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13890U - 一种回弹模量测定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回弹模量测定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13890U
CN211013890U CN201921503611.2U CN201921503611U CN211013890U CN 211013890 U CN211013890 U CN 211013890U CN 201921503611 U CN201921503611 U CN 201921503611U CN 211013890 U CN211013890 U CN 2110138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awl
along
lifter plate
lif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0361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芦军
喻志松
王勤珍
赵仕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Duxin Engineering Test And De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Duxin Engineering Test And De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Duxin Engineering Test And De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Duxin Engineering Test And Det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0361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138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138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1389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弹模量测定仪,属于测试仪器技术领域,包括底座、仪器本体和多个砝码,仪器本体上悬挂有杠杆,杠杆的一端有配重架,底座的底壁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上滑动有升降板,底座的顶壁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底壁开设有开孔,底座内转动设置有两个链轮,链轮上绕设有链条,链条一侧设置有多根挡杆,支撑架上设置有使位于滑槽底壁上方的挡杆向开孔处移动的驱动组件。通过驱动升降板竖直来回升降,从而为配重架先后添加和卸载砝码,同时,每次升起后,升降板上的砝码与底座上开孔内的砝码连接,并一起带动下降,省去由人力反复添加和拆卸砝码,能够快速添加和卸载砝码,简化操作,提高试验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回弹模量测定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仪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回弹模量测定仪。
背景技术
回弹模量是指路基、路面及筑路材料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力与其相应的回弹应变的比值,土基回弹模量表示土基在弹性变形阶段内,在垂直荷载作用下,抵抗竖向变形的能力,如果垂直荷载为定值,土基回弹模量值愈大则产生的垂直位移就愈小;如果竖向位移是定值,回弹模量值愈大,则土基承受外荷载作用的能力就愈大,因此,路面设计中采用回弹模量作为土基抗压强度的指标。
授权公告号为CN20285399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土基回弹模量测定仪,包括工作台、杠杆悬挂架、杠杆、压块和试模,杠杆悬挂架固定在工作台上,试模放置在工作台上,杠杆悬挂在杠杆悬挂架上,杠杆的一端穿有砝码,还包括过渡杆,过渡杆悬挂在杠杆上,压块悬挂在渡杆上,所述渡杆的一端设有挂有配重架,杠杆上穿有的砝码与配重架分别在压块的两侧,在进行土基回弹模量测定时,压块压在试模内的土基试样上。通过加入过度杆,在进行土基回弹模量测定时,压块的高度变化不会导致杠杆的倾斜,从而保证了测定数据的准确性。
但是,由于回弹模量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多次顺序进行加荷,同时在多次加荷操作之间还要进行卸荷操作,需要由实验人员反复添加和卸载多个砝码,操作过程复杂麻烦,造成实验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弹模量测定仪,具有能够快速添加和卸载砝码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回弹模量测定仪,包括底座和固定于底座顶壁的仪器本体,所述仪器本体上悬挂有杠杆,还包括多个砝码,所述杠杆远离仪器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承接砝码的配重架,所述底座的底壁固定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