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20177U - 悬吊式植栽设备 - Google Patents

悬吊式植栽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20177U
CN211020177U CN201921891936.2U CN201921891936U CN211020177U CN 211020177 U CN211020177 U CN 211020177U CN 201921891936 U CN201921891936 U CN 201921891936U CN 211020177 U CN211020177 U CN 2110201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pipeline
suspension
output
suspen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9193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智杰
刘鑫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89193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201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201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2017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吊式植栽设备包含一支撑管架、一悬吊网袋以及一流体供应装置。支撑管架包含多个悬空管路、一流体输入管路、一流体输出管路以及至少一跨接管路。流体输入管路、悬空管路与流体输出管路是彼此连通而形成一流体通道。跨接管路设置于悬空管路其中任意二者之间,并连通于流体通道。悬吊网袋吊挂地设置于悬空管路其中任意二者之间,并具有一植栽空间,植栽空间位于跨接管路的下方。流体供应装置连通于流体通道。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悬吊式植栽设备,以期通过悬吊式植栽设备来帮助农作物的生长,并能减少人力的过度劳动。

Description

悬吊式植栽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吊式植栽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将植栽介质悬空设置来栽种植栽作物的悬吊式植栽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全球人口数量越来越多,对于粮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有更多的人将心力投入种植设备的开发,以期能有效地提高植栽作物的数量与品质。
承上所述,在现有的植栽设备中,有绝大部分的设计是针对都市农作土地不足而开发出的植物工厂,可以在室内种植农作物;然而,对于一般室外环境或温室环境的植栽设备较无开发出新的技术,因此一般使用者都只能通过传统的植栽设备来栽种农作物,例如利用人工的方式灌溉农作物。此外,当农作物种植在户外时,还有可能因为下雨的雨量过大而导致农作物泡水溃烂。
由以上叙述可知,现在的植栽设备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帮助非常有限,农民往往只能通过人工的方式来照顾农作物,非常的不便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在现有技术中,现在的植栽设备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帮助有限,因此农民往往只能通过人工的方式来照顾农作物,不仅非常的不便利,还造成人力负担的增加;缘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吊式植栽设备,以期通过悬吊式植栽设备来帮助农作物的生长,并能减少人力的过度劳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所采用的必要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悬吊式植栽设备,包含一支撑管架、一悬吊网袋以及一流体供应装置。支撑管架包含多个悬空管路、一流体输入管路、一流体输出管路以及至少一跨接管路。多个悬空管路互相连结地悬空设置。流体输入管路连结于悬空管路其中的一者。流体输出管路连结于悬空管路其中的一者,且流体输入管路、悬空管路与流体输出管路更彼此连通而形成一流体通道。至少一跨接管路设置于悬空管路其中任意二者之间,并具有一跨接通道与至少一流体流出孔,跨接通道跨接地连通于流体通道,至少一流体流出孔连通于跨接通道。
悬吊网袋吊挂地设置于悬空管路其中任意二者之间,并具有一植栽空间,植栽空间位于至少一流体流出孔的下方。流体供应装置连通于流体通道。
在上述必要技术手段所衍生的一附属技术手段中,悬吊式植栽设备还包含一输送管路,设置于支撑管架与流体供应装置之间,并连通于流体通道与流体供应装置。
在上述必要技术手段所衍生的一附属技术手段中,输送管路还包含一输送管本体以及一输入控制阀。输送管本体具有相连通的一输入段与一输出段,输入段连通于流体供应装置。输入控制阀设置于输送管本体,位于输入段与输出段之间,并连结于流体输入管路,且受操作地连通输送管本体与流体输入管路。较佳者,输送管路还包含一输出控制阀,设置于输送管本体,位于输入控制阀与输出段之间,并连结于流体输出管路,且受操作地连通输送管本体与流体输出管路。
