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35651U - 一种改善处理淤泥污水的排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善处理淤泥污水的排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35651U
CN211035651U CN201921294894.4U CN201921294894U CN211035651U CN 211035651 U CN211035651 U CN 211035651U CN 201921294894 U CN201921294894 U CN 201921294894U CN 211035651 U CN211035651 U CN 2110356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paration
rotary drum
extrusion
sludge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9489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熙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ongxi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ongxi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ongxi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ongxi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9489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356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356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356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ntrifugal Sepa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善处理淤泥污水的排放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柱、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所述底座的上侧设置有两组支撑柱,两组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分离支架箱体,所述分离支架箱体的内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分离转鼓,所述分离转鼓的右端贯穿分离支架箱体,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分离支架箱体的顶侧右端,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分离转鼓的右端之间通过第一皮带活动连接,所述分离转鼓的内腔安装有分离螺旋,所述分离螺旋的左端依次贯穿分离转鼓和分离支架箱体,本实用新型实现对淤泥污水的较高效的离心脱水与挤压脱水的作用,能够达到较好的淤泥污水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改善处理淤泥污水的排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善处理淤泥污水的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目前,河道淤泥污水处理主要通过脱水填埋法和土地利用法进行处理,淤泥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经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未固结的软弱细粒或极细粒土,属现代新近沉积物,淤泥按粒度组成可以是粉土质的或粘土质的,细砂质或极细砂质的极少,淤泥长时间累积在河道中会使得河床升高,蓄水量降低,导致农用水量减少,定期的淤泥污水清理,是一项必要的工作;现在的淤泥处理设备往往环保型不足,同时淤泥干燥后,多数通过管道排出,排出效率低,且易造成管道堵塞。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720402866.4公开了一种环境治理用的河道淤泥处理装置,包括底壳,及配合于所述底壳外部的外壳,所述底壳的内部设置有隔板,在所述隔板的轴心位置处设置有轴承,在所述轴承的轴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一轴杆,在所述底壳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驱动装置,在所述底壳的内部设置有一内筒,所述内筒的外壁位置处设置有环形槽,所述底壳的顶部位置处内折后形成嵌入所述环形槽内的内圈,在所述内筒的外壁位置处设置有过滤淤泥用的滤网,但上述发明仍存在缺陷,在淤泥污水治理不够彻底,淤泥污水不能较好的分离处理再排回河道中,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改善处理淤泥污水的排放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处理淤泥污水的排放装置,以解决上述发明中存在的在淤泥污水治理不够彻底,淤泥污水不能较好的分离处理再排回河道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善处理淤泥污水的排放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柱、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所述底座的上侧设置有两组支撑柱,两组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分离支架箱体,所述分离支架箱体的内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分离转鼓,所述分离转鼓的右端贯穿分离支架箱体,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分离支架箱体的顶侧右端,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分离转鼓的右端之间通过第一皮带活动连接,所述分离转鼓的内腔安装有分离螺旋,所述分离螺旋的左端依次贯穿分离转鼓和分离支架箱体,