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44482U - 校车人员滞留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校车人员滞留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44482U
CN211044482U CN201922449853.4U CN201922449853U CN211044482U CN 211044482 U CN211044482 U CN 211044482U CN 201922449853 U CN201922449853 U CN 201922449853U CN 211044482 U CN211044482 U CN 2110444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hool bus
circuit
microprocessor
detection device
mounting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4985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夕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244985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444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444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4448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校车人员滞留检测装置,包括微处理器,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的红外检测电路、报警电路及供电电源,红外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所述的微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报警电路,所述的红外检测电路包括能检测人具体位置的红外阵列传感器;还包括拆装架,该拆装架包括位于校车座位正上方的安装板、两根沿校车长度方向延伸的固定杆及滑杆,所述红外阵列传感器设于安装板下表面,安装板的上表面连接于滑杆上,所述固定杆设于校车内顶壁两侧,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于固定杆上。本实用新型能够扩大红外检测的范围,能充分检测到校车内的人员,进而有效避免人员滞留。

Description

校车人员滞留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校车人员滞留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几乎每年都有幼儿被滞留校车致死的事件,这种情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于是市场上出现了能够检测车内是否由人员滞留的装置。例如专利号为ZL201820754509.9,名称为《车内滞留人员安全防护系统》,该专利通过在车内设置检测电路(包括红外传感器)感应车内有人员滞留时,通过警报电路(语音电路、显示电路)进行提示,并能通过GSM电路将信息传给手机用户,达到远程提示的作用。
一般是在一个位置设置一个红外传感器,但是现有的红外传感器感应面积有限,如果儿童没有在位置上就不能被检测到;而且儿童很可能睡着了,如果没有移动的话,红外传感器也是无法检测到的。另外,为了避免儿童弄坏红外传感器,该传感器一般是固定于校车上的,需要对校车的改装十分大,损坏后拆装起来非常费力。逐一拆装,速度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准确判断车内是否有人员滞留的校车人员滞留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校车人员滞留检测装置,包括微处理器,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的红外检测电路、报警电路及供电电源,红外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所述的微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报警电路,所述的红外检测电路包括能检测人具体位置的红外阵列传感器;还包括拆装架,该拆装架包括位于校车座位正上方的安装板、两根沿校车长度方向延伸的固定杆及滑杆,所述红外阵列传感器设于安装板下表面,安装板的上表面连接于滑杆上,所述固定杆设于校车内顶壁两侧,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于固定杆上。选用红外阵列传感器进而能够感应到更大的范围内的人员,即使不在座位上的人员都能够被检测到;其次设置了拆装架可方便红外传感器的拆装,还能在不同校车上拆装安装板、滑杆,使用更为灵活;而且整个装置只需要两根固定杆与校车直接连接,所以对校车的改装之处十分小,改装成本低;安装速度也提高很多,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安装板的位置,能适应不同校车座位的格局。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中间处设有第一C形卡套,第一C形卡套卡接于滑杆外,安装板上表面两侧处设有限位凸部,滑杆上设有供限位凸部插入的凹部,安装板上表面两端处设有弹性压紧于校车内顶壁的缓冲加固件。第一C形卡套可实现安装板的快速拆装;所述限位凸部、凹部可提高安装板安装的牢固性和稳定性;所述缓冲加固件可实现缓冲、减震作用,对红外阵列传感器进行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加固件包括两个压块、连接于两个压块之间的弹性件,其中一个压块连接于安装板上表面,另一个压块压紧于校车内顶壁。该结构简单,接触面积大,压紧的稳定性和缓冲效果好。
