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88573U - 线缆端子组件和具有它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线缆端子组件和具有它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88573U
CN211088573U CN201921908907.2U CN201921908907U CN211088573U CN 211088573 U CN211088573 U CN 211088573U CN 201921908907 U CN201921908907 U CN 201921908907U CN 211088573 U CN211088573 U CN 2110885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terminal
liquid cooling
conductor
injection w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0890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柴宏根
白健
宋桂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0890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885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885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885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缆端子组件和具有它的车辆。该线缆端子组件包括:线缆,线缆包括:线缆本体和绝缘层,绝缘层套设在线缆本体外,线缆本体的内部具有线缆液冷通道;端子,端子安装在线缆的端部,端子上具有水嘴,水嘴的内部具有水嘴液冷通道,绝缘的冷却液适于在线缆液冷通道和水嘴液冷通道内流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线缆端子组件,通过冷却液以直接接触的方式对线缆端部和端子的连接处进行冷却,从而有利于有效地降低线缆端部和端子连接处过电流后的温度,冷却液还可以通过在线缆液冷通道内流动,以实现降低线缆本体过电流后的温度,也就是说,线缆端子组件可承载更大的充电电流,且可以避免冷却液带电。

Description

线缆端子组件和具有它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线缆端子组件和具有它的车辆。
背景技术
为缩短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提高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提升电动汽车的充电电流是一个有效的办法,但大电流会造成线缆端子组件发热,尤其是公端子、母端子结合点处和线缆与端子连接处,这将影响电动汽车大电流充电时的安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线缆端子组件,可降低线缆端子组件的过电流温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线缆端子组件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缆端子组件包括:线缆,所述线缆包括:线缆本体和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套设在所述线缆本体外,所述线缆本体的内部具有线缆液冷通道;端子,所述端子安装在所述线缆的端部,所述端子上具有水嘴,所述水嘴的内部具有水嘴液冷通道,绝缘的冷却液适于在所述线缆液冷通道和所述水嘴液冷通道内流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线缆端子组件,通过冷却液以直接接触的方式对线缆端部和端子的连接处进行冷却,从而有利于有效地降低线缆端部和端子连接处过电流后的温度,冷却液还可以通过在线缆液冷通道内流动,以实现降低线缆本体过电流后的温度,也就是说,线缆端子组件可承载更大的充电电流,同时冷却液为绝缘冷却液,当冷却液与线缆或端子直接接触时,可以避免冷却液带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线缆本体包括:线缆导体,所述端子与所述线缆导体压接固定,所述绝缘层套设在所述线缆导体外,所述线缆液冷通道形成在所述线缆导体的内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线缆本体包括:水管和线缆导体,所述线缆导体套设在所述水管外,所述端子与所述线缆导体压接固定,所述绝缘层套设在所述线缆导体外,所述线缆液冷通道形成在所述水管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线缆导体与所述水管之间设置有衬套,且在所述线缆的轴向上,所述衬套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端子与所述线缆导体的压接处。
进一步地,所述端子包括:端子本体和端子簧片,所述端子本体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插接端,所述固定端适于与所述线缆导体压接固定,所述端子簧片设置在所述插接端处。
进一步地,所述端子簧片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端子簧片沿所述端子本体的长度延伸方向顺次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水嘴安装在所述端子本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水嘴与所述端子本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线缆端子组件还包括:线束水套,所述线束水套套设在所述线缆与所述端子的连接处,且所述线束水套的第一端与所述绝缘层的外周面贴合,第二端与所述端子的外周面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线缆端子组件。
所述车辆与上述的线缆端子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线缆端子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线缆端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线缆1、线缆本体11、线缆导体111、水管112、绝缘层12、线缆液冷通道13、端子2、端子本体21、固定端211、插接端212、端子簧片22、插接空腔23、水嘴3、水嘴液冷通道31、衬套4、密封圈5、线束水套6、第一扎带7、第二扎带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图2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缆端子组件。
参照图1和图2所示,线缆端子组件包括:线缆1、端子2。
线缆1包括:线缆本体11和绝缘层12,线缆本体11可用于导电,绝缘层12套设在线缆本体11外,以实现线缆1的外部绝缘,确保线缆1使用安全,线缆本体11的内部具有线缆液冷通道13,绝缘的冷却液可在线缆液冷通道13内流动,冷却液的导热效率高,可有效导出线缆本体11过电流后产生的热量,以实现对线缆本体11进行冷却降温。
