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64504U - 屋顶绿化灌溉系统 - Google Patents

屋顶绿化灌溉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64504U
CN211064504U CN201921916383.1U CN201921916383U CN211064504U CN 211064504 U CN211064504 U CN 211064504U CN 201921916383 U CN201921916383 U CN 201921916383U CN 211064504 U CN211064504 U CN 2110645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eening
unit
water
roof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1638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盛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Wuzhou Municipal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Wuzhou Municipal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Wuzhou Municipal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Wuzhou Municipal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1638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645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645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645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顶绿化灌溉系统,包括绿化区、设置在绿化区边缘的排水渠、与排水渠连接的蓄水池以及浇灌装置;绿化区的底面从中心到边缘高度依次降低,绿化区中设置有若干隔水板和若干第一过滤板,并被隔水板和第一过滤板分割为若干绿化单元,除最中心的绿化单元外,每个绿化单元的边缘上至少设有两个第一过滤板,并通过上述第一过滤板分别与一个高于该绿化单元的绿化单元和一个低于该绿化单元的绿化单元相连接;排水渠相连的绿化单元在朝向排水渠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过滤板。本实用新型在浇灌时,中央的绿化单元中的水流在流向相邻较低的绿化单元时,水流中的泥土颗粒容易被下一个绿化单元吸附或沉降,有助于减少流入蓄水池中的泥土颗粒。

Description

屋顶绿化灌溉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顶绿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屋顶绿化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绿化开始在城市规划中占据重要地位。屋顶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环节,对屋顶进行绿化,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绿化面积,减小热岛效应,还可以调节高层室内的温度,为人们提供更加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因此屋顶绿化在楼房规划建设中愈发重要。
专利公开号为CN207022645U、公开日为2017年2月23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屋顶绿化装置,包括悬空固定在屋顶上的支撑架、供植物成长的种植袋、用于植物攀爬的生长网、沿屋顶四周布置的雨水收集渠和给植物供水的灌溉机构;所述种植袋和生长网固定连接,且平铺于支撑架上,雨水收集渠连通灌溉机构;灌溉机构包括水泵、浇灌管网、补充进水管和储水池。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在灌溉过程中或降水过大时,会产生的水流,水流在流入收集池的过程中会对土壤产生冲刷,从而使泥土颗粒随水流进入灌溉机构中,从而淤积在浇灌管网中,容易造成灌溉系统发生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屋顶绿化灌溉系统,可以减少在灌溉过程中受到冲刷而流失的土壤。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屋顶绿化灌溉系统,包括绿化区、设置在绿化区边缘的排水渠、与排水渠连接的蓄水池以及连接于蓄水池上用于浇灌绿化区的浇灌装置,所述绿化区包括若干相互连接的绿化单元,所述各绿化单元的高度相等且越靠近所述绿化区中心区域的绿化单元底面高于屋顶地面的距离越大;所述绿化单元包括混凝土骨架,所述混凝土骨架为开口向上的箱体,所述混凝土骨架的侧壁上至少开设有一个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内设有用于阻挡土壤通过的第一过滤板;最高的所述绿化单元至少有一个水流通道,除最高的绿化单元和最低的绿化单元外,每个所述绿化单元在朝向一个高于该绿化单元的绿化单元和朝向一个低于该绿化单元的绿化单元方向上设置有水流通道;最低的所述绿化单元在朝向排水渠的一侧设置有水流通道。