此外,悬吊式植栽设备还包含一回冲流体供应装置,连通地连结于输出段。较佳者,回冲流体供应装置包含一回冲流体输出管路、一回冲流体存储容器以及一回冲管路控制阀。回冲流体输出管路连通地连结于输出段。回冲流体存储容器连通地连结于回冲流体输出管路。回冲管路控制阀设置于输出段,并连结于回冲流体输出管路,且受操作地连通输送管本体与回冲流体输出管路。其中,回冲流体供应装置还包含一回冲流体帮浦,设置于回冲流体输出管路。
在上述必要技术手段所衍生的一附属技术手段中,流体供应装置包含一流体输出管路、一流体存储容器以及一流体管路控制阀。流体输出管路连通地连结于输入段。流体存储容器连通地连结于流体输出管路。流体管路控制阀设置于输入段,并连结于流体输出管路,且受操作地连通输送管本体与流体输出管路。较佳者,流体供应装置还包含一流体帮浦,设置于流体输出管路。
在上述必要技术手段所衍生的一附属技术手段中,支撑管架还包含至少一流体释出控制件,设置于至少一流体流出孔。
在上述必要技术手段所衍生的一附属技术手段中,支撑管架还包含多个支撑结构,用以支撑悬空管路。
在上述必要技术手段所衍生的一附属技术手段中,支撑管架还包含一流体输入垂直支撑管路,自一设置面沿一垂直方向延伸,并连通地连结于多个悬空管路其中的一者与流体输入管路。较佳者,支撑管架还包含一流体输入水平支撑管路,沿一垂直于垂直方向的水平方向延伸而设置于设置面,位于流体输入管路与流体输入垂直支撑管路之间,并连通地连结于流体输入管路与流体输入垂直支撑管路。
在上述必要技术手段所衍生的一附属技术手段中,支撑管架还包含一流体输出垂直支撑管路,自一设置面沿一垂直方向延伸,并连通地连结于流体输出管路与悬空管路其中的一者。较佳者,支撑管架还包含一流体输出水平支撑管路,沿一垂直于垂直方向的水平方向延伸而设置于设置面,位于流体输出管路与流体输出垂直支撑管路之间,并连通地连结于流体输出管路与流体输出垂直支撑管路。
在上述必要技术手段所衍生的一附属技术手段中,支撑管架还包含至少一管间支撑段,至少一管间支撑段设置于悬空管路其中任意二者之间,且至少一管间支撑段包含二垂直支撑管路以及一水平支撑管路。二垂直支撑管路自一设置面沿一垂直方向延伸,并分别连通地连结于悬空管路其中任意二者。水平支撑管路沿一垂直于垂直方向的水平方向延伸而设置于设置面,位于二垂直支撑管路之间,并连通地连结于二垂直支撑管路。
在上述必要技术手段所衍生的一附属技术手段中,悬吊网袋包含一网袋本体以及多个固接结构。多个固接结构分别连结于网袋本体,并分别固接于悬空管路其中任意二者。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悬吊式植栽设备是利用支撑管架来吊挂悬吊网袋,藉以使悬吊网袋悬空设置,而支撑管架的流体通道还能引入流体或气态肥料来对种植于悬吊网袋内的植栽作物进行施肥,确实能有效的减少人力的过度劳动;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利用悬吊网袋来种植植栽作物,因此当流体或雨水过量而使植栽介质无法吸附时,过量的流体或雨水还能通过悬吊网袋的空隙流出,有效的避免植栽作物因植栽介质水分含量过高而溃烂。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具体实施例,将通过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悬吊式植栽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悬吊式植栽设备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显示流体供应装置的流体流入输送管路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显示流体流入支撑管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显示流体由输送管路排出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显示流体供应装置的流体流入输送管路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显示回冲流体供应装置的回冲流体流入输送管路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显示回冲流体流入支撑管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显示回冲流体由输送管路排出的立体示意图;以及
图10是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悬吊式植栽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悬吊式植栽设备
1 支撑管架
11a、11b、11c、11d、11e 悬空管路
12a、12b、12c、12d 支撑结构
13 流体输入垂直支撑管路
14 流体输入管路
15 流体输出垂直支撑管路
16 流体输出管路
17 跨接管路
171 流体流出孔
18 流体释出控制件
2 输送管路
21 输送管本体
211 输入段
2111 泄流阀
212 输出段
2121 泄流阀
22 输入控制阀
23 输出控制阀
3 悬吊网袋
31 网袋本体
32 固接结构
4 流体供应装置
41 流体输出管路
42 流体存储容器
43 流体管路控制阀
44 流体帮浦
5 流体供应装置
51 流体输出管路
