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67418U - 一种新型的伤口愈合用弹力套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伤口愈合用弹力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67418U
CN211067418U CN201921143280.6U CN201921143280U CN211067418U CN 211067418 U CN211067418 U CN 211067418U CN 201921143280 U CN201921143280 U CN 201921143280U CN 211067418 U CN211067418 U CN 2110674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elastic
limiting
radial
wound h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4328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帅
陈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14328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674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674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674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伤口愈合用弹力套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的伤口愈合用弹力套,其包括,颈套、头套、面套、圆形挂钩圈、径向弹力限位带、径向弹力限位带挂钩、限位套、纵向拉力弹性元件,其中,所述的头套设置于颈套上且与颈套相连接,所述的头套上设置有面套,所述的限位套设置于径向弹力限位带上且与径向弹力限位带相连接,利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现有的康复弹力套在具体使用时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其弹力变得越来越松弛,进而造成使用人员在使用过程中,使用效果不佳,进而影响到使用者的康复过程,不能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的伤口愈合用弹力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伤口愈合用弹力套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的伤口愈合用弹力套。
背景技术
物理压力疗法在医疗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烧伤后植皮手术的患者而言,因新鲜创面迅速开始产生疤痕,通过适当的物理压力疗法,使用医用康复弹力套压迫愈合的创面,并配合使用药物能抑制纤维组织的过度生长,对预防疤痕具有良好的作用。其次在整形外科美容手术后,对手术切口及创面进行加压包扎,能很好地预防血肿减少疼痛、止血及收紧皮肤,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孕妇在产后腹部皮肤松弛、臀部下垂,通过穿戴压力弹力裤能达到矫正体形,调整身段的作用,物理压力疗法亦能应用到血管外科中的下肢静脉曲张,且具有良好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总之,原理为物理压力疗法的医用康复弹力套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医用弹力套具体的来讲是一种依靠压力来治疗瘢痕的一种纺织品,可应用于头面部、四肢、躯干、手脚,材质柔软,有弹性,尤其是在美容领域,凡是做美容手术的人们都希望能令自己锦上添花、增强自信,美容手术很成功,但术后的护理亦十分重要,对于手术创面及伤口通过适当的加压护理,能减少血肿的形成、止血、减轻疼痛、缩短恢复周期。目前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手术吸脂变得越来越安全,且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在吸脂手术的过程中,组织受到了较大的创伤,脂肪层被破坏后,形成规则的分布,最容易形成血肿及表面皮肤触摸到高低不平,所以整形外科医师会让患者穿戴医用康复弹力套压迫手术创面,以帮助减少血肿,使凹凸不平的脂肪层平整,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手术部位的皮肤弹性好,且非常平滑,这样就能达到吸脂术后最佳的“形体雕”效果了,所以吸脂术后穿戴医用康复弹力套(三个月左右)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现有的康复弹力套(如专利号为:201520011951.9及专利号为201520735423.8的专利)的弹力仅依靠于弹力套本身材质的弹力作用,在具体使用时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其弹力变得越来越松弛,进而造成使用人员在使用过程中,使用效果不佳,进而影响到使用者的康复过程,不能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现有的康复弹力套在具体使用时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其弹力变得越来越松弛,进而造成使用人员在使用过程中,使用效果不佳,进而影响到使用者的康复过程,不能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伤口愈合用弹力套,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的伤口愈合用弹力套,包括,颈套、头套、面套、圆形挂钩圈、径向弹力限位带、径向弹力限位带挂钩、限位套、纵向拉力弹性元件,其中,所述的头套设置于颈套上且与颈套相连接,所述的头套上设置有面套,所述的圆形挂钩圈设置于面套的外轮廓边沿位置上且与面套固定相连接,所述的限位套设置于径向弹力限位带上且与径向弹力限位带相连接,所述的径向弹力限位带挂钩设置于径向弹力限位带底部两侧端部位置且与径向弹力限位带固定相连接,所述的径向弹力限位带通过两侧端部的径向弹力限位带挂钩与面套上的圆形挂钩圈相连接,所述的纵向拉力弹性元件一端设置于面套外轮廓边沿上部位置的圆形挂钩圈上另一端设置于面套外轮廓边沿下部位置的圆形挂钩圈上,所述的限位套中设置有一空腔,所述的纵向拉力弹性元件安装于空腔中且与限位套相连接;