在灌溉和降水时,当水流对土壤冲刷时,由于混凝土骨架的阻挡作用,水流会通过水流通道并穿过第一过滤板,从一个绿化单元中流入比该绿化单元低的绿化单元。在该过程中,如果泥土在水流冲刷下产生微小颗粒并通过第一过滤板,则会受到下一绿化单元中的泥土的阻挡,从而不易直接流入排水渠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减少流入排水渠的泥土的量,从而有助于泥土流入蓄水池,并减少蓄水池中泥土淤积的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绿化单元均为长方体,所述绿化单元上端面呈螺纹状自上而下排列,除最高的绿化单元和最低的绿化单元外,每个绿化单元通过水流通道与和该绿化单元的底面高度差最小的两个绿化单元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从中央区域的绿化单元中流出并流入下一绿化单元时,其路径为螺旋状并依次经过每一个绿化单元,水流路径较长,且在螺旋状的路径中水流的流速较慢,有助于提高被水流冲刷的土壤微粒被下一绿化单元中的土壤吸附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凝土骨架的上表面开设有连通水流通道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两端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两块支撑块,所述第一过滤板的边缘上固定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边缘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下表面抵接于支撑块的上表面,所述支架的下表面与水流通道的下表面抵接,所述支架和卡块的上表面与混凝土骨架的上表面共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支撑块对第一过滤板进行支撑,并在混凝土骨架的上表面形成平面,可以供人行走并进入绿化区中,从而便于对绿化区中的植物进行培育和修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的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钩设并取出第一过滤板的L型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更换第一过滤板时,可以用钩子伸入L型孔中并向上勾起支架,进而将第一过滤板取出,操作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灌溉系统包括沿混凝土骨架设置的供水管和设置于供水管上的若干喷头,所述供水管与蓄水池之间设置有用于将蓄水池中的水泵送至供水管中的水泵;相邻两个喷头之间的距离随喷头距离绿化区中心的距离减小而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流从绿化区中流出并流入排水渠中,并进入蓄水池中,通过水泵并进入供水管中,并通过喷头对绿化区进行灌溉。在灌溉过程中,由于相邻两个喷头之间的距离在靠近绿化区的过程中逐渐减小,因此在中心的绿化单元会受到更多的浇灌,其中多余的水分会流向与其相连的其他绿化单元,可以使绿化区的灌溉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头为水平设置的旋转喷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头在灌溉时可以对更大的面积进行喷淋,使喷头可以对绿化区进行更均匀地灌溉。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渠埋设于屋顶上,所述屋顶上开设有若干与排水渠连通的下水口,所述下水口上覆盖有滤板,所述滤板上开设有漏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降水时使积存在屋顶地面上的水通过下水口流入排水渠中,且用滤板可以阻挡上方飘落的落叶等杂物落入排水渠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渠中固定设置有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板平行于所述排水渠的截面,所述第二过滤板的滤孔小于第一过滤板的滤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排水渠中用第二过滤板可以对流入排水渠中的水流进行进一步过滤,可以进一步减少通过第一过滤板流入排水渠中的土壤碎屑流入蓄水池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渠在开设有下水口的对应位置的底面上设置有卡座,所述卡座上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过滤板卡设于卡槽中;所述滤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嵌设第二过滤板的嵌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打开滤板,并将第二过滤板卡设在卡槽中,再盖回滤板使第二过滤板的上端卡设于嵌槽中,即可完成对第二过滤板的安装。当第二过滤板堵塞需要更换,或降水量较大需要取出第二过滤板提高下水速度时,可以打开滤板并取出或更换第二过滤板,操作较为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在本实用新型中,用混凝土骨架将绿化区分割为多个绿化单元并在混凝土骨架上开设水流通道,且绿化单元从中心到边高度依次降低,当中心绿化单元中水流流出并带离部分泥土时,会受到下一个绿化单元中的土壤的固定作用,进而减少流入蓄水池中的泥土的量。
2.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螺旋状排列并依次降低的绿化单元,可以增大水流的行程并使水流沿螺纹线流下,使水流中的土壤碎屑更容易沉降或被泥土吸附,不易落入排水渠和蓄水池中。
3.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混凝土骨架上开设放置槽,并将第一过滤板卡设于混凝土骨架中的支撑块上,可以形成供人行走的路面,方便工作人员进入绿化区中。
4.在本实用新型中,沿混凝土骨架设置供水管并用旋转喷头对绿化区进行灌溉,可以使灌溉更加均匀。
