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47175U - 耳机充电座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耳机充电座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47175U
CN211047175U CN202020116178.3U CN202020116178U CN211047175U CN 211047175 U CN211047175 U CN 211047175U CN 202020116178 U CN202020116178 U CN 202020116178U CN 211047175 U CN211047175 U CN 2110471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charging seat
pulley
opening
head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1617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买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BC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B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B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B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1617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471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471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471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机充电座及电子装置,用于定位耳机,所述耳机充电座包括底座主体及滑轮,底座主体一端设有开口,开口的壁面设有至少一滑轮,所述至少一滑轮外露于开口的壁面,耳机穿过开口与底座主体卡接;所述电子装置包括耳机及耳机充电座,耳机充电座定位耳机并给耳机供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机充电座及电子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耳机充电座容易损坏耳机,从而降低耳机的使用寿命的问题,耳机沿着滑轮穿过开口,减少了耳机充电座对耳机的损坏,提高了耳机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耳机充电座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机充电座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耳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耳机迅速占领市场,特别是无线耳机,其受限于无线通信的使用方式,现有的无线耳机均需要充电使用,充电时,无线耳机置于耳机充电座上进行充电。但是,为了确保无线耳机和耳机充电座有效连接,市面上部分无线耳机充电时是硬塞进耳机充电座的,长时间使用这种耳机充电座容易损坏无线耳机,降低了无线耳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耳机充电座容易损坏耳机,从而降低耳机的使用寿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机充电座及电子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耳机充电座,用于定位耳机,所述耳机充电座包括底座主体及滑轮;所述底座主体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壁面设有至少一所述滑轮,所述至少一滑轮外露于所述开口的壁面,所述耳机穿过所述开口与所述底座主体卡接。
优选地,所述耳机充电座进一步包括第一传输件,所述第一传输件设于所述底座主体一侧,当所述耳机与所述底座主体卡接时,所述耳机与所述第一传输件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座主体进一步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设于所述底座主体背离所述开口的一端,当所述耳机与所述底座主体卡接时,所述耳机部分置于所述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耳机充电座进一步包括至少一让位弹性件,所述至少一让位弹性件一端连接所述底座主体,相对端连接所述滑轮。
优选地,所述耳机充电座包括两个滑轮,所述滑轮设于所述开口的相对壁面。
优选地,所述滑轮为弹性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输件的数量为五个。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输件为弹片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耳机和上述耳机充电座,所述耳机充电座定位所述耳机并给所述耳机供电。
优选地,所述耳机包括发声部、主控部及第二传输件;所述发声部与所述主控部连接,所述第二传输件设于所述主控部靠近所述发声部一侧,当所述耳机与所述底座主体卡接时,所述耳机充电座与所述第二传输件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传输件为防水传输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耳机充电座及电子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主体一端设一开口,并在开口的壁面的设置至少一滑轮,滑轮外露于开口,在使用时,将耳机沿着滑轮穿过开口,避免了传统耳机充电时硬塞进耳机充电座,减少了耳机充电座对耳机的损坏,提高了耳机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滑轮外露于开口的壁面,耳机沿着滑轮穿过开口时,滑轮可以防止耳机掉落,使得耳机与底座主体卡接,提高耳机充电座给耳机充电时的稳定性。
2、通过在底座主体一侧设置第一传输件,使得当耳机与底座主体卡接时,耳机与第一传输件电性连接,便于耳机充电座给耳机充电或耳机充电座与耳机进行数据传输。此外,第一传输件为弹片结构,电性导通能力强,既能保证耳机充电座与耳机保持良性接触,又能使得耳机抽离耳机充电座时,第一传输件由于弹力作用恢复原状,不影响下次使用。
3、通过在底座主体背离开口一端设置凹槽,当耳机与底座主体卡接时,耳机部分置入凹槽内,使得耳机紧贴底座主体,能够保证耳机与耳机充电座保持良性接触,进一步提高耳机充电座给耳机充电或耳机充电座与耳机进行数据传输时的稳定性。
4、通过设置至少一让位弹性件,所述至少一让位弹性件一端连接底座主体,相对端连接滑轮,耳机沿着滑轮穿过开口时,滑轮可以通过让位弹性件给耳机让位,减少对耳机的挤压力,进一步减少了耳机充电座对耳机的损坏,提高了耳机的使用寿命。
