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35601U - 循环流厌氧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循环流厌氧发生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035601U CN211035601U CN201921512737.6U CN201921512737U CN211035601U CN 211035601 U CN211035601 U CN 211035601U CN 201921512737 U CN201921512737 U CN 201921512737U CN 211035601 U CN211035601 U CN 2110356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generator
- connecting pipe
- box
- circulating fl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为循环流厌氧发生器,包括发生器本体和进水管,所述发生器本体的一侧设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一排污管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所述过滤箱内固定安装有滤网,所述过滤箱远离所述发生器本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沉积箱,所述沉积箱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靠近所述滤网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过滤箱内并与所述过滤箱相连通,所述连接管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排污孔,两个所述排污孔均与所述沉积箱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污水进入到发生器前进行过滤,将较大的颗粒过滤出来,避免发生器的进液管被堵塞,有利于发生器的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循环流厌氧发生器。
背景技术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是有荷兰PAQUE公司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发出来的一种高效厌氧反应器。根据统计这种类型的反应器所占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34%。从宏观上来看IC反应器就是一个完全混合态的厌氧反应器(第一反应区)和一个以推流状态工作的厌氧反应器(第二反应区)沿着纵向串联工作所构成的一个复合型反应器。从应用的情况来看这种反应器具有以下优点:(1)容积负荷高占地面积小。IC反应器内污泥浓度高,微生物量大,而且存在内循环使得质量传递效果非常好。进水有机负荷可超过普通厌氧反应器的3倍以上。这就意味着在处理效果相当的前提下其体积相当于普通反应器的1/4~1/3左右,大大降低了反应器的基建投资。而且IC反应器高度和直径的比值一般为4~8之间,反应器沿着纵向空间进行布置,所以占地面积小。(2)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第一反应区的内循环流量随着进水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因此面临冲击负荷的情况下原水中的有害物质能够得到充分稀释,大大降低了毒物对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3)对进水pH的适应范围大。内循环流量相当于第一反应区的出水回流,可利用COD转化的碱度,对进水pH起缓冲作用,使反应器内pH保持最佳状态。
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105314732B的一种多动力内循环流厌氧反应器,包括第一反应区、第二反应区构成的内循环系统,以及布水系统和贯穿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整个内循环系统的下降管,其特征在于:利用连接装置将布水系统的进水管和内循环系统的下降管连接起来,利用原水中的动力强化泥水混合物在下降管中的回流进而保证内循环系统的正常工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多动力内循环流厌氧反应器发明,改变了传统内循环流反应器循环动力的来源,使厌氧反应器的大家族中又增添了新的一员。即便在第一反应区产气量低而使内循环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多动力内循环流厌氧反应器依然可以正常工作,但是,在杂质较多且杂质颗粒较大的情况下,进液管存在被堵塞的风险,进液管一旦堵塞,需要进行疏通,操作繁琐,费时费力,为此,提出循环流厌氧发生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循环流厌氧发生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循环流厌氧发生器,包括发生器本体和进水管,所述发生器本体的一侧设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一排污管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所述过滤箱内固定安装有滤网,所述过滤箱远离所述发生器本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沉积箱,所述沉积箱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靠近所述滤网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过滤箱内并与所述过滤箱相连通,所述连接管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排污孔,两个所述排污孔均与所述沉积箱相连通,所述连接管内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沉积箱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与所述沉积箱相连通,所述螺纹套筒内螺纹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连接管内并与相应的滑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滑块上均固定安装有密封圈,两个所述密封圈均与所述连接管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内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均滑动安装有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所述丝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筒远离所述沉积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手把。