52 流体存储容器
53 流体管路控制阀
54 流体帮浦
6 回冲流体供应装置
61 回冲流体输出管路
62 回冲流体存储容器
63 回冲管路控制阀
64 回冲流体帮浦
200 植栽介质
300 植栽作物
100a 悬吊式植栽设备
1a 支撑管架
11f、11g 悬空管路
12e 流体输入垂直支撑管路
13a 流体输入水平支撑管路
14a 流体输入管路
15a 流体输出垂直支撑管路
16a 流体输出水平支撑管路
17a 流体输出管路
18a 管间支撑段
181a、182a 垂直支撑管路
183a 水平支撑管路
19 跨接管路
SF 设置面
D1 垂直方向
D2 水平方向
FW 流体通道
CW 跨接通道
PS 植栽空间
F1 流体
F2 流体
F3 回冲流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与图2,图1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悬吊式植栽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悬吊式植栽设备的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悬吊式植栽设备100包含一支撑管架1、一输送管路2、一悬吊网袋3、一流体供应装置4、一流体供应装置5以及一回冲流体供应装置6。
支撑管架1包含五个悬空管路11a、11b、11c、11d与11e、四个支撑结构12a、12b、12c与12d、一流体输入垂直支撑管路13、一流体输入管路14、一流体输出垂直支撑管路15、一流体输出管路16、三个跨接管路17(图中仅标示一个)以及五个流体释出控制件18(图中仅标示一个)。
悬空管路11a、11b、11c、11d与11e是互相连结地悬空设置,更详细地说,悬空管路11a、11b、11c、11d与11e是依序连结而彼此连通。
四个支撑结构12a、12b、12c与12d是分别自一设置面SF沿一垂直方向D1延伸,并固接于悬空管路11a、11b、11c、11d与11e的下方,用以支撑悬空管路11a、11b、11c、11d与11e;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结构12a是设置于悬空管路11a与11b的连接处,支撑结构12b是设置于悬空管路11b与11c的连接处,支撑结构12c是设置于悬空管路11c与11d的连接处,支撑结构12d是设置于悬空管路11d与11e的连接处。藉此,通过支撑结构12a、12b、12c与12d的四点支撑,可以有效的使悬空管路11a、11b、11c、11d与11e悬空设置,但不限于此,除了利用支撑结构12a、12b、12c与12d支撑悬空管路11a、11b、11c、11d与11e外,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其他硬件设施或地形结构来配合悬吊工具来悬吊悬空管路11a、11b、11c、11d与11e来使悬空管路11a、11b、11c、11d与11e悬空设置,举例而言,例如当悬空管路11a、11b、11c、11d与11e设置于室内时,便可利用绳索连结天花板以及悬空管路11a、11b、11c、11d与11e。
流体输入垂直支撑管路13自设置面SF沿垂直方向D1延伸,并连通地连结于悬空管路11a;其中,由于流体输入垂直支撑管路13是由设置面SF沿垂直方向D1延伸而连结至悬空管路11a,因此流体输入垂直支撑管路13同样可以达到支撑悬空管路11a的功效。
流体输入管路14放置于设置面SF,并连通地连结于流体输入垂直支撑管路13抵接设置面SF的一端,藉以使流体输入管路14通过流体输入垂直支撑管路13连通于悬空管路11a。
流体输出垂直支撑管路15自设置面SF沿垂直方向D1延伸,并连通地连结于悬空管路11e;其中,由于流体输出垂直支撑管路15是由设置面SF沿垂直方向D1延伸而连结至悬空管路11e,因此流体输入垂直支撑管路13同样可以达到支撑悬空管路11e的功效。
流体输出管路16放置于设置面SF,并连通地连结于流体输出垂直支撑管路15抵接设置面SF的一端,藉以使流体输出管路16通过流体输出垂直支撑管路15连通于悬空管路11e。
承上所述,流体输入管路14、流体输出垂直支撑管路15、悬空管路11a、11b、11c、11d与11e、流体输出垂直支撑管路15以及流体输出管路16更彼此连通而形成一流体通道FW。
三个跨接管路17是设置于悬空管路11b与11d之间,并分别具有一跨接通道CW与五个流体流出孔171(图中仅标示一个);其中,跨接通道CW跨接地连通于流体通道FW,而流体流出孔171连通于跨接通道CW。
五个流体释出控制件18是分别塞设地固定设置于五个流体流出孔171,用以控制流体(图未示)释出的方式,例如以滴灌、喷洒、喷雾或浇注的方式释出。
输送管路2包含一输送管本体21、一输入控制阀22以及一输出控制阀23。输送管本体21具有相连通的一输入段211与一输出段212。输入段211的末端设置有一泄流阀2111,输出段212的末端设置有一泄流阀2121。
输入控制阀22设置于输送管本体21,位于输入段211与输出段212之间,并连结于流体输入管路14,且受操作地连通输送管本体21与流体输入管路14。输出控制阀23设置于输送管本体21,位于输入控制阀22与输出段212之间,并连结于流体输出管路16,且受操作地连通输送管本体21与流体输出管路16。
