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45564U - 一种功率型锂离子电池盖板负极软连接片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功率型锂离子电池盖板负极软连接片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45564U
CN211045564U CN201921857480.8U CN201921857480U CN211045564U CN 211045564 U CN211045564 U CN 211045564U CN 201921857480 U CN201921857480 U CN 201921857480U CN 211045564 U CN211045564 U CN 2110455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ole
connection piece
negative electrode
connecting piece
thick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5748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威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Gotio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Guoxua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Guoxua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Guoxua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5748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455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455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455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功率型锂离子电池盖板负极软连接片结构,包括包括负极连接片,负极连接片包括多层负极软连接片,负极连接片的厚度与待连接的负极耳的厚度一致。本实用新型通过使负极连接片的厚度与待连接的负极耳的厚度一致以保证负极连接片的高过流能力,并通过将负极连接片设置为多层负极软连接片,降低盖板极柱焊时负极连接片焊裂、虚焊情况,同时在一定程度减少了负极连接片的硬度,使负极连接片易张口折极耳,有效提高焊印重合度高,进一步增加了电池盖板的过流能力,提高了功率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功率型锂离子电池盖板负极软连接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功率型锂离子电池盖板负极软连接片结构。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生产中涉及到卷芯组装工序,其中卷芯与电池盖板连接片焊接时容易出现极柱焊接后负极连接片表层出现断裂影响连接片处过流能力,从而降低了电池的功率性能,另外盖板连接片软硬程度不同会导致连接片开口角度不一致影响卷芯极耳与连接片焊接的重合度,减小了焊印的过流面积从而降低了电池的功率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功率型锂离子电池盖板负极软连接片结构,可减少盖板极柱焊虚焊及连接片硬度情况,增加电池的盖板软连接片的过流能力,提高功率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功率型锂离子电池盖板负极软连接片结构,包括包括负极连接片,负极连接片包括多层负极软连接片,负极连接片的厚度与待连接的负极耳的厚度一致。
优选地,负极连接片包括第一负极软连接片和第二负极软连接片,第一负极软连接片包括焊接的两层第一软连接片,每层第一软连接片的厚度为0.15mm,第二负极软连接包括焊接的三层第二软连接片,每层第二软连接片的厚度为0.05mm,第一负极软连接片和第二负极软连接片焊接。
优选地,负极连接片包括第三负极软连接片,第三负极软连接片包括焊接的三层第三软连接片,每层第三软连接片的厚度为0.15mm。
优选地,负极连接片包括第五负极软连接片和和第六负极软连接片,第五负极软连接片包括焊接的四层第五软连接片,每层第五软连接片的厚度为0.10mm,第六负极软连接片为单层的第六软连接片,第六软连接片的厚度为0.05mm,第五负极软连接片和和第六负极软连接片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使负极连接片的厚度与待连接的负极耳的厚度一致以保证负极连接片的高过流能力。
(2)通过将负极连接片设置为多层负极软连接片,降低盖板极柱焊时负极连接片焊裂、虚焊情况,同时在一定程度减少了负极连接片的硬度,使负极连接片易张口折极耳,有效提高焊印重合度高,进一步增加了电池盖板的过流能力,提高了功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功率型锂离子电池盖板负极软连接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功率型锂离子电池盖板负极软连接片结构的硬度和焊接效果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1和附图2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功率型锂离子电池盖板负极软连接片结构,包括负极连接片1,负极连接片1包括多层负极软连接片,负极连接片1的厚度与待连接的负极耳的厚度一致。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电池盖板和壳体尺寸经固定的情况下,负极连接片1的过流能力经过仿真实验计算得出,为了避免影响入壳和负极连接片1的过流能力,要求负极连接片1的厚度与负极耳的厚度保持一致,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使负极连接片1的厚度与待连接的负极耳的厚度一致以保证负极连接片1的高过流能力;此外,将负极连接片1设置为多层负极软连接片,降低盖板极柱焊时负极连接片1焊裂、虚焊情况,同时在一定程度减少了负极连接片1的硬度,使负极连接片1易张口折极耳,有效提高焊印重合度高,进一步增加了电池盖板的过流能力,提高了功率性能。
实施例1
待连接的负极耳的厚度为0.45mm,该实施例中的负极连接片为编号1,编号1负极连接片包括第四负极软连接片,第四负极软连接片包括焊接的9层第四软连接片,每层第四软连接片的厚度为0.05mm。
对编号1负极连接片进行硬度和焊接效果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2
待连接的负极耳的厚度为0.45mm,该实施例中的负极连接片为编号2,编号2负极连接片包括第一负极软连接片和第二负极软连接片,第一负极软连接片包括焊接的两层第一软连接片,每层第一软连接片的厚度为0.15mm,第二负极软连接包括焊接的三层第二软连接片,每层第二软连接片的厚度为0.05mm,第一负极软连接片和第二负极软连接片焊接。
对编号2负极连接片进行硬度和焊接效果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3
待连接的负极耳的厚度为0.45mm,该实施例中的负极连接片为编号3,编号3负极连接片包括第三负极软连接片,第三负极软连接片包括焊接的三层第三软连接片,每层第三软连接片的厚度为0.15mm。
对编号2负极连接片进行硬度和焊接效果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4