进一步地,所述滑杆两端插接第二C形卡套,第二C形卡套卡接于固定杆外。该设计结构简单,安装牢固,拆装方便,更加容易生产,而且运输时占用空间更小。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套设定位环,定位环的顶端连接第一螺柱;还包括固定于校车内顶部的插接座,插接座上设有与第一螺柱螺纹连接螺纹槽。该设计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连接牢固、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报警电路包括GSM电路、语音电路和显示电路,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信号经GSM电路、语音电路及显示电路输出;其中GSM电路还与用户手机无线通信,并将微处理器的输出信号输送至用户手机。
进一步地,所述的供电电源包括光伏板和蓄电池,光伏板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相连,蓄电池的电源输出端与微处理的电源输入端相连。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扩大红外检测的范围,能充分检测到校车内的人员,进而有效避免人员滞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后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部分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其中,微处理器1;红外阵列传感器2;报警电路3;供电电源4;拆装架5、安装板51、第一C形卡套51a;固定杆52、定位环52a、第一螺柱52b;滑杆53、第二C形卡套53a;限位凸部54;缓冲加固件55、压块55a、弹性件55b;插接座56;校车座位101;校车1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5所示,一种校车人员滞留检测装置,包括微处理器1,分别与微处理器1连接的红外检测电路、报警电路3及供电电源4,红外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1。所述的微处理器可采用STM32F103单片机。
所述的微处理器1的输出端连接报警电路3,所述的报警电路3包括GSM电路、语音电路和显示电路,所述微处理器1的输出信号经GSM电路、语音电路及显示电路输出;其中GSM电路还与用户手机无线通信,并将微处理器1的输出信号输送至用户手机。所述的GSM电路可采用SIM900A模块。所述的语音电路可采用SYN6288语音芯片。所述显示电路可采用2.8寸TFT液晶触摸屏。所述的供电电源4包括光伏板和蓄电池,光伏板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相连,蓄电池的电源输出端与微处理的电源输入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红外检测电路包括红外阵列传感器2。红外阵列传感器2能检测人具体位置。该红外阵列传感器的型号、分布情况可根据要设计,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红外阵列传感器的型号选为AMG8833 8x8。
为了方便拆装,于是本实用新型还加设了拆装架5,该拆装架5包括安装板51、固定杆52及滑杆53。其中,安装板51位于校车座位101正上方。两根固定杆52分别设于校车100内顶壁两侧,且固定杆52沿校车100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红外阵列传感器2设于安装板51下表面。安装板51的上表面连接于滑杆53上,具体的,所述安装板51的上表面中间处设有第一C形卡套51a,该第一C形卡套51a最好由弹性塑料制成,第一C形卡套51a卡接于滑杆53外。安装板51上表面两侧处设有限位凸部54,滑杆53上设有凹部,凹部供限位凸部54插入,进而对安装板51的位置进行固定。优选的,安装板51上表面两端处设有缓冲加固件55,该缓冲加固件55弹性压紧于校车100内顶壁。所述缓冲加固件55可以是海绵块,但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缓冲效果和安装的稳定性,于是所述缓冲加固件55包括两个压块55a和弹性件55b,弹性件55b优选为弹簧,弹性件55b连接于两个压块55a之间,其中一个压块55a连接于安装板51上表面,另一个压块压紧于校车100内顶壁。
所述滑杆53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于固定杆52上,该可拆卸连接方式现有的一些可拆卸连接方式。但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杆53两端插接第二C形卡套53a,该第二C形卡套53a也最好由弹性塑料制成。第二C形卡套53a卡接于固定杆52外。
为了方便固定杆52的拆装,于是所述固定杆52的两端套设定位环52a,定位环52a的顶端连接第一螺柱52b;还包括固定于校车100内顶部的插接座56,该固定方式可以是焊接、螺丝固定等,插接座56上设有开口朝下的螺纹槽,第一螺柱52b螺纹连接于螺纹槽内。
安装时,先在校车100顶壁两侧均安装两个插接座56,然后取两根固定杆52,将每一根固定杆52分别穿过校车顶壁一侧的两个安装座56。然后,在滑杆53两端插接第二C形卡套53a,将第二滑杆53对准校车座位正上方,然后将第二C形卡套53a卡接于固定杆52外。最后,将安装板51的第一C形卡套51卡接于滑杆上,完成安装。拆卸的顺序根安装顺序相反,此处不再赘述。
使用时,微处理器1可与校车电源连接,微处理器1感应到校车电源断电后,当然该装置也不受校车电源是否通电的限制,此处只是为了节能环保。然后启动本装置,红外阵列传感器2感应到校车内有人员滞留时,向微处理器1发送信号,微处理器1通过GSM电路发送给用户手机,并通过语音电路播报、显示电路显示车内有滞留人员。此处可以根据需要增加计时器,利用计时器的计时功能,在一段时间后自动关闭该装置,例如计时器计时,在5分钟内红外阵列传感器2没有检测到校车内有人员滞留,则微处理器1关闭供电电源4。