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95018U - 一种静脉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静脉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95018U
CN211095018U CN201921240870.0U CN201921240870U CN211095018U CN 211095018 U CN211095018 U CN 211095018U CN 201921240870 U CN201921240870 U CN 201921240870U CN 211095018 U CN211095018 U CN 211095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tent
supporting
adjacent
bod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4087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忠隐
张弘
刘双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24087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950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95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950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脉支架,包括管状的支架主体和设置在支架主体其中一端的外伸部,支架主体包括多个同轴设置的第一支撑体,外伸部包括多个沿支架主体轴向分布的多个第二支撑体,第二支撑体的轴线与支架主体的轴线之间存在0°~45°的夹角,相邻的第一支撑体之间、相邻的第二支撑体之间、相邻的第一支撑体与第二支撑体之间均通过多个连接体连接,当该静脉支架用在单根血管内时,第二支撑体的轴线与支架主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可以为0度,当该静脉支架用在交叉血管的交叉部位时,支架主体设置在狭窄血管内,外伸部伸入到健侧血管内,由于外伸部的外伸端为斜面,该斜面可以与健侧血管的轴向平行,减少血流的流动阻力,同时也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静脉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管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静脉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诊疗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或髂静脉压迫等疾病被发现,该疾病可导致静脉狭窄从而引起静脉回流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目前血管支架植入技术为髂股静脉血管狭窄性病变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髂股静脉用血管支架,用于支撑静脉使血管通畅,支架在使用时如遇到交叉血管且狭窄部位位于交叉部位时,血管支架需要插入狭窄血管后向健侧血管延伸一段距离,但是由于在健侧血管中植入了血管支架,可能会增大健侧血管的血流阻力以及增加血栓发生的概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脉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静脉支架延伸到健侧血管后可能造成健侧血管狭窄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静脉支架,包括管状的支架主体和位于所述支架主体其中一端的外伸部,所述支架主体包括同轴设置的多圈第一支撑体,所述外伸部包括沿所述支架主体的轴向分布的多圈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二支撑体的轴线与所述支架主体的轴线之间的角度为0°到45°,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体、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体、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第二支撑体之间均通过连接体连接,所述连接体沿所述第一支撑体或所述第二支撑体的周向均匀设置多个。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第二支撑体的外侧壁包覆有聚合物载药涂层,所述聚合物载药涂层内部设置有可降解聚合物和活性药物。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均为封闭的环形,所述第一支撑体外边缘与所述第二支撑体的外边缘所在的面位于同一圆柱面内,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第二支撑体在向周向延伸的同时沿所述支架主体的轴向波浪状起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体、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体、相邻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第二支撑体的波峰沿所述支架主体的轴向对齐。
优选地,所述连接体为丝状结构,以相邻所述第一支撑体、所述第二支撑体邻近波峰、波谷的位置为连接点,所述连接体与相邻两圈第一支撑体或相邻两圈第二支撑体或相邻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第二支撑体上的相应连接点相连。
优选地,所述连接体与对应的连接点采用缠绕或打结的方式相连,所述连接体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体或所述第二支撑体焊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体、所述第二支撑体、所述连接体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位于所述支架主体与所述外伸部相互远离的两端的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第二支撑体上均设置有多个黄金标记。
优选地,所述活性药物包括抗增殖药物和/或抗血栓药物。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第二支撑体的材料为金属钽、钴铬合金、镍钛合金或可吸收金属材料。
优选地,所述连接体的抗弯刚度小于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第二支撑体的抗弯刚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静脉支架,其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静脉支架,包括管状的支架主体和设置在支架主体其中一端的外伸部,在使用时,支架主体位于血管的狭窄部位,外伸部穿出狭窄血管进入健侧血管内,支架主体包括多个同轴设置的多圈第一支撑体,外伸部包括沿支架主体的轴向分布的多圈第二支撑体,第二支撑体的轴线与支架主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0°~45°,相邻的第一支撑架之间、相邻的第二支撑架之间、相邻的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之间均通过连接体进行连接,连接体沿第一支撑架或第二支撑架的轴向均匀设置多个。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静脉支架的外伸部为斜面,可以减小健侧血流的流动阻力,降低在外伸部形成血栓的风险,第二支撑体的轴线与支架主体之间的轴线可以通过使用时健侧血管与狭窄血管之间的角度进行确定。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静脉支架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静脉支架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第三种静脉支架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第一支撑体细节图。
