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10839U - 一种分组控制的智能感应灯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组控制的智能感应灯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10839U
CN211010839U CN201921871043.1U CN201921871043U CN211010839U CN 211010839 U CN211010839 U CN 211010839U CN 201921871043 U CN201921871043 U CN 201921871043U CN 211010839 U CN211010839 U CN 2110108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heat dissipation
lamp shell
lamp tube
intelligent in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7104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仲萍
王彦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Luliang Electronic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Luliang Electronic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Luliang Electronic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Kunshan Luliang Electronic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92187104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108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108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108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组控制的智能感应灯管,包括灯壳、散热通口、间隔板、灯管本体和单片机,所述灯壳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间隔板,且间隔板两侧的灯壳顶部皆固定有承载壁体,并且承载壁体靠近间隔板一侧的外壁上皆安装有灯管本体,所述承载壁体远离灯管本体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散热结构,且灯管本体上方的灯壳顶部皆设有散热通口,散热通口的顶端延伸至灯壳的外部,所述灯壳的底部安装有透明晶硅罩,且灯壳表面的一侧设有无线接收器,并且无线接收器一侧的灯壳表面设有单片机。本实用新型不仅延长了感应灯管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感应灯管使用时出现老化的现象,而且避免了感应灯管使用时灯壳内部元件被侵蚀的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分组控制的智能感应灯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分组控制的智能感应灯管。
背景技术
灯管是指一种照明工具,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以便人们在昏暗的环境下进行使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灯具已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因而衍生出了相应的智能感应灯管,此种灯管因其良好的节能性,深受人们的喜爱。
现今市场上的此类感应灯管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1)现有的此类感应灯管不便于对灯管本体进行防护,导致其易因外界冲压等状况而损坏,使用寿命较短;
(2)现有的此类感应灯管散热性能一般,导致其内部元件易出现老化的现象,时常困扰着人们;
(3)现有的此类感应灯管不便于进行防尘处理,导致外界灰尘易由散热通孔进入灯壳的内部,对其内部的元件造成侵蚀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组控制的智能感应灯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感应灯管不便于对灯管本体进行防护、散热性能一般以及不便于进行防尘处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组控制的智能感应灯管,包括灯壳、散热通口、间隔板、灯管本体和单片机,所述灯壳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间隔板,且间隔板两侧的灯壳顶部皆固定有承载壁体,并且承载壁体靠近间隔板一侧的外壁上皆安装有灯管本体,所述承载壁体远离灯管本体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散热结构,且灯管本体上方的灯壳顶部皆设有散热通口,散热通口的顶端延伸至灯壳的外部,所述灯壳的底部安装有透明晶硅罩,且灯壳表面的一侧设有无线接收器,并且无线接收器一侧的灯壳表面设有单片机,单片机的输出端与灯管本体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单片机的输入端与无线接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灯壳顶端的两侧皆固定有吊耳,且相邻吊耳关于灯壳的中心线对称。
优选的,所述灯壳底部的两内侧壁上皆固定有安置槽,且安置槽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紧固柱块,紧固柱块的底端延伸至安置槽的外部并与透明晶硅罩的顶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散热通口位置处的灯壳顶端皆安装有防尘网,且防尘网的外壁设有等间距的契合槽,并且相邻契合槽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
优选的,所述防尘网外侧的灯壳顶端固定有等间距的定位框,且相邻定位框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
优选的,所述散热结构的内部依次设有散热翅柱、集热板以及散热翅环,所述承载壁体远离灯管本体一侧的外壁上设有集热板,且集热板远离承载壁体一侧的外壁上设有两组散热翅柱,散热翅柱远离集热板的一端延伸至灯壳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散热翅柱表面的灯壳内部皆缠绕有等间距的散热翅环。