所述的限位套的上部设置有一开口槽,所述的开口槽与限位套中的空腔相连通,所述的限位套与径向弹力限位带固定相连接;
所述的径向弹力限位带上设置有弹性伸缩通孔,所述的限位套底部设置有插销,所述的插销与限位套固定相连接,所述的插销底部设置有限位圆弧头,所述的限位圆弧头与插销底部固定相连接,所述的插销安装于弹性伸缩通孔内且与弹性伸缩通孔相连接;
所述的径向弹力限位带上两侧位置设置有方形挂钩,所述的方形挂钩与径向弹力限位带固定相连接;
所述的面套的外轮廓边沿位置上设置于N个圆形挂钩圈;
所述的径向弹力限位带上两侧位置设置有N个方形挂钩;
所述的径向弹力限位带上设置有N个限位套;
所述的纵向拉力弹性元件为弹簧或弹性拉力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生产加工工艺简单方便,利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现有的康复弹力套在具体使用时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其弹力变得越来越松弛,进而造成使用人员在使用过程中,使用效果不佳,进而影响到使用者的康复过程,不能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的问题,而且,本实用新型使用灵活方便,本实用新型中的圆形挂钩圈上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适应性的具体使用需求来选择径向弹力限位带及纵向拉力弹性元件的数目,满足了使用者的不同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没有安装圆形挂钩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安装圆形挂钩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径向弹力限位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径向弹力限位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径向弹力限位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径向弹力限位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三;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径向弹力限位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标号为:1-颈套、2-头套、3-面套、4-圆形挂钩圈、5-径向弹力限位带、6-径向弹力限位带挂钩、7-限位套、8-纵向拉力弹性元件、9-空腔、10-开口槽、11-弹性伸缩通孔、12-插销、13-限位圆弧头、14-方形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1: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1、说明书附图2、说明书附图3、说明书附图4、说明书附图5,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解决目前现有的康复弹力套在具体使用时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其弹力变得越来越松弛,进而造成使用人员在使用过程中,使用效果不佳,进而影响到使用者的康复过程,不能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伤口愈合用弹力套,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的伤口愈合用弹力套,包括,颈套1、头套2、面套3、圆形挂钩圈4、径向弹力限位带5、径向弹力限位带挂钩6、限位套7、纵向拉力弹性元件8,其中,所述的头套2设置于颈套1上且与颈套1相连接,所述的头套2上设置有面套3,所述的圆形挂钩圈4设置于面套3的外轮廓边沿位置上且与面套3固定相连接,所述的限位套7设置于径向弹力限位带5上且与径向弹力限位带5相连接,所述的径向弹力限位带挂钩6设置于径向弹力限位带5底部两侧端部位置且与径向弹力限位带5固定相连接,所述的径向弹力限位带5通过两侧端部的径向弹力限位带挂钩6与面套3上的圆形挂钩圈4相连接,所述的纵向拉力弹性元件8一端设置于面套3外轮廓边沿上部位置的圆形挂钩圈4上另一端设置于面套3外轮廓边沿下部位置的圆形挂钩圈4上,所述的限位套7中设置有一空腔9,所述的纵向拉力弹性元件8安装于空腔9中且与限位套7相连接;所述的面套3的外轮廓边沿位置上设置于N个圆形挂钩圈4;所述的径向弹力限位带5上两侧位置设置有N个方形挂钩14;所述的径向弹力限位带5上设置有N个限位套7;所述的纵向拉力弹性元件8为弹簧或弹性拉力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现有的医用弹力套使用过程中弹力变小,进而不能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具体实施例2: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1、说明书附图2、说明书附图3、说明书附图4、说明书附图5、说明书附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