在使用者就定位时坐姿定位装置用防夹挡46会经由坐姿定位装置用调整轴64往身体部分集中调整,直到坐姿定位装置用感应器47两侧同时接触到人体停止,用以确定坐姿位于按摩椅正中间。
在扶手部分设置手肘(扶手)可调整式按摩装置7经由手肘(扶手)可调整式按摩装置用可调式扶手装置31最下部分的调整轮与坐垫用骨架48连接手肘(扶手)可调整式按摩装置7,装置内部备有手肘(扶手)可调整式按摩装置用按摩感应滚轮25沿着手肘(扶手)可调整式按摩装置用感应滚轮轨道43做前后移动按摩,并可随喜好或设备坐姿变化自动或可动调整高度及位置。
设置腿部按摩装置9利用腿部按摩装置用骨架65上方之旋转轴与坐垫用骨架48连接、腿部按摩装置用拉筋压板10利用腿部按摩装置用拉筋压板翻转杆32与腿部按摩装置用骨架65做连接,按摩运作当中,腿部按摩装置用拉筋压板调节支架50会先执行伸长动作,同时腿部按摩装置用拉筋压板10会旋转270度至上方后,腿部按摩装置用拉筋压板调节支架50再缩回调整长度至腿部按摩装置用拉筋压板10与使用者脚底板平贴为止,最后执行拉筋动作。
设置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用远红外线温控感应装置20、背部多组滚轮定位按摩装置用远红外线温控感应装置22、手肘(扶手)可调整式按摩装置用远红外线温控感应装置24、腿部按摩装置用远红外线温控感应装置27及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远红外线温控感应装置61,以上皆可选择加装,远红外线的动作、温度也可随时调整;可透过APP程序或控制面板随时控制温度;当温度到达一设定上限时,远红外线温控感应装置即停止动作,当温度到达一设定下限,远红外线装置即自动开启。
使用者就定位后,由坐姿定位装置6做X轴移动,待坐姿定位装置用防夹挡46上之坐姿定位装置用感应器47同时感测到即停止动作,确定位于正中。
位置置中后,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2、肩部定位按摩装置3、及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三件式)4即沿颈部侧颈部背部多组滚轮定位装置上下调整主轨道16做Y轴移动,直至肩部定位按摩装置3上的肩部定位按摩装置用感应滚轮15接触人体即停止。
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2即沿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定位调整轴心13向人体移动,直至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2之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感应按摩滚轮(侧颈部)12接触人体即停止。
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三件式)4随即沿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用横移轴心18做X轴向中心移动,直到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用感应滚轮19接触到手臂外侧即停止。随即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宽度调整轴57开始往手臂中心移动直到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用感应滚轮19都接触到手臂为止。
背部多组滚轮定位按摩装置5沿颈部侧颈部背部多组滚轮定位装置上下调整主轨道16向上做Y轴移动,直至限高感测装置17碰到肩部定位按摩装置3即停止。此动作为确定肩部定位按摩装置3滚轮移动之最高位置。
腿部按摩装置用按摩装置定位装置51充气至腿部按摩装置定位传感器52双边同时接触到人体确定置中即停止。
椅垫设置臀部按摩装置用震动按摩器26,因重量压力的因素,尾椎骨能直接紧贴于臀部按摩装置用震动按摩器26,且按摩器由臀部按摩装置用震动按摩器调整轴71及臀部按摩装置用震动按摩器油压调整缸72组成,所以能自动调整角度服贴尾椎骨。臀部按摩装置用震动按摩器26做震动、抖动、环形动作的按摩动作。
各部位位置固定之后,机体开始执行按摩动作,各组滚轮沿各自轨道进行按摩动作。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感应按摩滚轮(颈部)11沿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感应按摩滚轮轨道(颈部)74与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感应按摩滚轮(侧颈部)12会沿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感应按摩滚轮轨道41(侧颈部)做Y轴移动。肩部定位按摩装置用感应滚轮15会沿肩部定位按摩装置滚轮轨道14做X轴移动。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用感应滚轮19会沿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滚轮轨道53做Y轴按摩动作。背部多组滚轮定位按摩装置按摩滚轮21则可选择同时或部分按摩动作,并随颈部侧颈部背部多组滚轮定位装置上下调整主轨道16做Y轴移动。
椅背往后躺及腿部按摩装置9抬起等动作与一般按摩椅无异,此时带温控之远红外线组: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用远红外线温控感应装置20、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远红外线温控感应装置61、背部多组滚轮定位按摩装置用远红外线温控感应装置22及腿部按摩装置用远红外线温控感应装置27一并启动,温度监控系统开启,当温度达到一设定温度时远红外线组的功率将自动调整。
按摩结束后按摩椅会躺平(如图3)所示,腿部按摩装置用拉筋压板调节支架50会先执行伸长动作,同时腿部按摩装置用拉筋压板10会旋转270度至上方后,腿部按摩装置用拉筋压板调节支架50再缩回调整长度至腿部按摩装置用拉筋压板10与使用者脚底板平贴为止。最后执行拉筋动作(如图27)。
按摩过程中手肘(扶手)可调整式按摩装置用按摩感应滚轮25会沿手肘(扶手)可调整式按摩装置用感应滚轮轨道43做水平移动按摩动作。且此手肘(扶手)可调整式按摩装置用可调式扶手装置31及手肘(扶手)可调整式按摩装置用可调式扶手调整盘33会随椅背的倾斜程度不同进行(如图12、图14、图15)等非固定形状之高度及角度的调整。