悬吊网袋3包含一网袋本体31以及四个固接结构32(图中仅标示一个)。网袋本体31的网状孔隙是大于水分子的尺寸,可以让水分子与流体分子穿透。固接结构32分别连结于网袋本体31的四周,并分别可拆卸地固接于悬空管路11b与11d,藉以使悬吊网袋3吊挂地设置于悬空管路11b与11d之间,且网袋本体31具有一植栽空间PS,植栽空间PS相对应地位于流体流出孔171的下方,且植栽空间PS是用来盛装一植栽介质200,并通过植栽介质200种植多个植栽作物300(图中仅显示一个);其中,植栽介质200例如为土壤,但不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固接结构32例如为带状的魔鬼毡结构,可以环绕悬空管路11b或11d一圈而固定在悬空管路11b或11d上,但不限于此,固接结构32亦可为卡扣结构或卡接结构等可拆卸结构。
流体供应装置4包含一流体输出管路41、一流体存储容器42、一流体管路控制阀43以及一流体帮浦44。流体输出管路41连通地连结于输入段211。流体存储容器42连通地连结于流体输出管路41。流体管路控制阀43设置于输入段211,并连结于流体输出管路41,且受操作地连通输送管本体21与流体输出管路41。流体帮浦44设置于流体输出管路41。其中,流体存储容器42是存储有一流体F1(标示于图3),而流体F1例如是包含氮肥、磷肥或钾肥等肥料的液态肥料。
流体供应装置5包含一流体输出管路51、一流体存储容器52、一流体管路控制阀53以及一流体帮浦54。流体输出管路51连通地连结于输入段211。流体存储容器52连通地连结于流体输出管路51。流体管路控制阀53设置于输入段211,并连结于流体输出管路51,且受操作地连通输送管本体21与流体输出管路51。流体帮浦54设置于流体输出管路51。其中,流体存储容器52是存储有一流体F2(标示于图6),而流体F2例如是二氧化碳等植物生长(例如行光合作用)所需的气态肥料。
回冲流体供应装置6包含一回冲流体输出管路61、一回冲流体存储容器62、一回冲管路控制阀63以及一回冲流体帮浦64。回冲流体输出管路61连通地连结于输出段212。回冲流体存储容器62连通地连结于回冲流体输出管路61。回冲管路控制阀63设置于输出段212,并连结于回冲流体输出管路61,且受操作地连通输送管本体21与回冲流体输出管路61。回冲流体帮浦64设置于回冲流体输出管路61。其中,回冲流体存储容器62是存储有一回冲流体F3(标示于图7),而回冲流体F3例如是水或空气等流体。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图3是显示流体供应装置的流体流入输送管路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显示流体流入支撑管架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显示流体由输送管路排出的立体示意图。
如图1至图5所示,在实际使用上,当使用者欲利用流体供应装置4来对植栽作物300进行灌溉时,可以先控制流体管路控制阀43连通流体输出管路41与输送管本体21,并控制输入控制阀22连通输送管本体21与流体输入管路14,以及控制输出控制阀23连通流体输出管路16与输送管本体21,然后再启动流体帮浦44来将流体存储容器42所存储的流体F1由流体输出管路41流入输送管本体21中,进而由输入控制阀22进入流体通道FW中,使流体F1在经过跨接管路17时流入跨接通道CW中,最后在由流体释出控制件18滴入或喷洒至位于植栽空间PS中的植栽介质200,藉以供植栽作物300进行吸收;其中,在上述利用流体供应装置4来对植栽作物300进行灌溉的期间,泄流阀2111为关闭状态,且流体管路控制阀53与回冲管路控制阀63皆分别关闭流体输出管路51与回冲流体输出管路61连通至输送管本体21;同时,泄流阀2121为开启状态,可以在流体F1通过流体通道FW并经由流体输出管路16流回输送管本体21时,通过泄流阀2121排出,进而完成整个灌溉流程。
需特别说明的是,当输入控制阀22连通输送管本体21与流体输入管路14,且控制输出控制阀23连通流体输出管路16与输送管本体21时,输入控制阀22与输出控制阀23之间是不连通的状态,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当输送管本体21还另外连接另一组支撑管架(图未示)时,则可以控制输入控制阀22与输出控制阀23分别关闭流体输入管路14与流体输出管路16连通于输送管本体21,使输入控制阀22与输出控制阀23之间可以互相连通,进而使流体F1直接流入另一组支撑管架(图未示)。
请继续参阅图1、图2以及图4至图6,图6是显示流体供应装置的流体流入输送管路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图2以及图4至图6所示,当使用者欲利用流体供应装置5来对植栽作物300补充流体时,可以先控制流体管路控制阀53连通流体输出管路51与输送管本体21,并控制输入控制阀22连通输送管本体21与流体输入管路14,以及控制输出控制阀23连通流体输出管路16与输送管本体21,然后再启动流体帮浦54来将流体存储容器52所存储的流体F2由流体输出管路51流入输送管本体21中,进而由输入控制阀22进入流体通道FW中,使流体F2在经过跨接管路17时流入跨接通道CW中,最后在由流体释出控制件18进入植栽空间PS中,藉以供植栽作物300进行吸收;其中,在上述利用流体供应装置5来对植栽作物300补充流体的期间,泄流阀2111为关闭状态,且流体管路控制阀43与回冲管路控制阀63皆分别关闭流体输出管路41与回冲流体输出管路61连通至输送管本体21;同时,泄流阀2121为开启状态,可以在流体F2通过流体通道FW并经由流体输出管路16流回输送管本体21时,再通过泄流阀2121,进而完成整个流体补充流程。
请一并参阅图1、图2以及图7至图9,图7是显示回冲流体供应装置的回冲流体流入输送管路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显示回冲流体流入支撑管架的立体示意图;图9是显示回冲流体由输送管路排出的立体示意图。
