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22907U - 血管夹支架 - Google Patents

血管夹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22907U
CN211022907U CN201921930836.6U CN201921930836U CN211022907U CN 211022907 U CN211022907 U CN 211022907U CN 201921930836 U CN201921930836 U CN 201921930836U CN 211022907 U CN211022907 U CN 2110229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art
arc plate
preforming
rotating shaft
conn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3083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德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92193083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229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229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229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管夹支架,其包括两组间隔设置的上压片和下压片,一上压片和一下压片组成一组,上压片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夹持部、上连接板、上传动部,下压片包括依次连接的下夹持部、下连接板、下传动部;两组上压片和下压片上穿设有一分别与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转动连接的转轴,上夹持部上固定有上弧板,上弧板位于上夹持部与上连接板连接的一端,下夹持部上固设有下弧板,下弧板位于下夹持部与下连接板连接的一端,上弧板和下弧板的开口相对且位于上压片和下压片沿转轴轴线方向的两侧;同一组上压片和一下压片上设置有一保持上夹持部与下夹持部保持压紧的夹紧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组织进入上连接片和下连接板之间的效果。

Description

血管夹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手术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血管夹支架。
背景技术
显微外科经常涉及到血管的吻合,而通过显微镜的帮助,可以把手术视野放大十几倍到二十倍,这样可以让我们进行以前不能完成的手术操作,也使得手术操作的精准化、成功率都大大的提高。
血管吻合的前提是把两个血管的断端对齐、固定,使之方便显微吻合,但手术中情况很少有理想情况,总是情况百出,比如血管长度欠佳,对齐有张力;血管缝合平面成角度,不在一个水平面,又或者缝合一面之后,无法翻面缝合等等,因此需要特殊的血管夹器械帮助手术更好的进行。
授权公告号为CN20549413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3D打印的输精管夹,包括上压片、下压片、转轴、中心销轴、压力弹簧、锁紧弹簧。该3D打印的输精管夹的上压片、下压片采用医用塑料3D打印制成,减轻对输精管本身的压力,从而降低因输精管夹固定带来的输精管血运问题;同时该3D打印的输精管夹可以准确定位和固定,从而可以最终达到提高操作的精确度、减少手术时间、提高术后复通率的目的。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压片和下压片对血管夹紧时,血管夹前伸时,血管外侧的部分组织不仅会进入上压片夹持部内,同时会有部分组织进入上压片连接部,上压片夹持部和下压片夹持部相互靠近时,上压片连接部和下压片连接部之间的组织会被挤压,上压片连接部和下压片连接部之间的组织较少,会出现部分组织损伤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管夹支架,其具有阻挡组织进入上连接片和下连接板之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血管夹支架,包括两组间隔设置的上压片和下压片,一所述上压片和一下压片组成一组,所述上压片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夹持部、上连接板、上传动部,所述下压片包括依次连接的下夹持部、下连接板、下传动部;两组所述上压片和下压片上穿设有一分别与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上夹持部上固定有上弧板,所述上弧板位于上夹持部与上连接板连接的一端,所述下夹持部上固设有下弧板,所述下弧板位于下夹持部与下连接板连接的一端,所述上弧板和下弧板的开口相对且位于上压片和下压片沿转轴轴线方向的两侧;同一组所述上压片和一下压片上设置有一保持上夹持部与下夹持部保持压紧的夹紧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手对上传动部和下传动部施加作用,上压片和下压片对夹紧机构施加作用,使上压片和下压片绕转轴转动,此时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相背移动,将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靠近血管时,上弧板和下弧板均能对血管进行限制,阻碍血管进入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