竖直滑动设置有用于升降砝码的升降板,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用去驱使升降板竖直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板与配重架在水平面上投影不重合,所述底座的顶壁沿杠杆长度方向开设有供砝码盛放和滑动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底壁开设有供砝码落下的开孔,所述开孔位于升降板靠近配重架一端的正上方,所述开孔内设置有用于限制单个砝码下落的限制组件,所述底座内设置有沿滑槽长度方向竖直旋转的链轮,所述链轮沿滑槽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链轮上绕设有链条,所述链条靠近滑槽的一侧沿链条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根挡杆,水平方向相邻两根所述挡杆间距不小于砝码直径,所述链轮的顶部的水平高度高于滑槽的底壁的水平高度,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升降板下降时驱使位于滑槽底壁上方的挡杆向开孔处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砝码的顶壁设置有用于连接另一砝码的连接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验人员开始试验前,先启动升降组件,将升降板升起到高于配重架的底部水平高度的位置,然后将多个砝码放入滑槽内,并使多个砝码分别位于滑槽上方的多根挡杆之间,再将一个砝码放置在升降板上,并使该砝码与开孔同轴,即完成试验前准备工作;在试验开始后,需要在配重架上放入砝码时,启动升降组件,将升降板降下,在升降板上的砝码接触并放置在配重架上后,升降板继续下降,使砝码留在配重架上;在升降板下降同时,通过驱动组件联动,使滑槽上方的挡杆向开孔处移动,从而推动滑槽内的砝码向开孔移动,直到一个砝码对齐开孔,并从开孔下落一段距离,直到被限制组件限制继续下落;在试验进行到需要卸载载荷时,再将升降板升起,并将配重架上的砝码带动升起,直到使升降板上升到其上最上方砝码的顶部与开孔内砝码的底部接触后,通过连接件,使这两个砝码连接在一起,在升降板再次下降为配重架添加配重时,即可使砝码数量顺序增加,省去由人力反复添加和拆卸砝码,取代为简单控制升降板升降即可,能够快速添加和卸载砝码,简化操作,提高试验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螺杆、电机和导杆,所述导杆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升降板的顶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杆穿设于导向孔内,所述螺杆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螺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螺杆的底部水平高度低于配重架的底部水平高度,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在螺杆的一端,所述升降板的顶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螺孔,所述螺杆与螺孔螺纹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验人员通过启动电机,使电机带动螺杆旋转,再通过螺杆与升降板上的螺孔螺纹传动,以及导向杆对升降板的导向作用,从而使升降板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由实验人员控制电机的输出轴正反移动,使升降板的升降可控,操作简单,同时由电力升起升降板以及升降板上的砝码,节省人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制组件包括弹簧、滑动座和滚轮,所述滚轮转动设置在滑动座的一端,所述开孔的内壁上沿自身径向开设有凹槽,所述滑动座沿凹槽深度方向滑动设置在凹槽内,所述滑动座带有滚轮的一端朝向开孔的中线,所述滚轮的轴线平行于水平面,所述弹簧设置在凹槽内用于驱使滚轮伸出凹槽,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凹槽的内底壁、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动座远离滚轮的侧壁上,所述砝码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与滚轮的侧壁抵接的台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滑槽内砝码移动到与开孔对齐后,砝码下落,并在下落一段距离后,砝码外侧的台阶与开孔内壁上被弹簧推出的滚轮侧壁接触,单个砝码重力无法克服弹簧作用力将滚轮侧向挤压入凹槽中,从而使砝码被限制在开孔内无法下落,在该砝码的下方连接上其他砝码时,多个砝码整体重力作用下,侧向推动滚轮以及滑动座收入凹槽内,从而使多个砝码一起落下,方便试验过程中对配重架逐步增加载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机停止转动的两个行程开关,两个所述行程开关分别与电机电连接,一个所述行程开关的触头用于在升降板上最上方砝码与开孔内砝码连接时与升降板上最上方砝码的台阶接触,另一所述行程开关的触头用于在升降板降到最低位置时与升降板的底壁接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验人员启动电机,使升降板上升时,在升降板上最上方的砝码上升到与开孔内