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56503U - 一种平衡吊梁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衡吊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56503U
CN211056503U CN201921907135.0U CN201921907135U CN211056503U CN 211056503 U CN211056503 U CN 211056503U CN 201921907135 U CN201921907135 U CN 201921907135U CN 211056503 U CN211056503 U CN 2110565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beam
elongated
rod
rack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0713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边叶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ingyou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ingyou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ingyou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ingyou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0713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565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565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565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吊具领域,公开了一种平衡吊梁,包括横梁、设于横梁两端且位于横梁内部的第一加长梁和第二加长梁,所述横梁和第一加长梁以及第二加长梁上均设有若干吊钩,所述横梁的两端设有用于固定横梁与加长梁的连接部;所述横梁、第一加长梁和第二加长梁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沿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横梁内设有用于驱动第一加长梁和第二加长梁往复移动的驱动件。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其具有长跨度和小跨度两种状态,适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一种平衡吊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吊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平衡吊梁。
背景技术
吊梁是对被吊物吊运的专用横梁吊具,其吊运和安装过程、结构简单合理、动作灵活、使用方便、吊运安全可靠。
目前,公告号为CN20652119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平衡吊梁,包括两根主吊梁和用于连接所述两根主吊梁并可调节两根主吊梁间距的多根伸缩梁,所述多根伸缩梁并列间隔布置于两根主吊梁之间,所述主吊梁上设有多个固定吊耳和多个可相对所述主吊梁移动的移动吊耳。
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吊点的位置调节平衡吊梁上移动吊耳的横向间距和纵向间距,适用于形状不规则和吊点位置不规则的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但存在以下缺陷:吊梁受其横梁长度的限制,只能在其横梁长度范围内起吊,对与长度较大的负载,需要更换更长横梁的大型吊梁来实现,虽然大型的吊梁也能进行小型设备的起吊,但因大型的吊梁长度跨度较大,用于造成负载晃动倾斜,空间不足时,也不方便进行起吊。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衡吊梁,其适用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平衡吊梁,包括横梁、设于横梁两端且位于横梁内部的第一加长梁和第二加长梁,所述横梁和第一加长梁以及第二加长梁上均设有若干吊钩,所述横梁的两端设有用于固定横梁与加长梁的连接部;所述横梁、第一加长梁和第二加长梁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沿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横梁内设有用于驱动第一加长梁和第二加长梁往复移动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横梁的内部设置第一加长梁和第二加长梁,在起吊较大体积的负载时,可以通过驱动件驱动第一加长梁和第二加长梁能够沿着横梁的内部进行同步向外延伸,实现吊梁的整体加长,通过固定部将吊钩安装于横梁以及第一加长梁和第二加长梁上,能够应用不同的吊装场合,使得吊梁的使用范围广,实用性强。通过驱动件可以实现第一加长梁和第二加长梁同时向两者相背离的方向移动,能够使得两者移动的距离相等,有利于保证吊梁整体的平衡性,使得在吊装负载时不易产生不平衡而导致负载晃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齿条、第二齿条、驱动齿轮、转轴、把手、定位件;所述第一齿条设于第一加长梁的上端面且向靠近第二加长梁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齿条设于第二加长梁的下端面且向靠近第一加长梁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驱动齿轮设于横梁的内部且位于横梁的中部位置;所述驱动齿轮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均啮合;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于驱动齿轮的轴心,转轴的另一端穿过横梁向背离驱动齿轮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把手固定于转轴背离驱动齿轮的一端且用于转动驱动齿轮;所述定位件设于转轴上且用于限制转轴的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把手,使得转轴转动,设于转轴上的驱动齿轮转动,与驱动齿轮上下两侧啮合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同时反向移动,实现吊梁的伸长,在需要吊装较大负载时,能够方便吊装。