之间,从而便于血管夹对血管夹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上套设有压簧,所述压簧位于两组上压片和下压片之间且分别与两组上压片和下压片压紧,所述转轴两端分别设置有抵触于两组上压片和下压片背向压簧的表面限制两组上压片和下压片相背移动的调位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压簧套设于转轴后,将两组上压片和下压片套设于转轴上,使用调位机构分别对每组上压片和下压片施加作用,每组上压片和下压片受到压簧和调位机构的共同作用,从而保持两组上压片和下压片相对位置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位机构包括套设于转轴外的调位管,所述调位管上设置有限制转轴与调位管相背移动的锁紧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调位管套设于转轴的两端后,移动调位管到相应位置后,使用锁紧机构对调位管施加作用,保持调位管与转轴之间相对位置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开设于转轴上的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内螺杆,所述内螺杆上固定有固定于调位管上的连接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调位管,调位管通过连接盘带动内螺杆转动,内螺杆于内螺纹孔内转动,从而调整内螺杆与转轴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调位管与转轴之间相对位置的调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开设于转轴上的内螺纹孔,所述调位管上穿设有经过内螺纹孔与转轴连接的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的螺帽与调位管的端面接触压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锁紧螺栓,能调整锁紧螺栓与调位管之间的相对位置,锁紧螺栓的螺帽保持与调位管的端面接触,锁紧螺栓位置调整带动调位管相互靠近或远离,实现锁紧机构对调位管的锁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紧机构为套设与转轴上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同一组的上压片和下压片压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扭簧分别与上压片和下压片接触压紧,扭簧推动上压片和下压片绕转轴轴线转动,实现夹紧机构对上压片和下压片的锁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夹持部包括与上连接板平滑连接的上容纳弧板,所述上夹持部包括固设于容纳弧板背向上连接板一端的上平板,所述上夹持部沿转轴轴线方向的一端为上侧端,所述上侧端伸出上连接板沿转轴轴线方向的一端,所述上弧板固定于上侧端且位于上容纳弧板与上连接板连接端;
所述上弧板所在圆环的内径大于上容纳弧板所在圆环的内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弧板的曲率小于上容纳弧板的曲率,便于上弧板与血管接触限制血管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夹持部包括与下连接板平滑连接的下容纳弧板,所述下夹持部包括固设于容纳弧板背向下连接板一端的下平板,所述下夹持部沿转轴轴线方向的一端为下侧端,所述下侧端伸出下连接板沿转轴轴线方向的一端,所述下弧板固定于下侧端且位于下容纳弧板与下连接板连接端;
所述下弧板所在圆环的内径大于下容纳弧板所在圆环的内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弧板的曲率小于下容纳弧板的曲率,便于下弧板与血管接触限制血管移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人手对上传动部和下传动部施加作用,上压片和下压片对夹紧机构施加作用,使上压片和下压片绕转轴转动,此时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相背移动,将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靠近血管时,上弧板和下弧板均能对血管进行限制,阻碍血管进入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之间,从而便于血管夹对血管夹紧;
2、转动调位管,调位管通过连接盘带动内螺杆转动,内螺杆于内螺纹孔内转动,从而调整内螺杆与转轴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调位管与转轴之间相对位置的调整;
3、弧板的曲率小于上容纳弧板的曲率,便于上弧板与血管接触限制血管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显示调位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二中显示调位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压片;11、上夹持部;111、上容纳弧板;112、上平板;113、上侧端;12、上连接板;13、上传动部;14、上弧板;2、下压片;21、下夹持部;211、下容纳弧板;212、下平板;213、下侧端;22、下连接板;23、下传动部;24、下弧板;3、转轴;4、压簧;5、调位机构;51、调位管;52、锁紧机构;521、内螺纹孔;522、内螺杆;523、连接盘;524、锁紧螺栓;6、夹紧机构;61、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管夹支架,包括两组间隔设置的上压片1和下压片2,一上压片1和一下压片2组成一组。