优选的,所述丝杆远离所述滑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沉积箱的两侧内壁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
优选的,所述沉积箱远离所述过滤箱的一侧设有排污泵,所述排污泵上安装有吸污管和第二排污管,所述吸污管远离所述排污泵的一端与所述沉积箱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该装置通过发生器本体、进水管、过滤箱、第一排污管、滤网、沉积箱、连接管、排污孔、连杆、滑块、第二排污管、螺纹套筒、丝杆、滑槽、限位杆、手把、限位块、第一斜板、第二斜板、吸污管和排污泵的相配,首先将送来的高压污水通过第一排污管进入到过滤箱内,污水中加大颗粒的杂质被滤网过滤出来,在污水冲击和倾斜的滤网共同的作用,使得较大颗粒的杂质进入到连接管内,此时,污水经过滤网的过滤后,在经过进水管进入到发生器本体内,当杂质进入到连接管内后经过排污孔进入到沉积箱内,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的作用起到导流和阻碍杂质上浮的作用,同时也能够较小进入到沉积箱内的水流速度,使沉积箱内水流相对平静,当沉积箱内的杂质达到一定的量时,需要对杂质进行清理,此时,转动手把,手把带动螺纹套筒转动,螺纹套筒转动使丝杆移动,丝杆移动推动相应的滑块移动,滑块在通过连杆带动另一个滑块移动,从而使两个滑块同步移动,直到滑块移动到图中排污孔的左侧,从而将进入到连接管内的污水和杂质堵住,此时,另一个滑块位于图中排污孔的右侧,使得沉积箱内的污水不会进入到滑块的右侧,此时可启动排污泵,排污泵将沉积箱内的杂质通过排污泵和第二排污管排出,在丝杆移动的过程中,丝杆带动限位杆在滑槽内移动,通过滑槽和限位杆的配合,保证了丝杆在移动的同时不会转动。
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污水进入到发生器前进行过滤,将较大的颗粒过滤出来,避免发生器的进液管被堵塞,有利于发生器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发生器本体;2、进水管;3、过滤箱;4、第一排污管;5、滤网;6、沉积箱;7、连接管;8、排污孔;9、连杆;10、滑块;11、第二排污管;12、螺纹套筒;13、丝杆;14、滑槽;15、限位杆;16、手把;17、限位块;18、第一斜板;19、第二斜板;20、吸污管;21、排污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循环流厌氧发生器,包括发生器本体1和进水管2,发生器本体1的一侧设有过滤箱3,过滤箱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排污管4,第一排污管4与进水管2相连通,过滤箱3内固定安装有滤网5,过滤箱3远离发生器本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沉积箱6,沉积箱6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管7,连接管7靠近滤网5的一端延伸至过滤箱3内并与过滤箱3相连通,连接管7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排污孔8,两个排污孔8均与沉积箱6相连通,连接管7内设有连杆9,连杆9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滑块10,沉积箱6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螺纹套筒12,螺纹套筒12与沉积箱6相连通,螺纹套筒12内螺纹安装有丝杆13,丝杆13的一端延伸至连接管7内并与相应的滑块10固定连接;
两个滑块10上均固定安装有密封圈,两个密封圈均与连接管7的内壁滑动连接,连接管7的内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14,两个滑槽14内均滑动安装有限位杆15,两个限位杆15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丝杆13固定连接,螺纹套筒12远离沉积箱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手把16,丝杆13远离滑块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7,沉积箱6的两侧内壁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斜板18和第二斜板19,沉积箱6远离过滤箱3的一侧设有排污泵21,排污泵21上安装有吸污管20和第二排污管11,吸污管20远离排污泵21的一端与沉积箱6相连通,通过发生器本体1、进水管2、过滤箱3、第一排污管4、滤网5、沉积箱6、连接管7、排污孔8、连杆9、滑块10、第二排污管11、螺纹套筒12、丝杆13、滑槽14、限位杆15、手把16、限位块17、第一斜板18、第二斜板19、吸污管20和排污泵21的相配,首先将送来的高压污水通过第一排污管4进入到过滤箱3内,污水中加大颗粒的杂质被滤网5过滤出来,在污水冲击和倾斜的滤网5共同的作用,使得较大颗粒的杂质进入到连接管7内,此时,污水经过滤网5的过滤后,在经过进水管2进入到发生器本体1内,当杂质进入到连接管7内后经过排污孔8进入到沉积箱6内,第一斜板18和第二斜板19的作用起到导流和阻碍杂质上浮的作用,同时也能够较小进入到沉积箱6内的水流速度,使沉积箱6内水流相对平静,当沉积箱6内的杂质达到一定的量时,需要对杂质进行清理,此时,转动手把16,手把16带动螺纹套筒12转动,螺纹套筒12转动使丝杆13移动,丝杆13移动推动相应的滑块10移动,滑块10在通过连杆9带动另一个滑块10移动,从而使两个滑块10同步移动,直到滑块10移动到图2中排污孔8的左侧,从而将进入到连接管7内的污水和杂质堵住,此时,另一个滑块10位于图2中排污孔8的右侧,使得沉积箱6内的污水不会进入到滑块10的右侧,此时可启动排污泵21,排污泵21将沉积箱6内的杂质通过排污泵21和第二排污管11排出,在丝杆13移动的过程中,丝杆13带动限位杆15在滑槽14内移动,通过滑槽14和限位杆15的配合,保证了丝杆13在移动的同时不会转动,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污水进入到发生器前进行过滤,将较大的颗粒过滤出来,避免发生器的进液管被堵塞,有利于发生器的正常工作。
工作原理:在污水进入到厌氧发生器前,需要对污水进行初步过滤,使得进入到进水管2内的污水杂质减少,以免将进水管2堵塞,所以首先将送来的高压污水通过第一排污管4进入到过滤箱3内,污水中加大颗粒的杂质被滤网5过滤出来,在污水冲击和倾斜的滤网5共同的作用,使得较大颗粒的杂质进入到连接管7内,此时,污水经过滤网5的过滤后,在经过进水管2进入到发生器本体1内,当杂质进入到连接管7内后经过排污孔8进入到沉积箱6内,第一斜板18和第二斜板19的作用起到导流和阻碍杂质上浮的作用,同时也能够较小进入到沉积箱6内的水流速度,使沉积箱6内水流相对平静,当沉积箱6内的杂质达到一定的量时,需要对杂质进行清理,此时,转动手把16,手把16带动螺纹套筒12转动,螺纹套筒12转动使丝杆13移动,丝杆13移动推动相应的滑块10移动,滑块10在通过连杆9带动另一个滑块10移动,从而使两个滑块10同步移动,直到滑块10移动到图2中排污孔8的左侧,从而将进入到连接管7内的污水和杂质堵住,此时,另一个滑块10位于图2中排污孔8的右侧,使得沉积箱6内的污水不会进入到滑块10的右侧,此时可启动排污泵21,排污泵21将沉积箱6内的杂质通过排污泵21和第二排污管11排出,在丝杆13移动的过程中,丝杆13带动限位杆15在滑槽14内移动,通过滑槽14和限位杆15的配合,保证了丝杆13在移动的同时不会转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循环流厌氧发生器,包括发生器本体