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17576U - 一种耳机连接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耳机连接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17576U
CN211017576U CN202020107333.5U CN202020107333U CN211017576U CN 211017576 U CN211017576 U CN 211017576U CN 202020107333 U CN202020107333 U CN 202020107333U CN 211017576 U CN211017576 U CN 2110175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earphone
connecting seat
sealing member
earphone conn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0733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建银
周娜
陈耀超
袁志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fu Heyua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fu Heyu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fu Heyua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fu Heyu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0733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175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175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175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连接座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耳机连接座,包括绝缘座,所述绝缘座上设置有用于与耳机连接的连接口,所述绝缘座靠近连接口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靠近所述连接口的一侧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能够对所述连接口密封,本实用新型中的两个转动板以及与连接板连接的密封件能够将连接口密封,防止外界杂物进入连接口,对耳机连接座起到保护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耳机连接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连接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连接座。
背景技术
耳机插座连接器作为音频输出的连接器件被广泛应用于电脑主机、手机、音箱等多媒体电器设备中,耳机插座连接器主要由绝缘座和安装于绝缘座内的多个弹片构成。有些时候,耳机在设备中的使用频率并不高,以手机为例,用户在未使用耳机的过程中,手机随着用户而移动,这时候耳机插座连接器上与耳机连接的连接口便容易进入杂物,日积月累,杂物会随着用户连接使用耳机堆积在耳机插座连接器的内部深处。一方面,堆积的杂物占用插口内的空间,造成耳机难以插入的情况,影响耳机的连接效果;另一方面,杂物还会造成耳机插座连接器内零部件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耳机插座连接器的连接口容易进入杂物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耳机连接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耳机连接座,包括绝缘座,所述绝缘座上设置有用于与耳机连接的连接口,所述绝缘座靠近连接口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靠近所述连接口的一侧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能够对所述连接口密封。
优选的,所述转动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转动板对称设置,所述转动板的形状为半圆形。
优选的,所述转动板的边缘设置有弧面。
优选的,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杆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凹槽的底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槽口处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转动杆滑动连接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密封件采用硅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的两个转动板以及与连接板连接的密封件能够将连接口密封,防止外界杂物进入连接口,对耳机连接座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耳机连接座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转动杆、2转动板、21弧面、3绝缘座、31连接口、32凹槽、4密封件、5弹簧、6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照图1-4,一种耳机连接座,包括绝缘座3,所述绝缘座3上设置有用于与耳机连接的连接口31,所述绝缘座3靠近连接口31的一端设置有凹槽32,所述凹槽32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所述转动杆1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板2,所述转动板2靠近所述连接口31的一侧设置有密封件4,所述密封件4能够对所述连接口31密封。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件4采用硅胶材质。
具体的,所述转动板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转动板2对称设置,所述转动板2的形状为半圆形,两个半圆形的转动板2形成的形状与所述连接口31的形状配合对应。所述转动板2的边缘设置有弧面21,便于使用者对转动板2拨动进而使其能够沿转动杆1的轴向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32内设置有弹簧5,所述弹簧5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杆1连接,所述弹簧5的另一端与所述凹槽32的底部连接。弹簧5用于对转动板2进行复位,弹簧5具体可以采用涡卷弹簧5,在弹簧5弹力的作用下,使得转动板2以及转动板2一侧的密封件4能够将所述连接口31密封。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凹槽32的槽口处设置有盖体6,所述盖体6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转动杆1滑动连接的通孔。盖体6能够防止杂物进入所述凹槽32的内部,避免对转动杆1的转动造成干涉。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者需要将耳机插入连接口31与耳机连接座连接时,首先拨动转动板2侧边的弧面21,使得转动板2沿对应的转动杆1的轴向转动,由于密封件4能够产生微小的形变,在使用者的拨动下,能够使得密封件4从连接口31处脱离,此时弹簧5拉伸并产生弹力,使用者将耳机插入连接口31,由于耳机的侧壁具有一定的弧度,因此在耳机插入连接口31的过程中,耳机的侧壁能够推抵所述转动板2进一步转动,当耳机插入连接口31并连接成功后,在弹簧5的弹力的作用下,所述转动板2能够对耳机进行夹持,提高耳机连接的稳定性,避免耳机晃动或者脱落。使用者不需要使用耳机时,可以首先稍微拨动转动板2后,将耳机从连接口31处拔出,在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两个转动板2复位,密封件4将连接口31密封,防止外界杂物进入连接口31,对耳机连接座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的两个转动板2以及与连接板连接的密封件4能够将连接口31密封,防止外界杂物进入连接口31,对耳机连接座起到保护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耳机连接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座,所述绝缘座上设置有用于与耳机连接的连接口,所述绝缘座靠近连接口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靠近所述连接口的一侧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能够对所述连接口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机连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转动板对称设置,所述转动板的形状为半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耳机连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的边缘设置有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机连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杆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凹槽的底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机连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槽口处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转动杆滑动连接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机连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采用硅胶材质。
CN202020107333.5U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耳机连接座 Active CN2110175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07333.5U CN211017576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耳机连接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07333.5U CN211017576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耳机连接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17576U true CN211017576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76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07333.5U Active CN211017576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耳机连接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175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38097B (zh) 通用串行汇流排连接器
CN204291314U (zh) 一种颈挂式蓝牙耳机
CN211017576U (zh) 一种耳机连接座
CN213407704U (zh) 一种基于活动式通讯接口的游戏手柄
CN209860978U (zh) 一种手机壳
CN211378223U (zh) 一种耳机连接座
CN211351041U (zh) 耳机插头
WO2016011964A1 (zh) 连杆可转动的耳机式 mp3 或耳机
CN215645364U (zh) 可变换方位充电的电池充电器
CN210129756U (zh) 一种带蓝牙耳机充电盒
CN210489962U (zh) 一种充电连接器及电子装置
CN203151577U (zh) 手机充电壳
CN206674157U (zh) 一种便携式耳机装置
CN208548994U (zh) 一种兼容型音箱
CN201146280Y (zh) 盒体结构
CN208478638U (zh) 音频插孔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106302877B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套
US8602824B2 (en) Ultrathin USB female connector
CN208690619U (zh) 一种智能终端的插接组件
CN210744789U (zh) 一种具有便捷式收装结构的单耳充电器
CN104868332B (zh) 两用型数据传输的插头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CN204392521U (zh) 一种带数据传输和充电功能的耳机
CN209472746U (zh) 一种手环式无线蓝牙耳机
CN207910167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10093305U (zh) 便于安装的三合一塑胶手机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