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41151U - 一种可实现多种出风模式的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实现多种出风模式的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41151U
CN211041151U CN201921254505.5U CN201921254505U CN211041151U CN 211041151 U CN211041151 U CN 211041151U CN 201921254505 U CN201921254505 U CN 201921254505U CN 211041151 U CN211041151 U CN 2110411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inlet
indoor unit
inlet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5450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亮
易东昌
龙腾
梁彩登
林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5450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411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411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411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实现多种出风模式的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位于顶部的上风口和位于底部的下风口,上风口处设置第一导风板,下风口处设置第二导风板,壳体内设有靠近所述上风口处的第一风叶、靠近所述下风口处的第二风叶;室内机通过控制导风板和风叶,可实现多种出风模式的切换。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双贯流风叶和双进出风口,可实现多种进出风模式,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提高空调器送风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可实现多种出风模式的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实现多种出风模式的室内机。
背景技术
空调器是人们居住生活必不可少的家电设备之一,人们对空调器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制热时,热空气朝下吹,可实现更好的制热效果;而在制冷时,常规制冷运行出风朝下,人体接触冷风可以迅速降温,但是空调直吹会给人体带来不适。
现有技术中,仅靠单一出风口的扫风叶片和导风板的转动来改变空调器的出风方向,无法有效地避免冷风直吹用户的现象,因此,无法兼顾用户在多种情况下的不同制冷/制热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空调器出风模式无法兼顾用户多种不同制冷/制热需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实现多种出风模式的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位于顶部的上风口和位于底部的下风口,所述上风口处设置第一导风板,所述下风口处设置第二导风板,所述壳体内设有靠近所述上风口处的第一风叶、靠近所述下风口处的第二风叶;所述室内机通过控制导风板和风叶,可实现不同出风模式的切换。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双贯流风叶和双进出风口,可实现多种进出风模式,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提高空调器送风的舒适性。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形成有靠近所述上风口的第一辅助风口,所述第一辅助风口处设有第三导风板,辅助风口的设计可以增大风量、提高空调制冷或制热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辅助风口的风道出口处设有出风部,所述出风部为格栅状或多孔状,通过所述第一辅助风口的进风不经过所述第一风叶,通过设置出风部可防止用户手伸入空调器内部、提高安全性;同时,采用不同尺寸的孔可实现进风的过滤,保持室内机内部洁净。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形成有靠近所述下风口的第二辅助风口,所述第四导风板打开后位于第二辅助风口内侧,辅助风口的设计可以增大风量、提高空调制冷或制热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辅助风口的风道出口处设有出风部,所述出风部为格栅状或多孔状,通过所述第二辅助风口的进风不经过所述第二风叶,通过设置出风部可防止用户手伸入空调器内部、提高安全性;同时,采用不同尺寸的孔可实现进风的过滤,保持室内机内部洁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导风板打开后位于第一辅助风口内侧,所述第四导风板打开后位于第二辅助风口内侧,这样可以保证第三导风板和第四导风板打开后不影响上风口和下风口进出风。
进一步的,所述上风口处设有第一扫风叶片,所述下风口处设有第二扫风叶片,能够加大扫风范围、进一步地实现对出风方向进行控制调节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蒸发器,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第一风叶和所述第二风叶之间,为了尽可能减小室内机的体积、提高室内机的空间利用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风叶和第二风叶均为贯流风叶,贯流风叶风道较短的情况下,实现进风和出风更加顺畅。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模式包括常规制冷模式、常规制热模式和冷风不直吹模式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在所述常规制冷模式下,所述第二风叶运转、所述第一风叶不运转,且所述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和第三导风板为打开状态,所述上风口、第一辅助风口为进风模式,所述下风口为出风模式,可根据需求将冷风向下吹或直吹人体。
进一步的,在所述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二风叶运转、所述第一风叶不运转,且所述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和第三导风板为打开状态,所述上风口、第一辅助风口为进风模式,所述下风口为出风模式;在所述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二导风板打开的角度比其在所述常规制冷模式下打开的角度大,可实现将热风尽可能朝地面吹,提高热风落地风量,实现地毯式送热的效果。