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分离支架箱体的顶侧左端,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分离螺旋的左端之间通过第二皮带活动连接,所述分离螺旋的外壁中部设置有淤泥离心口,所述分离支架箱体的右端下侧固定连接L形支撑杆,所述L形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淤泥通管,所述分离转鼓的右端设置有两组淤泥传送口,所述分离转鼓的左端设置有两组清水溢流口,所述分离支架箱体的底侧左端固定连接清水流管,所述分离支架箱体的底侧右端通过淤泥漏斗固定连接淤泥挤压箱体,所述淤泥挤压箱体的内腔两侧依次对称安装导引板、轮辊和除泥板,两组所述第三电机对称安装在淤泥挤压箱体的外壁中部,所述淤泥挤压箱体的内腔中部对称安装有两组传动轴,两组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均贯穿淤泥挤压箱体固定连接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挤压滚筒,所述淤泥挤压箱体的下端设置有泥饼导引口。
优选的,所述分离转鼓的右端设置为锥形体,所述分离螺旋的右端螺旋半径小于左端螺旋半径,所述分离螺旋的右端螺距小于左端螺距。
优选的,所述淤泥通管的出泥口设置为锥形口,所述淤泥通管的出泥口半径小于分离螺旋的内腔半径。
优选的,两组所述导引板的下侧与淤泥挤压箱体的内壁之间安装有减震弹簧。
优选的,所述挤压滚筒与轮辊相互配合,所述挤压滚筒的外壁与除泥板的一端相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底座、支撑柱、分离支架箱体、分离转鼓、轴承、第一电机、第一皮带、分离螺旋、第二电机、第二皮带、淤泥离心口、淤泥通管、L形支撑杆、淤泥传送口、清水溢流口、淤泥漏斗和清水流管之间的连接配合,实现对淤泥污水的较好的分离作用,通过淤泥挤压箱体、导引板、减震弹簧、传动轴、第三电机、挤压滚筒、轮辊、除泥板和泥饼导引口之间的连接配合,实现对淤泥的二次挤压脱水作用,能够达到较好的淤泥污水处理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底座,2-支撑柱,3-分离支架箱体,4-分离转鼓,5-轴承,6-第一电机,7-第一皮带,8-分离螺旋,9-第二电机,10-第二皮带,11-淤泥离心口,12-淤泥通管,121-L形支撑杆,13-淤泥传送口,14-清水溢流口,15-淤泥漏斗,16-清水流管,17-淤泥挤压箱体,18-导引板,19-减震弹簧,20-传动轴,201-第三电机,21-挤压滚筒,22-轮辊,23-除泥板,24-泥饼导引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改善处理淤泥污水的排放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柱2、第一电机6、第二电机9和第三电机201,底座1的上侧设置有两组支撑柱2,两组支撑柱2的顶端固定连接分离支架箱体3,分离支架箱体3的内腔通过轴承5活动连接分离转鼓4,分离转鼓4的右端贯穿分离支架箱体3,第一电机6安装在分离支架箱体3的顶侧右端,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与分离转鼓4的右端之间通过第一皮带7活动连接,分离转鼓4的内腔安装有分离螺旋8,分离螺旋8的左端依次贯穿分离转鼓4和分离支架箱体3,第二电机9安装在分离支架箱体3的顶侧左端,第二电机9的输出轴与分离螺旋8的左端之间通过第二皮带10活动连接,分离螺旋8的外壁中部设置有淤泥离心口11,分离支架箱体3的右端下侧固定连接L形支撑杆121,L形支撑杆121的顶端固定连接淤泥通管12,分离转鼓4的右端设置有两组淤泥传送口13,分离转鼓4的左端设置有两组清水溢流口14,分离支架箱体3的底侧左端固定连接清水流管16,分离支架箱体3的底侧右端通过淤泥漏斗15固定连接淤泥挤压箱体17,淤泥挤压箱体17的内腔两侧依次对称安装导引板18、轮辊22和除泥板23,两组第三电机201对称安装在淤泥挤压箱体17的外壁中部,淤泥挤压箱体17的内腔中部对称安装有两组传动轴20,两组第三电机201的输出轴均贯穿淤泥挤压箱体17固定连接传动轴20,传动轴20的外壁固定连接挤压滚筒21,淤泥挤压箱体17的下端设置有泥饼导引口24。
其中,分离转鼓4的右端设置为锥形体,有利于通过转动产生离心作用,实现清水淤泥的分离作用,并且有利于清水集中流向分离转鼓4的左端,分离螺旋8的右端螺旋半径小于左端螺旋半径,分离螺旋8的右端螺距小于左端螺距,有利于压实淤泥作用,时淤泥含留的水分较彻底的分离出来,淤泥通管12的出泥口设置为锥形口,淤泥通管12的出泥口半径小于分离螺旋8的内腔半径,有利于将经过高分子凝聚剂反应过的淤泥污撒漏的传入分离螺旋8的内腔,两组导引板18的下侧与淤泥挤压箱体17的内壁之间安装有减震弹簧19,有利于将水分离的淤泥较集中的导引入两组挤压滚筒21之间,实现挤压脱水作用,挤压滚筒21与轮辊22相互配合,有利于降低挤压滚筒21与淤泥挤压箱体17的摩擦作用,较灵活的实现挤压滚筒21的挤压脱水作用,挤压滚筒21的外壁与除泥板23的一端相接触,有利于去除挤压滚筒21表面附留的淤泥,保证挤压脱水作用的稳定有序完成。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接通电源,第一电机6、第二电机9同时同向转动工作,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通过第一皮带7带动分离转鼓4转动,第二电机9的输出轴通过第二皮带10带动分离螺旋8转动,通过第一电机6与第二电机9的同向转速差,达到分离螺旋8在分离转鼓4的转动作用,将与高分子凝聚剂混合的淤泥经过淤泥通管12导入分离螺旋8的内腔,分离转鼓4的右端设置为锥形体,在第一电机6、第二电机9转动速率差的作用下,有利于通过转动产生离心作用,实现清水淤泥的分离作用,并且有利于清水集中流向分离转鼓4的左端,淤泥经过离心作用从淤泥离心口11分离引出,在分离螺旋8的作用下从淤泥传送口13分离出来,清水经过清水溢流口14引入清水流管16管中循环引入河道;经过初级离心脱水的淤泥引入淤泥挤压箱体17,两组导引板18有利于将淤泥较集中的导引入两组挤压滚筒21之间,两组第三电机201的输出轴带动两组传动轴20相向转动,实现两组挤压滚筒21的相向转动挤压作用,达到二次挤压脱水的作用,有利于较高效的达到淤泥污水处理作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改善处理淤泥污水的排放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柱(2)、第一电机(6)、第二电机(9)和第三电机(20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侧设置有两组支撑柱(2),两组所述支撑柱(2)的顶端固定连接分离支架箱体(3),所述分离支架箱体(3)的内腔通过轴承(5)活动连接分离转鼓(4),所述分离转鼓(4)的右端贯穿分离支架箱体(3),所述第一电机(6)安装在分离支架箱体(3)的顶侧右端,