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56808U - 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56808U
CN211056808U CN201922130741.2U CN201922130741U CN211056808U CN 211056808 U CN211056808 U CN 211056808U CN 201922130741 U CN201922130741 U CN 201922130741U CN 211056808 U CN211056808 U CN 2110568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nket
stainless steel
membrane
biomembrane
sewage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3074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善文
赵立军
戴娣
何淑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University Environ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University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University Environ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University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3074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568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568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568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生化系统污泥量低、生物活性低以及传质效率低的问题。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在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的顶端面上,膜毯支撑不锈钢管穿过生物膜毯上端的固定环,且膜毯支撑不锈钢管的两端伸入至不锈钢组合支架顶端边框的两个长边的固定膜毯的圆孔中,两个卡子分别插入膜毯支撑不锈钢管两端的限位孔中;在其底端面上,膜毯支撑不锈钢管穿过生物膜毯下端的固定环,且膜毯支撑不锈钢管的两端伸入至不锈钢组合支架底端边框的两个长边的固定膜毯的圆孔中,两个卡子分别插入膜毯支撑不锈钢管两端的限位孔中。本实用新型可获得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的生化系统中,生物池的生物量、生物活性及传质效率直接决定了生化效率的高低,但当生化池的污泥浓度超过4000mg/L以上时就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跑泥问题,当生化池的污泥浓度超过6000mg/L以上时传统生化系统就会因严重跑泥而无法正常运行,这种问题在低温和高盐的工况下更为严重,而生化池的污泥量却直接影响着其净水效能,因此,如何提高生化池的污泥浓度和污泥活性就成为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难点和热点。工程技术人员目前多采用投加流化填料或采用增加MBR膜浓缩污泥的方式来实现提高生化池污泥浓度,但这两种方法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一是投加流化填料的方法由于填料是随水流动的,微生物菌群就很难形成降解梯度,菌种会严重同质化,降解效能大打折扣,如果加网拦截流化填料则又存在着堵塞和堆积难题,影响生化池内生物量的均匀分布、生物活性和传质效率,所以投加生物流化填料的方法始终无法很好的解决生物量问题;二是如果增加MBR膜浓缩污泥,污泥的浓度会成倍增加,但也会导致菌种老化、活性差的问题,工程投资增加(30-40%左右)和污水处理的运行成本也会大幅上升(40-60%左右),并伴随膜堵塞和高成本换膜问题。所以,有效解决生化池和生化系统的生物量、生物活性和传质效率三大问题始终是困扰污水处理效能多年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生化系统污泥量低、生物活性低以及传质效率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
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包括不锈钢组合支架、若干个膜毯支撑不锈钢管和若干个生物膜毯,所述不锈钢组合支架的顶端边框和底端边框的两个长边的径向均设有若干个固定膜毯的圆孔,所述生物膜毯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固定环,所述膜毯支撑不锈钢管两端的侧壁径向均设有限位孔;
在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的顶端面上,膜毯支撑不锈钢管穿过生物膜毯上端的固定环,且膜毯支撑不锈钢管的两端伸入至固定膜毯的圆孔中,两个卡子分别插入膜毯支撑不锈钢管两端的限位孔中;在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的底端面上,所述膜毯支撑不锈钢管穿过生物膜毯下端的固定环,且膜毯支撑不锈钢管的两端伸入至固定膜毯的圆孔中,两个卡子分别插入膜毯支撑不锈钢管两端的限位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为微生物繁衍提供更多适宜的生存环境和栖息空间,加速微生物菌群的生长,提高生化系统污泥浓度,提升生化系统的净水效率。由于生物膜毯为模块化装置,利于运输和现场组装,特别适合污水厂的提标扩容,能够稳定的提高生化系统的污泥浓度,留存高效生物菌种,并且便于菌种在不同污水厂生化池之间的整体转移。
