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36863U - 一种生态型驳岸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型驳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36863U
CN211036863U CN201921547518.1U CN201921547518U CN211036863U CN 211036863 U CN211036863 U CN 211036863U CN 201921547518 U CN201921547518 U CN 201921547518U CN 211036863 U CN211036863 U CN 2110368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plant
planting
barricade
ecotyp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4751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丽霞
段友利
王守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enna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Super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enna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Super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enna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Super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enna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Super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4751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368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368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368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型驳岸,包括挡墙、安装平台和设置在安装平台上的种植槽,所述种植槽内种植有植物,所述种植槽为预制式,所述种植槽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所述种植槽一侧与挡墙抵接,且种植槽与挡墙抵接的侧面和面向水流方向的侧面夹角为锐角,所述种植槽顶部设置有吊装组件。本实用新型具有生产效率高,施工周期短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生态型驳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型驳岸。
背景技术
驳岸位于水域与陆地的交接处,是一种对河岸起到防护作用的水工构筑物。驳岸修筑的目的是稳定河道,阻止河岸崩塌或水力冲刷。河流驳岸防护作为河道综合整治的重要部分,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河流的安全性及外貌景观,并且对于城市的繁荣及周边环境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授权公告号为CN20580428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我修复能力且兼具美感的生态友好型驳岸工程结构,包括驳岸和驳岸台地,驳岸和驳岸台地构筑在河道的两岸,所述驳岸包括多个河道均匀排布的倒梯形缺口沿,所述驳岸工程结构还包括多个种植槽以及多个生态种植区,所述种植槽与驳岸的倒梯形缺口对应设置,所述生态种植区为种植槽与对应的倒梯形缺口之间所合围的区域,所述种植槽以及生态种植区内均有填充种植土,用于种植植物。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修筑驳岸时增加了浇筑种植槽作业,会使驳岸的施工周期延长,增大了遭遇大雨进而导致河岸滑坡的几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型驳岸,种植槽为预制式,具有生产效率高,施工周期短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生态型驳岸,包括挡墙、安装平台和设置在安装平台上的种植槽,所述种植槽内种植有植物,所述种植槽为预制式,所述种植槽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所述种植槽与挡墙平行连接的侧面和朝向水流方向的侧面夹角为锐角,所述安装平台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种植槽的安装槽,所述种植槽顶部设置有吊装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墙对河岸进行加固,避免水力冲刷使河岸崩塌;在安装平台上安装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槽,与河流一起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同时提升了驳岸美观度;种植槽一对侧边与水流方向平行设置,另一对侧边朝水流方向倾斜,减少水流对种植槽的冲击力;种植槽为预制式,便于批量生产,生产效率较高;驳岸建造时,通过吊装组件吊装种植槽,操作快捷,施工周期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种植槽一端设置有燕尾槽,另一端与燕尾槽对应设置有梯形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种植槽可独立安装,也可多个种植槽首尾相连组合安装,使用灵活,能够适应不同需求;通过相邻种植槽的燕尾槽和梯形块的配合,限制种植槽水平方向的移动,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种植槽面向水流方向的一侧顶部设置有与其平行的挡板,所述种植槽与挡墙平行的两侧壁顶部分别设置有与挡板连接的支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汛期来临时,驳岸附近的水位上升,水流冲刷明显加强,种植槽内的植物和土壤容易被水流带走,设置挡板避免水流直接冲击植物和土壤,对种植槽内的植物具有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种植槽靠近底部的一端侧壁设置有过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河流水位位于种植槽顶部和底部之间时,种植槽内的植物可以通过种植槽底部的过水孔吸收水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吊装组件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种植槽的一对平行侧边上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螺纹连接有吊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装种植槽时,通过螺栓将吊具与连接块连接,螺纹连接较为稳定,避免种植槽在吊装时滑落;吊装完毕后将吊具拆除,吊具可循环使用,节省资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吊具包括连接板和设置在连接板上表面的吊耳,所述连接板下表面垂直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种植槽的内侧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具安装完毕后,限位板与种植槽内侧壁抵接,避免在吊装时吊具转动,进而使螺纹连接松动,提高了吊装作业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种植槽开设有位于连接块上方的定位槽,所述连接板底面设置有与定位槽配合的定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吊具时,将定位块插接到定位槽中即可使连接板上的螺栓过孔与连接孔对齐,便于操作,提升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平台设置有用于安装种植槽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朝向挡墙的一面与安装槽底面呈钝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槽对种植槽起到定位作用;安装槽朝向挡墙的一侧倾斜设置,在吊装种植槽时,能对种植槽起到导向作用,使种植槽下降到安装槽内时能够紧贴挡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种植槽截面呈平行四边形,减少了水流对种植槽的冲击力;
2.预制式的种植槽便于批量生产,生产效率较高,驳岸建造时,通过吊装组件吊装种植槽,施工周期较短;