以上滚轮的动作皆可透过面板或者透过行动电话的APP程序随时控制。如:动作模式(按、揉、推、拍、点、震等)、大小力道、按摩深浅等。另外远红外线的动作、温度也可随时调整。拉筋压版的角度及力道也可随使用者喜好做调整。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3D全方位按摩椅,包括按摩椅本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肩部定位按摩装置、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背部多组滚轮定位按摩装置、坐姿定位装置、手肘可调整式按摩装置、臀部按摩装置用震动按摩器、腿部按摩装置、腿部按摩装置用拉筋压板;按摩椅本体装置是由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利用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连接卡榫,与肩部定位按摩装置,做连接再以螺丝插销固定;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包括手肘可调整式按摩装置用可调式扶手调整盘,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经由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固定卡榫与肩部定位按摩装置,做连接再以螺丝插销固定、肩部定位按摩装置经由肩部定位按摩装置连接卡榫与背部多组滚轮定位按摩装置做连接再以螺丝插销固定、坐姿定位装置直接使用螺丝或插销固定在椅背调整骨架上、手肘可调整式按摩装置经由手肘可调整式按摩装置用可调式扶手装置最下部分的调整轮与坐垫用骨架连接、臀部按摩装置与坐垫用骨架直接以螺丝插销直接连接、腿部按摩装置利用腿部按摩装置用骨架上方之旋转轴与坐垫用骨架连接、腿部按摩装置用拉筋压板利用腿部按摩装置用拉筋压板翻转杆与腿部按摩装置用骨架做连接、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远红外线温控感应装置直接固定于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定位调整轴心以螺丝固定于两端、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用远红外线温控感应装置以螺丝直接固定于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的机构上、背部多组滚轮定位按摩装置用远红外线温控感应装置直接以螺丝固定于背部多组滚轮定位按摩装置的机构上、腿部按摩装置用远红外线温控感应装置直接以螺丝分别固定于腿部按摩装置用侧面骨架及腿部按摩装置用中间骨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全方位按摩椅,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在颈部部位设置专用的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经由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连接卡榫与肩部定位按摩装置做连接再以螺丝插销固定,动作开始先沿颈部侧颈部背部多组滚轮定位装置上下调整主轨道做Y轴移动,至定位后,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即沿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定位调整轴心向人体移动,直至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之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感应按摩滚轮接触人体即停止,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感应按摩滚轮沿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感应按摩滚轮轨道与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感应按摩滚轮会沿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感应按摩滚轮轨道做Y轴移动,在定位后有三组不同按摩感应滚轮同时进行颈椎及两侧筋络的按摩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全方位按摩椅,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在肩部设置肩部定位按摩装置,经由肩部定位按摩装置连接卡榫与背部多组滚轮定位按摩装置做连接再以螺丝插销等固定,动作开始时肩部定位按摩装置,沿颈部侧颈部背部多组滚轮定位装置上下调整主轨道做Y轴移动固定肩部位置后,由肩部定位按摩装置用感应滚轮会沿肩部定位按摩装置滚轮轨道做X轴移动,做肩上左右水平横移垂直肩膀之按摩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全方位按摩椅,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在臀部设置臀部按摩装置用震动按摩器,因重量压力的因素,尾椎骨能直接紧贴于臀部定位按摩装置按摩器,且按摩器由臀部按摩装置用震动按摩器调整轴及臀部按摩装置用震动按摩器油压调整缸组成,所以能自动调整角度服贴尾椎骨;臀部按摩装置用震动按摩器做震动、抖动、环形动作的按摩动作,或再加上滚轮做按摩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全方位按摩椅,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在手臂部设置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经由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固定卡榫,以螺丝插销与肩部定位按摩装置座结合连接,动作开始手臂部设置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沿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用横移轴心做X轴向中心移动,直到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用感应滚轮接触到手臂外侧即停止,随即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宽度调整轴开始往手臂中心移动直到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用感应滚轮都接触到手臂为止,按摩开始执行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用感应滚轮会同时沿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滚轮轨道做Y轴按摩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全方位按摩椅,