5.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排水渠中设置第二过滤板,并将第二过滤板卡设在卡槽和嵌槽中,可以进一步对绿化区中水流流出并带出的土壤颗粒进行过滤,有助于进一步减少流入蓄水池中的土壤颗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绿化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四个混凝土骨架为绕城的一个绿化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单个绿化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排水渠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绿化区;11、绿化单元;2、排水渠;21、滤板;211、滤孔;212、嵌槽;22、卡座;221、卡槽;23、第二过滤板;24、排水管;25、下水口;3、蓄水池;4、浇灌装置;41、水泵;42、供水管;43、喷头;5、混凝土骨架;51、支撑块;6、第一过滤板;61、水流通道;7、支架;71、卡块;72、L型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屋顶绿化灌溉系统,参照图1和图2,包括绿化区1、埋设于屋顶上的排水渠2、与排水渠2相连的蓄水池3和连接于蓄水池3上用于从蓄水池3中抽水并向对绿化区1进行浇灌的浇灌装置4。绿化区1包括若干绿化单元11,每个绿化单元11均为正方形,且每个绿化单元11的高度相等且每个绿化单元11的上端面和底面均从中心到边缘沿螺旋线依次降低。每个绿化单元11周围均环绕设置有混凝土骨架5,混凝土骨架5为开口向上的盒体,相邻绿化单元11的混凝土骨架5相互抵接,在混凝土骨架5中还开设有水流通道61,水流通道61中设置有第一过滤板6。
参照图2:除最中心的绿化单元11和最低的绿化单元11外,每个绿化单元11周围的混凝土骨架5中均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过滤板6,且绿化单元11与该绿化单元11通过水流通道61相连的两个绿化单元11之间的高度差小于该绿化单元11与该绿化单元11不通过水流通道61相连的两个绿化单元11之间的高度差。
参照图3和图4:混凝土骨架5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水流通道61连通的放置槽52,放置槽52的两端侧壁上各设置有一个支撑块51。在第一过滤板6的边缘上均固定设置有支架7,支架7的一侧向两边一体延伸有两块卡块71,将支架7从混凝土骨架5的上方插入放置槽52中,并,使卡块71的下表面抵接于支撑块51的上表面即可将第一过滤板6设置在混凝土骨架5中,此时支架7的下表面与水流通道61的下表面抵接,且支架7的上表面与混凝土骨架5的上表面平齐,可以形成供行人或工作人员进入绿化区1的路面。在支架7的上表面还开设有两个L型孔72(见图5),用于将钩子伸入L型孔72并将支架7从混凝土骨架5中取出,便于对第一过滤板6进行更换。
参照图1和图2:浇灌装置4包括沿混凝土骨架5固定设置的供水管42和设置于供水管42上的若干喷头43,喷头43为旋转喷头43,且相邻喷头43之间的间距随高度增加逐渐减小。供水管42的一端伸入屋顶的地面下并通过一个水泵41与蓄水池3相连。蓄水池3中的水通过水泵41泵送至供水管42中,并在各个喷头43中喷洒出。靠近中心的绿化单元11可以获得更高的浇灌量,且水流会通过第一过滤板6流入较低的绿化单元11中,使整个绿化区1中各绿化单元11中流入的水量趋于均匀。
参照图2:最低的绿化单元11通过水流通道61和设置于水流通道61中的第一过滤板6与排水渠2相连,排水渠2上开设有若干贯穿至屋顶地面的下水口25,下水口25上覆盖有用于阻挡落叶等杂物落入排水渠2中的滤板21,滤板21上开设有滤孔211且滤板21的下表开设有嵌槽212(见图7),便于降水时落在房顶上的水流可以顺利流入排水渠2中。参照图6和图7,在排水渠2开设有下水口25处的内壁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卡座22,卡座22中卡设有第二过滤板23,第二过滤板23的上端嵌设于嵌槽212中。第二过滤板23的滤孔211孔径小于第一过滤孔211。排水渠2连通设置有一根排水管24并通过排水管24将流入排水渠2中的排水管24。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和适用范围如下:
水泵41将蓄水池3中的水泵41送至供水管42中,并从喷头43中喷出,对绿化区1进行灌溉。在灌溉过程中,水流从土壤中渗入,并从位置较高的绿化区1中流向较低的绿化区1,并从最低的绿化区1中流入排水渠2中。在该过程中,水流可以通过水流通道61并穿过第一过滤板6,以螺旋状的路径在绿化区中流动,具有更长的流动路径。在流动过程中,水流中的从上一个绿化单元11中带出的土壤颗粒会被下一绿化单元11中的土壤吸附,且在拐角处水流中的土壤颗粒容易发生沉降,进而可以减少随水流流入下一个绿化单元11中的土壤颗粒的数量,有助于减少最终落入蓄水池3中的泥土。该方案适用于面积较小的绿化区1或降水量较小的地区。
通过用勾起工具(如井盖钩)勾住L型孔72并向上拉动支架7,可以将第一过滤板6从混凝土骨架5中取出,并进行更换或维护。打开滤板21可以对第二过滤板23进行维护或清理。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屋顶绿化灌溉系统,包括绿化区(1)、设置在绿化区(1)边缘的排水渠(2)、与排水渠(2)连接的蓄水池(3)以及连接于蓄水池(3)上用于浇灌绿化区(1)的浇灌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区(1)包括若干相互连接的绿化单元(11),所述各绿化单元(11)的高度相等且越靠近所述绿化区(1)中心区域的绿化单元(11)底面高于屋顶地面的距离越大;所述绿化单元(11)包括混凝土骨架(5),所述混凝土骨架(5)为开口向上的箱体,所述混凝土骨架(5)的侧壁上至少开设有一个水流通道(61),所述水流通道(61)内设有用于阻挡土壤通过的第一过滤板(6);最高的所述绿化单元(11)至少有一个水流通道(61),除最高的绿化单元(11)和最低的绿化单元(11)外,每个所述绿化单元(11)在朝向一个高于该绿化单元(11)的绿化单元(11)和朝向一个低于该绿化单元(11)的绿化单元(11)方向上设置有水流通道(61);最低的所述绿化单元(11)在朝向排水渠(2)的一侧设置有水流通道(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绿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绿化单元(11)均为长方体,所述绿化单元(11)上端面形成自上而下的螺旋阶梯面,除最高的绿化单元(11)和最低的绿化单元(11)外,每个绿化单元(11)通过水流通道(61)与和该绿化单元(11)的底面高度差最小的两个绿化单元(1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绿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骨架(5)的上表面开设有连通水流通道(61)的放置槽(52),所述放置槽(52)的两端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两块支撑块(51),所述第一过滤板(6)的边缘上固定设置有支架(7),所述支架(7)上边缘