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11374U - 一种烧嘴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烧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11374U
CN211011374U CN201922041810.2U CN201922041810U CN211011374U CN 211011374 U CN211011374 U CN 211011374U CN 201922041810 U CN201922041810 U CN 201922041810U CN 211011374 U CN211011374 U CN 2110113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burner
combustion
supporting
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4181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建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04181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113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113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113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烧嘴,包括烧嘴主体,所述烧嘴主体上设有燃气进口和助燃气通道,二个及以上所述助燃气通道在烧嘴主体上围绕燃气进口设置,所述燃气进口的内壁上设有与助燃气通道的内腔连通的燃气通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烧嘴相较于传统的燃气与助燃气在烧嘴端部混合的方式,混合程度高,即使燃气量较少时,也可以保证燃气与助燃气的充分混合,使混合后的气体在喷出烧嘴时具有足够的动能,保证了烧制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烧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烧嘴。
背景技术
在烧制陶瓷的过程中,为了将陶瓷烧制均匀,需要精确控制炉内的烧制温度,而炉内的烧制温度由天然气多寡来决定,天然气量多则炉内温度高,量少则炉内温度低。根据天然气的多寡需要按一定比例来调配助燃风,助燃风为天然气提供动力,使天然气雾化更充分,从而提高烧制效果。配比时,当天然气的量减少时,助燃风的量也需要相应的减少,若助燃风减少量过少,需要额外将多余的助燃风加热到上千度,会增大能耗;若助燃风减少量过多,天然气的动能不足、雾化不均,导致燃烧不够充分,会造成天然气的浪费。目前的烧嘴结构在天然气的量过少时,无法充分混合天然气和助燃风,导致烧嘴火焰温度较低,额外增大了能耗、浪费了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于燃气与助燃气混合配比的烧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烧嘴,包括烧嘴主体,所述烧嘴主体上设有燃气进口和助燃气通道,二个及以上所述助燃气通道在烧嘴主体上围绕燃气进口设置,所述燃气进口的内壁上设有与助燃气通道的内腔连通的燃气通道。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烧嘴主体呈圆柱形,所述燃气进口在烧嘴主体一端面上沿轴线设置,所述燃气进口的截面呈圆形。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助燃气通道包括设置在烧嘴主体一端面上的第一通风孔以及设置在烧嘴主体的侧壁上的通风豁口,二个及以上所述第一通风孔沿烧嘴主体的圆周方向均布,二个及以上所述通风豁口沿烧嘴主体的圆周方向均布。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燃气通道上设有与第一通风孔连通的第一分支通道,所述燃气通道上设有与通风豁口连通的第二分支通道。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燃气通道沿烧嘴主体的径向设置,所述燃气通道和第一通风孔沿烧嘴主体的圆周方向交替布置。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助燃气通道还包括设置在烧嘴主体一端面上的第二通风孔,二个及以上所述第二通风孔沿烧嘴主体的圆周方向均布,所述第二通风孔设置在第一通风孔远离燃气进口的一侧。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风孔的截面形状和第二通风孔的截面形状均呈圆形。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烧嘴主体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同轴叠加设置,所述燃气进口为自第一主体一端面向另一端面沿轴线开设的燃气进孔,所述燃气通道设置在第二主体朝向第一主体的端面上,所述第一主体的另一端面与第二主体一端面焊接连接。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烧嘴还包括喷枪壳体、燃气管道和助燃气管道,所述喷枪壳体的内部中空且一端开口,所述烧嘴主体同轴设置在喷枪壳体的内腔中,所述烧嘴主体的外径与喷枪壳体的内径相等,所述助燃气管道与喷枪壳体的另一端的内腔连通,所述燃气管道自喷枪壳体的另一端插入喷枪壳体的内腔中并与燃气进口连接。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燃气进口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燃气管道上设有与内螺纹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烧嘴,包括烧嘴主体,烧嘴主体上设有燃气进口和助燃气通道,在燃气进口的内壁上设置与助燃气通道的内腔连通的燃气通道,使得燃气进口内的燃气可以通过燃气通道进入助燃气通道中,使燃气与助燃气在助燃气通道中混合,相较于传统的燃气与助燃气在烧嘴端部混合的方式,混合程度高,即使燃气量较少时,也可以保证燃气与助燃气的充分混合,使混合后的气体在喷出烧嘴时具有足够的动能,保证了烧制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烧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烧嘴的主视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主体的俯视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主体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