的砝码的底壁接触时,升降板最上方的砝码抵接到一个行程开关的触头上,从而控制电机自主停止运作,在实验人员启动电机反向旋转时,升降板开始下降,在降到将砝码放置到砝码架上后,升降板继续下降,直到升降板下降到最低位置,并触发另一行程开关的触头,从而控制电机自主停止运作,省去由实验人员判断停止电机运作的时机,并减少实验人员对电机的操作次数,提高试验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棘爪、第一扭簧、沿滑槽长度方向竖直旋转的棘轮和用于驱使棘轮与一个链轮同步转动的联动组件,所述棘轮转动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升降板靠近支撑架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棘爪转动设置在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棘爪的齿尖旋向与棘轮的齿尖旋向相反,所述第一扭簧套设在第一转轴上用于驱使第一棘爪反向于第一棘爪的齿尖旋向方向旋转,所述第一扭簧的一端与第一棘爪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将第一棘爪限制在能与棘轮啮合状态的第一挡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升降板上升过程中,第一棘爪与棘轮接触后,带动第一扭簧旋转,从而使第一棘爪沿齿尖旋向旋转,使升降板能够继续上升,在提升到第一棘爪与棘轮脱离接触后,第一棘爪在第一扭簧作用力下;在升降板下降过程中,第一棘爪与棘轮接触后并与棘爪啮合,在升降板继续下降过程中,第一棘爪被第一挡板限制翻转,从而使棘轮被棘爪带动旋转,用于实现棘轮上挡杆只在升降板下降过程中单向旋转,从而使底座上挡杆能间歇将砝码推入开孔中,节省人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齿带,所述第一齿轮与棘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一个所述链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齿带绕设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棘轮旋转时,与棘轮同轴的第一齿轮通过齿带带动第二齿轮同步转动,从而带动底座上的链轮转动,从而使得链条上的挡杆将砝码推入开孔中,省去人工向开孔中添加砝码,节省人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限定棘轮单向旋转的限定组件,所述限定组件包括第二棘爪和第二扭簧,所述支撑架上沿棘轮轴向固定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棘爪转动设置在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棘爪的齿尖旋向与棘轮的齿尖旋向相反,所述第二扭簧套设在第二转轴上用于驱使第二棘爪反向于第二棘爪的齿尖旋向方向旋转,所述第二扭簧的一端与第二棘爪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将第二棘爪限制在能与棘轮啮合状态的第二挡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棘爪在第二扭簧作用力下旋转到与第二挡板抵接,并与棘轮啮合,在棘轮具有沿棘轮的齿尖旋向旋转的趋势时,第二棘爪被第二挡板限制无法翻转,从而阻止棘轮旋转,只在棘轮旋转方向与棘轮的齿尖旋向相反时,第二棘爪才能克服第二扭簧作用力旋转,保障棘轮单向旋转要求,有效避免棘轮在悬空时反转,保障驱动组件运行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为磁环,所述磁环同轴固定连接在砝码的顶壁,所述磁环用于吸附另一砝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升降板上升到其上最高位置的砝码与底座上开孔内的砝码底部贴合时,升降板上的砝码顶壁上的磁环吸附住开孔内的砝码,从而将两者快速组合,在升降板下降时,砝码组整体重量克服限位组件对单个砝码的限制作用,跟随升降板一起下降,从而实现对升降板上砝码数量逐步增加,省去人工向升降板上添加砝码,节省人力,提升试验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砝码的顶壁沿自身轴线开设有穿孔,所述升降板的顶壁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有尺寸小于穿孔尺寸的立杆,所述立杆与开孔同轴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升降板上下升降时,位于升降板上的砝码套设在立杆上,升降板上升时,立杆穿过底座上的开孔,同时穿过开孔内的砝码的穿孔,有效避免升降板升降过程中砝码组出现晃动或掉落,增加升降板上砝码上升降过程中稳定性,保障实验正常进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一、通过驱动升降板竖直来回升降,从而为配重架先后添加和卸载砝码,同时,每次升起后,升降板上的砝码与底座上开孔内的砝码连接,并一起带动下降,省去由人力反复添加和拆卸砝码,能够快速添加和卸载砝码,简化操作,提高试验效率;
二、在实验人员启动电机,使升降板竖直升降时,在升降板上升到最上方的砝码上升到与开孔内的砝码的底壁接触时,以及下降到最低位置时,分别触发行程开关,从而控制电机自主停止运作,省去由实验人员判断停止电机运作的时机,并减少实验人员对电机的操作次数,提高试验效率;