优选的,所述无线接收器远离单片机一侧的灯壳表面设有声源感应器,且声源感应器远离无线接收器一侧的灯壳表面设有光敏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紧固柱块的两外侧壁上皆设有扣合槽,且扣合槽一侧的安置槽内壁上皆固定有伸缩扣头,伸缩扣头的一端延伸至扣合槽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分组控制的智能感应灯管不仅延长了感应灯管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感应灯管使用时出现老化的现象,而且避免了感应灯管使用时灯壳内部元件被侵蚀的现象;
(1)通过设置有透明晶硅罩、伸缩扣头、安置槽、扣合槽以及紧固柱块,通过上压透明晶硅罩,使伸缩扣头扣入至扣合槽的内部,并使紧固柱块固定安装于安置槽的内部,以便将透明晶硅罩定位设置于灯壳的底部对灯管本体进行防护,避免其受到外界冲击力而损坏,从而延长了感应灯管的使用寿命;
(2)通过设置有散热翅柱、集热板以及散热翅环,通过集热板将灯壳内部的热能进行集合,由散热翅环对散热翅柱的导热性能加以提升,以便由散热翅柱将集合的热能导入至灯壳的外部进行高效散热,从而降低了感应灯管使用时出现老化的现象;
(3)通过设置有防尘网、定位框以及契合槽,通过将契合槽对准定位框位置处,按压防尘网并对其进行旋转,以便将防尘网安装于灯壳的顶部并对散热通口进行阻隔,避免外界灰尘等物质由散热通口进入灯壳的内部,从而避免了感应灯管使用时灯壳内部元件被侵蚀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结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灯壳;2、吊耳;3、散热通口;4、防尘网;5、定位框;6、散热结构;601、散热翅柱;602、集热板;603、散热翅环;7、透明晶硅罩;8、间隔板;9、灯管本体;10、承载壁体;11、光敏传感器;12、声源感应器;13、单片机;14、无线接收器;15、契合槽;16、伸缩扣头;17、安置槽;18、扣合槽;19、紧固柱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分组控制的智能感应灯管,包括灯壳1、散热通口3、间隔板8、灯管本体9和单片机13,灯壳1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间隔板8,且间隔板8两侧的灯壳1顶部皆固定有承载壁体10,灯壳1顶端的两侧皆固定有吊耳2,且相邻吊耳2关于灯壳1的中心线对称,以便对进行安装;
灯壳1底部的两内侧壁上皆固定有安置槽17,且安置槽17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紧固柱块19,紧固柱块19的底端延伸至安置槽17的外部并与透明晶硅罩7的顶端固定连接,紧固柱块19的两外侧壁上皆设有扣合槽18,且扣合槽18一侧的安置槽17内壁上皆固定有伸缩扣头16,伸缩扣头16的一端延伸至扣合槽18的内部,以便对灯管本体9进行防护;
并且承载壁体10靠近间隔板8一侧的外壁上皆安装有灯管本体9,该灯管本体9的型号可为XD-108W,承载壁体10远离灯管本体9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散热结构6,散热结构6的内部依次设有散热翅柱601、集热板602以及散热翅环603,承载壁体10远离灯管本体9一侧的外壁上设有集热板602,且集热板602远离承载壁体10一侧的外壁上设有两组散热翅柱601,散热翅柱601远离集热板602的一端延伸至灯壳1的外部,散热翅柱601表面的灯壳1内部皆缠绕有等间距的散热翅环603;
通过集热板602将灯壳1内部的热能进行集合,由散热翅环603对散热翅柱601的导热性能加以提升,以便由散热翅柱601将集合的热能导入至灯壳1的外部进行高效散热,降低感应灯管使用时出现老化的现象;
且灯管本体9上方的灯壳1顶部皆设有散热通口3,散热通口3的顶端延伸至灯壳1的外部,散热通口3位置处的灯壳1顶端皆安装有防尘网4,且防尘网4的外壁设有等间距的契合槽15,并且相邻契合槽15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防尘网4外侧的灯壳1顶端固定有等间距的定位框5,且相邻定位框5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以便进行防尘处理;
灯壳1的底部安装有透明晶硅罩7,且灯壳1表面的一侧设有无线接收器14,该无线接收器14的型号可为UWA-BR100,无线接收器14远离单片机13一侧的灯壳1表面设有声源感应器12,该声源感应器12的型号可为WU-10V,声源感应器12的输出端与单片机1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声源感应器12远离无线接收器14一侧的灯壳1表面设有光敏传感器11,该光敏传感器11的型号可为LXD/GB3-A1DPS,光敏传感器11的输出端与单片机1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以便对光亮度与声源进行监测;
并且无线接收器14一侧的灯壳1表面设有单片机13,该单片机13的型号可为SH69P25,单片机13的输出端与灯管本体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单片机13的输入端与无线接收器1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当感应灯管使用时,首先通过无线接收器14接收外部信号,由单片机13对灯管本体9进行执行操作,因灯管本体9设有两组,可单一的操作外部开关进行相应的打开或闭合,左侧第一组灯管本体9可由单片机13直接将其打开,以便对当前环境进行照明,右侧第二组灯管本体9可通过光敏传感器11以及声源感应器12对当前环境下的光亮度与声源进行监测,相应数据会实时反馈至单片机13,如当前环境较暗,且有相应的声源,单片机13则会对此部位灯管本体9发出打开指令,以便进行照明处理,并方便对该智能感应灯管分组进行控制,之后通过上压透明晶硅罩7,使伸缩扣头16扣入至扣合槽18的内部,并使紧固柱块19固定安装于安置槽17的内部,以便将透明晶硅罩7定位设置于灯壳1的底部对灯管本体9进行防护,避免其受到外界冲击力而损坏,延长感应灯管的使用寿命,再通过集热板602将灯壳1内部的热能进行集合,由散热翅环603对散热翅柱601的导热性能加以提升,以便由散热翅柱601将集合的热能导入至灯壳1的外部进行高效散热,降低感应灯管使用时出现老化的现象,最后通过将契合槽15对准定位框5位置处,按压防尘网4并对其进行旋转,以便将防尘网4安装于灯壳1的顶部并对散热通口3进行阻隔,避免外界灰尘等物质由散热通口3进入灯壳1的内部,降低灯壳1内部元件被侵蚀的现象发生,从而完成感应灯管的使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9)