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卡块(71),所述卡块(71)的下表面抵接于支撑块(51)的上表面,所述支架(7)的下表面与水流通道(61)的下表面抵接,所述支架(7)和卡块(71)的上表面与混凝土骨架(5)的上表面共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屋顶绿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7)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钩设并取出第一过滤板(6)的L型孔(7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屋顶绿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灌装置(4)包括沿混凝土骨架(5)设置的供水管(42)和设置于供水管(42)上的若干喷头(43),所述供水管(42)与蓄水池(3)之间设置有用于将蓄水池(3)中的水泵(41)送至供水管(42)中的水泵(41);相邻两个喷头(43)之间的距离随喷头(43)距离绿化区(1)中心的距离减小而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屋顶绿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43)为水平设置的旋转喷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顶绿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渠(2)埋设于屋顶上,所述屋顶上开设有若干与排水渠(2)连通的下水口(25),所述下水口(25)上覆盖有滤板(21),所述滤板(21)上开设有滤孔(2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屋顶绿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渠(2)中固定设置有第二过滤板(23),所述第二过滤板(23)平行于所述排水渠(2)的截面,所述第二过滤板(23)的滤孔(211)小于第一过滤板(6)的滤孔(2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屋顶绿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渠(2)在开设有下水口(25)的对应位置的底面上设置有卡座(22),所述卡座(22)上开设有卡槽(221),所述第二过滤板(23)卡设于卡槽(221)中;所述滤板(21)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自上而下嵌设第二过滤板(23)的嵌槽(212)。
CN201921916383.1U 2019-11-07 2019-11-07 屋顶绿化灌溉系统 Active CN2110645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16383.1U CN211064504U (zh) 2019-11-07 2019-11-07 屋顶绿化灌溉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16383.1U CN211064504U (zh) 2019-11-07 2019-11-07 屋顶绿化灌溉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64504U true CN211064504U (zh) 2020-07-24

Family

ID=71634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16383.1U Active CN211064504U (zh) 2019-11-07 2019-11-07 屋顶绿化灌溉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645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737803U (zh) 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
CN109267772B (zh) 一种智能立体雨水回用的生态景观廊道及其工作流程
CN110820662A (zh) 一种收集道路雨水二次利用的降尘喷雾循环系统及方法
CN209693590U (zh) 一种改进的屋顶绿化结构
CN215992078U (zh) 一种带有植物保护结构的城市立体绿化墙
CN202425400U (zh) 一种利用高架桥桥面雨水灌溉桥下绿地的节水构造
CN210580202U (zh) 一种绿化带结构
CN212428222U (zh) 一种园林规划用喷泉景观建筑
CN212583068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绿化屋顶
CN205357488U (zh) 用于屋顶绿化草坪的灌溉装置
KR20130048670A (ko) 경량 식재 모듈 구성으로 식물의 생육, 빗물 여과, 홍수조절 시스템
CN211064504U (zh) 屋顶绿化灌溉系统
CN210202763U (zh) 一种海绵城市绿化带
CN219059921U (zh) 一种用于水土保持的生态护坡
CN208803519U (zh) 一种屋顶蓄排水结构
CN216474495U (zh) 一种桥梁雨水收集灌溉装置
CN213476776U (zh) 一种阶梯式土石坝下游坝坡生态观赏护坡
CN215836112U (zh)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屋顶绿化雨水收集浇灌装置
WO2014198240A1 (zh) 一种多重过滤排灌水管、全方位种植盆及过滤排灌管组
CN210168642U (zh) 一种人工花园水循环利用系统
CN212993609U (zh) 一种用于市政工程雨水自动收集浇灌装置
CN213625905U (zh) 高渗透下凹式绿地与生态系统
CN213448664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CN211714090U (zh) 一种收集道路雨水二次利用的降尘喷雾循环系统
CN212677977U (zh) 一种园林绿化节水灌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