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24595U - 一种弯管式雾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弯管式雾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24595U
CN211024595U CN201921700308.1U CN201921700308U CN211024595U CN 211024595 U CN211024595 U CN 211024595U CN 201921700308 U CN201921700308 U CN 201921700308U CN 211024595 U CN211024595 U CN 2110245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ing
cover
air inlet
gear
c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0030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朝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70030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245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245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2459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弯管式雾化器,其面罩与出雾管之间通过弯管连接,从而可以保持雾化杯的开口基本在竖直方向上,从而保证雾化效果、防止呛药、药液倾倒;包括面罩,面罩上设置有至少两排排气孔、连接管头,面罩面向人脸的一侧为内罩,连接管头与弯管的弯管部分插接连通,弯管远离弯管部分一端与出雾管一端插接连通;出雾管另一端与雾化杯内部的雾化内腔连通,且出雾管此端固定在雾化杯上。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通过弯管连接面罩和出雾管,从而在使用时可以保证雾化杯的开口端始终处于几乎竖直方向上,从而防止呛药、药液倾倒。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气流穿过的药液深度在设计范围内,以防止呛药,且保证雾化气流中药液颗粒的数量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弯管式雾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弯管式雾化器。
背景技术
雾化器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医疗器械,其主要通过气流将药液雾化后输入口腔,从而实现对口腔、咽喉、气管等部位治疗,目前这种方式的疗效以及效率已经广受认可。
目前的雾化器主要是将雾化杯接入输气装置(气泵),雾化杯内盛装用于雾化的药液,气流从药液中喷出,从而使得气流将药液雾化后携带药液通过出雾口进入面罩,面罩站在嘴外或嘴及鼻子外,从而通过呼吸将雾化后的药液颗粒输入内粘膜以达到快速给药的目的。
但是发明人在长期工作中发现:目前的雾化器中,出雾管一般采用支管和面罩进行连通。但是在病人平躺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雾化杯向下倾斜,造成气流部分无法通过药液或药液倾倒,从而严重影响使用,更有甚者也要进入出雾管内流入面罩造成患者呛药。
因此发明人提出一种弯管式雾化器,其面罩与出雾管之间通过弯管连接,从而可以保持雾化杯的开口基本在竖直方向上,从而保证雾化效果、防止呛药、药液倾倒。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弯管式雾化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弯管式雾化器,包括雾化杯、弯管、面罩,所述面罩上设置有至少两排排气孔、连接管头,面罩面向人脸的一侧为内罩,所述连接管头与弯管的弯管部分插接连通,弯管远离弯管部分一端与出雾管一端插接连通;出雾管另一端与雾化杯内部的雾化内腔连通,且出雾管此端固定在雾化杯上。
优选地,雾化内腔底部通过雾化杯底密封,雾化杯底外部固定有进气管头,进气管头用于和外部输气装置的排气端连通;雾化杯底内部与进气锥柱底部连接固定,进气锥柱内部为进气通道,进气通道有下至上之间逐渐变小;进气通道与进气管头连通;
所述进气锥柱插装入阻气罩的阻气内罩中,且阻气内罩的内壁与进气锥柱的外壁之间构成排气间隙;所述阻气罩位于阻气内罩顶部为阻气端,阻气端与进气通道顶部正对;雾化内腔内盛装有用于雾化的药液。
优选地,所述阻气罩底部设置有排气缺槽。
优选地,所述阻气罩顶部固定有螺纹筒,且阻气罩顶部设置有导流斜面、侧面设置有导流凹槽,所述导流凹槽与导流斜面最低端连通,导流斜面顶部与螺纹筒的螺纹内筒底部连通,且螺纹内筒底部对应的螺纹筒上还设置有排液缺槽;
所述阻气罩卡装入升降滑槽内,且阻气罩可在螺纹筒轴向上移动,所述阻气罩与升降滑槽之间不可圆周转动、可在螺纹筒轴向上移动装配;
所述升降滑槽设置在固定架上,且固定架上还设置有连通环槽、固定边缘,固定边缘设置在连通环槽两端,且所述连通环槽用于将位于连通环槽处的雾化内腔与出雾管连通;