设置定位件,使得在调节好吊梁的整体长度时,能够限制转轴转动,从而使得驱动齿轮不能转动,使得第一加长梁和第二加长梁伸出的长度固定,方便对负载进行吊装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件包括固定座、定位齿轮;所述固定座设于横梁的一侧;所述固定座的内侧壁开设有与定位齿轮相适配的齿轮槽;所述转轴包括第一杆、第二杆;所述第二杆套设于第一杆外部且第二杆与第一杆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杆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二杆内开设有与第一杆相适配的滑槽;所述定位齿轮固定于第二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转轴设置成伸缩杆的结构,在需要驱动齿轮转动时,将转轴向背离横梁的方向抽拉,使得定位齿轮背离固定座,从而可以通过转动把手,使得转轴转动;当需要将驱动齿轮固定,使得第一加长梁和第二加长梁的长度固定时,将转轴向靠近横梁的方向进行推压,使得第二杆与第一杆的整体长度缩短,从而将定位齿轮插接于固定座内,由于固定座内开设有与定位齿轮啮合的齿轮槽,使得定位齿轮不能转动,转轴不能转动,实现对转轴的定位功能,结构简单可靠,易于操作。第一杆呈长方体状,确保驱动齿轮不易转动,从而实现定位功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梁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均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沿横梁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相背离的端面均设有与燕尾槽相适配的燕尾条;所述燕尾条与燕尾槽滑动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燕尾条和燕尾槽配合,使得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能够带动第一加长梁和第二加长梁沿着既定的轨迹移动,增大横梁与第一加长梁和第二加长梁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第一加长梁和第二加长梁的移动更加稳定可靠。另外,在第一加长梁和第二加长梁进行悬挂负载承重时,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卡接于燕尾槽内,能够有效避免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对驱动齿轮压力过大,提高对驱动齿轮的保护,使得驱动齿轮寿命更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梁的上端面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开设有水平设置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轴线与第一安装孔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安装座上设有起吊环;所述起吊环包括固定螺栓、U型架;所述固定螺栓穿设于固定孔内;所述U型架两端分别与固定螺栓的两端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安装座,便于对起吊环进行安装。首先将起吊环的一端套设于固定螺栓上,通过将固定螺栓的一端穿过固定孔,再将起吊环的另一端套设于固定螺栓的另一端,拧紧螺母,使得起吊环得以固定,便于与起重机连接,且起吊环的两端均被锁紧,不易产生晃动,使得起吊环与起重机连接时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开设有与横梁相适配的第一固定槽,连接部的另一端开设有与第一固定槽连通且与第一加长梁和第二加长梁相适配的第二固定槽;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插接于横梁上固定,连接部的另一端插接于第一加长梁和第二加长梁上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连接部,使得横梁与第一加长梁和第二加长梁的连接处更加稳定可靠,在受到重负载时,第一加长梁和第二加长梁不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梁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燕尾条上设有与限位槽滑动配合且用于限制第一加长梁和第二加长梁移动范围的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限位槽和限位块配合,有利于限制第一加长梁和第二加长梁的活动范围,避免第一加长梁和第二加长梁移动过度而脱离与横梁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梁上端面且靠近横梁两端的位置均设有吊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吊装小型负载时,只需要从横梁中部的位置开始起吊,但是当第一加长梁和第二加长梁伸出时,吊梁的整体结构跨度较大,设置吊耳,能够合理分配吊梁的受力点,使得吊梁能够保持平衡状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在横梁的内部设置第一加长梁和第二加长梁,在起吊较大体积的负载时,可以通过驱动件驱动第一加长梁和第二加长梁能够沿着横梁的内部进行同步向外延伸,实现吊梁的整体加长,通过固定部将吊钩安装于横梁以及第一加长梁和第二加长梁上,能够应用不同的吊装场合,使得吊梁的使用范围广;
设置燕尾条和燕尾槽配合,使得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能够带动第一加长梁和第二加长梁沿着既定的轨迹移动,增大横梁与第一加长梁和第二加长梁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第一加长梁和第二加长梁的移动更加稳定可靠;