1-烧嘴主体;11-第一主体;12-第二主体;
2-燃气进口;
3-助燃气通道;31-第一通风孔;32-通风豁口;
4-燃气通道;41-第一分支通道;42-第二分支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烧嘴,包括烧嘴主体,所述烧嘴主体上设有燃气进口和助燃气通道,二个及以上所述助燃气通道在烧嘴主体上围绕燃气进口设置,所述燃气进口的内壁上设有与助燃气通道的内腔连通的燃气通道。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烧嘴,包括烧嘴主体,烧嘴主体上设有燃气进口和助燃气通道,在燃气进口的内壁上设置与助燃气通道的内腔连通的燃气通道,使得燃气进口内的燃气可以通过燃气通道进入助燃气通道中,使燃气与助燃气在助燃气通道中混合,相较于传统的燃气与助燃气在烧嘴端部混合的方式,混合程度高,即使燃气量较少时,也可以保证燃气与助燃气的充分混合,使混合后的气体在喷出烧嘴时具有足够的动能,保证了烧制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烧嘴主体呈圆柱形,所述燃气进口在烧嘴主体一端面上沿轴线设置,所述燃气进口的截面呈圆形。
从上述描述可知,燃气进口设置在烧嘴主体的轴线上,助燃气通道围绕燃气进口设置,使燃气可均匀分布到每个助燃气通道中,提高混合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助燃气通道包括设置在烧嘴主体一端面上的第一通风孔以及设置在烧嘴主体的侧壁上的通风豁口,二个及以上所述第一通风孔沿烧嘴主体的圆周方向均布,二个及以上所述通风豁口沿烧嘴主体的圆周方向均布。
从上述描述可知,第一通风孔沿平行于烧嘴主体的轴线方向设置,通风豁口设置在烧嘴主体的外壁上,采用这种结构可保证燃气与助燃气的充分混合,增强混合气体在喷出烧嘴时的动能。
进一步的,所述燃气通道上设有与第一通风孔连通的第一分支通道,所述燃气通道上设有与通风豁口连通的第二分支通道。
从上述描述可知,燃气通道分别通过第一分支通道和第二分支通道与第一通风孔和通风豁口连通,使得燃气分布更均匀、雾化更充分。
进一步的,所述燃气通道沿烧嘴主体的径向设置,所述燃气通道和第一通风孔沿烧嘴主体的圆周方向交替布置。
从上述描述可知,采用这种结构有助于燃气分布到燃气通道和第一通风孔中,使燃气与助燃气在任意通道内的配比的精度高、一致性好。
进一步的,所述助燃气通道还包括设置在烧嘴主体一端面上的第二通风孔,二个及以上所述第二通风孔沿烧嘴主体的圆周方向均布,所述第二通风孔设置在第一通风孔远离燃气进口的一侧。
从上述描述可知,第二通风孔起到增强混合气体的动能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风孔的截面形状和第二通风孔的截面形状均呈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烧嘴主体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同轴叠加设置,所述燃气进口为自第一主体一端面向另一端面沿轴线开设的燃气进孔,所述燃气通道设置在第二主体朝向第一主体的端面上,所述第一主体的另一端面与第二主体一端面焊接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采用这种分体成型再焊接的结构便于烧嘴主体的生产制造和装配,同时保证设计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烧嘴还包括喷枪壳体、燃气管道和助燃气管道,所述喷枪壳体的内部中空且一端开口,所述烧嘴主体同轴设置在喷枪壳体的内腔中,所述烧嘴主体的外径与喷枪壳体的内径相等,所述助燃气管道与喷枪壳体的另一端的内腔连通,所述燃气管道自喷枪壳体的另一端插入喷枪壳体的内腔中并与燃气进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燃气进口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燃气管道上设有与内螺纹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一种烧嘴,包括烧嘴主体1,所述烧嘴主体1上设有燃气进口2和助燃气通道3,二个及以上所述助燃气通道3在烧嘴主体1上围绕燃气进口2设置,所述燃气进口2的内壁上设有与助燃气通道3的内腔连通的燃气通道4。
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为:一种烧嘴,包括烧嘴主体1,所述烧嘴主体1上设有燃气进口2和助燃气通道3,二个及以上所述助燃气通道3在烧嘴主体1上围绕燃气进口2设置,所述燃气进口2的内壁上设有与助燃气通道3的内腔连通的燃气通道4。
所述烧嘴主体1呈圆柱形,所述燃气进口2在烧嘴主体1一端面上沿轴线设置,所述燃气进口2的截面呈圆形。所述助燃气通道3包括设置在烧嘴主体1一端面上的第一通风孔31以及设置在烧嘴主体1的侧壁上的通风豁口32,二个及以上所述第一通风孔31沿烧嘴主体1的圆周方向均布,二个及以上所述通风豁口32沿烧嘴主体1的圆周方向均布。所述燃气通道4上设有与第一通风孔31连通的第一分支通道41,所述燃气通道4上设有与通风豁口32连通的第二分支通道42。所述燃气通道4沿烧嘴主体1的径向设置,所述燃气通道4和第一通风孔31沿烧嘴主体1的圆周方向交替布置。所述助燃气通道3还包括设置在烧嘴主体1一端面上的第二通风孔,二个及以上所述第二通风孔沿烧嘴主体1的圆周方向均布,所述第二通风孔设置在第一通风孔31远离燃气进口2的一侧。所述第一通风孔31的截面形状和第二通风孔的截面形状均呈圆形。所述烧嘴主体1包括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所述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同轴叠加设置,所述燃气进口2为自第一主体11一端面向另一端面沿轴线开设的燃气进孔,所述燃气通道4设置在第二主体12朝向第一主体11的端面上,所述第一主体11的另一端面与第二主体12一端面焊接连接。所述烧嘴还包括喷枪壳体、燃气管道和助燃气管道,所述喷枪壳体的内部中空且一端开口,所述烧嘴主体1同轴设置在喷枪壳体的内腔中,所述烧嘴主体1的外径与喷枪壳体的内径相等,所述助燃气管道与喷枪壳体的另一端的内腔连通,所述燃气管道自喷枪壳体的另一端插入喷枪壳体的内腔中并与燃气进口2连接。