三、在升降板下降过程中,第一棘爪与棘轮接触后并与棘爪啮合,在升降板继续下降过程中,第一棘爪被第一挡板限制翻转,从而使棘轮被棘爪带动旋转,用于实现棘轮上挡杆只在升降板下降过程中单向旋转,从而使底座上挡杆能间歇将砝码推入开孔中,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B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C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底座;11、仪器本体;12、杠杆;13、配重架;14、支撑架;15、行程开关;2、砝码;21、台阶;22、磁环;23、穿孔;3、升降板;31、升降组件;311、螺杆;312、电机;313、导杆;32、导向孔;33、螺孔;34、立杆;4、滑槽;41、开孔;42、限制组件;421、弹簧;422、滑动座;423、滚轮;43、凹槽;5、链轮;51、链条;52、挡杆;6、驱动组件;61、第一棘爪;62、第一扭簧;63、棘轮;64、联动组件;641、第一齿轮;642、第二齿轮;643、齿带;65、第一转轴;66、第一挡板;7、限定组件;71、第二棘爪;72、第二扭簧;73、第二转轴;74、第二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回弹模量测定仪,包括底座1、仪器本体11和多个砝码2,底座1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架14,仪器本体11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仪器本体11上沿底座1长度方向悬挂有杠杆12,杠杆12远离仪器本体11的一端悬挂有配重架13,配重架13的底部为水平的Π型枝丫,用于放置砝码2。底座1的顶壁沿杠杆12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4,滑槽4的底壁上远离仪器本体11的位置开设有竖直向下并开穿底座1的开孔41,开孔41大小与砝码2尺寸相同。
如图3、4所示,开孔41内设置有用于限制单个砝码2下落的限制组件42,包括弹簧421、滑动座422和滚轮423,开孔41的内壁上沿自身径向开设有凹槽43,滑动座422滑动在凹槽43内,滚轮423转动连接在滑动座422靠近凹槽43的开口的一端,滚轮423的轴线滚轮423的轴线为水平。弹簧421设置于凹槽43内,其一端固定连接在凹槽43的内底壁、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动座422远离滚轮423的侧壁上,弹簧421用于驱使滚轮423伸出凹槽43。砝码2的侧壁上设置有台阶21,台阶21靠近砝码2的顶壁,且台阶21与砝码2的侧壁的过渡面向上扩张的倾斜面。砝码2的材质为铁,砝码2的顶壁固定嵌设有一圈磁环22,在两个砝码2上下重叠并通过磁环22吸附时,磁环22产生的磁力大小大于至少一个砝码2的重力大小。通过台阶21上倾斜面将滑动座422及滚轮423侧向挤压入凹槽43内需要克服弹簧421作用力而使用的竖向力大小大于一个砝码2的重力大小,并小于两个砝码2的重力大小之和。
如图1、2所示,支撑架14上竖直滑动设置有升降板3,支撑板位于开孔41的下方,并且升降板3与配重架13在水平面上投影不重合,即升降板3上有交叉入配重架13枝丫内部分。升降板3的顶面固定有立杆34,立杆34与开孔41同轴。砝码2上沿自身轴线开设有比立杆34水平截面的尺寸大小稍大的穿孔23,在升降板3上升时,立杆34正好穿入开孔41内砝码2上的穿孔23中,避免升降板3移动过程中砝码2从升降板3上掉落,并在升降板3降到最低位置,使砝码2过渡到配重架13上的枝丫上后,立杆34继续为砝码2提供支撑和导向作用。
如图1、2所示,支撑架14上还设置有用于驱使升降板3竖直升降的升降组件31,包括螺杆311、电机312和导杆313。导杆313沿竖直方向固定在支撑架14上,螺杆311平行与导杆313转动设置在支撑架14上,导杆313与螺杆311的有效作用长度相同,导杆313和螺杆311的顶端达到底座1的底部,导杆313和螺杆311的底端低于配重架13上枝丫的底面。升降板3上开设有与导杆313相适配的导向孔32预计与螺杆311相适配的螺孔33,导杆313穿设于导向孔32内,螺杆311螺纹连接在螺孔33内。电机312选用伺服电机312,伺服电机312固定在支撑架14上,并且伺服电机312的输出轴与螺杆311的底端同轴固定连接。在升降板3降到能下降的最低位置时,升降板3的顶壁水平高度应低于配重架13上枝丫顶壁的水平高度。
如图1、5所示,支撑架14上固定有两个行程开关15,两个行程开关15分别与电机312电连接,在行程开关15被触发时,断开电机312的供电电路,使电机312停止转动。一个行程开关15固定在支撑架14上较低位置,在升降板3降至最低位置时,升降板3的底壁与行程开关15的触点接触并触发行程开关15。另一个行程开关15固定在支撑架14上较高位置,在升降板3升起使升降板3上位于最高位置的砝码2与开孔41内的砝码2连接时,砝码2上的台阶21与该行程开关15的触点接触并触发该行程开关15。
如图1、2所示,底座1内转动设置有链轮5,链轮5沿滑槽4的长度方向竖直旋转,链轮5沿滑槽4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两个链轮5分别位于滑槽4长度方向的两端,并且共同位于滑槽4宽度方向的一侧。链轮5的顶部高出底座1的顶壁,链轮5的底部低于滑槽4的底壁。链轮5上绕设有链条51,链条51靠近滑槽4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挡杆52,挡杆52沿链条51周长均匀间隔设置有多根,相邻两根挡杆52的间距大于砝码2水平截面的直径。挡杆52远离链条51的端面与滑槽4远离链条51的侧壁共面。