解决目前现有的康复弹力套在具体使用时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其弹力变得越来越松弛,进而造成使用人员在使用过程中,使用效果不佳,进而影响到使用者的康复过程,不能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伤口愈合用弹力套,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的伤口愈合用弹力套,包括,颈套1、头套2、面套3、圆形挂钩圈4、径向弹力限位带5、径向弹力限位带挂钩6、限位套7、纵向拉力弹性元件8,其中,所述的头套2设置于颈套1上且与颈套1相连接,所述的头套2上设置有面套3,所述的圆形挂钩圈4设置于面套3的外轮廓边沿位置上且与面套3固定相连接,所述的限位套7设置于径向弹力限位带5上且与径向弹力限位带5相连接,所述的径向弹力限位带挂钩6设置于径向弹力限位带5底部两侧端部位置且与径向弹力限位带5固定相连接,所述的径向弹力限位带5通过两侧端部的径向弹力限位带挂钩6与面套3上的圆形挂钩圈4相连接,所述的纵向拉力弹性元件8一端设置于面套3外轮廓边沿上部位置的圆形挂钩圈4上另一端设置于面套3外轮廓边沿下部位置的圆形挂钩圈4上,所述的限位套7中设置有一空腔9,所述的纵向拉力弹性元件8安装于空腔9中且与限位套7相连接;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更加方便灵活,在所述的限位套7的上部设置有一开口槽10,所述的开口槽10与限位套7中的空腔9相连通,所述的限位套7与径向弹力限位带5固定相连接;开口槽10的设置可以使纵向拉力弹性元件8直接通过开口槽10安装于空腔9中,而且在拆卸时,可以将纵向拉力弹性元件8由开口槽10处直接取出。
具体实施例3: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1、说明书附图2、说明书附图3、说明书附图4、说明书附图7、说明书附图8,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为了解决目前现有的康复弹力套在具体使用时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其弹力变得越来越松弛,进而造成使用人员在使用过程中,使用效果不佳,进而影响到使用者的康复过程,不能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伤口愈合用弹力套,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的伤口愈合用弹力套,包括,颈套1、头套2、面套3、圆形挂钩圈4、径向弹力限位带5、径向弹力限位带挂钩6、限位套7、纵向拉力弹性元件8,其中,所述的头套2设置于颈套1上且与颈套1相连接,所述的头套2上设置有面套3,所述的圆形挂钩圈4设置于面套3的外轮廓边沿位置上且与面套3固定相连接,所述的限位套7设置于径向弹力限位带5上且与径向弹力限位带5相连接,所述的径向弹力限位带挂钩6设置于径向弹力限位带5底部两侧端部位置且与径向弹力限位带5固定相连接,所述的径向弹力限位带5通过两侧端部的径向弹力限位带挂钩6与面套3上的圆形挂钩圈4相连接,所述的纵向拉力弹性元件8一端设置于面套3外轮廓边沿上部位置的圆形挂钩圈4上另一端设置于面套3外轮廓边沿下部位置的圆形挂钩圈4上,所述的限位套7中设置有一空腔9,所述的纵向拉力弹性元件8安装于空腔9中且与限位套7相连接;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加优秀的使用效果,在所述的径向弹力限位带5上设置有弹性伸缩通孔11,所述的限位套7底部设置有插销12,所述的插销12与限位套7固定相连接,所述的插销12底部设置有限位圆弧头13,所述的限位圆弧头13与插销12底部固定相连接,所述的插销12安装于弹性伸缩通孔11内且与弹性伸缩通孔11相连接;上述与限位套7可以通过插销12安装于径向弹力限位带5上,在具体使用时,只需将纵向拉力弹性元件8安装于限位套7上即可,在拆卸时,仅需将纵向拉力弹性元件8带动限位套7从径向弹力限位带5上取下即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能够进行局部范围的加压作业,在所述的径向弹力限位带5上两侧位置设置有方形挂钩14,所述的方形挂钩14与径向弹力限位带5固定相连接;具体使用时,可以在径向弹力限位带5上的方形挂钩14与面套3外轮廓边缘上的圆形挂钩圈4之间增加纵向拉力弹性元件8,进而实现面套3上局部增加压力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的使用原理及使用过程为:使用者首先将本实用新型的本体套在使用者的头部位置,此时,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头部压力感受,选择所需要的径向弹力限位带5及纵向拉力弹性元件8的安装数目,在本实用新型中,径向弹力限位带5的设置不仅是为了增加头套2上的径向拉力,最重要的是为了对纵向拉力弹性元件8的安装起到定位限位的作用,由于本实用新型整体属于易变形的材质,因此,在对本实用新型整体进行增加弹力的过程中,防止纵向拉力弹性元件8所带来的位置变形显得尤为重要,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首先将本实用新型中的径向弹力限位带5通过其下部设置的径向弹力限位带挂钩6挂于面套两侧外轮廓边沿上的圆形挂钩圈4,此时,使用者再将对纵向拉力弹性元件8的一端挂于面套外轮廓下部边缘的圆形挂钩圈4上,而后,将纵向拉力弹性元件8的另一端插入限位套7中的空腔9中,最后,将纵向拉力弹性元件8的另一端挂于面套3外轮廓上部边缘的圆形挂钩圈4上,在上述过程中为了使本实用新型中的纵向拉力弹性元件8拆卸方便,在本实用新型中的限位套7中的空腔9上部设置开口槽10,在安装使用过程中,将纵向拉力弹性元件8直接由开口槽10处安装于限位套7中空腔9即可,在拆卸时,直接将限位套7空腔中的纵向拉力弹性元件8由开口槽10处取出即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整体更趋于科学合理及适应性高的效果,在径向弹力限位带5上两侧位置安装有N个方形挂钩14,这样就可以满足使用者可以通过纵向拉力弹性元件8一端与方形挂钩14相连,另一端与面套3外轮廓边缘的圆形挂钩圈4相连,进而满足了面套3上的局部施加压力的目的。