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41327U - 一种倒扣扎带固定结构、扎带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倒扣扎带固定结构、扎带及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41327U
CN211041327U CN201921382081.0U CN201921382081U CN211041327U CN 211041327 U CN211041327 U CN 211041327U CN 201921382081 U CN201921382081 U CN 201921382081U CN 211041327 U CN211041327 U CN 2110413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al
proximal
tie
ribbon
p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8208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逸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8208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413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413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413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倒扣扎带固定结构、扎带及空调,该固定结构包括扎带安装件,扎带安装件固定到安装基体上,扎带安装件具有近端部、远端部和设置在近端部与远端部之间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扎带连接于近端部;第一侧部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于远端部和近端部,第二侧部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中,第三端连接于远端部,第四端为自由端并且其上设置有按压部;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倒扣和第二倒扣,自按压部的外侧向第一侧部方向按压按压部时,能够使得第二倒扣向第一侧部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倒扣扎带安装和拆卸困难的问题,而且可使倒扣扎带牢固安装,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倒扣扎带固定结构、扎带及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倒扣扎带固定结构及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广泛,而用户对于空调需求量的增加,对空调的生产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空调生产过程中,存在一种倒扣扎带,在走线中有着关键作用,倒扣扎带通过固定结构固定到安装孔内,其现有的固定结构的安装和拆卸方法是:插入安装时,固定结构的锥台状端头部的周侧受到安装孔的压力向内收缩变形直接插入孔内,但在拆卸时需要从安装孔位下侧人工挤压锥台状端头部的周侧,使其向内收缩变形抽出安装孔进行拆除。
可见,现有倒扣扎带的固定结构在安装完成后,如需拆卸,需要人工挤压锥台状端头部的周侧,且至少需要从两侧挤压才能有效地使端头部向内收缩变形,锥台状端头部表面光滑,挤压时不易抓握,易打滑,操作费时费力;同时,由于安装孔位下侧多数为封闭的环境,很难实现人工伸入安装孔位下侧去挤压锥台状端头部造成拆卸非常困难,实用性低,生产效率低。
此外,由于固定结构拆卸困难,在操作过程中容易损坏,使用寿命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倒扣扎带固定结构,该固定结构包括扎带安装件,所述扎带安装件具有近端部、远端部和设置在所述近端部与所述远端部之间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扎带连接所述近端部;所述第一侧部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远端部和所述近端部,所述第二侧部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中,所述第三端连接于所述远端部,所述第四端为自由端并且其上设置有按压部;所述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倒扣和第二倒扣,自所述按压部的外侧向所述第一侧部方向按压所述按压部时,能够使得所述第二倒扣向所述第一侧部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扎带安装件可固定到安装基体上,所述安装基体设置有安装孔位,当所述第一倒扣和第二倒扣卡设于所述安装孔位的远端侧时,实现所述扎带安装件与所述安装基体的固定,并且所述按压部位于所述安装孔位的近端侧。