所述固定边缘与雾化内腔的内壁装配固定或连接固定,所述固定架顶部安装有密封盘,密封盘外边缘与雾化内腔内壁密封装配、固定,且密封盘上方安装有驱动盘,所述驱动盘包括连接盘部分、环体部分,所述连接盘部分固定在环体部分内侧,且环体部分内侧还设置有内卡齿,内卡齿与环体部分构成内齿轮。
优选地,螺纹内筒与螺柱一端通过螺纹旋合装配,螺柱另一端穿过密封盘、连接盘部分后进入与内卡齿对应处,且螺柱内部为中空的加药通道,加药通道与螺纹内筒连通;螺柱与连接盘部分装配固定,且螺柱与密封盘可圆周转动装配。
优选地,还包括杯盖,所述杯盖内部通过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分别分割为驱动腔、传动腔、卡合腔,所述驱动腔内安装有发条弹簧,发条弹簧的发条轴两端穿过杯盖、第一隔板后分别与旋钮、第三齿轮装配固定,所述第三齿轮位于传动腔内,且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分别安装在传动轴、中间轴上,且传动轴、中间轴分别与第二隔板可圆周转动装配、轴向相对固定;所述传动轴一端穿出第二隔板后与驱动齿轮装配固定,驱动齿轮与内卡齿啮合传动。
优选地,第二隔板还通过螺纹与密封柱一端装配固定,密封柱另一端装入加药通道顶部且与之卡合、密封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通过弯管连接面罩和出雾管,从而在使用时可以保证雾化杯的开口端始终处于几乎竖直方向上,从而防止呛药、药液倾倒。
2、本实用新型通过发条弹簧驱动螺柱,使得阻气罩能够缓慢下移,从而实现气流穿过的药液深度在设计范围内,以防止呛药,且保证雾化气流中药液颗粒的数量稳定,以提高药液的治疗效果,降低药液浪费量。且整个过程通过发条弹簧存储的弹力驱动,无需电池、电机等设备,更加安全可靠。另外杯盖可以重复使用,从而可以大大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雾化杯、杯盖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雾化杯、杯盖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雾化杯、杯盖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A剖视图。
图8是图6中B-B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雾化杯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见图1-图9,一种弯管式雾化器,包括雾化杯140、弯管120、面罩110,所述面罩110上设置有至少两排排气孔111、连接管头112,面罩110面向人脸的一侧为内罩113,所述连接管头112与弯管120的弯管部分121插接连通,弯管120远离弯管部分121一端与出雾管130一端插接连通;出雾管130另一端与雾化杯140内部的雾化内腔141连通,且出雾管130此端固定在雾化杯140上;本实施例的排气孔111与现有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只设置一侧,且孔径较小,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孔111设置两侧,且孔径为现有技术的1.5-3倍。这种设计能够更加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从而防止二氧化碳重复吸入造成患者的不适甚至引起临床事故。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排气孔111孔径在0.3-1㎝之间。
雾化内腔141底部通过雾化杯底142密封,雾化杯底142外部固定有进气管头310,进气管头310用于和外部输气装置(气泵)的排气端连通;雾化杯底142内部与进气锥柱370底部连接固定,进气锥柱370内部为进气通道371,进气通道有下至上之间逐渐变小;进气通道371与进气管头310连通,从而将外部气流引入雾化内腔141中。
所述进气锥柱370插装入阻气罩380的阻气内罩386中,且阻气内罩386的内壁与进气锥柱370的外壁之间构成排气间隙301;所述阻气罩380位于阻气内罩386顶部为阻气端385,阻气端385与进气通道371顶部正对,从而使得从进气通道371进入的气流直接向阻气端385冲击,然后分别通过排气间隙301折流回雾化内腔141中,雾化内腔141内盛装有用于雾化的药液,从排气间隙301从排出的气流直接从药液中穿过,从而使药液雾化,形成小颗粒液滴,然后随着气流从出雾管130排出至面罩中进行雾化治疗。
所述阻气罩380底部设置有排气缺槽382,排气缺槽382用于即使阻气罩380底面与雾化杯底142的底面贴合时,气流可以从排气缺槽382冲输出,从而防止气流被阻断。
所述阻气罩380顶部固定有螺纹筒360,且阻气罩380顶部设置有导流斜面383、侧面设置有导流凹槽381,所述导流凹槽381与导流斜面383最低端连通,导流斜面383顶部与螺纹筒360的螺纹内筒361底部连通,且螺纹内筒361底部对应的螺纹筒360上还设置有排液缺槽362,排液缺槽362用于便于将螺纹内筒361内部的药液输出至导流斜面383顶部。
所述阻气罩380卡装入升降滑槽463内,且阻气罩380可在螺纹筒轴向上移动,所述阻气罩380与升降滑槽463之间不可圆周转动、可在螺纹筒360轴向上移动装配;
所述升降滑槽463设置在固定架460上,且固定架460上还设置有连通环槽461、固定边缘462,固定边缘462设置在连通环槽461两端,且所述连通环槽461用于将位于连通环槽461处的雾化内腔141与出雾管130连通;