端子2安装在线缆1的端部,以实现端子2与线缆1之间的电能传输,端子2上具有水嘴3,水嘴3的内部具有水嘴液冷通道31,绝缘的冷却液适于在线缆液冷通道13和水嘴液冷通道31内流通。具体地,绝缘的冷却液可直接接触端子2与线缆1端部的连接处,在避免冷却液带电的同时,可提升冷却液对端子2与线缆1端部的连接处的冷却效果,降低端子2与线缆1端部的连接处的过电流温度。水嘴3的一端与线缆液冷通道13连通,水嘴3的另一端可流入或流出冷却液,从而形成冷却回路,进而实现冷却液持续地对触端子2与线缆1端部的连接处和线缆本体11的冷却降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线缆端子组件,通过冷却液以直接接触的方式对线缆1端部和端子2的连接处进行冷却,从而有利于有效地降低线缆1端部和端子2连接处过电流后的温度,冷却液还可以通过在线缆液冷通道13内流动,以实现降低线缆本体11过电流后的温度,也就是说,线缆端子组件可承载更大的充电电流,同时冷却液为绝缘冷却液,当冷却液与线缆1或端子2直接接触时,可以避免冷却液带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线缆本体11包括:线缆导体111,端子2与线缆导体111压接固定,绝缘层12套设在线缆导体111外,线缆液冷通道13形成在线缆导体111的内部。
具体地,线缆导体111具有导电、致密不透水的特性,绝缘的冷却液可在线缆导体111内部的线缆液冷通道13内流动,绝缘的冷却液可直接与线缆导体111接触,从而有利于提升冷却液对线缆导体111的冷却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线缆本体11包括:水管112和线缆导体111,线缆导体111可以是铜丝,线缆导体111套设在水管112外,端子2与线缆导体111压接固定,绝缘层12套设在线缆导体111外,线缆液冷通道13形成在水管112的内部,冷却液通过水管112对线缆导体111冷却,水管112可以防止冷却液在线缆导体111处渗漏。
参照图2所示,线缆导体111与水管112之间设置有衬套4,且在线缆1的轴向上,衬套4至少部分地位于端子2与线缆导体111的压接处,衬套4可以在端子2与线缆导体111压接时跟随端子2与线缆导体111一起形变,衬套4可使端子2与线缆导体111有效地压紧,减少端子2与线缆导体111在压接处的电阻,从而有利于减少压接处过电流时的发热量,可选地,衬套4为钢制衬套4。
参照图1和图2所示,端子2包括:端子本体21和端子簧片22,端子本体21的一端为固定端211,端子本体21的另一端为插接端212,固定端211适于与线缆导体111压接固定,插接端212适于与其它部件的公端子插接,端子簧片22设置在插接端212处,以形成母端子,端子簧片22可以固定其它部件的公端子并导电。
参照图2所示,端子簧片22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端子簧片22沿端子本体21的长度延伸方向顺次布置,也就是说,通过增加端子本体21的长度,可使端子本体21内容纳更多的端子簧片22,多个端子簧片22可增大插接端212与其它部件的公端子在插接处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接触电阻,增大散热面积,以实现降低公端子与母端子在插接处过电流后的温升,可选地,端子簧片22的数量为两个。
参照图2所示,插接端212具有插接空腔23,端子簧片22设置在插接空腔23的内周腔壁上,以实现其它部件的公端子可插入插接空腔23内,并固定在端子簧片22内。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水嘴3安装在端子本体21上,以实现水嘴液冷通道31与线缆液冷通道13连通,并形成冷却回路,线缆液冷通道13和水嘴液冷通道31二者中的其中一个具有冷却液入口,另一个具有冷却液出口。可选地,水嘴3为绝缘的塑料材质,水嘴3可以把线缆缆端子组件的带电部分与外界隔离。
参照图2所示,水嘴3与端子本体2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5,以防止水嘴3与端子本体21的连接处冷却液泄露。可选地,密封圈5为“O”型密封圈。
参照图1和图2所示,线缆端子组件还包括:线束水套6,线束水套6套设在线缆1与端子2的连接处,且线束水套6的第一端与绝缘层12的外周面贴合,线束水套6的第二端与端子2的外周面贴合。
具体地,线束水套6的第一端通过第一扎带7固定在绝缘层12的外周面上,线束水套6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扎带8固定在端子2的外周面上。可选地,第一扎带7和第二扎带8均为钢扎带,线束水套6可以是薄壁橡胶材质的为空心圆柱,线束水套6套设在线缆1与端子2的连接处,防止冷却液通过该连接处的间隙渗出线缆1,防止冷却液泄露。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线缆端子组件,具体地,线缆端子组件可用于电动汽车的充电线路中。而对于车辆的其它构造,如底盘、变速器等均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公知技术,因此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线缆端子组件还可应用在高压线缆降本、减重、提高过流能力等问题上,同时,线缆端子组件可以作为大电流高压线束、HPC(High Power Charging,大功率充电)技术中的核心部件之一,HPC技术指充电功率超过300KW,电动汽车可在10~15分钟内充至80%以上电量的充电,通常情况下充电电压(直流)超过750V,充电电流超过400A,由于电压和电流的增大,为减少发热,传统的高压线缆截面积达到95mm2及以上,一米长度的截面积为95mm2的高压线缆重量达到1011g,从而导致高压线缆布置受限、成本升高,在同等充电功率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线缆1截面积只需要35mm2,一米长度的线缆1重量为544g,计算增加的水嘴3和线束水套6等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线缆1成本只有传统的截面积为95mm2的高压线缆成本的40%。
未来电动汽车续航可超过600KM,电池电量接近100度电,因此,如果需要有较好的充电体验,充电功电流要达到400A~600A,过电流超过600A的传统的高压电缆截面积超过200mm2,而本实用新型的线缆1截面积只需要50mm2即可满足使用需求。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线缆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缆(1),所述线缆(1)包括:线缆本体(11)和绝缘层(12),所述绝缘层(12)套设在所述线缆本体(11)外,所述线缆本体(11)的内部具有线缆液冷通道(13);