待连接的负极耳的厚度为0.45mm,该实施例中的负极连接片为编号3,编号3负极连接片包括第五负极软连接片和和第六负极软连接片,第五负极软连接片包括焊接的四层第五软连接片,每层第五软连接片的厚度为0.10mm,第六负极软连接片为单层第六软连接片,第六软连接片厚度为0.05mm,第五负极软连接片和和第六负极软连接片焊接。
对编号2负极连接片进行硬度和焊接效果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Figure BDA0002255784100000041
其中,实际硬度从“★”到“★★★★”表示硬度由软到硬。
结果表明,编号1出现大量盖板极柱焊连接片断裂情况,焊接效果较差,编号2和编号3未出现连接片断裂情况,编号4出现一个连接片断裂情况。
对实施例2中的编号2负极连接片、实施例3中编号3负极连接片、实施例4中的编号四负极连接片的焊接情况进行连接片实际拉拔力测试,结果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使用相同参数下,编号3的实际焊接强度要低于编号4和编号2的,即单层连接片越厚对焊机功率要求越高。
综合上述,两种验证方法可以看出编号2负极连接片的组合方案焊接效果最好,没有出现连接片焊裂情况,并且该负极连接片1厚度组合的整体硬度不高,来料开口容易保持一致,卷芯负极极耳容易送入负极连接片1中,从而焊接重合度较高,降低了过流面积低的风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功率型锂离子电池盖板负极软连接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负极连接片(1),负极连接片(1)包括多层负极软连接片,负极连接片(1)的厚度与待连接的负极耳的厚度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型锂离子电池盖板负极软连接片结构,其特征在于,负极连接片(1)包括第一负极软连接片和第二负极软连接片,第一负极软连接片包括焊接的两层第一软连接片,每层第一软连接片的厚度为0.15mm,第二负极软连接包括焊接的三层第二软连接片,每层第二软连接片的厚度为0.05mm,第一负极软连接片和第二负极软连接片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型锂离子电池盖板负极软连接片结构,其特征在于,负极连接片(1)包括第三负极软连接片,第三负极软连接片包括焊接的三层第三软连接片,每层第三软连接片的厚度为0.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型锂离子电池盖板负极软连接片结构,其特征在于,负极连接片(1)包括第五负极软连接片和和第六负极软连接片,第五负极软连接片包括焊接的四层第五软连接片,每层第五软连接片的厚度为0.10mm,第六负极软连接片为单层的第六软连接片,第六软连接片的厚度为0.05mm,第五负极软连接片和和第六负极软连接片焊接。
CN201921857480.8U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功率型锂离子电池盖板负极软连接片结构 Active CN2110455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57480.8U CN211045564U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功率型锂离子电池盖板负极软连接片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57480.8U CN211045564U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功率型锂离子电池盖板负极软连接片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45564U true CN211045564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34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57480.8U Active CN211045564U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功率型锂离子电池盖板负极软连接片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455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14594A (zh) * 2022-05-10 2022-08-16 安徽力翔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软态连接高耐久安全顶盖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14594A (zh) * 2022-05-10 2022-08-16 安徽力翔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软态连接高耐久安全顶盖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49291B (zh) 一种圆柱型电池无极耳焊接的制备方法
CN107834014B (zh) 一种高功率圆柱型锂离子电芯
EP1267429A4 (en) BATTERY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WELDED ARTICLE, AND BASE
CN107234329B (zh) 一种软包电芯的极耳焊接方法
CN211045564U (zh) 一种功率型锂离子电池盖板负极软连接片结构
CN107671414B (zh) 锂离子电池极耳超声波焊接方法及极耳焊接保护方法
CN206293534U (zh) 一种电池模块
CN105449160A (zh) 一种防断裂的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正极片及制备方法
CN109830638A (zh) 一种高硬度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极片及卷芯制备方法
DE112017004334T5 (de) Verfahren zum ultraschallschweissen eines separator
JPH08171896A (ja) パック電池の製造法
CN104466075A (zh) 一种锂电池极耳与极柱的连接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207530032U (zh) 一种高密封防漏液的锂离子电池极耳
CN102244290A (zh) 一种超薄锂离子电池
CN104600235A (zh) 一种用于软包锂电池的复合金属结构正极耳及制造方法
CN105489938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叠片方式
CN102489857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铝极耳和镍带之间的焊接方法
CN109037569A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模组电连接结构
CN209401736U (zh) 电极构件、电极组件及二次电池
CN104091913B (zh) 一种动力电池极柱体加工工艺及动力电池极柱体
CN205723735U (zh) 二次电池极柱连接结构
CN203631644U (zh) 用于软包锂电池的复合金属结构正极耳及复合金属带材
CN210272523U (zh) 一种极耳与极片的焊接结构
CN203895513U (zh) 一种超薄型焊片扣式电池
WO2021056822A1 (zh) 断路器引脚片、断路器及电化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