图中:1、支架主体;2、外伸部;3、第一支撑体;4、第二支撑体;5、连接体;6、聚合物载药涂层;7、黄金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静脉支架,主要用于治疗静脉血管狭窄,该静脉支架包括管状的网络结构的支架主体1和设置在支架主体1其中一端的外伸部2,支架主体1包括同轴设置的多圈第一支撑体3,外伸部2包括沿上述支架主体1的轴向分布的多圈第二支撑体4,第二支撑体4的轴线与支架主体1的轴线之间存在夹角,夹角在0°~45°之间,相邻的第一支撑体3之间、相邻的第二支撑体4之间、相邻的第一支撑体3与第二支撑体4之间均通过连接体5进行连接,连接体5可以沿第一支撑体3或第二支撑体4的周向布置多个。该静脉支架在其中一端设置带有斜面的外伸部2,该静脉支架放入血管后,外伸部2位于血流的下游位置,在普通的单根血管中,选用的静脉支架的第二支撑体4可以与第一支撑体3平行设置,为空心圆柱形结构,当该静脉支架需要使用在分叉的血管处时,静脉支架需要伸出到相交叉的健侧血管中一段距离,该段即为外伸部2,为防止外伸部2堵塞健侧血管,可以选用第二支撑体4的轴线与管状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的静脉支架,该夹角可以根据两个血管的交叉角度确定,外伸部2的自由端所在的平面与健侧血管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减小血流的阻力并降低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可以在第一支撑体3的外侧壁与第二支撑体4的外侧壁均设置聚合物载药涂层6,聚合物载药涂层6包括可降解聚合物和活性药物,可以通过超声波喷涂的方式进行涂覆,首先将可降解聚合物与活性药物混合,然后通过超声波喷涂技术进行喷涂,之后通过惰性气体进行烘干,活性药物具有抗血栓和/或抗增殖的作用,可降解聚合物可以使活性药物得到缓慢的释放,通过在第一支撑体3和第二支撑体4上涂覆聚合物载药涂层6可很好的解决血管支架二次狭窄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聚合物载药涂层6还可以使用喷墨打印法等其他可以实现的任何方式进行涂覆。
实施中,上述的每个第一支撑体3与第二支撑体4均可以为封闭的环形,第一支撑体3与第二支撑体4的外侧壁所在的面位于同一圆柱面内,第一支撑体3与第二支撑体4在向自身周向延伸的同时沿其支架主体1的轴向波浪状起伏,形成多个波峰和波谷,相邻两个第一支撑体3、相邻两个第二支撑体4、相邻的第一支撑体3与第二支撑体4的波峰沿支架主体1的轴向对齐。
进一步的,可以以相邻的两个第一支撑体3或者相邻的两个第二支撑体4或者相邻的第一支撑体3与第二支撑体4之间邻近波峰和波谷的位置为连接点,连接体5可以在连接点处进行连接。
上述的连接体5与连接点的连接可以列举三种情况:
一种情况,如图2所示,连接体5可以为丝状结构,材质可以与第一支撑体3或第二支撑体4相同,但是连接体5的直径较小,柔韧度高,丝状的连接体5与相邻的第一支撑体3或者相邻第二支撑体4或者相邻的第一支撑体3与第二支撑体4的波峰和波谷处的连接点依次交替缠绕连接,或者可以在连接点处进行打结,最后连接体5的两端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一支撑体3或第二支撑体4进行固定连接;
另一种情况,如图1所示,连接体5可以与第一支撑体3或第二支撑体4为一体式结构,可以使用激光雕刻技术,在管状的材料上直接通过激光进行切割,切割出静脉支架的整体结构;
第三种情况是以上两种情况的结合,如图3所示,可以在静脉支架的两端的第一支撑体3之间或者第二支撑体4之间的的连接体5与对应的第一支撑体3或第二支撑体4采用激光雕刻的方式加工成一体结构,位于静脉支架中部的第一支撑体3之间通过丝状的连接体5通过缠绕或者打结的方式进行连接,如此两端可以提供足够的径向支撑力,中部采用丝状的连接体5,增加柔韧性,可以更好的与血管壁贴合。
实施中,位于支架主体1远离外伸部2一端的第一支撑体3与外伸部2远离支架主体1一端的第二支撑体4上均设置有多个黄金标记7,设置黄金标记7可以通过仪器更好的观察静脉支架所在的位置以及静脉支架的长度以及形态,例如可以在第一支撑体3上设置4个黄金标记7,在第二支撑体4上设置6个黄金标记7。
该静脉支架的长度范围可以为20mm~150mm,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使用不同长度的静脉支架。
该静脉支架的直径可以为6mm~24mm,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使用不同直径的静脉支架。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的可降解聚合物可以选自C2~C6脂肪族羟基羧酸的均聚物和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例如可以为D-乳酸、L-乳酸、乙醇酸和ε-己内酯的均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或以上任意两种以上作为单体所形成的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的活性药物层可以包括抗增殖药物,可以防止血管壁发生增殖,所用的药物可以为抗细胞有丝分裂的药物、抗免疫药物、抗炎药物或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例如可以为紫杉醇、巴利莫司、那伏莫司和马利莫司等。
较佳的,上述的活性药物可以为抗血栓药物,例如可以为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聚焦药或者溶栓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例如可以为肝素、香豆素类、阿司匹林、潘生丁、去纤酶、抗拴酶等药物。
实施中,上述的第一支撑体3与第二支撑体4使用的材料可以为镍钛合金,镍钛合金是一种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合金是能将自身的塑性变形在某一特定温度下自动恢复为原始形状的特种合金。它的伸缩率在20%以上,疲劳寿命达1*10的7次方,阻尼特性比普通的弹簧高10倍,其耐腐蚀性优于目前最好的医用不锈钢,因此可以满足各类工程和医学的应用需求,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功能材料。记忆合金除具有独特的形状记忆功能外,还具有耐磨损、抗腐蚀、高阻尼和超弹性等优异特点。此外,第一支撑体3与第二支撑体4的材料还可以为金属钽、钴铬合金或可吸收金属材料,可吸收材料可以为镁合金或锌基合金等材料。
