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88612U - 大孔径水晶头 - Google Patents

大孔径水晶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88612U
CN211088612U CN202020160191.9U CN202020160191U CN211088612U CN 211088612 U CN211088612 U CN 211088612U CN 202020160191 U CN202020160191 U CN 202020160191U CN 211088612 U CN211088612 U CN 2110886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crystal head
insulating shell
large aperture
groo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6019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晓瑶
张胜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Yihua Conne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Yihua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Yihua Connec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Yihua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6019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886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886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886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孔径水晶头,包括绝缘壳体以及插接于所述绝缘壳体内的内插件,所述绝缘壳体设有内腔部,所述绝缘壳体上设有若干左右间隔设置的用以收容插接端子的接触槽部,所述接触槽部向内与所述内腔部连通,所述绝缘壳体内自底端面向内腔部内凸伸有凸台,所述凸台设有若干左右间隔设置的半圆槽状的第一半圆槽,所述内插件包括用以上下方向与所述凸台对应配合的前端部,所述内插件还包括连接所述前端部并位于所述前端部与凸台后方的后端部,所述前端部下表面设有若干左右间隔设置的半圆槽状的第二半圆槽,所述第一半圆槽与所述第二半圆槽共同形成前后延伸且左右间隔分布的若干整圆槽用以穿设第一排线材。如此,可提高穿线顺畅度。

Description

大孔径水晶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晶头,尤其涉及一种用以穿线的大孔径水晶头。
背景技术
水晶头为乙太网路或电话网路使用双绞线连线时常用的连结器接头形。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9544705U号公开了一种双排通孔式水晶头,包括主体座,所述主体座内设有一芯线孔,所述主体座的前端设有数个置线孔,所述置线孔分成上下两排分布,分别为上孔区和下孔区,所述上孔区和下孔区的置线孔数量相同,所述置线孔的后端与芯线孔相连通,所述置线孔的纵向截面为正八边形结构;所述上孔区的上方对应设有数个槽孔,所述单个置线孔与单个槽孔对应连通,所述槽孔的开口设在主体座的顶端的一侧,所述槽孔内分别插有导电端子;在所述主体座的底端面设有压片,所述压片的前端与主体座固定连接,所述压片的后端向外翘起。所述上孔区和下孔区分别设有四个置线孔,所述上孔区和下孔区的置线孔间隔错开设置。
然而,2019年之前网线普遍为CAT6、CAT6A规格,网线单根芯线绝缘直径在1.1以下,需要的排线架体积较小。这几年市面上出现CAT8类网线,单根芯线绝缘直径增大,在1.4、1.5mm左右。因此有厂家加大了排线架。市面上目前常规的为置线孔间隔错开设置,此种方案存在的问题有:水晶头整体尺寸受IEC/FCC规范尺寸限制,排线架体积受限,虽然每个孔单独测试孔径确实可以满足对应的规格,但是实际使用时,中间会有一部分存在干涉,导致穿线时线材相互挤压,穿线不顺畅。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水晶头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穿线顺畅度的大孔径水晶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大孔径水晶头,用以穿设第一排线材和第二排线材,包括绝缘壳体以及插接于所述绝缘壳体内的内插件,所述绝缘壳体包括前端面、位于前端面左右两侧的侧端面、位于前端面上下两侧的顶端面和底端面、以及位于后端且与前端面相对的后端面,所述绝缘壳体自后端面向前凹陷有内腔部,所述绝缘壳体前端面与底端面上设有若干左右间隔设置的用以收容插接端子的接触槽部,所述接触槽部向内与所述内腔部连通,所述绝缘壳体内自底端面向内腔部内凸伸有凸台,所述凸台设有若干左右间隔设置的半圆槽状的第一半圆槽,所述内插件包括用以在上下方向与所述凸台对应配合的前端部,所述内插件还包括连接所述前端部并位于所述前端部与凸台后方的后端部,所述前端部下表面设有若干左右间隔设置的半圆槽状的第二半圆槽,所述第一半圆槽与所述第二半圆槽共同形成前后延伸且左右间隔分布的若干整圆槽用以穿设第一排线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相邻所述第二半圆槽之间设有若干上下凹陷的且沿前后延伸的插接槽,所述插接槽与部分所述接触槽部相上下对应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端部设有若干左右排布的用以穿设第二排线材的圆形空槽,所述第二半圆槽与所述圆形空槽分上下两排设置且左右方向上错位设置,使相邻所