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22743U - 可换声头的手持超声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可换声头的手持超声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22743U
CN211022743U CN201920948977.4U CN201920948977U CN211022743U CN 211022743 U CN211022743 U CN 211022743U CN 201920948977 U CN201920948977 U CN 201920948977U CN 211022743 U CN211022743 U CN 2110227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surface
board
contact
conductive piece
conta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4897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小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isonic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isonic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isonic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isonic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4897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227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227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227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换声头的手持超声设备,包括主机和声头,主机包括接触连接器,接触连接器上设有第一接触面,第一接触面上设有第一导电件;声头具有连接端,连接端上设有第二接触面,第二接触面上设有第二导电件;其中,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均为触点,或者,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中的其中之一为触点,其中之另一为连接针;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相贴合,带动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对接,以使声头与主机互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方便实现互联的功能,提高主机与声头互联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可换声头的手持超声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换声头的手持超声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用来进行超声医学图像诊断的手持超声图像设备,大致分成有线及无线超声手持设备。其中通过复用手持可换声头的手持超声设备主机,允许用户根据实际诊断及使用需求通过配置各种不同类型声头的方式来实现不同的诊断,现有技术中,手持可换声头的手持超声设备的主机与声头之间通常采用标准的数据接口通过连接器连接,如DP(Display Port,显示端口)接口、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等,由于需要拔插操作,当拔插次数过多时,声头与主机之间的互联会不可靠,导致可换声头的手持超声设备的可靠性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可换声头的手持超声设备,旨在解决可换声头的手持超声设备主机与声头之间互联不可靠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换声头的手持超声设备,包括主机和声头,所述主机包括接触连接器,所述接触连接器上设有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上设有第一导电件;所述声头具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上设有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接触面上设有第二导电件;其中,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均为触点,或者,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中的其中之一为触点,其中之另一为连接针;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相贴合,带动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二导电件对接,以使所述声头与所述主机互联。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件包括多个第一触点,所述第二导电件包括多个第二触点;多个所述第一触点在所述第一接触面上阵列排布,多个所述第二触点在所述第二接触面上阵列排布。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触点在所述第一接触面上呈矩阵排列;多个所述第二触点在所述第二接触面上呈矩阵排列。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主机还包括第一壳体,所述接触连接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声头还包括第二壳体,所述连接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卡接,以使第二接触面与所述第一接触面贴合。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朝向所述声头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卡插入所述卡槽内,以使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贴合。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第一屏蔽层,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第二屏蔽层,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插接时,所述第一屏蔽层与所述第二屏蔽层抵接,以将所述接触连接器和所述连接端包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主机还包括信号采集处理板和电路连接板,所述电路连接板连接在所述信号采集处理板与所述接触连接器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路连接板为柔性电路板,所述信号采集处理板通过柔性电路板与所述接触连接器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路连接板包括两块硬板电路板,两块所述硬板电路板中的其中之一与所述信号采集处理板平行,其中之另一与所述接触连接器垂直,且两块所述硬板电路板采用板对板方式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声头还包括信号匹配板,所述信号匹配板通过柔性电路板与所述连接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主机的接触连接器上设置第一接触面,同时第一接触面上设有多个第一触点,在声头的连接端上设置第二接触面,且该第二接触面上设有多个第二触点,第二接触面与第一接触面贴合,使得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对接导通,从而实现能够方便互联的功能,提高主机与声头互联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换声头的手持超声设备实施例接触连接器与连接端互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换声头的手持超声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换声头的手持超声设备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换声头的手持超声设备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可换声头的手持超声设备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主机 110 接触连接器