所述固定边缘462与雾化内腔141的内壁装配固定或连接固定,所述固定架460顶部安装有密封盘160,密封盘160外边缘与雾化内腔141内壁密封装配、固定,且密封盘160上方安装有驱动盘440,所述驱动盘440包括连接盘部分442、环体部分441,所述连接盘部分442固定在环体部分441内侧,且环体部分441内侧还设置有内卡齿443,内卡齿443与环体部分441构成内齿轮;
螺纹内筒361与螺柱350一端通过螺纹旋合装配,螺柱350另一端穿过密封盘160、连接盘部分442后进入与内卡齿443对应处,且螺柱350内部为中空的加药通道351,加药通道351与螺纹内筒361连通。使用时,直接将药液通过加药通道351加入,药液通过加药通道351后进入螺纹内筒361,然后通过导流斜面383、导流凹槽381进入雾化内腔141中;
螺柱350与连接盘部分442装配固定,且螺柱350与密封盘160可圆周转动装配。
所述杯盖150内部通过第一隔板151、第二隔板152分别分割为三个部分,分别为驱动腔153、传动腔154、卡合腔155,所述驱动腔153内安装有发条弹簧410,发条弹簧410的发条轴320两端穿过杯盖150、第一隔板151后分别与旋钮210、第三齿轮423装配固定,所述第三齿轮423位于传动腔154内,且第三齿轮423与第二齿轮422啮合传动,第二齿轮422与第一齿轮421啮合传动,第一齿轮421、第二齿轮422分别安装在传动轴330、中间轴340上,且传动轴330、中间轴340分别与第二隔板可圆周转动装配、轴向相对固定;所述传动轴330一端穿出第二隔板152后与驱动齿轮430装配固定,驱动齿轮430与内卡齿443啮合传动。
本实施例中发条轴320反转时可以驱动发条弹簧的发条弹簧带收紧以存储弹力,而发条弹簧带可以通过自身弹力驱动发条轴320正转,本实施例中的发条弹簧十分常见,可以参考现有玩具车的发条弹簧盘、或发条式机械表的发条弹簧。
使用时,首选通过加药通道351向雾化内腔中加入雾化药液,然后将气流从进气管头310输入排气间隙,气流进入药液后将药液雾化成液体颗粒然后上升至连通环槽461处,再通过出雾管输出即可。
而发明人经过长时间观察发现,如果连通环槽461底面与雾化杯底142之间的间距不变,那么药液的深度是逐渐变小的,也就是最开始的时候气流中携带的药液颗粒较多,越往后越少。这就造成雾化过程中给药量会发生变化,而根据研究,给药量必须维持在某一参数区间才能获得最好的药效,一旦药量过多会造成浪费,甚至呛药;药量过少就会严重影响疗效。而发明人长期工作在ICU科室,病人长时间处于昏迷、虚弱状态,而医护人员十分有限,无法及时照看各个病人,一旦病人发生呛药就有可能导致窒息,从而引发严重的医疗事故。
而本实施例中,使用时首先通过旋钮将发条弹簧拧紧,然后将杯盖150套装在雾化杯140上,并使驱动齿轮430与内卡齿443啮合传动;此时螺纹筒360、阻气罩380位于最高处,从而使得气流从药液靠近顶部的地方排出,然后在发条弹簧的驱动下,驱动盘440带动螺柱350同步圆周转动,从而通过螺纹驱动螺纹筒360、阻气罩380在升降滑槽内逐渐下移,使得阻气罩380底面逐渐下降,也就是气流从排气间隙输出的高度逐渐下降,因此获得气流输出高度随着药液液面几乎同步下降的效果,从而使得气流中雾化的药液基本上保持在一个均值左右,这个均值一般是最佳的雾化颗粒含量。这就使得雾化气流中药液基本保持平均,从而增加药效、降低浪费量。而且这种方式不会使雾化的药液过量,从而不会造成呛药。
优选地,第二隔板152还通过螺纹与密封柱450一端装配固定,密封柱450另一端装入加药通道351顶部且与之卡合、密封装配,从而防止药液、雾化气流从加药通道351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成本相对于现有的一次性雾化器至少增加3-5倍,但是杯盖可以重复使用,因此使用成本为现有一次性雾化器的2倍左右。但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均匀给药、防呛药等功能,因此特别适用于昏迷的患者,而且成本上升不多,但生命无价。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弯管式雾化器,包括雾化杯、弯管、面罩,所述面罩上设置有至少两排排气孔、连接管头,面罩面向人脸的一侧为内罩,其特征是:
所述连接管头与弯管的弯管部分插接连通,弯管远离弯管部分一端与出雾管一端插接连通;出雾管另一端与雾化杯内部的雾化内腔连通,且出雾管此端固定在雾化杯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式雾化器,其特征是:雾化内腔底部通过雾化杯底密封,雾化杯底外部固定有进气管头,进气管头用于和外部输气装置的排气端连通;雾化杯底内部与进气锥柱底部连接固定,进气锥柱内部为进气通道,进气通道由下至上之间逐渐变小;进气通道与进气管头连通;
所述进气锥柱插装入阻气罩的阻气内罩中,且阻气内罩的内壁与进气锥柱的外壁之间构成排气间隙;所述阻气罩位于阻气内罩顶部为阻气端,阻气端与进气通道顶部正对;雾化内腔内盛装有用于雾化的药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弯管式雾化器,其特征是:所述阻气罩底部设置有排气缺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弯管式雾化器,其特征是:所述阻气罩顶部固定有螺纹筒,且阻气罩顶部设置有导流斜面、侧面设置有导流凹槽,所述导流凹槽与导流斜面最低端连通,导流斜面顶部与螺纹筒的螺纹内筒底部连通,且螺纹内筒底部对应的螺纹筒上还设置有排液缺槽;
所述阻气罩卡装入升降滑槽内,且阻气罩可在螺纹筒轴向上移动,所述阻气罩与升降滑槽之间不可圆周转动、可在螺纹筒轴向上移动装配;
所述升降滑槽设置在固定架上,且固定架上还设置有连通环槽、固定边缘,固定边缘设置在连通环槽两端,且所述连通环槽用于将位于连通环槽处的雾化内腔与出雾管连通;