上压片1包括依次一体成型的上夹持部11、上连接板12、上传动部13,下压片2包括依次一体成型的下夹持部21、下连接板22、下传动部23。
上连接板12和下连接板22相对的表面上一体成型有两组连接座,连接座上开设有连接孔,两组上连接板12和下连接板22上穿设有一分别与上连接板12部和下连接板22转动连接的转轴3。
转轴3包括两个相对的端面相互铰接的圆轴,其中一圆轴上开设有铰接槽,另一圆轴上一体成型有能插入铰接槽内的铰接块,铰接块上穿设有插入铰接槽侧面与圆轴转动连接的转动轴,两个圆轴能绕转动轴轴线转动,实现两组上压片1和一下压片2之间相对角度的调整。
上传动部13和下传动部23相背的表面分别一体成型有能容纳人手指放入的内弧形凹槽。
上夹持部11包括与上连接板12弧形过渡使之平滑连接的上容纳弧板111,上夹持部11包括固设于容纳弧板背向上连接板12一端的上平板112,上平板112与上容纳弧板111之间弧形过渡,上夹持部11沿转轴3轴线方向的一端为上侧端113,上侧端113伸出上连接板12沿转轴3轴线方向的一端,上夹持部11上固定有上弧板14,上弧板14位于上夹持部11与上连接板12连接的一端;上弧板14所在圆环的内径大于上容纳弧板111所在圆环的内径。
下夹持部21包括与下连接板22弧形过渡使之平滑连接的下容纳弧板211,下夹持部12包括固设于容纳弧板背向下连接板22一端的下平板212,下平板212与下容纳弧板211之间弧形过渡,下夹持部12沿转轴3轴线方向的一端为下侧端213,下侧端213伸出下连接板22沿转轴3轴线方向的一端,下夹持部21下固定有下弧板24,下弧板24位于下夹持部21与下连接板22连接的一端;下弧板24所在圆环的内径大于下容纳弧板211所在圆环的内径。
上弧板14和下弧板24的开口相对且位于上压片1和下压片2沿转轴3轴线方向的两侧。
参照图1和图2,同一组上压片1和一下压片2上设置有一保持上夹持部11与下夹持部21保持压紧的夹紧机构6。夹紧机构6为套设与转轴3上的扭簧61,扭簧61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同一组的上压片1和下压片2相对的表面压紧连接。
转轴3上套设有压簧4,压簧4位于两组上压片1和下压片2之间且分别与两组上压片1和下压片2压紧,转轴3两端分别设置有抵触于两组上压片1和下压片2背向压簧4的表面限制两组上压片1和下压片2相背移动的调位机构5。
调位机构5包括套设于转轴3外的调位管51,调位管51上设置有限制转轴3与调位管51相背移动的锁紧机构52。
锁紧机构52包括开设于转轴3上的内螺纹孔521,调位管51上穿设有经过内螺纹孔521与转轴3连接的锁紧螺栓524,锁紧螺栓524的螺帽与调位管51的端面接触压紧。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将调位管51套设于转轴3的两端后,转动锁紧螺栓524,能调整锁紧螺栓524与调位管51之间的相对位置,锁紧螺栓524的螺帽保持与调位管51的端面接触,锁紧螺栓524位置调整带动调位管51相互靠近或远离,两组上压片1和下压片2相对位置的稳定;
人手对上传动部13和下传动部23施加作用,上压片1和下压片2对夹紧机构6施加作用,使上压片1和下压片2绕转轴3转动,此时上夹持部11和下夹持部21相背移动,将上夹持部11和下夹持部21靠近血管时,上弧板14和下弧板24均能对血管进行限制,阻碍血管进入上连接板12与下连接板22之间,从而便于血管夹对血管夹紧。
实施例二
参照图1,一种血管夹支架,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锁紧机构52包括开设于转轴3上的内螺纹孔521,内螺纹孔521内螺纹连接有内螺杆522,内螺杆522上固定有固定于调位管51背向转轴3端面上的连接盘523。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转动调位管51,调位管51通过连接盘523带动内螺杆522转动,内螺杆522于内螺纹孔521内转动,从而调整内螺杆522与转轴3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调位管51与转轴3之间相对位置的调整。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血管夹支架,包括两组间隔设置的上压片(1)和下压片(2),一所述上压片(1)和一下压片(2)组成一组,所述上压片(1)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夹持部(11)、上连接板(12)、上传动部(13),所述下压片(2)包括依次连接的下夹持部(21)、下连接板(22)、下传动部(23);
两组所述上压片(1)和下压片(2)上穿设有一分别与上连接板(12)和下连接板(22)转动连接的转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持部(11)上固定有上弧板(14),所述上弧板(14)位于上夹持部(11)与上连接板(12)连接的一端,所述下夹持部(21)上固设有下弧板(24),所述下弧板(24)位于下夹持部(21)与下连接板(22)连接的一端,所述上弧板(14)和下弧板(24)的开口相对且位于上压片(1)和下压片(2)沿转轴(3)轴线方向的两侧;
同一组所述上压片(1)和一下压片(2)上设置有一保持上夹持部(11)与下夹持部(21)保持压紧的夹紧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夹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上套设有压簧(4),所述压簧(4)位于两组上压片(1)和下压片(2)之间且分别与两组上压片(1)和下压片(2)压紧,所述转轴(3)两端分别设置有抵触于两组上压片(1)和下压片(2)背向压簧(4)的表面限制两组上压片(1)和下压片(2)相背移动的调位机构(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管夹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位机构(5)包括套设于转轴(3)外的调位管(51),所述调位管(51)上设