111 第一接触面 101 第一导电件
120 第一壳体 121 卡槽
122 第一屏蔽层 130 信号采集处理板
140 电路连接板 141 第一柔性电路板
142 硬板电路板 200 声头
210 连接端 211 第二接触面
201 第二导电件 220 第二壳体
221 凸起 222 第二屏蔽层
230 信号匹配板 240 第二柔性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换声头的手持超声设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该可换声头的手持超声设备包括主机100和声头200,该主机100包括接触连接器110,该接触连接器110上设有第一导电件101;声头200具有连接端210,该连接端210上设有第二接触面211,第二接触面211上设有第二导电件201;其中,该第一导电件101和第二导电件201均为触点,或者,第一导电件101和第二导电件201中的其中之一为触点,其中之另一为连接针;该第一接触面111与第二接触面211相贴合,带动第一导电件101与第二导电件201对接,以使该声头200与主机100互联。
可换声头的手持超声设备包括主机100和声头200,声头200是直接与用户接触,对用户身体的某个部位进行超声波检测;主机100的主要作用是对声头200所检测到的身体情况的信息进行处理,以通过图像的方式展现出来;故主机100与声头200之间需要通过互联的方式连通,以进行信号传输或者电流传输。接触连接器110与连接端210分别是主机100和声头200用于信号或电连接的部件,该接触连接器110上设有第一接触面111,连接端210上设有第二接触面211,第一接触面111上设有第一导电件101,第二接触面211上设有第二导电件201,当需要使用该声头200时,将第二接触面211与第一接触面111贴合,使得第一导电件能够与第二导电件201对接,以实现第一导电件101与第二导电件201之间的电连接,从而实现声头200与主机100之间的电连接,进而使得可换声头的手持超声设备能够顺利通过声头200检测用户身体部位,然后从主机100上显示身体部位的图像出来。
该第一导电件101和第二导电件201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只要保证第一接触面111与第二接触面211相贴合,即面-面接触,第一导电件101与第二导电件201接触导通即可。该第一导电件101和第二导电件201可均为触点结构;也可是第一导电件101为触点结构,第二导电件201为连接针结构;或者是第一导电件101为连接针结构,第二导电件201为触点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主机100的接触连接器110上设置第一接触面111,同时第一接触面111上设有第一导电件101,在声头200的连接端210上设置第二接触面211,且该第二接触面211上设有第二导电件201,第二接触面211与第一接触面111贴合,使得第一导电件101与第二导电件201对接导通,从而能够方便实现互联的功能,提高主机100与声头200互联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参照图1,为了使得主机100与声头200之间的互联效果更好,该第一导电件101包括多个第一触点,第二导电件201包括多个第二触点;多个第一触点在第一接触面111上阵列排布,多个第二触点在第二接触面211上阵列排布。
多个第一触点设置在第一接触面111上,多个第二触点设置在第二接触面211上,则只要第一接触面111与第二接触面211相贴合,即面-面接触,便能够将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接触导通,无需插接操作,便能够使得主机100的接触连接器110与声头200的连接端210电连接,进而使得主机100与声头200之间互联更加可靠。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可通过采用PCB(Printed CircuitBoard,电路板)工艺制作开窗铜皮,结合PCB沉金工艺制成。
该多个第一触点在第一接触面111上呈矩阵排列;多个第二触点在第二接触面211上呈矩阵排列。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多个第一触点在第一接触面111上的排列方式以及多个第二触点在第二接触面211上的排列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只要能够保证多个第一触点与多个第二触点一一对应即可,如可呈圆形阵列或者矩形阵列的方式进行排列。在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矩阵排列的方式,而矩阵的具体横排或竖排的数量可根据具体的第一接触面111和第二接触面211的大小来定。
进一步地,参照图3和图4,为了使得主机100与声头200的互联更加可靠,该主机100还包括第一壳体120,该接触连接器110设置在第一壳体120内;该声头200还包括第二壳体220,该连接端210设置在第二壳体220内;第一壳体120与第二壳体220卡接,以使第二接触面211与第一接触面111贴合。当需要使用到声头200时,将第二壳体220插向第一壳体120,以连接端210朝向接触连接器110运动,当第二壳体220与第二壳体120插接到位时,第二接触面211与第一接触面111贴合,起到定位作用,使得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的对接更加准确。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壳体120朝向声头200的一侧设有卡槽121,该第二壳体220上设有凸起221,该凸起221卡插入卡槽121内,以使第一接触面111与第二接触面211贴合。第一壳体120与第二壳体220采用卡槽121与凸起221卡合固定,使得第一接触面111与第二接触面211贴合的更好,使得主机100与声头200的互联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参照图3和图4,该第一壳体120内设有第一屏蔽层122,该第二壳体220内设有第二屏蔽层222,该第一壳体120与第二壳体220插接时,该第一屏蔽层122与第二屏蔽层222抵接,以将该接触连接器110和连接端210包围。第一壳体120与第二壳体220插接好后,第一屏蔽层122与第二屏蔽层222良好搭接,形成声头200与主机100互联后的外壳全屏蔽,提高了整机的抗干扰能力。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第一屏蔽层122和第二屏蔽层222优选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参照图2至图5,该主机100还包括信号采集处理板130和电路连接板140,该电路连接板140连接在信号采集处理板130与接触连接器110之间。声头200检测到用户身体情况的信息后,将身体信息通过连接端210传输给接触连接器110,接触连接器110再将接收到的身体信息,通过电路连接板140传输到信号采集处理板130处,以对身体信息进行图像化分析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至图5,该信号采集处理板130与该接触连接器110垂直设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接触连接器110的具体朝向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可设置成水平方向的,第一接触面111呈水平设置,则声头200的第二接触面211也是水平的,以能够顺利与第一接触面111贴合,此时声头200的连接端210需要沿竖直方向插接;如可设置成竖直方向的,第一接触面111呈竖直设置,声头200的第二接触面211也是竖直的,此时声头200的连接端210需要沿水平方向插接。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人体工学的便利程度,优选该接触连接器110呈竖直设置,此时与信号采集处理板130垂直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该电路连接板140为第一柔性电路板(FPC)141,该信号采集处理板130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141与该接触连接器110电连接。第一柔性电路板141是可饶性电路板,信号采集处理板130和接触连接器110的设置方向不同时,可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141实现信号采集处理板130与接触连接器110之间的电信号连接,以达到无需额外增加连接器,仅通过刚绕结合板便能实现信号采集处理板130和接触连接器110的互联。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和图5,该电路连接板140包括两块硬板电路板142,两块硬板电路板142中的其中之一与信号采集处理板130平行连接,其中之另一与接触连接器210垂直连接,且两块硬板电路板142采用板对板方式连接。此时信号采集处理板130与接触连接器210的互联是通过两个硬板电路板142板对板连接方式连接的,无需额外增设连接器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参照图2至图5,该声头200还包括信号匹配板230,该信号匹配板230通过第二柔性电路板240与连接端210电连接。声头200内设置信号匹配板230以对检测到的身体信息进行信号匹配处理,通过第二柔性电路板240将信号传输到连接端210处,以与主机100进行信号传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换声头的手持超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所述主机包括接触连接器,所述接触连接器上设有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上设有第一导电件;和