如图5、6所示,支撑架14上设置有驱动组件6,包括第一棘爪61、第一扭簧62、棘轮63和用于驱使底座1上一个链轮5与棘轮63同步转动的联动组件64(参见图2).棘轮63转动设置在支撑架14上,并沿滑槽4长度方向竖直旋转,棘轮63靠近升降板3一侧的齿尖朝向上方。升降板3靠近支撑架14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与棘轮63轴线平行的第一转轴65,第一棘爪61转动设置在第一转轴65上,第一棘爪61的齿尖旋向与棘轮63的齿尖旋向相同。第一扭簧62套设在第一转轴65上,其一端与第一棘爪6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转轴65固定连接,第一扭簧62用于驱使第一棘爪61反向于第一棘爪61的齿尖旋向方向旋转。升降板3上固定有第一挡板66,第一挡板66位于第一棘爪61的上方,第一挡板66用于第一棘爪61限制在能与棘轮63啮合状态。
如图5、6所示,支撑架14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定棘轮63单向旋转的限定组件7,包括第二棘爪71和第二扭簧72。支撑架14固定设置有平行与棘轮63轴线的第二转轴73,第二棘爪71转动设置在第二转轴73上,第二棘爪71的齿尖旋向与棘轮63的齿尖旋向相同。第二扭簧72套设在第二转轴73上,其一端与第二棘爪7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转轴73固定连接,第二扭簧72用于驱使第二棘爪71反向于第二棘爪71的齿尖旋向方向旋转。支撑架14上位于第二棘爪71靠近升降板3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挡板74,用于将第二棘爪71限制在能与棘轮63啮合状态。
如图1、2所示,联动组件64包括第一齿轮641、第二齿轮642和齿带643,也可选用皮带轮和皮带等起到相同传导作用的设计。第一齿轮641与棘轮63同轴固定连接,第二齿轮642与一个链轮5同轴固定连接,齿带643绕设在第一齿轮641和第二齿轮642上。
具体工作过程:在实验人员开始试验前,先启动电机312,使电机312带动螺杆311旋转,再通过螺杆311与升降板3上的螺孔33螺纹传动,以及导向杆对升降板3的导向作用,从而使升降板3在竖直向上移动。在升降板3升起到高于配重架13的底部水平高度的位置后,将多个砝码2放入滑槽4内,并使多个砝码2分别位于滑槽4上方的多根挡杆52之间,再将一个砝码2放置在升降板3上,并使该砝码2与开孔41同轴,即完成试验前准备工作。
在试验开始后,需要在配重架13上放入砝码2时,启动电机312,将升降板3降下,在升降板3上的砝码2接触并放置在配重架13上后,升降板3继续下降,使砝码2留在配重架13上。在升降板3下降同时,升降板3上的第一棘爪61带动支撑架14上的棘轮63旋转,再通过棘轮63上的第一齿轮641带动链轮5上的二齿轮转动,从而使滑槽4上方的,固定连接在链条51上的挡杆52向开孔41处移动,从而推动滑槽4内的砝码2向开孔41移动。在砝码2移动到对齐开孔41使,砝码2从开孔41处下落一段距离,直到砝码2上台阶21抵接在开孔41内的滚轮423上,在弹簧421作用力下,推动滚轮423对砝码2进行支撑,从而阻止砝码2继续下落。
在试验进行到需要卸载载荷时,再次将升降板3升起,并将配重架13上的砝码2带动升起,直到使升降板3上升到其上最上方砝码2的顶部与开孔41内砝码2的底部接触后,砝码2顶壁的磁环22吸合住开孔41内的砝码2,使这两个砝码2连接在一起。在升降板3再次下降时,连接在一起的砝码2组共同克服弹簧421作用力,将滚轮423侧向挤压入凹槽43中,从而使开孔41内的砝码2能够下落。重复操作,能够使升降板3上的砝码2数量顺序增加,省去由人力反复添加和拆卸砝码2,取代为简单控制升降板3升降即可。能够快速添加和卸载砝码2,简化操作,提高试验效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回弹模量测定仪,包括底座(1)和固定于底座(1)顶壁的仪器本体(11),所述仪器本体(11)上悬挂有杠杆(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砝码(2),所述杠杆(12)远离仪器本体(1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承接砝码(2)的配重架(13),所述底座(1)的底壁固定设置有支撑架(14),所述支撑架(14)上竖直滑动设置有用于升降砝码(2)的升降板(3),所述支撑架(14)上设置有用去驱使升降板(3)竖直升降的升降组件(31),所述升降板(3)与配重架(13)在水平面上投影不重合,所述底座(1)的顶壁沿杠杆(12)长度方向开设有供砝码(2)盛放和滑动的滑槽(4),所述滑槽(4)的底壁开设有供砝码(2)落下的开孔(41),所述开孔(41)位于升降板(3)靠近配重架(13)一端的正上方,所述开孔(41)内设置有用于限制单个砝码(2)下落的限制组件(42),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沿滑槽(4)长度方向竖直旋转的链轮(5),所述链轮(5)沿滑槽(4)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链轮(5)上绕设有链条(51),所述链条(51)靠近滑槽(4)的一侧沿链条(51)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根挡杆(52),水平方向相邻两根所述挡杆(52)间距不小于砝码(2)直径,所述链轮(5)的顶部的水平高度高于滑槽(4)的底壁的水平高度,所述支撑架(14)上设置有用于升降板(3)下降时驱使位于滑槽(4)底壁上方的挡杆(52)向开孔(41)处移动的驱动组件(6),所述砝码(2)的顶壁设置有用于连接另一砝码(2)的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弹模量测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31)包括螺杆(311)、电机(312)和导杆(313),所述导杆