1.一种分组控制的智能感应灯管,包括灯壳(1)、散热通口(3)、间隔板(8)、灯管本体(9)和单片机(13),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1)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间隔板(8),且间隔板(8)两侧的灯壳(1)顶部皆固定有承载壁体(10),并且承载壁体(10)靠近间隔板(8)一侧的外壁上皆安装有灯管本体(9),所述承载壁体(10)远离灯管本体(9)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散热结构(6),且灯管本体(9)上方的灯壳(1)顶部皆设有散热通口(3),散热通口(3)的顶端延伸至灯壳(1)的外部,所述灯壳(1)的底部安装有透明晶硅罩(7),且灯壳(1)表面的一侧设有无线接收器(14),并且无线接收器(14)一侧的灯壳(1)表面设有单片机(13),单片机(13)的输出端与灯管本体(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单片机(13)的输入端与无线接收器(1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组控制的智能感应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1)顶端的两侧皆固定有吊耳(2),且相邻吊耳(2)关于灯壳(1)的中心线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组控制的智能感应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1)底部的两内侧壁上皆固定有安置槽(17),且安置槽(17)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紧固柱块(19),紧固柱块(19)的底端延伸至安置槽(17)的外部并与透明晶硅罩(7)的顶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组控制的智能感应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口(3)位置处的灯壳(1)顶端皆安装有防尘网(4),且防尘网(4)的外壁设有等间距的契合槽(15),并且相邻契合槽(15)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组控制的智能感应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网(4)外侧的灯壳(1)顶端固定有等间距的定位框(5),且相邻定位框(5)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组控制的智能感应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6)的内部依次设有散热翅柱(601)、集热板(602)以及散热翅环(603),所述承载壁体(10)远离灯管本体(9)一侧的外壁上设有集热板(602),且集热板(602)远离承载壁体(10)一侧的外壁上设有两组散热翅柱(601),散热翅柱(601)远离集热板(602)的一端延伸至灯壳(1)的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分组控制的智能感应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柱(601)表面的灯壳(1)内部皆缠绕有等间距的散热翅环(60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组控制的智能感应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收器(14)远离单片机(13)一侧的灯壳(1)表面设有声源感应器(12),且声源感应器(12)远离无线接收器(14)一侧的灯壳(1)表面设有光敏传感器(11)。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组控制的智能感应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柱块(19)的两外侧壁上皆设有扣合槽(18),且扣合槽(18)一侧的安置槽(17)内壁上皆固定有伸缩扣头(16),伸缩扣头(16)的一端延伸至扣合槽(18)的内部。
CN201921871043.1U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分组控制的智能感应灯管 Active CN2110108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71043.1U CN211010839U (zh)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分组控制的智能感应灯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71043.1U CN211010839U (zh)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分组控制的智能感应灯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10839U true CN211010839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70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71043.1U Active CN211010839U (zh)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分组控制的智能感应灯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108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67038U (zh) 太阳能路灯
CN211010839U (zh) 一种分组控制的智能感应灯管
CN201983066U (zh) 单管led日光灯
CN212841065U (zh) 驱动电源分开式的工矿灯
CN213146306U (zh) 一种便于快速安装的led灯具
CN210601376U (zh) 一种led路灯的散热结构
CN215112149U (zh) 一种防水效果好的led全彩灯条
CN201983067U (zh) 双管led日光灯
CN217936001U (zh) 一种具有一秒寻址的led带灯模块
CN211083906U (zh) 一种高光效的光能led路灯
CN214009072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太阳能照明吊灯
CN211694465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线条灯
CN218379231U (zh) 一种抗衰减的路灯
CN215722763U (zh) 无边框平板灯
CN219976215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车灯
CN210372906U (zh) 一种散热型led灯模组
CN211649987U (zh) 一种新型led电源驱动外壳
CN220852048U (zh) 一种太阳能路灯电池散热结构
CN216769146U (zh) 壁灯
CN216435381U (zh) 一种具有防水防尘结构的led数码管
CN216775082U (zh) 一种带有雷达装置的led驱动电源
CN216480407U (zh) 一种高亮led光源
CN210662629U (zh) 一种导流式投光灯
CN211289630U (zh) 一种多功能手电筒
CN214198205U (zh) 一种带有鳍片的led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