置有限制转轴(3)与调位管(51)相背移动的锁紧机构(5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管夹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52)包括开设于转轴(3)上的内螺纹孔(521),所述内螺纹孔(521)内螺纹连接有内螺杆(522),所述内螺杆(522)上固定有固定于调位管(51)上的连接盘(52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管夹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52)包括开设于转轴(3)上的内螺纹孔(521),所述调位管(51)上穿设有经过内螺纹孔(521)与转轴(3)连接的锁紧螺栓(524),所述锁紧螺栓(524)的螺帽与调位管(51)的端面接触压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夹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6)为套设与转轴(3)上的扭簧(61),所述扭簧(61)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同一组的上压片(1)和下压片(2)压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夹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持部(11)包括与上连接板(12)平滑连接的上容纳弧板(111),所述上夹持部(11)包括固设于容纳弧板背向上连接板(12)一端的上平板(112),所述上夹持部(11)沿转轴(3)轴线方向的一端为上侧端(113),所述上侧端(113)伸出上连接板(12)沿转轴(3)轴线方向的一端,所述上弧板(14)固定于上侧端(113)且位于上容纳弧板(111)与上连接板(12)连接端;
所述上弧板(14)所在圆环的内径大于上容纳弧板(111)所在圆环的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夹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持部(21)包括与下连接板(22)平滑连接的下容纳弧板(211),所述下夹持部(21)包括固设于容纳弧板背向下连接板(22)一端的下平板(212),所述下夹持部(21)沿转轴(3)轴线方向的一端为下侧端(213),所述下侧端(213)伸出下连接板(22)沿转轴(3)轴线方向的一端,所述下弧板(24)固定于下侧端(213)且位于下容纳弧板(211)与下连接板(22)连接端;
所述下弧板(24)所在圆环的内径大于下容纳弧板(211)所在圆环的内径。
CN201921930836.6U 2019-11-09 2019-11-09 血管夹支架 Active CN2110229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30836.6U CN211022907U (zh) 2019-11-09 2019-11-09 血管夹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30836.6U CN211022907U (zh) 2019-11-09 2019-11-09 血管夹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22907U true CN211022907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62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30836.6U Active CN211022907U (zh) 2019-11-09 2019-11-09 血管夹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229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1989006111A1 (en) Retractor apparatus
CH679448A5 (zh)
CN110522987B (zh) 一种心血管患者手术推进装置
CN109620611A (zh) 一种甲状腺手术辅助装置
CN105491971A (zh) 一种骨科克氏针折弯器
CN211022907U (zh) 血管夹支架
CN109602494B (zh) 多自由度自锁机械臂
CN208334838U (zh) 一种反射片组装治具
CN109227583A (zh) 齿轮空程传动摆杆滑槽直线平夹自适应机器人手指装置
CN117122370A (zh) 一种带保护机构的手术夹钳
CN216985572U (zh) 一种自动调节且可限位的腹腔镜固定器
CN215078604U (zh) 一种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用采血血管加压装置
CN210185691U (zh) 一种用于手术导航设备的电动转台以及手术导航设备
CN210274853U (zh) 一种互联网数据监测用装置
CN208628191U (zh) 多尺寸弯管装置
CN210019502U (zh) 一种血管夹持器
CN209770537U (zh) 多自由度自锁机械臂
CN218304938U (zh) 一种影像科拍摄臂托
CN209095580U (zh) 齿轮空程传动摆杆滑槽直线平夹自适应机器人手指装置
CN219102524U (zh) 一种显示器及医生控制台
CN218979504U (zh) 一种急诊室用手术床快速对接装置
CN217244331U (zh) 一种用于腹腔镜的扶镜辅助装置
CN114247771B (zh) 一种液冷板校形装置
CN113081271B (zh) 一种微创手术机器人
CN214858787U (zh) 一种麻醉用管道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