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侧部的邻近所述第三端的位置具有弹性形变部,当自所述按压部的外侧向所述第一侧部方向按压所述按压部时,所述弹性形变部发生形变使得所述第二倒扣向所述第一侧部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部为薄壁结构,与所述远端部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端包括一转轴,所述转轴固定于所述远端部,当自所述按压部的外侧向所述第一侧部方向按压所述按压部时,所述第二倒扣绕转轴向所述第一侧部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倒扣具有自所述近端部向所述远端部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一退让部和第一倾斜部,当所述第一倒扣卡设于所述安装孔位的远端侧时,所述第一退让部的外侧面大致垂直于所述安装孔位的远端侧所在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倒扣具有自所述近端侧向所述远端侧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二退让部和第二倾斜部,当所述第二倒扣卡设于所述安装孔位的远端侧时,所述第二退让部的外侧面大致垂直于所述安装孔位的远端侧所在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近端部的远端侧、所述第一侧部的内侧、所述第二侧部的内侧和所述远端部的近端侧之间限定出一避让槽,所述近端部的远端侧与所述第四端的内侧限定出所述避让槽的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近端部的远端侧朝向所述第四端内侧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按压部向所述第一侧部方向的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扎带安装件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倒扣同侧设置的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分别具有第一止挡端和第二止挡端,当所述第一倒扣和第二倒扣卡设于所述安装孔位的远端侧时,所述第一止挡端和第二止挡端与所述安装基体的近端侧相抵触或抵近。
进一步的,所述按压部包含所述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二止挡端位于所述按压部的远端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止挡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近端部的外侧面,另一端为所述第一止挡端。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扎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的倒扣扎带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的倒扣扎带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至少包括:
(1)本实用新型在固定结构的一侧设置按压部,自按压部的外侧向第一侧部方向按压按压部时,能够实现第二倒扣向第一侧部方向移动,相比现有技术中需要从周侧挤压锥台状圆周部,操作非常方便,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2)本实用新型当第一倒扣和第二倒扣卡设于所述安装孔位的远端侧时,按压部留在安装孔位的近端侧,即按压部不通过安装孔到安装孔位的下侧,无需使人工伸入安装孔下侧去按压按压部,使扎带安装件很便捷地从安装孔位中移出,解决了倒扣扎带拆卸不便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3)本实用新型令第二侧部一侧具有弹性形变部,从而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更便于操作,结构简单,且使远端部更加牢固。
(4)本实用新型令第二侧部为薄壁结构,且和远端部为一体成型,薄壁结构形成弹性形变部,结构更加简单,加工方便。
(5)本实用新型还可设置转轴,通过当自按压部的外侧向所述第一侧部方向按压按压部时,第二侧部绕转轴向第一侧部方向移动,从而实现扎带安装件的拆卸,更加方便易操作。
(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退让部的外侧面大致垂直于安装孔位的远端侧所在平面,从而在按压按压部时使扎带安装件更方便拆除,避免安装孔位侧壁和第一退让部发生干涉。
(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退让部的外侧面大致垂直于安装孔位的远端侧所在平面,从而在安装空间很小情况下,也可从第二侧部进行扎带安装件的拆卸,避免安装孔位侧壁和第二退让部发生干涉。
(8)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避让槽,且在近端部的远端侧与第四端的内侧限定出避让槽的开口,为按压部提供了按压空间,使扎带安装件有足够空间使倒扣扎带拆除,防止按压部在按压过程中与第一侧部发生干涉,且节省材料。
(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按压部向第一侧部方向的过度移动,从而对按压部起到限位保护作用,防止压力过大情况下出现损坏变形等现象。
(10)本实用新型通过当第一倒扣和第二倒扣卡设于安装孔位的远端侧时,使第一止挡端和第二止挡端与安装基体的近端侧相抵触或抵近,对扎带安装件起到固定作用,防止其左右晃动。
(1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二止挡端设置于按压部的远端侧,既对扎带安装件起到了固定作用,又将结构进行了精简,更加美观简单。