述圆形空槽之间形成Y型间隔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接端子包括收容于接触槽部内的接触部以及自接触部向前端部方向延伸的尖锐状穿刺部,所述穿刺部延伸至所述第二半圆槽内或圆形空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端部包括位于前端部后端且向后上方倾斜延伸的第一斜壁,所述第一斜壁上设有前后贯穿且左右间隔分布的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第二半圆槽和第一半圆槽形成的整圆槽相前后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端部设有自后向前凹陷的引导腔,所述第一斜壁后端设有面向所述引导腔的第一斜面,所述引导腔还设有位于前端部后端且面向所述引导腔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之间形成一个夹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端部的左右两侧设有凹陷的定位凹部用以与内腔部定位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壳体顶端面上设有向后上方倾斜延伸的弹臂部,所述弹臂部左右两侧设有用以与对接连接器扣合的台阶状扣持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壳体外侧设有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包括包覆于侧端面、顶端面、底端面外侧的框体,以及自框体向后延伸的用以抓紧穿插于连接器内所有线材的抓紧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大孔径水晶头为用以与RJ45连接器配合的水晶头连接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大孔径水晶头的所述绝缘壳体内自底端面向内腔部内凸伸有凸台,所述凸台设有若干左右间隔设置的半圆槽状的第一半圆槽,所述内插件包括用以在上下方向与所述凸台对应配合的前端部,所述内插件还包括连接所述前端部并位于所述前端部与凸台后方的后端部,所述前端部下表面设有若干左右间隔设置的半圆槽状的第二半圆槽,所述第一半圆槽与所述第二半圆槽共同形成前后延伸且左右间隔分布的若干整圆槽用以穿设第一排线材。如此,第一半圆槽与所述第二半圆槽共同形成一整圆槽用以一一收容插接第一排线材的每一单一导线。经实际产品验证,所述大孔径水晶头的穿线顺畅度对比当前市面上的产品大幅提升,如此可大幅提升例如CAT8类网线等连接器的做线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大孔径水晶头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图1中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大孔径水晶头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另一角度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3中再一角度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大孔径水晶头内插件与插接端子配合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大孔径水晶头内插件与插接端子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大孔径水晶头内插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大孔径水晶头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
Figure DEST_PATH_382763DEST_PATH_IMAGE002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请参图1至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大孔径水晶头100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孔径水晶头100,用以穿设第一排线材(未图示)和第二排线材(未图示)。大孔径水晶头100包括绝缘壳体31以及插接于所述绝缘壳体31内的内插件2,所述绝缘壳体31包括前端面101、位于前端面101左右两侧的侧端面102、位于前端面101上下两侧的顶端面103和底端面104、以及位于后端且与前端面101相对的后端面105,所述绝缘壳体31自后端面105向前凹陷有内腔部10,所述绝缘壳体31前端面101与底端面104上设有若干左右间隔设置的用以收容插接端子4的接触槽部11,所述接触槽部11向内与所述内腔部10连通,所述绝缘壳体31内自底端面104向内腔部10内凸伸有凸台12,所述凸台12设有若干左右间隔设置的半圆槽状的第一半圆槽13,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圆槽13用以向下限制第一排线材(未图示)中每一根圆形线材(未图示)的上表面。所述内插件2包括用以上下方向与所述凸台12对应配合的前端部21,所述内插件2还包括连接所述前端部21的后端部22,所述后端部22共同位于所述前端部21与凸台12的后方,所述前端部21下表面设有若干左右间隔设置的半圆槽状的第二半圆槽212,所述第一半圆槽13与所述第二半圆槽212共同形成前后延伸且左右间隔分布的若干整圆槽用以穿设第一排线材。所述“整圆槽”包括但不限于完整的圆孔状,只要能够在上下放下夹持限位一线材即可。如此设置,第一半圆槽13与所述第二半圆槽212共同形成一整圆槽用以一一收容插接第一排线材的每一单一导线。经实际产品验证,所述大孔径水晶头100的穿线顺畅度对比当前市面上的产品大幅提升,如此可大幅提升例如CAT8类网线等连接器的做线速度。