较佳的,为使该静脉支架具有更好的柔顺性,使其更好的与血管壁贴合,上述的连接体5的抗弯刚度可以小于第一支撑体3与第二支撑体4的抗弯刚度,可以在连接体5处弯曲,使静脉支架更好的适应弯曲的血管,连接体5的材料也可以为镍钛合金,连接体5的横截面尺寸可以小于支撑体的截面尺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静脉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的支架主体(1)和位于所述支架主体(1)其中一端的外伸部(2),所述支架主体(1)包括同轴设置的多圈第一支撑体(3),所述外伸部(2)包括沿所述支架主体(1)的轴向分布的多圈第二支撑体(4),所述第二支撑体(4)的轴线与所述支架主体(1)的轴线之间的角度为0°到45°,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体(3)、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体(4)、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撑体(3)与所述第二支撑体(4)之间均通过连接体(5)连接,所述连接体(5)沿所述第一支撑体(3)或所述第二支撑体(4)的周向均匀设置多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体(3)与所述第二支撑体(4)的外侧壁包覆有聚合物载药涂层(6),所述聚合物载药涂层(6)内部设置有可降解聚合物和活性药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体(3)和所述第二支撑体(4)均为封闭的环形,所述第一支撑体(3)外边缘与所述第二支撑体(4)的外边缘所在的面位于同一圆柱面内,所述第一支撑体(3)与所述第二支撑体(4)在向周向延伸的同时沿所述支架主体(1)的轴向波浪状起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体(3)、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体(4)、相邻所述第一支撑体(3)与所述第二支撑体(4)的波峰沿所述支架主体(1)的轴向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脉支架,其特征在于,以相邻所述第一支撑体(3)、所述第二支撑体(4)邻近波峰、波谷的位置为连接点,所述连接体(5)与相邻两圈第一支撑体(3)或相邻两圈第二支撑体(4)或相邻所述第一支撑体(3)与所述第二支撑体(4)上的相应连接点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静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5)与对应的连接点采用缠绕或打结的方式相连,所述连接体(5)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体(3)或所述第二支撑体(4)焊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静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体(3)、所述第二支撑体(4)、所述连接体(5)为一体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脉支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支架主体(1)与所述外伸部(2)相互远离的两端的所述第一支撑体(3)与所述第二支撑体(4)上均设置有多个黄金标记(7)。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静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药物包括抗增殖药物和/或抗血栓药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体(3)与所述第二支撑体(4)的材料为金属钽、钴铬合金、镍钛合金或可吸收金属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5)的抗弯刚度小于所述第一支撑体(3)与所述第二支撑体(4)的抗弯刚度。
CN201921240870.0U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静脉支架 Active CN2110950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40870.0U CN211095018U (zh)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静脉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40870.0U CN211095018U (zh)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静脉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95018U true CN211095018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713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40870.0U Active CN211095018U (zh)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静脉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950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2471A (zh) * 2019-08-01 2019-10-01 吴忠隐 一种静脉支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2471A (zh) * 2019-08-01 2019-10-01 吴忠隐 一种静脉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399092B1 (en) Stent designs
US8439966B1 (en) Intravascular stent and method of use
EP2063824B1 (en) Helical implant having different ends
US8109991B2 (en) Endoprosthesis having foot extensions
US8333798B2 (e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s with enhanced visibility,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biocompatability
US7625398B2 (en) Endoprosthesis having foot extensions
JP2020058851A (ja) らせん状ハイブリッドステント
EP1983931B1 (en) Highly flexible st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7331987B1 (en) Intravascular stent and method of use
WO2007040250A1 (ja) 生体留置用ステント
JP5819197B2 (ja) 可撓性ステント設計
US20090210049A1 (en) Peripheral overlap stent
US11253380B2 (en) Absorbable stent
CN204951247U (zh) 一种生物可降解金属血管支架
CN105726174B (zh) 一种血管支架、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EP2056751A2 (en) Intravascular stent
CN211095018U (zh) 一种静脉支架
CN216294346U (zh) 一种椎动脉支架系统
US20130053946A1 (en) Bioabsorbable polymer stent with metal stiffeners
CN114364351A (zh) 支架
CN110292471A (zh) 一种静脉支架
US20220142795A1 (en) Absorbable stent
WO2023013360A1 (ja) 生体内留置用ステントおよびステントデリバリー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