如图1、图2以及图7至图9所示,当使用者欲利用回冲流体供应装置6来清洁输送管本体21、流体通道FW与跨接通道CW时,可以先控制回冲管路控制阀63连通回冲流体输出管路61与输送管本体21,并控制输出控制阀23连通流体输出管路16与输送管本体21,以及控制输入控制阀22连通输送管本体21与流体输入管路14,然后再启动回冲流体帮浦64来将回冲流体存储容器62所存储的回冲流体F3由回冲流体输出管路61流入输送管本体21中,进而由输出控制阀23进入流体通道FW中,使回冲流体F3将流体通道FW与跨接通道CW中的残留物经由输入控制阀22冲入输送管本体21中,同时流体管路控制阀53与流体管路控制阀43则分别关闭流体输出管路51与流体输出管路41连通至输送管本体21,且泄流阀2111保持开通状态,藉此,由输入控制阀22冲入输送管本体21中的残留物可以进一步由泄流阀2111排出,藉以完成整个回冲管路清洁程序。
请继续参阅图10,图10是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悬吊式植栽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悬吊式植栽设备100a相较于上述的悬吊式植栽设备100,其差异主要在于利用一支撑管架1a取代上述的支撑管架1。
承上所述,支撑管架1a包含二个悬空管路11f与11g、一流体输入垂直支撑管路12e、一流体输入水平支撑管路13a、一流体输入管路14a、一流体输出垂直支撑管路15a、一流体输出水平支撑管路16a、一流体输出管路17a、一管间支撑段18a、三个跨接管路19(图中仅标示一个)以及五个流体释出控制件(图未示,相当于上述的流体释出控制件18)。
悬空管路11f与11g是平行地悬空设置。流体输入垂直支撑管路12e自设置面(图未示,相当于上述的设置面SF)沿垂直方向D1延伸,并连通地连结于悬空管路11f;其中,由于流体输入垂直支撑管路12e是由设置面沿垂直方向D1延伸而连结至悬空管路11f,因此流体输入垂直支撑管路12e同样可以达到支撑悬空管路11f的功效。
流体输入水平支撑管路13a沿一垂直于垂直方向D1的水平方向D2延伸而设置于设置面,并连通地连结于流体输入垂直支撑管路12e。流体输入管路14a连通地连结于流体输入水平支撑管路13a。
流体输出垂直支撑管路15a自设置面沿垂直方向D1延伸,并连通地连结于悬空管路11g;其中,由于流体输出垂直支撑管路15a是由设置面沿垂直方向D1延伸而连结至悬空管路11g,因此流体输出垂直支撑管路15a同样可以达到支撑悬空管路11g的功效。
流体输出水平支撑管路16a沿水平方向D2延伸而设置于设置面,并连通地连结于流体输出垂直支撑管路15a。流体输出管路17a是连通地连结于流体输出水平支撑管路16a。
管间支撑段18a设置于悬空管路11f与11g之间,且管间支撑段18a包含二垂直支撑管路181a与182a以及一水平支撑管路183a。二垂直支撑管路181a与182a自一设置面沿垂直方向D1延伸,并分别连通地连结于悬空管路11f与11g。水平支撑管路183a沿水平方向D2延伸而设置于设置面,位于二垂直支撑管路181a与182a之间,并连通地连结于二垂直支撑管路181a与182a。其中,流体输入管路14a、流体输入水平支撑管路13a、流体输入垂直支撑管路12e、悬空管路11f、垂直支撑管路181a、水平支撑管路183a、垂直支撑管路182a、悬空管路11g、流体输出垂直支撑管路15a、流体输出水平支撑管路16a以及流体输出管路17a依据连通而形成一流体通道(图未示,相当于上述的流体通道FW)。
三个跨接管路19是设置于悬空管路11f与11g之间;其中,由于跨接管路19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跨接管路17的结构相同,故在此不多加赘述。五个流体释出控制件同样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流体释出控制件18a的结构相同,故在此亦不多加赘述。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悬空管路11f的两侧分别连结于流体输入垂直支撑管路12e与垂直支撑管路181a,因此可以使悬空管路11f悬空地设置;相似地,由于悬空管路11g的两侧分别连结于流体输出垂直支撑管路15a与垂直支撑管路182a,因此同样可以使悬空管路11g悬空地设置。此外,由于悬空管路11f与11g的一侧设有流体输入水平支撑管路13a与流体输出水平支撑管路16a,且另一侧设有水平支撑管路183a,因此更能有效地通过流体输入垂直支撑管路12e、垂直支撑管路181a、流体输出垂直支撑管路15a以及垂直支撑管路182a来支撑住悬空管路11f与11g。
综上所述,相较于现在的植栽设备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帮助有限,且需要高度的劳动力来照顾农作物,本实用新型的悬吊式植栽设备利用支撑管架来吊挂悬吊网袋,可以使悬吊网袋悬空设置,而支撑管架的流体通道还能引入流体或气态肥料来对种植于悬吊网袋内的植栽作物进行施肥,确实能有效的减少人力的过度劳动;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利用悬吊网袋来栽种植栽作物,因此当流体或雨水过量而使植栽介质无法吸附时,过量的流体或雨水还能通过悬吊网袋的空隙流出,有效的避免植栽作物因植栽介质水分含量过高而溃烂。
通过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示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范畴内。

Claims (17)