所述相邻第二半圆槽212之间设有若干上下凹陷的且沿前后延伸的插接槽213,所述插接槽213用以插接插接端子4,所述插接槽213与部分所述接触槽部11相上下对应,具体可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因间隔设置的另一部分接触槽部11内的插接端子4无需进一步向下插接至下方的圆形空槽214内,故仅部分的所述接触槽部11与所述插接槽213上下相对即可。如此设置,所述插接端子4可插接入所述接触槽部11与所述插接槽213内。
所述前端部21设有若干左右排布的用以穿设第二排线材的圆形空槽214,所述第二半圆槽212与所述圆形空槽214分上下两排设置且左右方向上错位设置,使所述相邻圆形空槽214之间形成Y型间隔部211。如此设置,所述Y型间隔部211可将上下左右相邻的线材一一隔离,避免线材之间会有一部分存在干涉,导致穿线时线材相互挤压,穿线不顺畅。所述插接槽213进一步在上下方向上与所述圆形空槽214连通设置,用以供插接端子4向下插接刺破第二排线材的绝缘外皮实现电性插接。
所述插接端子4包括收容于接触槽部11内的接触部41以及自接触部41向前端部21方向延伸的尖锐状穿刺部42,所述穿刺部42延伸至所述第二半圆槽212内或圆形空槽214内。如此,所述穿刺部42可刺破线材的绝缘外皮以与线材一一电性连接,用以传导相应信号。
所述后端部22包括位于前端部21后端且向后上方倾斜延伸的第一斜壁221,所述第一斜壁221上设有前后贯穿且左右间隔分布的穿孔223,所述穿孔223与所述第二半圆槽212和第一半圆槽13形成的整圆槽相前后对应。如此,所述第一线材仍可通过所述第一斜壁221的穿孔223得到相应的位置定位,使第一线材较好地定位于由第二半圆槽212和第一半圆槽13形成的整圆槽中。
所述后端部22设有自后向前凹陷的引导腔225,所述第一斜壁221后端设有面向所述引导腔225的第一斜面222,所述引导腔225还设有位于前端部21后端且面向所述引导腔225的第二斜面224,所述第一斜面222与所述第二斜面224之间形成一个夹角。如此,可引导相应的线材自后向前插接入对应的整圆槽中。
所述前端部21的左右两侧设有凹陷的定位凹部215用以与内腔部10定位配合。如此,当内插件2插接至内腔部10内后,可实现稳定定位插接。
所述绝缘壳体31顶端面103上设有向后上方倾斜延伸的弹臂部14,所述弹臂部14左右两侧设有用以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扣合的台阶状扣持部15。如此,所述可通过按压弹臂部14选择性扣持或脱离所述对接连接器。
所述绝缘壳体31外侧设有金属壳体3,所述金属壳体3包括包覆于侧端面102、顶端面103、底端面104外侧的框体31,以及自框体31向后延伸的用以抓紧穿插于连接器内所有线材的抓紧部32。如此,所述抓紧部32可卷曲后对线材进行包裹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所述大孔径水晶头100为用以与RJ45连接器配合的水晶头连接器。如此,本实用新型可大幅提升RJ45连接器的穿线顺畅度,大幅提升该类连接器的做线速度。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大孔径水晶头,用以穿设第一排线材和第二排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壳体以及插接于所述绝缘壳体内的内插件,所述绝缘壳体包括前端面、位于前端面左右两侧的侧端面、位于前端面上下两侧的顶端面和底端面、以及位于后端且与前端面相对的后端面,所述绝缘壳体自后端面向前凹陷有内腔部,所述绝缘壳体前端面与底端面上设有若干左右间隔设置的用以收容插接端子的接触槽部,所述接触槽部向内与所述内腔部连通,所述绝缘壳体内自底端面向内腔部内凸伸有凸台,所述凸台设有若干左右间隔设置的半圆槽状的第一半圆槽,所述内插件包括用以在上下方向与所述凸台对应配合的前端部,所述内插件还包括连接所述前端部并位于所述前端部与凸台后方的后端部,所述前端部下表面设有若干左右间隔设置的半圆槽状的第二半圆槽,所述第一半圆槽与所述第二半圆槽共同形成前后延伸且左右间隔分布的若干整圆槽用以穿设第一排线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孔径水晶头,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二半圆槽之间设有若干上下凹陷的且沿前后延伸的插接槽,所述插接槽与部分所述接触槽部相上下对应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孔径水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部设有若干左右排布的用以穿设第二排线材的圆形空槽,所述第二半圆槽与所述圆形空槽分上下两排设置且左右方向上错位设置,使相邻所述圆形空槽之间形成Y型间隔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孔径水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端子包括收容于接触槽部内的接触部以及自接触部向前端部方向延伸的尖锐状穿刺部,所述穿刺部延伸至所述第二半圆槽内或圆形空槽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孔径水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部包括位于前端部后端且向后上方倾斜延伸的第一斜壁,所述第一斜壁上设有前后贯穿且左右间隔分布的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第二半圆槽和第一半圆槽形成的整圆槽相前后对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孔径水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部设有自后向前凹陷的引导腔,所述第一斜壁后端设有面向所述引导腔的第一斜面,所述引导腔还设有位于前端部后端且面向所述引导腔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之间形成一个夹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孔径