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校车人员滞留检测装置,包括微处理器(1),分别与微处理器(1)连接的红外检测电路、报警电路(3)及供电电源(4),红外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1);所述的微处理器(1)的输出端连接报警电路(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检测电路包括能检测人具体位置的红外阵列传感器(2);还包括拆装架(5),该拆装架(5)包括位于校车座位(101)正上方的安装板(51)、两根沿校车(100)长度方向延伸的固定杆(52)及滑杆(53),所述红外阵列传感器(2)设于安装板(51)下表面,安装板(51)的上表面连接于滑杆(53)上,所述固定杆(52)设于校车(100)内顶壁两侧,所述滑杆(53)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于固定杆(5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车人员滞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51)的上表面中间处设有第一C形卡套(51a),第一C形卡套(51a)卡接于滑杆(53)外,安装板(51)上表面两侧处设有限位凸部(54),滑杆(53)上设有供限位凸部(54)插入的凹部,安装板(51)上表面两端处设有弹性压紧于校车(100)内顶壁的缓冲加固件(5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校车人员滞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加固件(55)包括两个压块(55a)、连接于两个压块(55a)之间的弹性件(55b),其中一个压块连接于安装板(51)上表面,另一个压块压紧于校车(100)内顶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车人员滞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53)两端插接第二C形卡套(53a),第二C形卡套(53a)卡接于固定杆(52)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车人员滞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52)的两端套设定位环(52a),定位环(52a)的顶端连接第一螺柱(52b);还包括固定于校车(100)内顶部的插接座(56),插接座(56)上设有与第一螺柱(52b)螺纹连接螺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车人员滞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报警电路(3)包括GSM电路、语音电路和显示电路,所述微处理器(1)的输出信号经GSM电路、语音电路及显示电路输出;其中GSM电路还与用户手机无线通信,并将微处理器(1)的输出信号输送至用户手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车人员滞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电电源(4)包括光伏板和蓄电池,光伏板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相连,蓄电池的电源输出端与微处理的电源输入端相连。
CN201922449853.4U 2019-12-31 2019-12-31 校车人员滞留检测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0444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9853.4U CN211044482U (zh) 2019-12-31 2019-12-31 校车人员滞留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9853.4U CN211044482U (zh) 2019-12-31 2019-12-31 校车人员滞留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44482U true CN211044482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37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4985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044482U (zh) 2019-12-31 2019-12-31 校车人员滞留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444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77399U (zh) 多功能护理智能轮椅
CN103401961A (zh) 一种自动点亮手机屏幕的方法和系统
CN206575648U (zh) 一种智能台灯
CN211044482U (zh) 校车人员滞留检测装置
CN204870604U (zh) 一种弹片式汽车座椅占位压力传感器
CN206021007U (zh) 一种床及监控系统
CN111307193A (zh) 一种轮船用监测传感器固定安装装置
CN205050312U (zh) 一种座椅的多功能提醒器
CN204845843U (zh) 一种压簧式汽车座椅占位压力传感器
CN205301824U (zh) 一种多功能登山腕表
CN206699825U (zh) 一种学生多媒体学习矫姿桌椅
CN205539983U (zh)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具有久坐提醒功能的闹钟
CN209029586U (zh) 开关插座的拆装结构
US20220227259A1 (en) Vehicular child monitoring system
CN202086063U (zh) 信息提示型公共座椅
CN209915975U (zh) 一种家用远程动态血压监护仪
CN217085917U (zh) 青少年用眼数据采集矫正装置
CN208128343U (zh) 一种手机充电宝
CN206533463U (zh) 基于rfid识别技术的多功能实用型可视电话机
CN218001318U (zh) 一种语音提示正姿护眼台灯
CN207475253U (zh) 多功能充电宝
CN105092001A (zh) 微型电子称
CN110239435A (zh) 一种校车防遗漏系统
CN204789989U (zh) 一种障碍物检测装置
CN204596098U (zh) 一种多功能坐姿矫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7

Termination date: 202012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