(1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止挡部的一端连接于近端部的外侧面,另一端作为第一止挡端,实现了对扎带安装件的固定,同时将第一止挡部连接于近端部外侧面,使结构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倒扣扎带固定结构自然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倒扣扎带固定结构包括弹性形变部时按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c)为本实用新型倒扣扎带固定结构包括转轴时按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倒扣扎带固定结构装配过程中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倒扣扎带固定结构实际装配后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安装基体;11-安装孔位;2-近端部;21-第一止挡部;211-第一止挡端;22-第一限位部;3-远端部;4-第一侧部;41-第一端;42-第二端;43-第一倒扣;431-第一退让部;432-第一倾斜部;5-第二侧部;51-第三端;52-第四端;521-按压部;5211-第二止挡部;52111-第二止挡端;53-第二倒扣;531-第二退让部;532-第二倾斜部;54-弹性形变部;55-转轴;6-扎带;7-避让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见附图1(a)、(b)和附图2,一种倒扣扎带固定结构,该固定结构包括扎带安装件,所述扎带安装件具有近端部2、远端部3和设置在所述近端部2与所述远端部3之间的第一侧部4和第二侧部5;扎带6可固定连接于所述近端部2,扎带6可以与近端部2一体形成,还可以粘结或可拆卸等方式连接于近端部2;所述第一侧部4相对设置的第一端41和第二端42分别连接于所述远端部3和所述近端部2,所述第二侧部5相对设置的第三端51和第四端52中,所述第三端51连接于所述远端部3,所述第四端52为自由端并且其上设置有按压部521;所述第一侧部4和第二侧部5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倒扣43和第二倒扣53,自所述按压部521的外侧向所述第一侧部4方向按压所述按压部521时,能够使得所述第二倒扣53向所述第一侧部4方向移动。
因此,在扎带安装件的一侧设置按压部521,自按压部521的外侧向第一侧部4方向按压按压部521时,能够实现第二倒扣53向第一侧部4方向移动,相比现有技术中需要从周侧挤压锥台状圆周部,操作非常方便,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参见附图1(a)、(b)和附图2,所述安装基体1设置有安装孔位11,当所述第一倒扣43和第二倒扣53卡设于所述安装孔位11的远端侧时,实现所述扎带安装件与所述安装基体1的固定,并且所述按压部521位于所述安装孔位11的近端侧。
因此,按压部521不通过安装孔到安装孔位11的下侧,无需使人工伸入安装孔下侧去按压按压部521,使扎带安装件很便捷地从安装孔位11中移出,解决了倒扣扎带拆卸不便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远端侧”是指安装基体距离扎带安装件较远的一面;“近端侧”是指安装基体距离扎带安装件较近的一面。
需要说明的是:自然状态下,第一倒扣43和第二倒扣53之间的距离R1大于安装孔孔径R2,此时在安装后可以实现扎带安装件的固定;按压按压部时第一倒扣43和第二倒扣53之间的距离R3小于安装孔孔径R2,可使扎带安装件从安装孔位中安装插入或拆卸抽出。
参见附图1(a)、(b),在所述第二侧部5的邻近所述第三端51的位置具有弹性形变部54,当自所述按压部521的外侧向所述第一侧部4方向按压所述按压部521时,所述弹性形变部54发生形变使得所述第二倒扣53向所述第一侧部4方向移动。
因此,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更便于操作,结构简单,且使远端部3更加牢固。
参见附图1(a)、(b),所述第二侧部5可设置为薄壁结构,薄壁结构即可弹性变形,且可与所述远端部3一体成型。因此,结构更加简单,加工方便。
参见附图1(a)、(c),还可在所述第三端设置一转轴55,转轴55固定连接于所述远端部3,当自所述按压部521的外侧向所述第一侧部4方向按压所述按压部521时,所述第二倒扣53可绕转轴55转动转向所述第一侧部4方向,这种方式下,无需设置弹性形变部。
参见附图1(a)、(b)和附图2,所述第一倒扣43具有自所述近端部2向所述远端部3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一退让部431和第一倾斜部432,当所述第一倒扣43卡设于所述安装孔位11的远端侧时,所述第一退让部431的外侧面垂直或大致垂直于所述安装孔位11的远端侧所在平面。
因此,在按压按压部521时使扎带安装件更方便拆除,避免安装孔位11侧壁和第一退让部431发生干涉。
参见附图1(a)、(b)和附图2,所述第二倒扣53具有自所述近端侧向所述远端侧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二退让部531和第二倾斜部532,当所述第二倒扣53卡设于所述安装孔位11的远端侧时,所述第二退让部531的外侧面垂直或大致垂直于所述安装孔位11的远端侧所在平面。
因此,在安装空间很小情况下,也可从第二侧部5进行扎带安装件的拆卸,避免安装孔位11侧壁和第二退让部531发生干涉。
参见附图1(a)、(b),所述近端部2的远端侧、所述第一侧部4的内侧、所述第二侧部5的内侧和所述远端部3的近端侧之间限定出一避让槽7,所述近端部2的远端侧与所述第四端52的内侧限定出所述避让槽7的开口,该避让槽7可为多种形式,可为附图1中所示的U形,还可为V形或其它形状。
因此,为按压部521提供了按压空间,使扎带安装件有足够空间使倒扣扎带6拆除,防止按压部521在按压过程中与第一侧部4发生干涉,且节省材料。
参见附图1(a)、(b),所述近端部2的远端侧朝向所述第四端52内侧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限位部22,用于限制所述按压部521向所述第一侧部4方向的过度移动。
因此,对按压部521起到限位保护作用,防止压力过大情况下出现损坏变形等现象。
参见附图1(a)、(b)和附图2,所述扎带安装件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倒扣43和第二倒扣53同侧设置的第一止挡部21和第二止挡部5211,所述第一止挡部21和第二止挡部5211分别具有第一止挡端211和第二止挡端52111,当所述第一倒扣43和第二倒扣53卡设于所述安装孔位11的远端侧时,所述第一止挡端211和第二止挡端52111与所述安装基体1的近端侧相抵触或抵近。