(313)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在支撑架(14)上,所述升降板(3)的顶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导向孔(32),所述导杆(313)穿设于导向孔(32)内,所述螺杆(311)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支撑架(14)上,所述螺杆(311)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架(14)转动连接,所述螺杆(311)的底部水平高度低于配重架(13)的底部水平高度,所述电机(312)固定设置在支撑架(14)上,所述电机(312)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在螺杆(311)的一端,所述升降板(3)的顶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螺孔(33),所述螺杆(311)与螺孔(33)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回弹模量测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组件(42)包括弹簧(421)、滑动座(422)和滚轮(423),所述滚轮(423)转动设置在滑动座(422)的一端,所述开孔(41)的内壁上沿自身径向开设有凹槽(43),所述滑动座(422)沿凹槽(43)深度方向滑动设置在凹槽(43)内,所述滑动座(422)带有滚轮(423)的一端朝向开孔(41)的中线,所述滚轮(423)的轴线平行于水平面,所述弹簧(421)设置在凹槽(43)内用于驱使滚轮(423)伸出凹槽(43),所述弹簧(42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凹槽(43)的内底壁、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动座(422)远离滚轮(423)的侧壁上,所述砝码(2)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与滚轮(423)的侧壁抵接的台阶(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回弹模量测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4)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机(312)停止转动的两个行程开关(15),两个所述行程开关(15)分别与电机(312)电连接,一个所述行程开关(15)的触头用于在升降板(3)上最上方砝码(2)与开孔(41)内砝码(2)连接时与升降板(3)上最上方砝码(2)的台阶(21)接触,另一所述行程开关(15)的触头用于在升降板(3)降到最低位置时与升降板(3)的底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弹模量测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第一棘爪(61)、第一扭簧(62)、沿滑槽(4)长度方向竖直旋转的棘轮(63)和用于驱使棘轮(63)与一个链轮(5)同步转动的联动组件(64),所述棘轮(63)转动设置在支撑架(14)上,所述升降板(3)靠近支撑架(14)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转轴(65),所述第一棘爪(61)转动设置在第一转轴(65)上,所述第一棘爪(61)的齿尖旋向与棘轮(63)的齿尖旋向相同,所述第一扭簧(62)套设在第一转轴(65)上用于驱使第一棘爪(61)反向于第一棘爪(61)的齿尖旋向方向旋转,所述第一扭簧(62)的一端与第一棘爪(6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转轴(65)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3)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将第一棘爪(61)限制在能与棘轮(63)啮合状态的第一挡板(6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回弹模量测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64)包括第一齿轮(641)、第二齿轮(642)和齿带(643),所述第一齿轮(641)与棘轮(63)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642)与一个所述链轮(5)同轴固定连接,所述齿带(643)绕设在第一齿轮(641)和第二齿轮(642)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回弹模量测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4)上设置有用于限定棘轮(63)单向旋转的限定组件(7),所述限定组件(7)包括第二棘爪(71)和第二扭簧(72),所述支撑架(14)上沿棘轮(63)轴向固定设置有第二转轴(73),所述第二棘爪(71)转动设置在第二转轴(73)上,所述第二棘爪(71)的齿尖旋向与棘轮(63)的齿尖旋向相同,所述第二扭簧(72)套设在第二转轴(73)上用于驱使第二棘爪(71)反向于第二棘爪(71)的齿尖旋向方向旋转,所述第二扭簧(72)的一端与第二棘爪(7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