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耳机和上述耳机充电座,耳机充电座定位耳机并给耳机供电。其中,耳机包括发声部、主控部及第二传输件,且第二传输件为防水传输件,发声部与主控部连接,第二传输件设于主控部靠近发声部一侧,当耳机与底座主体卡接时,耳机充电座与第二传输件电性连接,该电子装置具有与上述耳机充电座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功能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充电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充电座之让位弹性件与滑轮连接的示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电子装置;11、耳机充电座;12、耳机;20、耳机充电座;21、底座主体;22、滑轮;23、第一传输件;24、让位弹性件;30、耳机;31、发声部;32、主控部;33、第二传输件;
111、第一传输件;121、第二传输件;211、开口;21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请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10,该电子装置10包括耳机充电座11(第二实施例)及耳机12(第三实施例),耳机充电座11包括第一传输件111,耳机12包括第二传输件121,第一传输件111与第二传输件121配合,当耳机12放置于耳机充电座11时,耳机充电座11通过第一传输件111、第二传输件121给耳机12供电,或者,耳机充电座11通过第一传输件111、第二传输件121与耳机12进行数据传输。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充电座20,用于定位耳机,该耳机充电座20包括底座主体21及滑轮22,底座主体21一端设有开口211,开口211的壁面设有至少一滑轮22,且滑轮22外露于开口211的壁面,在使用时,将耳机沿着滑轮22穿过开口211,减少了耳机充电座20对耳机的损坏,提高了耳机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滑轮22外露于开口211的壁面,耳机沿着滑轮22穿过开口211时,滑轮22可以防止耳机掉落,使得耳机与底座主体21卡接,提高耳机充电座20给耳机充电时的稳定性。
具体地,耳机充电座20可以包括两个滑轮22,两个滑轮22设于开口211的相对壁面。
具体地,滑轮22为弹性材料制成,能够减少对耳机的挤压力,从而减少耳机充电座20对耳机的损坏,提高了耳机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耳机充电座20包括第一传输件23,第一传输件23设于底座主体21一侧,当耳机与底座主体21卡接时,耳机与第一传输件23电性连接,便于耳机充电座20给耳机充电或耳机充电座20与耳机进行数据传输。
具体地,第一传输件23为弹片结构,使得第一传输件23的电性导通能力强,既能保证耳机充电座20与耳机保持良性接触,又能使得耳机抽离耳机充电座20时,第一传输件23由于弹力作用恢复原状,不影响下次使用。当然,第一传输件23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如触点结构,只要满足当耳机与底座主体21卡接时,耳机与第一传输件23电性连接即可。
具体地,第一传输件23的数量为五个,能够保证耳机充电座20与耳机正常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底座主体21设有凹槽212,凹槽212设于底座主体21背离开口211的一端,当耳机与底座主体21卡接时,耳机部分置于凹槽212内,使得耳机紧贴底座主体21,能够保证耳机与耳机充电座20保持良性接触,进一步提高耳机充电座20给耳机充电或耳机充电座20与耳机进行数据传输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耳机充电座20包括至少一让位弹性件24,让位弹性件24一端连接底座主体21,相对端连接滑轮22,耳机沿着滑轮22穿过开口时,滑轮22可以通过让位弹性件24给耳机让位,减少对耳机的挤压力,进一步减少了耳机充电座20对耳机的损坏,提高了耳机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让位弹性件24可以为弹簧,也可以为弹片,只要满足耳机沿着滑轮22穿过开口时,滑轮22可以通过让位弹性件24给耳机让位即可。
具体地,让位弹性件24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为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让位弹性件24的数量为两个为例进行描述,如图4所示,两个让位弹性件24之一的一端与底座主体21连接、相对端段与滑轮22的一端连接,两个让位弹性件24另一的一端与底座主体21连接、相对端段与滑轮22的相对端连接,耳机沿着滑轮22穿过开口时,滑轮22可以通过两个让位弹性件24给耳机让位。
作为一种变形实施例,滑轮22也可以设置在耳机上,在使用时,耳机通过其滑轮22穿过开口211并卡接于底座主体21,减少了耳机充电座20对耳机的损坏,提高了耳机的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变形实施例,耳机可以设有第一磁吸件,凹槽212内与所述第一磁吸件对应的位置可以设有第二磁吸件(图未示),当耳机与底座主体21卡接时,耳机部分置于凹槽212内,第一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磁吸连接,保证耳机稳定放置于耳机充电座20上。
作为一种变形实施例,开口211的相对壁面对应的两个支臂(图未示)为可转动结构设置,当耳机沿着滑轮22穿过开口时,所述两个支臂向远离耳机的方向转动,减少对耳机的挤压力,耳机沿着滑轮22穿过开口211时,所述两个支臂恢复原状,使得耳机与底座主体21卡接,提高耳机充电座20给耳机充电时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30,包括发声部31、主控部32及第二传输件33,发声部31与主控部32连接,且连接处呈一柱体,耳机30置于耳机充电座时,所述柱体与耳机充电座的底座主体卡接,能够提高耳机充电座给耳机30充电时的稳定性。
耳机30进一步包括第二传输件33,第二传输件为防水传输件,第二传输件33设于主控部32靠近发声部31一侧,当耳机30与底座主体卡接时,耳机充电座与第二传输件33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耳机充电座及电子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主体一端设一开口,并在开口的壁面的设置至少一滑轮,滑轮外露于开口,在使用时,将耳机沿着滑轮穿过开口,避免了传统耳机充电时硬塞进耳机充电座,减少了耳机充电座对耳机的损坏,提高了耳机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滑轮外露于开口的壁面,耳机沿着滑轮穿过开口时,滑轮可以防止耳机掉落,使得耳机与底座主体卡接,提高耳机充电座给耳机充电时的稳定性。
2、通过在底座主体一侧设置第一传输件,使得当耳机与底座主体卡接时,耳机与第一传输件电性连接,便于耳机充电座给耳机充电或耳机充电座与耳机进行数据传输。此外,第一传输件为弹片结构,电性导通能力强,既能保证耳机充电座与耳机保持良性接触,又能使得耳机抽离耳机充电座时,第一传输件由于弹力作用恢复原状,不影响下次使用。