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能够解决新建污水厂快速、高效率安装微生物载体—生物膜毯装置,特别是能够进行现有污水厂不停水提标扩容作业—在生化池带水安装生物膜毯装置,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环境二次污染,并给原有污水厂带来大幅的提标扩容空间,并大幅节省污水厂改造一次性投入成本和吨水处理成本,同时缩短施工改造周期和难度。生物膜毯处理污水的工程应用方法能够实现效益、效率、节约和绿色环保等多个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提高生化系统污泥量50%-200%,提高生物活性30-50%,提高传质效率20-30%。
本实用新型可获得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一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采用底部承托方式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采用上部固定方式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2为生物膜毯,3为膜毯支撑不锈钢管,4为固定膜毯的圆孔,5为固定环,6为卡子6,7为不锈钢组合支架,8为生化池,9为固定螺栓,10为支撑钢构,11为曝气器。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包括不锈钢组合支架7、若干个膜毯支撑不锈钢管3和若干个生物膜毯2,所述不锈钢组合支架7的顶端边框和底端边框的两个长边的径向均设有若干个固定膜毯的圆孔4,所述生物膜毯2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固定环5,所述膜毯支撑不锈钢管3两端的侧壁径向均设有限位孔;
在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1的顶端面上,膜毯支撑不锈钢管3穿过生物膜毯2上端的固定环5,且膜毯支撑不锈钢管3的两端伸入至固定膜毯的圆孔4中,两个卡子6分别插入膜毯支撑不锈钢管3两端的限位孔中;在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1的底端面上,所述膜毯支撑不锈钢管3穿过生物膜毯2下端的固定环5,且膜毯支撑不锈钢管3的两端伸入至固定膜毯的圆孔4中,两个卡子6分别插入膜毯支撑不锈钢管3两端的限位孔中。
本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
本实施方式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为微生物繁衍提供更多适宜的生存环境和栖息空间,加速微生物菌群的生长,提高生化系统污泥浓度,提升生化系统的净水效率。由于生物膜毯2为模块化装置,利于运输和现场组装,特别适合污水厂的提标扩容,能够稳定的提高生化系统的污泥浓度,留存高效生物菌种,并且便于菌种在不同污水厂生化池8之间的整体转移。
本实施方式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能够解决新建污水厂快速、高效率安装微生物载体—生物膜毯2装置,特别是能够进行现有污水厂不停水提标扩容作业—在生化池8带水安装生物膜毯2装置,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环境二次污染,并给原有污水厂带来大幅的提标扩容空间,并大幅节省污水厂改造一次性投入成本和吨水处理成本,同时缩短施工改造周期和难度。生物膜毯2处理污水的工程应用方法能够实现效益、效率、节约和绿色环保等多个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提高生化系统污泥量50%-200%,提高生物活性30-50%,提高传质效率20-30%。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是:所述不锈钢组合支架7为长方体框架结构,不锈钢组合支架7的长宽高分别为2500mm*2000mm*2500mm。
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点是:所述生物膜毯2在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1上均布且平行设置。
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点是:所述生物膜毯2的厚度为30mm,内部设置有支撑层。
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相同。
生物膜毯2是两片,中间加支撑层,主要是担心生物膜毯2的强度不够,曝气时容易撕裂,所以增加了网状尼龙支撑层,通过缝纫机缝纫,达到上下两片和中间的支撑层成为一体,增加拉拽撕裂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点是:所述卡子6和限位孔为过渡配合。
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相同。
采用以下实施例验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一: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包括不锈钢组合支架7、若干个膜毯支撑不锈钢管3和若干个生物膜毯2,所述不锈钢组合支架7为长方体框架结构,不锈钢组合支架7的顶端边框和底端边框的两个长边的径向均设有若干个固定膜毯的圆孔4,所述生物膜毯2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固定环5,所述膜毯支撑不锈钢管3两端的侧壁径向均设有限位孔;
在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1的顶端面上,膜毯支撑不锈钢管3穿过生物膜毯2上端的固定环5,且膜毯支撑不锈钢管3的两端伸入至固定膜毯的圆孔4中,两个卡子6分别插入膜毯支撑不锈钢管3两端的限位孔中;在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1的底端面上,所述膜毯支撑不锈钢管3穿过生物膜毯2下端的固定环5,且膜毯支撑不锈钢管3的两端伸入至固定膜毯的圆孔4中,两个卡子6分别插入膜毯支撑不锈钢管3两端的限位孔中。