转轴(7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14)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将第二棘爪(71)限制在能与棘轮(63)啮合状态的第二挡板(7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弹模量测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磁环(22),所述磁环(22)同轴固定连接在砝码(2)的顶壁,所述磁环(22)用于吸附另一砝码(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弹模量测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砝码(2)的顶壁沿自身轴线开设有穿孔(23),所述升降板(3)的顶壁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有尺寸小于穿孔(23)尺寸的立杆(34),所述立杆(34)与开孔(41)同轴设置。
CN201921503611.2U 2019-09-10 2019-09-10 一种回弹模量测定仪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0138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03611.2U CN211013890U (zh) 2019-09-10 2019-09-10 一种回弹模量测定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03611.2U CN211013890U (zh) 2019-09-10 2019-09-10 一种回弹模量测定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13890U true CN211013890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80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0361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013890U (zh) 2019-09-10 2019-09-10 一种回弹模量测定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1389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83964A (zh) * 2022-01-27 2022-04-22 山东大学 一种具有路拱的路基回弹模量测试方法
CN115290458A (zh) * 2022-04-22 2022-11-04 吉林建筑大学 木质素改良粉质黏土回弹模量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83964A (zh) * 2022-01-27 2022-04-22 山东大学 一种具有路拱的路基回弹模量测试方法
CN114383964B (zh) * 2022-01-27 2023-08-25 山东大学 一种具有路拱的路基回弹模量测试方法
CN115290458A (zh) * 2022-04-22 2022-11-04 吉林建筑大学 木质素改良粉质黏土回弹模量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13890U (zh) 一种回弹模量测定仪
CN110787856A (zh) 一种试剂储存设备
CN111792255A (zh) 一种智慧仓库辅助作业无人机用货物取放装置
CN116296211B (zh) 一种锂电池抗冲击检测装置
CN113264484A (zh) 一种电力井盖用起盖设备
CN113957513A (zh) 滚筒式全自动电镀系统及其应用工艺
CN108771322B (zh) 一种多功能心理健康测试台
CN206677933U (zh) 薄膜卷筒取用装置
CN208467664U (zh) 一种托盘升降立柱
CN115683703A (zh) 一种地质勘查取样装置用稳定机构
CN113405890B (zh) 一种伸缩型口腔材料力学实验压头
CN210451716U (zh) 一种行星轮排布装置
CN214503190U (zh) 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抗开裂性测试装置
CN212694659U (zh) 一种高等数学概率演示装置
CN115372853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性能检测装置
CN113440820A (zh) 一种反应力练习检测机设备
CN2352670Y (zh) 螺旋顶杆式剪切试样装卸装置
CN201716138U (zh) 一种二极管引线拉力检测仪
CN2704613Y (zh) 电动地基钎探机
CN206083691U (zh) 一种针灸针绕柄机的自动落针装置
DE296060C (zh)
CN214405347U (zh) 基于云计算的用户分析和商户营销决策支撑平台
CN212722069U (zh) 一种汽车车顶的抗压能力测试装置
CN116812330A (zh) 一种检测IgM抗体的防污染试剂盒及其密封方法
CN209510797U (zh) 一种卡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4

Termination date: 202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