所述固定边缘与雾化内腔的内壁装配固定或连接固定,所述固定架顶部安装有密封盘,密封盘外边缘与雾化内腔内壁密封装配、固定,且密封盘上方安装有驱动盘,所述驱动盘包括连接盘部分、环体部分,所述连接盘部分固定在环体部分内侧,且环体部分内侧还设置有内卡齿,内卡齿与环体部分构成内齿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弯管式雾化器,其特征是:螺纹内筒与螺柱一端通过螺纹旋合装配,螺柱另一端穿过密封盘、连接盘部分后进入与内卡齿对应处,且螺柱内部为中空的加药通道,加药通道与螺纹内筒连通;螺柱与连接盘部分装配固定,且螺柱与密封盘可圆周转动装配。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弯管式雾化器,其特征是:还包括杯盖,所述杯盖内部通过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分别分割为驱动腔、传动腔、卡合腔,所述驱动腔内安装有发条弹簧,发条弹簧的发条轴两端穿过杯盖、第一隔板后分别与旋钮、第三齿轮装配固定,所述第三齿轮位于传动腔内,且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分别安装在传动轴、中间轴上,且传动轴、中间轴分别与第二隔板可圆周转动装配、轴向相对固定;所述传动轴一端穿出第二隔板后与驱动齿轮装配固定,驱动齿轮与内卡齿啮合传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弯管式雾化器,其特征是:第二隔板还通过螺纹与密封柱一端装配固定,密封柱另一端装入加药通道顶部且与之卡合、密封装配。
CN201921700308.1U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弯管式雾化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0245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00308.1U CN211024595U (zh)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弯管式雾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00308.1U CN211024595U (zh)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弯管式雾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24595U true CN211024595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44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0030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024595U (zh)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弯管式雾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245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652163T5 (es) Aparato nebulizador
CN113521513B (zh) 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可调式耳鼻喉科临床喷药装置
CN108355212A (zh) 一种小儿内科用雾化吸入装置
CN108126271B (zh) 一种肿瘤内科给药装置
CN211024595U (zh) 一种弯管式雾化器
CN209864910U (zh) 一种儿科护理用的喂药装置
ES2263489T3 (es) Boquilla mixta para dispositivos para terapias de inhalacion usados por pacientes dependientes de oxigeno.
CN209548487U (zh) 一种医用雾化器面罩总成及其医用雾化器
CN110215579A (zh) 医用雾化器
CN108744089A (zh) 一种呼吸科用吸痰给药一体化装置
CN110037856A (zh) 一种五官科用耳孔上药装置
CN213220127U (zh) 一种可伸缩式的MDIs储雾罐
CN210096579U (zh) 一种儿科护理雾化器
CN212756747U (zh) 一种中药雾化器
CN109513077B (zh) 用于呼吸道疾病的内科雾化治疗设备
CN208464868U (zh) 新型雾化仪
CN201064600Y (zh) 呼吸道给药电子雾化器
CN107899114B (zh) 一种新型的雾化罐
CN113318315A (zh) 颈部麻醉护理用辅助装置
CN108310579B (zh) 便于使用的心内科用给药呼吸面罩
CN107970507B (zh) 一种雾化咬嘴气路
CN211611270U (zh) 一种肛肠科用体外给药治疗器
CN202682489U (zh) 一种医用鼻塞式吸氧管
CN206526355U (zh) 鼻疗雾化器
CN212282436U (zh) 一种雾化吸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7

Termination date: 202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