所述不锈钢组合支架7的长宽高分别为2500mm*2000mm*2500mm,由950mm*450mm*3mm不锈钢方管装配构成,可组装和拆卸,并由内六角螺栓固定;所述生物膜毯2在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1上均布且平行设置,生物膜毯2为多组聚氨酯生物膜毯,生物膜毯2厚度为30mm,内部设置有支撑层;所述若干个支撑不锈钢管的中心间距为100mm,直径为25mm,厚度为3mm;所述固定环5的直径为30mm,所述限位孔孔径为5mm,距近距离端部43mm,所述卡子6和限位孔为过渡配合。
所述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的工程应用方法,按以下步骤完成:
将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1竖直悬空设置在生化池8内,且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1在生化池8中的放置方向为生物膜毯2的表面与污水水流方向平行,生化池8的底部需设置污泥推流装置,污泥推流装置距离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1的底部距离不小于1000mm。
一、当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1采用底部承托方式安装在生化池8内时:
先在生化池8底部曝气器11的上方1200mm~1800mm处将支撑钢构10的两端固定在生化池8的内壁上,然后在支撑钢构10的上端面上放置玻璃钢格栅,再将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1放置在玻璃钢格栅上,最后用固定螺栓9将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1与玻璃钢格栅和支撑钢构10紧固,即完成底部承托方式安装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1。
步骤一中所述的底部承托安装方法要在停止污水处理,且排空生化池8内污水的情况下进行,一般应用于新建污水厂,更适合于新建污水厂的无水安装作业。
二、当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1采用上部固定方式安装在生化池8内时:
先将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1与支撑钢构10的下部连接,再将支撑钢构10上部的两端固定在生化池8的上沿处,并保证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1距离生化池8内污水水面的距离不少于300mm,即完成上部固定方式安装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1。
步骤二中所述的上部固定安装方法可以带水作业,一般应用于污水厂不停水作业方式,更适合于污水厂的原位不停水提标和扩容。所述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1用于污水厂提标扩容时可以不改变原有池体结构和曝气方式,只需要将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1直接按照要求安置在生化曝气或缺氧池中即可。
步骤一和步骤二中所述的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1可设置在厌氧或缺氧区,生物池的底部需设置污泥推流装置,污泥推流装置距离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1的底部距离不小于1000mm,所述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1在生化池8中的放置方向为生物膜毯2的表面与污水水流方向平行,不可与污水水流方向垂直,但升流式生化池除外,升流式生化池生物膜毯装置的放置方向不做要求。步骤一和步骤二中所述的曝气器11为超微孔曝气器(孔径50um),曝气器11安装高度其顶部距离池底不高于300mm,每平米的曝气器11数量根据水质以2-3个为宜,曝气器11距离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1底部距离不小于500mm。
所述生物膜毯2为多组改性聚氨酯生物膜毯,其比表面积高达3000m2/m3~4000m2/m3,可附载大量微生物(12万mg/L),并且由于底部充氧曝气,始终保持膜毯上的生物膜活性,在曝气过程中生物膜毯2被不断扰动,增加了物料传质和运输效率,可较快的实现有机物降解与合成,加速水体净化。同时由于膜毯厚度为30mm,由内中外形成了三层不断变化的厌氧、缺氧和好氧环境,可以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加速水体中污染物与含氮有机物的快速降解,极细的单丝直径(0.03mm)和极高的开孔率(>99%),给膜毯上的微生物提供更加稳定和舒适的生物膜生存空间。生物膜毯2在间断或不间断的曝气扰动状态下,不会因传质不畅和生物膜不脱落造成膜毯的板结,提高了净水功效和使用寿命。
采用本实施例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及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的工程应用方法,为微生物繁衍提供更多适宜的生存环境和栖息空间,加速微生物菌群的生长,提高生化系统污泥浓度,提升生化系统的净水效率,可以提高原有生化系统污泥量50%-200%,提高生物活性30%~50%,提高传质效率20%~30%。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1)包括不锈钢组合支架(7)、若干个膜毯支撑不锈钢管(3)和若干个生物膜毯(2),所述不锈钢组合支架(7)的顶端边框和底端边框的两个长边的径向均设有若干个固定膜毯的圆孔(4),所述生物膜毯(2)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固定环(5),所述膜毯支撑不锈钢管(3)两端的侧壁径向均设有限位孔;