水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部的左右两侧设有凹陷的定位凹部用以与内腔部定位配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孔径水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顶端面上设有向后上方倾斜延伸的弹臂部,所述弹臂部左右两侧设有用以与对接连接器扣合的台阶状扣持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孔径水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外侧设有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包括包覆于侧端面、顶端面、底端面外侧的框体,以及自框体向后延伸的用以抓紧穿插于连接器内所有线材的抓紧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孔径水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孔径水晶头为用以与RJ45连接器配合的水晶头连接器。
CN202020160191.9U 2020-02-10 2020-02-10 大孔径水晶头 Active CN2110886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60191.9U CN211088612U (zh) 2020-02-10 2020-02-10 大孔径水晶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60191.9U CN211088612U (zh) 2020-02-10 2020-02-10 大孔径水晶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88612U true CN211088612U (zh) 2020-07-24

Family

ID=71640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60191.9U Active CN211088612U (zh) 2020-02-10 2020-02-10 大孔径水晶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886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064124A (en) Electrical contacts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ies
US5147215A (en) Connector with integral wire management system
US9437981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grounding structure
US4008941A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housing system
US7651375B2 (en) Cable assembly having outer cover robustly supported
CN103259107B (zh) 连接器
US8033863B2 (en) Modular connector plug having a wire guide filter with an impedance containing portion and a cable guide portion
US943176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n improved shell having a vertical blade to perform a shielding function
US9033738B2 (en) Cable assembly with improved terminal structure
US6409544B1 (en) Network data transmission cable connector
EP0716477B1 (en) Modular plug for high speed data transmission
CN102414924A (zh) 拉入式模块化插座及其使用方法
US5464352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7722410B2 (en) Plug
CN211088612U (zh) 大孔径水晶头
US20110250795A1 (en) Cable assembly with improved terminating means
US20110189884A1 (en) Cable assembly with improved terminating means
US20110250796A1 (en) Cable assembly with improved terminating means
US20150068803A1 (en) Plug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insulative housing for retaining terminals
US6692307B2 (en) Modular plug and method of coupling a cable to the same
US20050142951A1 (en) Cable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terminals
CN209981626U (zh) 高密度网络接头连接器
CN210040755U (zh) 一种便于细线安装的水晶头
CN2800538Y (zh) 高传输速度的插头
CN210006939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