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在背部设置背部多组滚轮定位按摩装置于椅背调整骨架上藉由滚轮调整高度,在背部有限高感测装置将背部多组滚轮定位按摩装置移动至按摩部位的最高位,同时有多组按摩感应滚轮沿着感应滚轮轨道做垂直上下连续按摩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全方位按摩椅,其特征在于:在腰部位置有一组坐姿定位装置由螺丝固定在椅背调整骨架上,在使用者就定位时坐姿定位装置用防夹挡会经由坐姿定位装置用调整轴往身体部分集中调整,直到坐姿定位装置用感应器两侧同时接触到人体停止,用以确定坐姿位于按摩椅正中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全方位按摩椅,其特征在于:在扶手部分设置手肘可调整式按摩装置经由手肘可调整式按摩装置用可调式扶手装置最下部分的调整轮与坐垫用骨架连接手肘可调整式按摩装置,装置内部备有手肘可调整式按摩装置用按摩感应滚轮沿着手肘可调整式按摩装置用感应滚轮轨道做前后移动按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全方位按摩椅,其特征在于:设置腿部按摩装置利用腿部按摩装置用骨架上方之旋转轴与坐垫用骨架连接、腿部按摩装置用拉筋压板利用腿部按摩装置用拉筋压板翻转杆与腿部按摩装置用骨架做连接,按摩运作当中,腿部按摩装置用拉筋压板调节支架会先执行伸长动作,同时腿部按摩装置用拉筋压板会旋转270度至上方后,腿部按摩装置用拉筋压板调节支架再缩回调整长度至腿部按摩装置用拉筋压板与使用者脚底板平贴为止,最后执行拉筋动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全方位按摩椅,其特征在于:设置手臂部定位按摩装置用远红外线温控感应装置、背部多组滚轮定位按摩装置用远红外线温控感应装置、手肘可调整式按摩装置用远红外线温控感应装置、腿部按摩装置用远红外线温控感应装置及颈部侧颈部定位按摩装置远红外线温控感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203029 | 2019-06-19 | ||
TW108207923 | 2019-06-20 | ||
TW108207923U TWM586605U (zh) | 2019-06-19 | 2019-06-20 | 3d全方位按摩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095740U true CN211095740U (zh) | 2020-07-28 |
Family
ID=69190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63989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095740U (zh) | 2019-06-19 | 2019-09-28 | 3d全方位按摩椅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095740U (zh) |
TW (1) | TWM586605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49892A (zh) * | 2019-06-20 | 2020-07-28 | 林兆丰 | 3d全方位按摩椅 |
CN113693900A (zh) * | 2021-07-09 | 2021-11-26 | 安徽久工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具有颈部自主调控按摩的智能型按摩椅 |
-
2019
- 2019-06-20 TW TW108207923U patent/TWM586605U/zh unknown
- 2019-09-28 CN CN201921639899.6U patent/CN21109574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49892A (zh) * | 2019-06-20 | 2020-07-28 | 林兆丰 | 3d全方位按摩椅 |
CN113693900A (zh) * | 2021-07-09 | 2021-11-26 | 安徽久工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具有颈部自主调控按摩的智能型按摩椅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586605U (zh) | 2019-11-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449892A (zh) | 3d全方位按摩椅 | |
US20130079200A1 (en) | Training apparatus | |
JP2016516525A (ja) | 腰の円軌道運動が可能な全身運動器 | |
CN211095740U (zh) | 3d全方位按摩椅 | |
KR101415105B1 (ko) | 전신 좌우 굴절 운동 치료기 | |
JP2022518824A (ja) | チェアー、押圧デバイス | |
CN202315092U (zh) | 万能便携运动椅 | |
CN109124995B (zh) | 一种适用于后表线肌群的按摩拉伸装置 | |
CN110353967B (zh) | 一种具有颈部按摩功能的按摩椅 | |
KR101134572B1 (ko) | 슬라이딩식 골반 교정용 좌판을 구비한 의자 | |
TWI705810B (zh) | 3d全方位按摩椅 | |
CN206560640U (zh) | 一种多方位健身器械 | |
CN216061229U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按摩椅 | |
CN215502057U (zh) | 一种智能按摩电竞椅 | |
CN201076205Y (zh) | 多功能健身椅 | |
CN204618763U (zh) | 体动式健身椅主体结构 | |
CN209898808U (zh) | 运动椅 | |
CN211535549U (zh) | 组合式3d按摩组 | |
EP3932498A1 (en) | Device for exercising the body in a continual and controlled manner | |
CN219921515U (zh) | 一种双机芯按摩椅 | |
CN208611296U (zh) | 一种按摩健身椅 | |
CN110812117A (zh) |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 |
CN215351806U (zh) | 一种坐姿平衡椅 | |
CN215193424U (zh) | 一种中医康复用高效针灸按摩装置 | |
CN211095829U (zh) | 一种医疗护理家用按摩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