在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1)的顶端面上,膜毯支撑不锈钢管(3)穿过生物膜毯(2)上端的固定环(5),且膜毯支撑不锈钢管(3)的两端伸入至固定膜毯的圆孔(4)中,两个卡子(6)分别插入膜毯支撑不锈钢管(3)两端的限位孔中;在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1)的底端面上,所述膜毯支撑不锈钢管(3)穿过生物膜毯(2)下端的固定环(5),且膜毯支撑不锈钢管(3)的两端伸入至固定膜毯的圆孔(4)中,两个卡子(6)分别插入膜毯支撑不锈钢管(3)两端的限位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组合支架(7)为长方体框架结构,不锈钢组合支架(7)的长宽高分别为2500mm*2000mm*25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膜毯(2)在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1)上均布且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膜毯(2)的厚度为30mm,内部设置有支撑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子(6)和限位孔为过渡配合。
CN201922130741.2U 2019-12-02 2019-12-02 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 Active CN2110568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0741.2U CN211056808U (zh) 2019-12-02 2019-12-02 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0741.2U CN211056808U (zh) 2019-12-02 2019-12-02 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56808U true CN211056808U (zh) 2020-07-21

Family

ID=71594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30741.2U Active CN211056808U (zh) 2019-12-02 2019-12-02 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5680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90398A (zh) * 2019-12-02 2020-02-14 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以及工程应用方法
CN113213707A (zh) * 2021-05-31 2021-08-06 工大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污水原位提标扩容的工艺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90398A (zh) * 2019-12-02 2020-02-14 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以及工程应用方法
CN113213707A (zh) * 2021-05-31 2021-08-06 工大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污水原位提标扩容的工艺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10006B (zh) 改良型a2/o生物膜同步脱碳除氮磷反应器及其操作方法
CN211056808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
CN214060054U (zh) 大型mabr膜组件连接结构
CN106865785B (zh) 一种采用模块化治理装置处理黑臭河道污染水体的方法
CN215161901U (zh) 低c/n比污水低成本脱氮除磷的主流umif工艺系统
CN110790398A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膜毯装置以及工程应用方法
CN108128898B (zh) 一种导流式生物膜反应器及其启动方法
CN204529455U (zh) 改良型a2/o生物膜同步脱碳除氮磷反应器
CN106865790B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CN103951031B (zh) 一种基于网状载体的反硝化细菌固定化固定式生物活性填料制备及应用
CN206266312U (zh) 常温下厌氧氨氧化快速启动装置
CN102583723B (zh) 局部气水逆向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
CN102001745A (zh) 低能耗免曝气膜生物反应器
CN201842696U (zh) 低能耗免曝气膜生物反应器
CN211847349U (zh) 一种具有硝化和反硝化功能的生物滤池
CN209872491U (zh) 一种水下净化装置
CN209276221U (zh) 一种一体化mbr膜微动力生物反应器
CN204400703U (zh) 人工水草型排污口水质原位净化装置
CN202054710U (zh) 分散式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16687608U (zh) 一种用于处理污水的生化反应器
CN113135616A (zh) 一种复合脱氮生物池
CN206607083U (zh) 一种黑臭水体的模块化治理装置
CN111170459A (zh) 一种具有硝化和反硝化功能的生物滤池
CN211946462U (zh) 一种复合脱氮生物池
CN215048987U (zh) 一种网格状mnbr生物填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