3、通过在底座主体背离开口一端设置凹槽,当耳机与底座主体卡接时,耳机部分置入凹槽内,使得耳机紧贴底座主体,能够保证耳机与耳机充电座保持良性接触,进一步提高耳机充电座给耳机充电或耳机充电座与耳机进行数据传输时的稳定性。
4、通过设置至少一让位弹性件,所述至少一让位弹性件一端连接底座主体,相对端连接滑轮,耳机沿着滑轮穿过开口时,滑轮可以通过让位弹性件给耳机让位,减少对耳机的挤压力,进一步减少了耳机充电座对耳机的损坏,提高了耳机的使用寿命。
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耳机和上述耳机充电座,耳机充电座定位耳机并给耳机供电。其中,耳机包括发声部、主控部及第二传输件,且第二传输件为防水传输件,发声部与主控部连接,第二传输件设于主控部靠近发声部一侧,当耳机与底座主体卡接时,耳机充电座与第二传输件电性连接,该电子装置具有与上述耳机充电座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耳机充电座,用于定位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充电座包括底座主体及滑轮;所述底座主体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壁面设有至少一所述滑轮,所述至少一滑轮外露于所述开口的壁面,所述耳机穿过所述开口与所述底座主体卡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耳机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充电座进一步包括第一传输件,所述第一传输件设于所述底座主体一侧,当所述耳机与所述底座主体卡接时,所述耳机与所述第一传输件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耳机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主体进一步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设于所述底座主体背离所述开口的一端,当所述耳机与所述底座主体卡接时,所述耳机部分置于所述凹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耳机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充电座进一步包括至少一让位弹性件,所述至少一让位弹性件一端连接所述底座主体,相对端连接所述滑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耳机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充电座包括两个滑轮,所述滑轮设于所述开口的相对壁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耳机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为弹性材料制成。
7.如权利要求2所述耳机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件的数量为五个。
8.如权利要求2所述耳机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件为弹片结构。
9.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充电座,所述耳机充电座定位所述耳机并给所述耳机供电。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发声部、主控部及第二传输件;所述发声部与所述主控部连接,所述第二传输件设于所述主控部靠近所述发声部一侧,当所述耳机与所述底座主体卡接时,所述耳机充电座与所述第二传输件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传输件为防水传输件。
CN202020116178.3U 2020-01-18 2020-01-18 耳机充电座及电子装置 Active CN2110471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16178.3U CN211047175U (zh) 2020-01-18 2020-01-18 耳机充电座及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16178.3U CN211047175U (zh) 2020-01-18 2020-01-18 耳机充电座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47175U true CN211047175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39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16178.3U Active CN211047175U (zh) 2020-01-18 2020-01-18 耳机充电座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471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39832B2 (en) Headphones
WO2021120330A1 (zh) 耳机
CN211047175U (zh) 耳机充电座及电子装置
CN207075089U (zh) 扬声器
GB2566593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09948729U (zh) 无线耳机的充电配合定位装置
CN209184774U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充电系统
CN208939601U (zh) 无线充电器、车载支架及桌面支架
CN211209892U (zh) 一种tws耳机
CN208768275U (zh) 一种无线充电的头戴式耳机系统
CN111698609B (zh) 一种tws耳机及tws耳机充电盒
CN213485139U (zh) 一种通过磁铁吸附实现主机可分离式结构的独立智能耳机
CN212519387U (zh) 一种tws耳机及tws耳机充电盒
CN210958754U (zh) 耳机充电接触板及其充电盒
CN111479187B (zh) 一种手环式tws装置
KR20020086442A (ko) 영구자석 단자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2 장치간 전기적 콘택 구조
JP2012234627A (ja) 小型マグネット式コネクター
CN210380303U (zh) 一种手机支架磁吸式充电结构充电支架底座
CN211240066U (zh) 耳机充电接触板及其充电盒
CN214900952U (zh) 一种手机充电支座架
CN215187323U (zh) 蓝牙耳机
CN215870925U (zh) 一种带有可位移线圈的无线充电器
CN214125499U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系统
CN219833171U (zh) 异形磁吸结构
CN214125500U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