因此,使第一止挡端211和第二止挡端52111与安装基体1的近端侧相抵触或抵近,对扎带安装件起到固定作用,防止其左右晃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抵触或抵近”是指第一、二止挡端和安装基座接近到使扎带安装件固定不产生晃动即可。
参见附图1(a)、(b),所述按压部521包含所述第二止挡部5211,所述第二止挡端52111位于所述按压部521的远端侧。
因此,既对扎带安装件起到了固定作用,又将结构进行了精简,更加美观简单。
参见附图1(a)、(b),所述第一止挡部2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近端部2的外侧面,另一端为所述第一止挡端211。
因此,实现了对扎带安装件的固定,同时将第一止挡部21连接于近端部2外侧面,使结构更加牢固。
参见附图1(a)、(b)和附图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包括如上述的倒扣扎带固定结构,当第一倒扣43和第二倒扣53卡设于安装孔位11的远端侧时,实现扎带安装件与安装基体1的固定,自按压部521的外侧向第一侧部4方向按压按压部521时,能够使得第二倒扣53向第一侧部4方向移动,方便扎带安装件的安装和拆卸。
综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解决倒扣扎带拆卸困难的问题,而且可使倒扣扎带牢固安装,提高生产效率。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倒扣扎带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扎带安装件,所述扎带安装件具有近端部(2)、远端部(3)和设置在所述近端部(2)与所述远端部(3)之间的第一侧部(4)和第二侧部(5),扎带(6)连接所述近端部(2);所述第一侧部(4)相对设置的第一端(41)和第二端(42)分别连接于所述远端部(3)和所述近端部(2),所述第二侧部(5)相对设置的第三端(51)和第四端(52)中,所述第三端(51)连接于所述远端部(3),所述第四端(52)为自由端并且其上设置有按压部(521);所述第一侧部(4)和第二侧部(5)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倒扣(43)和第二倒扣(53),自所述按压部(521)的外侧向所述第一侧部(4)方向按压所述按压部(521)时,能够使得所述第二倒扣(53)向所述第一侧部(4)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扣扎带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安装件可固定到安装基体(1)上,所述安装基体(1)设置有安装孔位(11),当所述第一倒扣(43)和第二倒扣(53)卡设于所述安装孔位(11)的远端侧时,实现所述扎带安装件与所述安装基体(1)的固定,并且所述按压部(521)位于所述安装孔位(11)的近端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扣扎带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侧部(5)邻近所述第三端(51)的位置具有弹性形变部(54),当自所述按压部(521)的外侧向所述第一侧部(4)方向按压所述按压部(521)时,所述弹性形变部(54)发生形变使得所述第二倒扣(53)向所述第一侧部(4)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倒扣扎带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形变部(54),为薄壁结构,与所述远端部(3)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扣扎带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端(51)包括一转轴(55),所述转轴(55)固定于所述远端部(3),当自所述按压部(521)的外侧向所述第一侧部(4)方向按压所述按压部(521)时,所述第二倒扣(53)绕转轴(55)转动转向所述第一侧部(4)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扣扎带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倒扣(43)具有自所述近端部(2)向所述远端部(3)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一退让部(431)和第一倾斜部(432),当所述第一倒扣(43)卡设于所述安装孔位(11)的远端侧时,所述第一退让部(431)的外侧面垂直于所述安装孔位(11)的远端侧所在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扣扎带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倒扣(53)具有自所述近端侧向所述远端侧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二退让部(531)和第二倾斜部(532),当所述第二倒扣(53)卡设于所述安装孔位(11)的远端侧时,所述第二退让部(531)的外侧面垂直于所述安装孔位(11)的远端侧所在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扣扎带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部(2)的远端侧、所述第一侧部(4)的内侧、所述第二侧部(5)的内侧和所述远端部(3)的近端侧之间限定出一避让槽(7),所述近端部(2)的远端侧与所述第四端(52)的内侧限定出所述避让槽(7)的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扣扎带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部(2)