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09857U - 一种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09857U
CN211009857U CN201922115967.5U CN201922115967U CN211009857U CN 211009857 U CN211009857 U CN 211009857U CN 201922115967 U CN201922115967 U CN 201922115967U CN 211009857 U CN211009857 U CN 2110098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ntry support
bolt
sensing assembly
signal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1596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炳华
张亚男
国艳津
贾晓杰
崔强
孙儒
韩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HUAYAN TRAFF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HUAYAN TRAFF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HUAYAN TRAFF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HUAYAN TRAFF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1596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098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098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098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With Unspecified Measu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包括固定在变速器上的龙门支架、固定在换挡转臂上的固定件、用于采集换挡转臂偏转角度的第一传感组件、用于滑动套设在换挡转轴上的固定套,以及用于采集换挡转轴转速的第二传感组件;固定件上设有用于安装换挡转轴上的螺栓的安装孔,且安装孔长度大于换挡转臂的螺栓外径;第一传感组件和第二传感组件的信号产生端分别与固定件和固定套连接,二者的信号采集端均与龙门支架连接;沿安装孔长度方向移动固定件,能调整第一传感组件;沿换挡转轴轴向移动固定套,能调整第二传感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便于安装,且能够在安装后进行调试,具备更强的通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挡位信号采集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挡位信号采集方式多为挡杆采集、拉线式采集和变速箱壳植入式采集;在对信号进行采集时,采用前述多种采集方式中的一种,并安装相应的信号采集装置。
但是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采集方式普遍存在信号精度低、误判率高,以及传感器可靠性低的特点。并且,在采用前述信号采集方式进行信号采集时,对应的信号采集装置不易安装调试和后期维护,甚至于需要对变速箱进行破坏性安装,导致应用领域受局限性较大。
并且,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变速器型号繁多,不同型号的变速器的换挡转轴和换挡转臂的长度均不不同;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的信号采集装置无法实现通用操作。大部分情况下,使用者选定某种信号采集方式后,再对该变速箱进行信号采集装置的购买或制作,导致汽车挡位信号采集作业繁琐,延长了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的安装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汽车挡位信号进行采集的装置不便于安装的问题,增强装置的通用性,使汽车挡位信号采集作业便于进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包括:
龙门支架,用于固定设置在变速器的外壁上;
固定件,用于与换挡转臂连接,所述固定件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换挡转臂上的螺栓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长度大于所述换挡转臂上的螺栓的外径;
第一传感组件,信号产生端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信号采集端安装在所述龙门支架上,用于采集所述换挡转臂的偏转角度;
固定套,用于滑动套设于换挡转轴上;以及
第二传感组件,信号产生端与所述固定套的外壁连接,信号采集端安装在所述龙门支架上,用于采集所述换挡转轴的转速。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传感组件包括:
第一磁铁,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
两个第一磁力传感器,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龙门支架的顶端,用于采集所述第一磁铁的磁力信号。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龙门支架顶端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沿所述龙门支架的长度方向弯曲延伸的第一弧形通孔,两个所述第一磁力传感器均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弧形通孔内。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龙门支架通过第一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沿所述龙门支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一条形孔用于安装第一螺栓,所述第一条形孔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螺栓的外径。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传感组件包括:
第二磁铁,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套的外壁上;