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与分离转鼓(4)的右端之间通过第一皮带(7)活动连接,所述分离转鼓(4)的内腔安装有分离螺旋(8),所述分离螺旋(8)的左端依次贯穿分离转鼓(4)和分离支架箱体(3),所述第二电机(9)安装在分离支架箱体(3)的顶侧左端,所述第二电机(9)的输出轴与分离螺旋(8)的左端之间通过第二皮带(10)活动连接,所述分离螺旋(8)的外壁中部设置有淤泥离心口(11),所述分离支架箱体(3)的右端下侧固定连接L形支撑杆(121),所述L形支撑杆(121)的顶端固定连接淤泥通管(12),所述分离转鼓(4)的右端设置有两组淤泥传送口(13),所述分离转鼓(4)的左端设置有两组清水溢流口(14),所述分离支架箱体(3)的底侧左端固定连接清水流管(16),所述分离支架箱体(3)的底侧右端通过淤泥漏斗(15)固定连接淤泥挤压箱体(17),所述淤泥挤压箱体(17)的内腔两侧依次对称安装导引板(18)、轮辊(22)和除泥板(23),两组所述第三电机(201)对称安装在淤泥挤压箱体(17)的外壁中部,所述淤泥挤压箱体(17)的内腔中部对称安装有两组传动轴(20),两组所述第三电机(201)的输出轴均贯穿淤泥挤压箱体(17)固定连接传动轴(20),所述传动轴(20)的外壁固定连接挤压滚筒(21),所述淤泥挤压箱体(17)的下端设置有泥饼导引口(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处理淤泥污水的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转鼓(4)的右端设置为锥形体,所述分离螺旋(8)的右端螺旋半径小于左端螺旋半径,所述分离螺旋(8)的右端螺距小于左端螺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处理淤泥污水的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淤泥通管(12)的出泥口设置为锥形口,所述淤泥通管(12)的出泥口半径小于分离螺旋(8)的内腔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处理淤泥污水的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导引板(18)的下侧与淤泥挤压箱体(17)的内壁之间安装有减震弹簧(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处理淤泥污水的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滚筒(21)与轮辊(22)相互配合,所述挤压滚筒(21)的外壁与除泥板(23)的一端相接触。
CN201921294894.4U 2019-08-12 2019-08-12 一种改善处理淤泥污水的排放装置 Active CN2110356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94894.4U CN211035651U (zh) 2019-08-12 2019-08-12 一种改善处理淤泥污水的排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94894.4U CN211035651U (zh) 2019-08-12 2019-08-12 一种改善处理淤泥污水的排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35651U true CN211035651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65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94894.4U Active CN211035651U (zh) 2019-08-12 2019-08-12 一种改善处理淤泥污水的排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356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14250A (zh) * 2023-06-28 2023-08-01 山东黄金矿业科技有限公司充填工程实验室分公司 矿山废水井下处理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14250A (zh) * 2023-06-28 2023-08-01 山东黄金矿业科技有限公司充填工程实验室分公司 矿山废水井下处理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46668B (zh) 一种用于污泥浓缩的高密度过滤脱水装置
CN105948288A (zh)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设备
CN211035651U (zh) 一种改善处理淤泥污水的排放装置
CN211189261U (zh) 一种油田污水处理用过滤网清理装置
CN208799869U (zh) 一种医疗污水沉淀池
CN107673570A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6654823U (zh) 一种新型一体化净化槽的去杂池
CN108483849A (zh) 一种环境保护用污泥脱水机
CN204550320U (zh) 一种连接过滤筒的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设备
CN213446763U (zh) 污水污泥的超高压脱水装置
CN210340397U (zh) 一种新型高效气浮机
CN209583891U (zh) 一种河道水污染处理装置
CN207451768U (zh) 一种具有多级处理功能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6680236U (zh) 一种利用催化剂催化的污水除污装置
CN207483598U (zh) 一种快速高效污泥脱水装置
CN206799303U (zh) 一种污水循环处理系统
CN206529389U (zh) 一种专用于河道清淤的污泥脱水机
CN113683185B (zh) 一种防缠绕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20012197U (zh) 污水固态物过滤装置
CN215559708U (zh) 一种结合布气的好氧池进水装置
CN206705834U (zh) 活性炭滤膜一体机
CN108821535A (zh) 一种污泥处理用高效脱水装置
CN216418555U (zh) 一种石灰残渣脱水装置
CN104609696A (zh) 一种污泥浓缩装置及浓缩方法
CN215085466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环保型废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