进一步的,在所述冷风不直吹模式下,所述第一风叶运转、所述第二风叶不运转,且所述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和第四导风板为打开状态,所述上风口为出风模式,所述下风口、第二辅助风口为进风模式,可实现将冷风向上吹,进而实现沐浴式送冷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双贯流风叶和双进出风口,可实现多种出风模式,在用户的不同需求下实现常规制冷模式、常规制热模式和避免冷风直吹模式,提高空调器送风的舒适性;本实用新型通过辅助风口的设置,可进一步增大进风量,提高空调的制冷或制热效率;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出风口处设置扫风叶片的方式,能够进一步地实现对出风方向进行控制调节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室内机不运行状态下的剖面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室内机常规制冷模式下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室内机制热模式下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室内机冷风不直吹模式下的剖面图;
11-上风口;12-下风口;13-第一辅助风口;14-第二辅助风口;15-出风部;21-第一导风板;22-第二导风板;23-第三导风板;24-第四导风板; 31-第一风叶;32-第二风叶;41-第一扫风叶片;42-第二扫风叶片;50-蒸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实现多种出风模式的室内机,所述室内机为挂机。所述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位于顶部的上风口11和位于底部的下风口12,所述上风口11处设置第一导风板21,所述下风口12处设置第二导风板22;所述壳体内设有靠近所述上风口处的第一风叶31、靠近所述下风口处的第二风叶32。
优选地,所述第一风叶31和第二风叶32均为贯流风叶,主要是由于贯流风叶可在风道较短的情况下,实现进风和出风更加顺畅。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形成有靠近所述上风口11的第一辅助风口13和靠近所述下风口12的第二辅助风口14,所述第一辅助风口13处设有第三导风板23,所述第三导风板23打开后位于第一辅助风口13内侧,所述第二辅助风口14处设有第四导风板24,所述第四导风板24打开后位于第二辅助风口14内侧,这样设置可以保证第三导风板23和第四导风板24打开后不影响上风口11和下风口12进出风。通过第一辅助风口和第二辅助风口的设置,可增大室内机的进风量。
优选地,辅助风口的位置满足所述第一辅助风口(13)的进风不经过第一风叶(31),所述第二辅助风口(14)的进风不经过第二风叶(32),这样,通过辅助风口进风不需要经过其靠近的风叶的设置,减小了其进风的风阻,可进一步增大进风量,进一步提高空调的制冷或制热效率。
实用新型
具体地,与第一辅助风口13和第二辅助风口14连通的风道结构,均可实现将从该辅助风口进入的风引向蒸发器50。
如图2所示,在所述第一辅助风口13和所述第二辅助风口14的风道结构的出口处均设有出风部15,所述出风部15为格栅状、或多孔状,优选为格栅状。通过出风部15的设置,一方面可防止用户将手伸入空调器内部,提高了室内机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采用不同尺寸的孔可实现进风的过滤,保持空调器内部洁净。
优选地,所述上风口11处设有第一扫风叶片41,所述下风口12处设有第二扫风叶片42,第一扫风叶片41和第二扫风叶片42均可实现横向扫风,能够加大扫风范围、进一步地实现对出风方向进行控制调节作用。
为了尽可能减小室内挂机的体积、提高室内挂机的空间利用率,优选地,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一个蒸发器50,所述蒸发器50位于所述第一风叶 31和所述第二风叶32之间,因此,可根据实际需求运转所述第一风叶31 或所述第二风叶32,使空气通过蒸发器50进入相应的风道,进而再从上风口11或下风口12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室内机根据用户需求可实现多种出风模式,所述出风模式包括常规制冷模式、常规制热模式和冷风不直吹模式的至少一种,具体如下:
(1)常规制冷模式:在用户对制冷需求量大时(例如刚从高温室外到室内),可控制室内机进入常规制冷模式;
如图3所示,在常规制冷模式下,所述第一导风板21、第二导风板22 和第三导风板23为打开状态,所述上风口11为进风模式,所述下风口12 为出风模式,所述第一辅助风口13辅助进风;所述第一风叶31不运转,保证空气流可顺畅地从所述上进出风11经过蒸发器50后到达第二风叶32,所述第二风叶32运转且空气流从所述下风口12处出风;
(2)制热模式:在用户有制热需求时,可控制室内机进入常规制热模式;
如图4所示,在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一导风板21、第二导风板22和第三导风板23为打开状态,所述上风口11为进风模式,所述下风口12为出风模式,所述第一辅助风口13辅助进风;所述第一风叶31不运转,保证空气流可顺畅地从所述上进出风11经过蒸发器50后到达第二风叶32,所述第二风叶32运转且空气流从所述下风口12处出风;在所述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二导风板22打开的角度比其在所述常规制冷模式下打开的角度大,这样可实现将热风尽可能朝地面吹,提高热风落地风量,实现地毯式送热的效果。
(3)冷风不直吹模式:在用户不希望冷风直吹而又需要较好的制冷效果时,可控制室内机进入冷风不直吹模式;
如图5所示,在冷风不直吹模式下,且所述第一导风板21、第二导风板22和第四导风板24为打开状态,所述上风口11为出风模式,所述下风口12为进风模式,所述第二辅助风口14辅助进风;所述第二风叶32不运转,保证空气流可顺畅地从所述下进出风12经过蒸发器50后到达第一风叶31,所述第一风叶31运转且空气流从所述上风口11处出风;这样可实现将冷风向上吹,实现沐浴式送冷的效果,而且从位于顶部的上风口11处吹出的冷风向上吹,完全不会朝向人体,真正的实现无风感制冷。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上述的室内机。通过双贯流风叶、双进出风口和双辅助风口的设置,能够实现控制空调制冷时将气流向下输送或向上输送、制热时气流朝向下方输送,满足用户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需求,提高空调器送风的舒适性。