的远端侧朝向所述第四端(52)内侧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限位部(22),用于限制所述按压部(521)向所述第一侧部(4)方向的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扣扎带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安装件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倒扣(43)和第二倒扣(53)同侧设置的第一止挡部(21)和第二止挡部(5211),所述第一止挡部(21)和第二止挡部(5211)分别具有第一止挡端(211)和第二止挡端(52111),当所述第一倒扣(43)和第二倒扣(53)卡设于所述安装孔位(11)的远端侧时,所述第一止挡端(211)和第二止挡端(52111)与所述安装基体(1)的近端侧相接触或抵近。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倒扣扎带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521)包含所述第二止挡部(5211),所述第二止挡端(52111)位于所述按压部(521)的远端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倒扣扎带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挡部(2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近端部(2)的外侧面。
13.一种扎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倒扣扎带固定结构。
14.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倒扣扎带固定结构。
CN201921382081.0U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倒扣扎带固定结构、扎带及空调 Active CN2110413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82081.0U CN211041327U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倒扣扎带固定结构、扎带及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82081.0U CN211041327U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倒扣扎带固定结构、扎带及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41327U true CN211041327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30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82081.0U Active CN211041327U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倒扣扎带固定结构、扎带及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413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88198A (en) Protection device for apertures in metal studs or panels
US20030213104A1 (en) Two-part knob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A2454322A1 (en) Sprinkler cover
JP2006046657A (ja) メス型留め具と、そのメス型留め具を備える閉鎖具
CA2484995A1 (en) Adjustable electrical outlet box assembly
EP0731000A3 (en) Grommet
CA2310770A1 (en) Swivel coupling for a hose
US6997734B1 (en) Electric plug retention device
CN211041327U (zh) 一种倒扣扎带固定结构、扎带及空调
EP1111250A3 (en) Screw grommet assembly
CA2440567A1 (en) A shower expander
US20020076980A1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with cover having tubular portion
US5964062A (en) Vehicular sealing member having a spacer inserted in a hollow lip portion thereof
WO2008094804A1 (en) Pop off nipple snap on fastener for sun shade technology
US5201139A (en) Fish hook remover
US4270777A (en) Releasable hose fitting
CN210323649U (zh) 镜腿卡扣件及近视预防监测设备
CN2657248Y (zh) 塑料活络线管扣
CN216859737U (zh) 壳体结构及机器人
JPH0134489Y2 (zh)
KR20020031369A (ko) 탄력을 갖는 버클
JPH0721863A (ja) グロメット
KR0112041Y1 (ko) 차량의 폴안테나 휨보강구조
JP2007073537A (ja) コンセント
CN2759086Y (zh) 可伸缩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