所述燃气进口2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燃气管道上设有与内螺纹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烧嘴,包括烧嘴主体,烧嘴主体上设有燃气进口和助燃气通道,在燃气进口的内壁上设置与助燃气通道的内腔连通的燃气通道,使得燃气进口内的燃气可以通过燃气通道进入助燃气通道中,使燃气与助燃气在助燃气通道中混合,相较于传统的燃气与助燃气在烧嘴端部混合的方式,混合程度高,即使燃气量较少时,也可以保证燃气与助燃气的充分混合,使混合后的气体在喷出烧嘴时具有足够的动能,保证了烧制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烧嘴,其特征在于,包括烧嘴主体,所述烧嘴主体上设有燃气进口和助燃气通道,二个及以上所述助燃气通道在烧嘴主体上围绕燃气进口设置,所述燃气进口的内壁上设有与助燃气通道的内腔连通的燃气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烧嘴主体呈圆柱形,所述燃气进口在烧嘴主体一端面上沿轴线设置,所述燃气进口的截面呈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燃气通道包括设置在烧嘴主体一端面上的第一通风孔以及设置在烧嘴主体的侧壁上的通风豁口,二个及以上所述第一通风孔沿烧嘴主体的圆周方向均布,二个及以上所述通风豁口沿烧嘴主体的圆周方向均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通道上设有与第一通风孔连通的第一分支通道,所述燃气通道上设有与通风豁口连通的第二分支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通道沿烧嘴主体的径向设置,所述燃气通道和第一通风孔沿烧嘴主体的圆周方向交替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燃气通道还包括设置在烧嘴主体一端面上的第二通风孔,二个及以上所述第二通风孔沿烧嘴主体的圆周方向均布,所述第二通风孔设置在第一通风孔远离燃气进口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孔的截面形状和第二通风孔的截面形状均呈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烧嘴主体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同轴叠加设置,所述燃气进口为自第一主体一端面向另一端面沿轴线开设的燃气进孔,所述燃气通道设置在第二主体朝向第一主体的端面上,所述第一主体的另一端面与第二主体一端面焊接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烧嘴还包括喷枪壳体、燃气管道和助燃气管道,所述喷枪壳体的内部中空且一端开口,所述烧嘴主体同轴设置在喷枪壳体的内腔中,所述烧嘴主体的外径与喷枪壳体的内径相等,所述助燃气管道与喷枪壳体的另一端的内腔连通,所述燃气管道自喷枪壳体的另一端插入喷枪壳体的内腔中并与燃气进口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进口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燃气管道上设有与内螺纹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CN201922041810.2U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烧嘴 Active CN2110113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41810.2U CN211011374U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烧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41810.2U CN211011374U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烧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11374U true CN211011374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72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41810.2U Active CN211011374U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烧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113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05579A (zh) 一种金属纤维低氮燃烧装置的风燃全预混器
CN211011374U (zh) 一种烧嘴
CN203549827U (zh) 一种窑炉喷枪结构
CN103953465A (zh) 一种集成有混合器的天然气发动机气轨总成
CN203822490U (zh) 一种集成有混合器的天然气发动机气轨总成
CN204084366U (zh) 一种玻璃熔制窑炉用燃气喷枪
CN211260798U (zh) 一种用于窑炉的燃烧烧枪
CN213421156U (zh) 一种同时满足固体、液体、气体燃料充分燃烧的雾化结构
CN212157259U (zh) 一种燃煤喷油点火器
CN212669782U (zh) 一种火焰喷枪混合器
CN114682410A (zh) 一种多混合腔的喷涂装置
CN211260784U (zh) 一种燃烧稳定的柴油喷嘴
CN209801483U (zh) 一种正压炉用安全长明灯
CN209524509U (zh) 一种以煤焦油为燃料的喷雾造粒装置
CN211359254U (zh) 一种改进型雾化喷嘴
CN207112801U (zh) 一种多级空气引射结构的喷嘴及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CN214501232U (zh) 一种喷嘴及应用其的燃气灶
CN206269138U (zh) 一种火焰形状可变的纯氧燃烧器
CN206256016U (zh) 一种适合生产较低结构值炭黑的生产设备
CN201462831U (zh) 高效节能型多种燃油燃烧器
CN205560714U (zh) 一种燃烧器温度控制装置
CN204329013U (zh) 一种两次进风燃气燃烧器
CN106122960B (zh) 一种内置气体均布器引射器的大气式管状燃烧器
CN216244275U (zh) 一种混合燃烧器喷枪
CN212805627U (zh) 一种环保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