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可实现多种出风模式的室内机,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位于顶部的上风口(11)和位于底部的下风口(12),所述上风口(11)处设置第一导风板(21),所述下风口(12)处设置第二导风板(22),所述壳体内设有靠近所述上风口处的第一风叶(31)和靠近所述下风口处的第二风叶(32);所述室内机通过控制导风板和风叶,可实现不同出风模式的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形成有靠近所述上风口(11)的第一辅助风口(13),所述第一辅助风口(13)处设有第三导风板(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风口(13)的风道出口处设有出风部(15),所述出风部(15)为格栅状或多孔状,通过所述第一辅助风口(13)的进风不经过所述第一风叶(3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形成有靠近所述下风口(12)的第二辅助风口(14),所述第二辅助风口(14)处设有第四导风板(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助风口(14)的风道出口处设有出风部(15),所述出风部(15)为格栅状或多孔状,通过所述第二辅助风口(14)的进风不经过所述第二风叶(3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风板(23)打开后位于第一辅助风口(13)内侧,所述第四导风板(24)打开后位于第二辅助风口(14)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风口(11)处设有第一扫风叶片(41),所述下风口(12)处设有第二扫风叶片(4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蒸发器(50),所述蒸发器(50)位于所述第一风叶(31)和所述第二风叶(3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叶(31)和第二风叶(32)均为贯流风叶。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模式包括常规制冷模式、常规制热模式和冷风不直吹模式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常规制冷模式下,所述第二风叶(32)运转、所述第一风叶(31)不运转,且所述第一导风板(21)、第二导风板(22)和第三导风板(23)为打开状态,所述上风口(11)、第一辅助风口(13)为进风模式,所述下风口(12)为出风模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二风叶(32)运转、所述第一风叶(31)不运转,且所述第一导风板(21)、第二导风板(22)和第三导风板(23)为打开状态,所述上风口(11)、第一辅助风口(13)为进风模式,所述下风口(12)为出风模式;在所述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二导风板(22)打开的角度比其在所述常规制冷模式下打开的角度大。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风不直吹模式下,所述第一风叶(31)运转、所述第二风叶(32)不运转,且所述第一导风板(21)、第二导风板(22)和第四导风板(24)为打开状态,所述上风口(11)为出风模式,所述下风口(12)、第二辅助风口(14)为进风模式。
CN201921254505.5U 2019-08-05 2019-08-05 一种可实现多种出风模式的室内机 Active CN2110411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54505.5U CN211041151U (zh) 2019-08-05 2019-08-05 一种可实现多种出风模式的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54505.5U CN211041151U (zh) 2019-08-05 2019-08-05 一种可实现多种出风模式的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41151U true CN211041151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34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54505.5U Active CN211041151U (zh) 2019-08-05 2019-08-05 一种可实现多种出风模式的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411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5637A (zh) * 2019-08-05 2019-11-08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多种出风模式的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5637A (zh) * 2019-08-05 2019-11-08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多种出风模式的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29739A (zh) 多出风口空调器室内机
CN106440056A (zh) 空调柜机
CN104728931A (zh) 空调系统
CN202734071U (zh) 组合风道空调器室内机
CN212339440U (zh) 一种上下出风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7990427A (zh) 环窗框式室内空调机
CN2906406Y (zh) 双送风系统空调器
CN211041151U (zh) 一种可实现多种出风模式的室内机
CN110657495A (zh) 空调内机
WO2021036415A1 (zh)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0425637A (zh) 一种可实现多种出风模式的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2178772B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7622138U (zh) 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2644761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2299186U (zh) 一种上下出风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2566019U (zh) 具有上下出风风道的空调室内机
CN212362223U (zh) 一种空气调节设备
CN213362679U (zh) 一种新风空调机
CN210740549U (zh)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3628852U (zh) 空调系统
CN210441332U (zh) 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及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111706917A (zh) 一种上下出风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2410563Y (zh) 柜式空调机改装的家用中央空调
CN205980217U (zh) 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及空调器
CN111706921A (zh) 一种新风空调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