(1)和进水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器本体(1)的一侧设有过滤箱(3),所述过滤箱(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排污管(4),所述第一排污管(4)与所述进水管(2)相连通,所述过滤箱(3)内固定安装有滤网(5),所述过滤箱(3)远离所述发生器本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沉积箱(6),所述沉积箱(6)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管(7),所述连接管(7)靠近所述滤网(5)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过滤箱(3)内并与所述过滤箱(3)相连通,所述连接管(7)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排污孔(8),两个所述排污孔(8)均与所述沉积箱(6)相连通,所述连接管(7)内设有连杆(9),所述连杆(9)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滑块(10),所述沉积箱(6)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螺纹套筒(12),所述螺纹套筒(12)与所述沉积箱(6)相连通,所述螺纹套筒(12)内螺纹安装有丝杆(13),所述丝杆(13)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连接管(7)内并与相应的滑块(10)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厌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块(10)上均固定安装有密封圈,两个所述密封圈均与所述连接管(7)的内壁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厌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7)的内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14),两个所述滑槽(14)内均滑动安装有限位杆(15),两个所述限位杆(15)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所述丝杆(1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厌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筒(12)远离所述沉积箱(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手把(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厌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13)远离所述滑块(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厌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箱(6)的两侧内壁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斜板(18)和第二斜板(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厌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箱(6)远离所述过滤箱(3)的一侧设有排污泵(21),所述排污泵(21)上安装有吸污管(20)和第二排污管(11),所述吸污管(20)远离所述排污泵(21)的一端与所述沉积箱(6)相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12737.6U CN211035601U (zh) | 2019-09-11 | 2019-09-11 | 循环流厌氧发生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12737.6U CN211035601U (zh) | 2019-09-11 | 2019-09-11 | 循环流厌氧发生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035601U true CN211035601U (zh) | 2020-07-17 |
Family
ID=71538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512737.6U Active CN211035601U (zh) | 2019-09-11 | 2019-09-11 | 循环流厌氧发生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035601U (zh) |
-
2019
- 2019-09-11 CN CN201921512737.6U patent/CN21103560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381807A (zh) | 一种首格升流式组合折流板厌氧水解反应一体化装置 | |
CN1843960A (zh) | 一种高效节能净水工艺和装置 | |
CN203613053U (zh) | 一体化污水处理滤池 | |
CN102198967B (zh) | 造纸污水快速沉淀法及其沉淀塔 | |
CN201125201Y (zh) | 组合式中水处理设备 | |
CN207276278U (zh) | 组合式混凝沉淀装置 | |
CN203154885U (zh) | 一种v型沉淀池 | |
CN103215985B (zh) | 基于雨污二次分流的小区雨水利用系统 | |
CN211035601U (zh) | 循环流厌氧发生器 | |
CN205803088U (zh) |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沉淀池 | |
CN203540146U (zh) | 新型高效物化水处理沉淀装置 | |
CN2571744Y (zh) | 污水处理装置 | |
CN211799006U (zh) | 一种双向组合斜板沉淀池 | |
CN2367368Y (zh) | 水力自控一体化净水器 | |
CN206715485U (zh) | 一种工业污水沉淀池 | |
CN111072142A (zh) | 用于畜禽养殖污水或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厌氧反应系统 | |
CN109553176A (zh) | 一种含氟废水处理系统 | |
CN214990714U (zh) | 一种纯化水制备用浓水回收装置 | |
CN213141781U (zh) | 一种污泥处理装置 | |
CN2745914Y (zh) | 一种煤水综合处理系统 | |
CN2592634Y (zh) | 高效一体化净水装置 | |
CN213141795U (zh) | 一种污泥浓缩塔及污泥处理系统 | |
CN213141793U (zh) | 一种污泥连续浓缩塔及污泥处理系统 | |
CN210711035U (zh) | 一种雨水和污水高效处理系统装置 | |
CN215480438U (zh) | 一种市政房建用污泥资源化处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