1.一种悬吊式植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
支撑管架,包含:
多个悬空管路,互相连结地悬空设置;
流体输入管路,连结于所述多个悬空管路其中的一者;
流体输出管路,连结于所述多个悬空管路其中的一者,且所述流体输入管路、所述多个悬空管路与所述流体输出管路更彼此连通而形成流体通道;以及
至少一跨接管路,设置于所述多个悬空管路其中任意二者之间,并具有跨接通道与至少一流体流出孔,所述跨接通道跨接地连通于所述流体通道,所述至少一流体流出孔连通于所述跨接通道;
悬吊网袋,吊挂地设置于所述多个悬空管路其中任意二者之间,并具有植栽空间,所述植栽空间位于所述至少一流体流出孔的下方;以及
流体供应装置,连通于所述流体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式植栽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输送管路,设置于所述支撑管架与所述流体供应装置之间,并连通于所述流体通道与所述流体供应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吊式植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路还包含:
输送管本体,具有相连通的输入段与输出段,所述输入段连通于所述流体供应装置;以及
输入控制阀,设置于所述输送管本体,位于所述输入段与所述输出段之间,并连结于所述流体输入管路,且受操作地连通所述输送管本体与所述流体输入管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吊式植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路还包含输出控制阀,设置于所述输送管本体,位于所述输入控制阀与所述输出段之间,并连结于所述流体输出管路,且受操作地连通所述输送管本体与所述流体输出管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吊式植栽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回冲流体供应装置,连通地连结于所述输出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吊式植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冲流体供应装置包含:
回冲流体输出管路,连通地连结于所述输出段;
回冲流体存储容器,连通地连结于所述回冲流体输出管路;以及
回冲管路控制阀,设置于所述输出段,并连结于所述回冲流体输出管路,且受操作地连通所述输送管本体与所述回冲流体输出管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悬吊式植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冲流体供应装置还包含回冲流体帮浦,设置于所述回冲流体输出管路。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吊式植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供应装置包含:
流体输出管路,连通地连结于所述输入段;
流体存储容器,连通地连结于所述流体输出管路;以及
流体管路控制阀,设置于所述输入段,并连结于所述流体输出管路,且受操作地连通所述输送管本体与所述流体输出管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悬吊式植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供应装置还包含流体帮浦,设置于所述流体输出管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式植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架还包含至少一流体释出控制件,设置于所述至少一流体流出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式植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架还包含多个支撑结构,用以支撑所述多个悬空管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式植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架还包含流体输入垂直支撑管路,自设置面沿垂直方向延伸,并连通地连结于所述多个悬空管路其中的一者与所述流体输入管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悬吊式植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架还包含流体输入水平支撑管路,沿垂直于所述垂直方向的水平方向延伸而设置于所述设置面,位于所述流体输入管路与所述流体输入垂直支撑管路之间,并连通地连结于所述流体输入管路与所述流体输入垂直支撑管路。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式植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架还包含流体输出垂直支撑管路,自设置面沿垂直方向延伸,并连通地连结于所述流体输出管路与所述多个悬空管路其中的一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悬吊式植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架还包含流体输出水平支撑管路,沿垂直于所述垂直方向的水平方向延伸而设置于所述设置面,位于所述流体输出管路与所述流体输出垂直支撑管路之间,并连通地连结于所述流体输出管路与所述流体输出垂直支撑管路。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式植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架还包含至少一管间支撑段,所述至少一管间支撑段设置于所述多个悬空管路其中任意二者之间,且所述至少一管间支撑段包含:
二垂直支撑管路,自设置面沿垂直方向延伸,并分别连通地连结于所述多个悬空管路其中任意二者;以及
水平支撑管路,沿垂直于所述垂直方向的水平方向延伸而设置于所述设置面,位于所述二垂直支撑管路之间,并连通地连结于所述二垂直支撑管路。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式植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网袋包含:
网袋本体;以及
多个固接结构,分别连结于所述网袋本体,并分别固接
在所述多个悬空管路其中任意二者。
CN201921891936.2U 2019-11-05 2019-11-05 悬吊式植栽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0201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91936.2U CN211020177U (zh) 2019-11-05 2019-11-05 悬吊式植栽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91936.2U CN211020177U (zh) 2019-11-05 2019-11-05 悬吊式植栽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20177U true CN211020177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60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9193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020177U (zh) 2019-11-05 2019-11-05 悬吊式植栽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201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2206A (zh) * 2019-11-05 2021-05-11 杨智杰 悬吊式植栽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2206A (zh) * 2019-11-05 2021-05-11 杨智杰 悬吊式植栽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138204A (en) Hydroponic growing apparatus
US8291641B2 (en) Method for hydroponically growing plants that are root-nurtured
US9345207B2 (en) Commercial aeroponics system
US10004188B2 (en) Growing system
US20180153114A1 (en) Modular aeroponic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210251163A1 (en) Hybrid aeroponic/hydroponic growing system
US20160066524A1 (en) Growing System
CN211020177U (zh) 悬吊式植栽设备
CN210808477U (zh) 一种带灌溉功能的大棚
CN210580202U (zh) 一种绿化带结构
JP2002335765A (ja) 壁面緑化ユニット及び壁面緑化工法
CN112772206A (zh) 悬吊式植栽设备
JP2014212701A (ja) 水耕栽培装置
CN209732114U (zh) 一种具有雨水回收利用功能的大棚
CN111011049A (zh) 一种园林景观用花苗培育装置
CN114391467A (zh) 一种绿雕晕灌系统及晕灌方法
CN209030685U (zh) 一种绿化展示装置
JP3027575B1 (ja) 水耕栽培装置
CN107926693B (zh) 一种用于无土栽培立体种植的种植管及其填充基质
KR20170104093A (ko) 저면관수 시스템
CN108967177B (zh) 一种有叶片施肥功能的无土栽培装置
CN210094088U (zh) 适用于康复花园的景观墙
CN211746024U (zh) 袋栽装置及营养液循环利用系统
CN209376184U (zh) 一种水肥一体化自控装置
CN220307793U (zh) 一种鲜食玉米施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