端子(2),所述端子(2)安装在所述线缆(1)的端部,所述端子(2)上具有水嘴(3),所述水嘴(3)的内部具有水嘴液冷通道(31),绝缘的冷却液适于在所述线缆液冷通道(13)和所述水嘴液冷通道(31)内流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本体(11)包括:线缆导体(111),所述端子(2)与所述线缆导体(111)压接固定,所述绝缘层(12)套设在所述线缆导体(111)外,所述线缆液冷通道(13)形成在所述线缆导体(11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本体(11)包括:水管(112)和线缆导体(111),所述线缆导体(111)套设在所述水管(112)外,所述端子(2)与所述线缆导体(111)压接固定,所述绝缘层(12)套设在所述线缆导体(111)外,所述线缆液冷通道(13)形成在所述水管(112)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导体(111)与所述水管(112)之间设置有衬套(4),且在所述线缆(1)的轴向上,所述衬套(4)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端子(2)与所述线缆导体(111)的压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线缆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2)包括:端子本体(21)和端子簧片(22),所述端子本体(21)的一端为固定端(211),另一端为插接端(212),所述固定端(211)适于与所述线缆导体(111)压接固定,所述端子簧片(22)设置在所述插接端(212)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簧片(22)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端子簧片(22)沿所述端子本体(21)的长度延伸方向顺次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嘴(3)安装在所述端子本体(2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嘴(3)与所述端子本体(2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束水套(6),所述线束水套(6)套设在所述线缆(1)与所述端子(2)的连接处,且所述线束水套的第一端与所述绝缘层(12)的外周面贴合,第二端与所述端子(2)的外周面贴合。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端子组件。
CN201921908907.2U 2019-11-07 2019-11-07 线缆端子组件和具有它的车辆 Active CN2110885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08907.2U CN211088573U (zh) 2019-11-07 2019-11-07 线缆端子组件和具有它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08907.2U CN211088573U (zh) 2019-11-07 2019-11-07 线缆端子组件和具有它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88573U true CN211088573U (zh) 2020-07-24

Family

ID=71628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08907.2U Active CN211088573U (zh) 2019-11-07 2019-11-07 线缆端子组件和具有它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8857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6472A (zh) * 2020-12-21 2021-03-26 威海市泓淋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充电用非接触式液冷系统及其液冷方法
CN113386600A (zh) * 2021-07-14 2021-09-14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线缆和充电桩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6472A (zh) * 2020-12-21 2021-03-26 威海市泓淋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充电用非接触式液冷系统及其液冷方法
CN112566472B (zh) * 2020-12-21 2024-01-30 威海市泓淋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充电用非接触式液冷系统及其液冷方法
CN113386600A (zh) * 2021-07-14 2021-09-14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线缆和充电桩
CN113386600B (zh) * 2021-07-14 2022-11-15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线缆和充电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08635B2 (ja) 自動車充電ケーブル
US10988041B2 (en) Cable heat exchanger for a power connector
US20190385765A1 (en) Charging system with cooling tube
CN211088574U (zh) 线缆端子组件和具有它的车辆
JP7411798B2 (ja) 電気車充電用コネクタ及びこれを含む電気車充電用アセンブリー
CN114175182A (zh) 用于为电动车辆充电的电动车辆充电系统
US20220410743A1 (en)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connector and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assembly comprising same
CN211088573U (zh) 线缆端子组件和具有它的车辆
CN107425318B (zh) 充电枪
CN109074916A (zh) 用于传输电能的充电线缆,用于将电能馈送至电能接受方的充电插头和充电站
CN111129856A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插座用液冷线缆
KR102658101B1 (ko) 전기차 충전용 케이블
KR20210055001A (ko) 전기차 충전용 케이블 어셈블리
CN114342009A (zh) 电动车充电用电缆
CN212322712U (zh) 液冷电缆
CN212304003U (zh) 一种焊接端子液冷结构
CN217099685U (zh) 一种充电连接装置及充电连接器
CN211088572U (zh) 线缆端子组件和具有它的车辆
US11923113B2 (en) Power cable assembly for a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having an integrated cooling system
CN108461188A (zh) 一种大功率充电桩专用液冷电缆dc+与dc-并冷软体导线
CN113192667A (zh) 电能传输装置及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CN114822925A (zh) 一种小线径充电线缆结构和充电装置
CN218334386U (zh) 一种一进两出式电动汽车充电液冷端子
CN220172411U (zh) 液冷线连接组件和充电装置
CN215730907U (zh) 电能传输装置及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