设置限位槽和限位块配合,有利于限制第一加长梁和第二加长梁的活动范围,避免第一加长梁和第二加长梁移动过度而脱离与横梁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驱动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横梁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横梁;11、吊耳;12、安装孔;13、燕尾槽;14、限位槽;2、第一加长梁;3、第二加长梁;4、连接部;41、第一固定槽;42、第二固定槽;5、驱动件;51、第一齿条;511、燕尾条;5111、限位块;52、第二齿条;53、驱动齿轮;54、转轴;541、第一杆;542、第二杆;5421、滑槽;55、把手;6、定位件;61、固定座;611、齿轮槽;62、定位齿轮;7、安装座;71、固定孔;72、U型架;73、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平衡吊梁,包括横梁1、滑动设置于横梁1内部的第一加长梁2和第二加长梁3。横梁1上端面且靠近横梁1两端的位置均焊接有吊耳11,当使用长跨度的吊梁状态时,将起吊机与吊耳11进行连接,使得受力均衡。
横梁1、第一加长梁2和第二加长梁3一侧且沿横梁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安装孔12。安装孔12用于安装吊钩,实现吊梁功能的多面化,使得吊梁可以通过悬挂大型负载和小型负载,在第一加长梁2和第二加长梁3向背离横梁1的方向滑动伸出时,横梁1与第一加长梁2和第二加长梁3上的安装孔12均可以对齐。
横梁1的两端安装有连接部4。连接部4的一端开设有与横梁1外侧壁相适配的第一固定槽41,连接部4的另一端开设有与第一固定槽41连通且与第一加长梁2和加长梁相适配的第二固定槽42。连接部4的一端插接于横梁1上固定,连接部4的另一端插接于加长梁上固定。
如图2、图3所示,横梁1内安装有驱动件5。驱动件5包括成型于第一加长梁2上端面的第一齿条51、成型于第二加长梁3下端面的第二齿条52、转动设置于横梁1内部的驱动齿轮53、固定于驱动齿轮53一侧的转轴54、固定于转轴54端部的把手55、固定于转轴54上的定位件6。第一齿条51向靠近第二加长梁3的方向延伸设置,第二齿条52向靠近第一加长梁2的方向延伸设置。驱动齿轮53位于横梁1的中部位置,有利于保持横梁1的平衡性。驱动齿轮53与第一齿条51和第二齿条52均啮合。转轴54的一端固定于驱动齿轮53的轴心,转轴54的另一端穿过横梁1向背离驱动齿轮53的方向延伸设置。转轴54包括固定于驱动齿轮53轴心处的第一杆541、套设于第一杆541的外部第二杆542。第二杆542与第一杆541滑动配合,且第一杆541呈长方体状,第二杆542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杆541相适配的滑槽5421。把手55固定于转轴54背离驱动齿轮53的一端。
定位件6包括固定于横梁1外侧的固定座61、固定于第二杆542上的定位齿轮62。固定座61的内侧壁开设有与定位齿轮62相适配的齿轮槽611。将把手55向靠近固定座61的方向推动,使得转轴54收缩,即第二杆542上的定位齿轮62与齿轮槽611卡接,由于第一杆541为长方体状,第一杆541只能通过第二杆542转动带动第一杆541转动,当第二杆542被锁定时,使得第一杆541不能转动,即将驱动齿轮53进行锁紧。
横梁1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均开设有燕尾槽13,燕尾槽13沿横梁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一齿条51和第二齿条52相背离的端面均成型有与燕尾槽13相适配的燕尾条511,且燕尾条511与燕尾槽13滑动配合。
如图1所示,横梁1的上端面固定有安装座7。安装座7的一侧开设有水平设置的固定孔71。固定孔71的轴线与第一安装孔12的轴线相互垂直。安装座7上固定有起吊环。起吊环包括穿设于固定孔71内的固定螺栓73、两端分别与固定螺栓73的两端螺纹连接的U型架72。
如图3所示,横梁1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均开设有限位槽14,燕尾条511上固定有与限位槽14滑动配合的限位块5111。限位槽14的长度比燕尾槽13的长度短,使得限位块5111的移动范围被限制,第一加长梁2和第二加长梁3不易脱离横梁1内部。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在横梁1的内部设置第一加长梁2和第二加长梁3,在起吊较大体积的负载时,可以通过驱动件5驱动第一加长梁2和第二加长梁3能够沿着横梁1的内部进行同步向外延伸,实现吊梁的整体加长。转动把手55,使得转轴54转动,设于转轴54上的驱动齿轮53转动,与驱动齿轮53上下两侧啮合的第一齿条51和第二齿条52同时反向移动,实现吊梁的伸长,在需要吊装较大负载时,能够方便吊装。设置定位件6,使得在调节好吊梁的整体长度时,能够限制转轴54转动,从而使得驱动齿轮53不能转动,使得第一加长梁2和第二加长梁3伸出的长度固定,方便对负载进行吊装工作。当第一加长梁2和第二加长梁3的长度确定好后,将转轴54向靠近横梁1的方向进行推压,使得第二杆542与第一杆541的整体长度缩短,从而将定位齿轮62插接于固定座61内,由于固定座61内开设有与定位齿轮62啮合的齿轮槽611,使得定位齿轮62不能转动,转轴54不能转动,实现对转轴54的定位功能。通过连接部4将第一加长梁2和第二加长梁3进行固定,使得第一加长梁2和第二加长梁3不能继续移动。吊梁实现伸长的功能提供使用,使用范围广泛且结构牢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平衡吊梁,包括横梁(1)、设于横梁(1)两端且位于横梁(1)内部的第一加长梁(2)和第二加长梁(3),所述横梁(1)和第一加长梁(2)以及第二加长梁(3)上均设有若干吊钩,其特征是:所述横梁(1)的两端设有用于固定横梁(1)与加长梁的连接部(4);所述横梁(1)、第一加长梁(2)和第二加长梁(3)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安装孔(12);所述安装孔(12)沿横梁(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横梁(1)内设有用于驱动第一加长梁(2)和第二加长梁(3)往复移动的驱动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衡吊梁,其特征是:所述驱动件(5)包括第一齿条(51)、第二齿条(52)、驱动齿轮(53)、转轴(54)、把手(55)、定位件(6);所述第一齿条(51)设于第一加长梁(2)的上端面且向靠近第二加长梁(3)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齿条(52)设于第二加长梁(3)的下端面且向靠近第一加长梁(2)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驱动齿轮(53)设于横梁(1)的内部且位于横梁(1)的中部位置;所述驱动齿轮(53)与第一齿条(51)和第二齿条(52)均啮合;所述转轴(54)的一端固定于驱动齿轮(53)的轴心,转轴(54)的另一端穿过横梁(1)向背离驱动齿轮(53)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把手(55)固定于转轴(54)背离驱动齿轮(53)的一端且用于转动驱动齿轮(53);所述定位件(6)设于转轴(54)上且用于限制转轴(54)的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衡吊梁,其特征是:所述定位件(6)包括固定座(61)、定位齿轮(62);所述固定座(61)设于横梁(1)的一侧;所述固定座(61)的内侧壁开设有与定位齿轮(62)相适配的齿轮槽(611);所述转轴(54)包括第一杆(541)、第二杆(542);所述第二杆(542)套设于第一杆(541)外部且第二杆(542)与第一杆(541)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杆(54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二杆(542 )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杆(541)相适配的滑槽(5421);所述定位齿轮(62)固定于第二杆(542)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衡吊梁,其特征是:所述横梁(1)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均开设有燕尾槽(13);所述燕尾槽(13)沿横梁(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齿条(51)和第二齿条(52)相背离的端面均设有与燕尾槽(13)相适配的燕尾条(511);所述燕尾条(511)与燕尾槽(13)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衡吊梁,其特征是:所述横梁(1)的上端面设有安装座(7);所述安装座(7)的一侧开设有水平设置的固定孔(71);所述固定孔(71)的轴线与第一安装孔(12)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安装座(7)上设有起吊环;所述起吊环包括固定螺栓(73)、U型架(72);所述固定螺栓(73)穿设于固定孔(71)内;所述U型架(72)两端分别与固定螺栓(73)的两端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衡吊梁,其特征是:所述连接部(4)的一端开设有与横梁(1)相适配的第一固定槽(41),连接部(4)的另一端开设有与第一固定槽(41)连通且与加长梁相适配的第二固定槽(42);所述连接部(4)的一端插接于横梁(1)上固定,连接部(4)的另一端插接于加长梁上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平衡吊梁,其特征是:所述横梁(1)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均开设有限位槽(14);所述燕尾条(511)上设有与限位槽(14)滑动配合且用于限制第一加长梁(2)和第二加长梁(3)移动范围的限位块(51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衡吊梁,其特征是:所述横梁(1)上端面且靠近横梁(1)两端的位置均设有吊耳(11)。
CN201921907135.0U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平衡吊梁 Active CN2110565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07135.0U CN211056503U (zh)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平衡吊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07135.0U CN211056503U (zh)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平衡吊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56503U true CN211056503U (zh) 2020-07-21

Family

ID=71593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07135.0U Active CN211056503U (zh)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平衡吊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565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90130B (zh) * 2022-11-16 2023-02-03 沧州科威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机床吊装工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90130B (zh) * 2022-11-16 2023-02-03 沧州科威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机床吊装工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56503U (zh) 一种平衡吊梁
CN114261882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吊装装置
CN210710457U (zh) 一种起重装置的稳定底座
CN106703509B (zh) 悬挂式围栏吊装设备及其吊装方法
CN204675665U (zh) 一种无配重块平衡吊
CN215160209U (zh) 一种吊装装置
CN108128710A (zh) 一种带有旋转载座的起重吊架
CN216076389U (zh) 一种快速安装复杂金属幕墙组合式机械辅助装置
CN212198247U (zh) 多角度可调式吊机
CN212740410U (zh) 装配式建筑吊装装置
CN210825173U (zh) 一种道路桥梁用施工提升装置
CN210313204U (zh) 一种旋转吊具
CN210239674U (zh) 一种可拆装开挖台架
CN102701070A (zh) 一种石膏砌块的吊装夹具
CN219792155U (zh) 一种汽轮机转子吊装防滑装置
CN210366689U (zh) 一种单梁式起重机
CN214192207U (zh) 异形产品多适应辅助吊具
CN217650705U (zh) 一种可调式吊具
CN112607583B (zh) 一种吊挂式墙板吊具
CN220011838U (zh) 一种高低跨吊吊具
CN217102707U (zh) 一种回转窑大齿圈组装用辅助吊具
CN220376225U (zh) 一种滑动式吊装柄
CN218435974U (zh) 一种表面阳极氧化专用挂具
CN220078341U (zh) 一种钛锭转运吊具
CN212982260U (zh) 一种压缩机设备管理维护用吊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