3.通过在种植槽两端分别设置有梯形块和燕尾槽,使种植槽可独立安装,也可多个种植槽首尾相连组合安装,使用灵活,能够适应不同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种植槽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连接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吊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挡墙;2、安装平台;3、种植槽;4、梯形块;5、燕尾槽;6、挡板;7、支撑板;8、过水孔;9、连接块;10、吊具;11、连接孔;12、连接板;13、吊耳;14、限位板;15、定位槽;16、定位块;17、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生态型驳岸,包括挡墙1、安装平台2和种植槽3,挡墙1设置在河道两侧,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挡墙1底部朝向河道的一面设置有安装平台2,安装平台2设置在挡墙1朝向河道的一侧,安装平台2上沿河道方向设置有安装槽17,安装槽17朝向挡墙1的一面与安装槽17底面呈钝角设置,种植槽3卡接安装槽17内,安装槽17上设置有吊装组件。
参照图1和图2,种植槽3为混凝土预制构件,种植槽3的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种植槽3顶部开设有用于种植植物的凹槽;种植槽3一侧与挡墙1抵接,且种植槽3与挡墙1抵接的侧面和面向水流方向的侧面夹角为锐角,以减小水流对种植槽3的冲击。
种植槽3面向水流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沿竖直方向的梯形块4,梯形块4与种植槽3等高设置,种植槽3背向水流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沿竖直方向的燕尾槽5,种植槽3位于该侧面的中部,且贯穿该侧面,多个种植槽3首尾相连安装时,相邻的种植槽3的梯形块4和燕尾槽5相互卡接配合。
参考图3和图4,种植槽3面向水流方向一侧的顶部设置有与其平行的挡板6,种植槽3与挡墙1平行的两侧壁顶部分别设置有与挡板6连接的支撑板7,挡板6、支撑板7与种植槽3一体浇筑成型;种植槽3朝向河道一侧底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多个过水孔8。
吊装组件包括连接块9和吊具10,连接块9在浇筑种植槽3时预置在种植槽3侧壁的顶部,连接块9呈倒T形,以增强连接块9的稳定性,连接块9上开设有竖直的连接孔11,连接孔11设置有内螺纹,吊具10通过与连接孔11配合的螺栓可拆卸固定在连接块9上。
吊具10包括连接板12和焊接在连接板12上表面的吊耳13,连接板12下表面垂直设置有限位板14,限位板14与种植槽3的内侧壁抵接,种植槽3开设有位于连接块9上方的定位槽15,连接板12底面设置有定位块16;安装吊具时,将限位板14抵接在种植槽3的侧壁上,然后移动吊具10,使定位块16落入定位槽15中。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工厂使用混凝土预制种植槽3,并在种植槽3顶部预置连接块9,建造驳岸时,先沿河岸建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挡墙1和安装平台2,然后将吊具10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块9上,将种植槽3吊装到安装平台2上,使种植槽3一侧与挡墙1抵接,根据需求沿挡墙1安装多个种植槽3,相邻种植槽3之间通过梯形块4和燕尾槽5相互卡接配合,吊装完毕后将吊具10拆除回收,重复利用,最后向种植槽3内装填土壤,并种植植物。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生态型驳岸,包括挡墙(1)、安装平台(2)和设置在安装平台(2)上的种植槽(3),所述种植槽(3)内种植有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3)为预制式,所述种植槽(3)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所述种植槽(3)一侧与挡墙(1)抵接,且种植槽(3)与挡墙(1)抵接的侧面和面向水流方向的侧面夹角为锐角,所述种植槽(3)顶部设置有吊装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型驳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3)一端设置有燕尾槽(5),另一端与燕尾槽(5)对应设置有梯形块(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型驳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3)面向水流方向的一侧顶部设置有与其平行的挡板(6),所述种植槽(3)与挡墙(1)平行的两侧壁顶部分别设置有与挡板(6)连接的支撑板(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型驳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3)靠近底部一端的侧壁设置有过水孔(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型驳岸,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组件包括两个分别预置在种植槽(3)的一对平行侧边上的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上设置有连接孔(11),所述连接孔(11)螺纹连接有吊具(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态型驳岸,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10)包括连接板(12)和设置在连接板(12)上的吊耳(13),所述连接板(12)下表面垂直设置有限位板(14),所述限位板(14)与种植槽(3)的内侧壁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态型驳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3)开设有位于连接块(9)上方的定位槽(15),所述连接板(12)底面设置有与定位槽(15)配合的定位块(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型驳岸,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台(2)设置有用于安装种植槽(3)的安装槽(17),所述安装槽(17)朝向挡墙(1)的一面与安装槽(17)底面呈钝角设置。
CN201921547518.1U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生态型驳岸 Active CN2110368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47518.1U CN211036863U (zh)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生态型驳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47518.1U CN211036863U (zh)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生态型驳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36863U true CN211036863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38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47518.1U Active CN211036863U (zh)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生态型驳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368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14925B (zh) 利用优化复合预制拱墙作外墙的地下室
CN104947682A (zh) 一种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及其装置
CN203654294U (zh) 一种逆作法中基坑的支护结构
CN201296994Y (zh) 多功能预制拱片
CN104594361A (zh) 一种工字型围护桩以及围护结构兼做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05152883U (zh) 一种装配框架式码头结构
CN106088120A (zh) 一种围堰下放施工方法
CN104131571B (zh) 一种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CN105862662B (zh) 一种曲边拱形防波堤
CN208219694U (zh) 一种预制挡墙
CN204690763U (zh) 长边坡护坡混凝土连续快速浇筑拉模体系
CN211036863U (zh) 一种生态型驳岸
CN204715364U (zh) 一种基坑支护装置
CN203049588U (zh) 坑中坑筒模
CN206143801U (zh) 一种适应多种环境条件的光伏箱逆变基础
CN201288319Y (zh) 一种栅栏板护面结构
CN211773802U (zh) 一种砂卵石地层车站基坑的降水支护结构
CN210263127U (zh) 一种用于加筋土挡墙的面板模块单元及加筋土挡墙
CN209509556U (zh) 托换无地下室建筑地下空间增层的施工结构
CN202830935U (zh) 深基坑内坑中坑水平支撑结构
CN206607595U (zh) 一种t型基坑支护
CN219568637U (zh) 一种地埋取排水箱涵
CN217378785U (zh) 一种方便检修排水棱体的土石坝结构
CN205776248U (zh) 一种异型冠梁体系
CN217629966U (zh) 一种临地铁的大跨度半逆作法基坑内支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