声头,所述声头具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上设有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接触面上设有第二导电件;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均为触点,或者,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中的其中之一为触点,其中之另一为连接针;
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相贴合,带动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二导电件对接,以使所述声头与所述主机互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换声头的手持超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包括多个第一触点,所述第二导电件包括多个第二触点;多个所述第一触点在所述第一接触面上阵列排布,多个所述第二触点在所述第二接触面上阵列排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换声头的手持超声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触点在所述第一接触面上呈矩阵排列;多个所述第二触点在所述第二接触面上呈矩阵排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换声头的手持超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还包括第一壳体,所述接触连接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声头还包括第二壳体,所述连接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卡接,以使第二接触面与所述第一接触面贴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换声头的手持超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朝向所述声头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卡插入所述卡槽内,以使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贴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换声头的手持超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第一屏蔽层,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第二屏蔽层,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插接时,所述第一屏蔽层与所述第二屏蔽层抵接,以将所述接触连接器和所述连接端包围。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换声头的手持超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还包括信号采集处理板和电路连接板,所述电路连接板连接在所述信号采集处理板与所述接触连接器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换声头的手持超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连接板为第一柔性电路板,所述信号采集处理板通过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接触连接器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换声头的手持超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连接板包括两块硬板电路板,两块所述硬板电路板中的其中之一与所述信号采集处理板平行连接,其中之另一与所述接触连接器垂直,且两块所述硬板电路板采用板对板方式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换声头的手持超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头还包括信号匹配板,所述信号匹配板通过第二柔性电路板与所述连接端电连接。
CN201920948977.4U 2019-06-20 2019-06-20 可换声头的手持超声设备 Active CN2110227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8977.4U CN211022743U (zh) 2019-06-20 2019-06-20 可换声头的手持超声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8977.4U CN211022743U (zh) 2019-06-20 2019-06-20 可换声头的手持超声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22743U true CN211022743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42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48977.4U Active CN211022743U (zh) 2019-06-20 2019-06-20 可换声头的手持超声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227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62290B (zh) 移动存储装置
EP0452553B1 (en) IC memory card
CN103417247A (zh) 超声换能器和用于制造超声换能器的方法
US20040127090A1 (en) Electromagnetic coupler registration and mating
CN211022743U (zh) 可换声头的手持超声设备
US20150022505A1 (en) Position measuring device and position information input system using same
CN108399113A (zh) 一种子板模块的插入式测试装置
CN108334213A (zh) 电容触控笔
CN109324988A (zh) 一种基于3u vpx架构的标准机箱在线硬件调试转接板
CN218887707U (zh) 一种连接器及医疗设备
CN106919887B (zh) 指纹识别芯片、电子设备及按键事件上报方法
KR101332810B1 (ko) 프로브용 커넥터 및 이를 채용한 초음파 진단 장치
CN217691718U (zh) 一种插接装置及检测设备
CN213755118U (zh) 测试转接板和测试设备
CN112129944A (zh) 一种血糖传感器及血糖监测装置
CN213071563U (zh) 插拔模组及扫地机器人检测设备
CN220542306U (zh) 压力检测装置
CN209946360U (zh) 一种用于排线的测试转接板及测试系统
CN219871955U (zh) 一种带有插拔式附加功能模块的ar眼镜
CN218415061U (zh) 连接器及医疗设备
CN217244289U (zh) 改良型内视镜
CN220673029U (zh) 内窥镜电路板连接结构、内窥镜前端镜头及内窥镜系统
CN219068530U (zh) 一种元器件同时焊接pcb板双面的焊接结构
CN221038814U (zh) 便携土壤检测装置
CN212646852U (zh) 一种模拟通道隔离度测试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