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新型的伤口愈合用弹力套,其特征在于,包括,颈套、头套、面套、圆形挂钩圈、径向弹力限位带、径向弹力限位带挂钩、限位套、纵向拉力弹性元件,其中,所述的头套设置于颈套上且与颈套相连接,所述的头套上设置有面套,所述的圆形挂钩圈设置于面套的外轮廓边沿位置上且与面套固定相连接,所述的限位套设置于径向弹力限位带上且与径向弹力限位带相连接,所述的径向弹力限位带挂钩设置于径向弹力限位带底部两侧端部位置且与径向弹力限位带固定相连接,所述的径向弹力限位带通过两侧端部的径向弹力限位带挂钩与面套上的圆形挂钩圈相连接,所述的纵向拉力弹性元件一端设置于面套外轮廓边沿上部位置的圆形挂钩圈上另一端设置于面套外轮廓边沿下部位置的圆形挂钩圈上,所述的限位套中设置有一空腔,所述的纵向拉力弹性元件安装于空腔中且与限位套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伤口愈合用弹力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套的上部设置有一开口槽,所述的开口槽与限位套中的空腔相连通,所述的限位套与径向弹力限位带固定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伤口愈合用弹力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径向弹力限位带上设置有弹性伸缩通孔,所述的限位套底部设置有插销,所述的插销与限位套固定相连接,所述的插销底部设置有限位圆弧头,所述的限位圆弧头与插销底部固定相连接,所述的插销安装于弹性伸缩通孔内且与弹性伸缩通孔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伤口愈合用弹力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径向弹力限位带上两侧位置设置有方形挂钩,所述的方形挂钩与径向弹力限位带固定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伤口愈合用弹力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套的外轮廓边沿位置上设置有N个圆形挂钩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伤口愈合用弹力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径向弹力限位带上两侧位置设置有N个方形挂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伤口愈合用弹力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径向弹力限位带上设置有N个限位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伤口愈合用弹力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拉力弹性元件为弹簧或弹性拉力带。
CN201921143280.6U 2019-07-20 2019-07-20 一种新型的伤口愈合用弹力套 Active CN2110674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43280.6U CN211067418U (zh) 2019-07-20 2019-07-20 一种新型的伤口愈合用弹力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43280.6U CN211067418U (zh) 2019-07-20 2019-07-20 一种新型的伤口愈合用弹力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67418U true CN211067418U (zh) 2020-07-24

Family

ID=71641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43280.6U Active CN211067418U (zh) 2019-07-20 2019-07-20 一种新型的伤口愈合用弹力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674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67418U (zh) 一种新型的伤口愈合用弹力套
CN202477979U (zh) 可调式医用弹力袜
CN206424427U (zh) 一种脐腹部及关联穴位理疗的理疗仪
CN201959223U (zh) 一种内外关穴位按摩手镯
CN103892471A (zh) 一种活血止痛内衣面料
CN209679006U (zh) 脑血管病人康复用头部按摩器
CN206895849U (zh) 腹部按摩裤
CN204411226U (zh) 一种带按摩油的按摩刷
CN205948034U (zh) 颈椎咽喉天灸治疗装置
CN205286971U (zh) 手部按摩器
CN204394971U (zh) 一种步行式足三里按摩理疗仪
CN201379770Y (zh) 治疗专用拍
CN211157215U (zh) 一种多功能拍打器
CN209312264U (zh) 肩部组合肌效贴
CN206007441U (zh) 一种止鼾、背部穴位按摩器
CN210096331U (zh) 一种保健和防微波辐射双重功能穿戴物
CN2392537Y (zh) 穴位按摩健身套
CN2197080Y (zh) 药物背心
CN2234270Y (zh) 脊椎按摩器
CN205143519U (zh) 一种护体袜
CN2185511Y (zh) 一种美容保健发套
CN205695780U (zh) 一种磁能量石塑腿袜
CN209033148U (zh) 一种健身理疗用砂袋
CN207023269U (zh) 女性美体塑身衣
CN206880831U (zh) 气压治疗仪用多功能腿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