两个第二磁力传感器,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龙门支架的侧端,用于采集所述第二磁铁的磁力信号。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龙门支架的侧部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沿所述龙门支架的高度方向弯曲延伸的第二弧形通孔,两个所述第二磁力传感器均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弧形通孔内。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还包括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固定安装在所述龙门支架上,且所述连接片为“L”型的直角片状结构,其中一个板面与所述龙门支架通过第二螺栓连接,并且设有沿所述龙门支架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二条形孔用于安装第二螺栓,所述第二条形孔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螺栓的外径;所述连接片的另一个板面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连接片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三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沿着所述第二条形孔的深度方向延长的第三条形孔,所述第三条形孔用于安装第三螺栓,且所述第三条形孔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螺栓的外径。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龙门支架的底端设有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变速器的螺栓的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龙门支架安装在变速器外壁上、将固定件安装在换挡转臂上,以及将固定套滑动套设在换挡转轴上,且在此安装过程中并未将变速器、换挡转轴和换挡转臂进行拆除,实现本装置在变速器上的无损安装。在变速器的换挡转臂和换挡转轴的规格不同时,通过沿着安装孔的长度方向移动固定件能够调整第一传感组件的信号产生端与信号采集端的位置关系,从而使第一传感组件能够稳定采集到换挡转臂偏转角度;通过沿着换挡转轴的轴向移动固定套,能够调整第二传感组件的信号产生端与信号采集端的位置关系,从而使第二传感组件能够稳定采集到换挡转轴的转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便于安装,并且在安装后能够对不同换挡转臂的转动角度和不同换挡转轴的转动速度进行有效采集,具备更高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固定件与换挡转臂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龙门支架与第一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固定套与换挡转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龙门支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龙门支架;11、基板;12、定位孔;2、固定件;21、安装孔;3、第一传感组件;31、第一磁铁;32、第一磁力传感器;4、固定套;5、第二传感组件;51、第二磁铁;52、第二磁力传感器;6、第一连接件;61、第一弧形通孔;62、第一条形孔;63、第一螺栓;7、第二连接件;71、第二弧形通孔;72、第三条形孔;73、第三螺栓;8、连接片;81、第二条形孔;82、第二螺栓;100、变速器;200、换挡转臂;300、换挡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进行说明。所述一种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包括龙门支架1、固定件2、第一传感组件3、固定套4和第二传感组件5。
龙门支架1用于固定设置在变速器100的外壁上;该龙门支架1实现了传感组件中信号采集装置的固定,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将信号采集装置设置在变速器100内部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的龙门支架1免去了打开变速器100外壁的工序,降低了信号采集装置的安装难度,并且保护了变速器100的完整性。
固定件2用于与换挡转臂200连接。其中,由于换挡转臂200的上表面设有用于与汽车内部的其他操控系统(例如换挡摇杆等)连接的结构,因此固定件2一般设置在换挡转臂200的底面上,也就是说固定件2的上表面与换挡转臂200的底面连接。同样的,由于换挡转臂200用于与汽车内部的其他操控系统(例如换挡摇杆等)螺纹连接,因此换挡转臂200上是设有螺栓孔和螺栓的,在固定件2的表面设有用于安装前述换挡转臂200上的螺栓的安装孔21,且该安装孔21的长度大于前述螺栓的外径;在固定件2与换挡转臂200连接时,前述螺栓穿过换挡转臂200上的螺纹孔,固定件2通过安装孔21套置在此螺栓上,此时的固定件2能够沿着安装孔21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调整固定件2相对于换挡转臂200的位置;将螺母拧在前述螺栓上,使螺母抵接在固定件2的底面,能够实现固定件2在换挡转臂200上的锁定,同时也避免了在换挡转臂200上打孔所造成的损坏。
第一传感组件3用于产生信号和采集前述信号,进而能够推算出换挡转臂200的偏转角度;具体地,第一传感组件3的信号产生端与固定件2固定连接,第一传感组件3的信号采集端安装在龙门支架1上。其中,第一传感组件3的信号产生端能够随着固定件2的移动而移动,并且第一传感组件3的信号采集端保持不动,从而通过移动第一传感组件3的信号产生端的位置,使第一传感组件3的信号采集端能够始终采集到第一传感组件3的信号产生端所传出的信号,并且第一传感组件3的信号采集端越靠近第一传感组件3的信号产生端,所能采集到的信号强度也就越高。
使用时,由于第一传感组件3的信号产生端随着换挡转臂200的偏转而偏转;因此,在换挡转臂200发生偏转时,第一传感组件3的信号产生端与信号采集端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第一传感组件3的信号采集端所能采集到的信号强度发生变化。而根据信号强度变化的大小,能够推算出换挡转臂200的偏转方向和偏转角度。
具体地,若第一传感组件3的信号采集端所能采集到的信号强度变大,说明第一传感组件3的信号产生端与信号采集端间距变小,也就是说第一传感组件3的信号产生端朝向信号采集端所处的方向偏转,换挡转臂200的偏转方向与第一传感组件3的信号产生端的偏转方向相同。
若第一传感组件3的信号采集端所能采集到的信号强度变小,说明第一传感组件3的信号产生端与信号采集端间距变大,也就是说第一传感组件3的信号产生端背向信号采集端所处的方向偏转,换挡转臂200的偏转方向与第一传感组件3的信号产生端的偏转方向相同。
若第一传感组件3的信号采集端所能采集到的信号强度变化的幅度较大,则第一传感组件3的信号产生端和换挡转臂200偏转的角度较大;若第一传感组件3的信号采集端所能采集到的信号强度变化的幅度较小,则第一传感组件3的信号产生端和换挡转臂200偏转的角度较小。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件2采用“C”字型样式,在将固定件2的一端固定在换挡转臂200的底面后,固定件2的另一端是处于换挡转臂200的上部,由此便避免了第一传感组件3的信号产生端和信号采集端因距离过长而无法实现信号传输的情况。
固定套4用于滑动套设在换挡转轴300上,也就是说固定套4既能够沿着换挡转轴300的轴向滑动,还能够随着换挡转轴300的转动而转动。
第二传感组件5用于产生信号和采集前述信号,进而能够推算出换挡转轴300的转速;具体地,第二传感组件5的信号产生端与固定套4的外壁连接,能够随着固定套4的转动而转动;第二传感组件5的信号采集端固定安装在龙门支架1上。其中,第二传感组件5的信号产生端能够随着固定套4的移动而移动,并且第二传感组件5的信号采集端保持不动,从而通过移动第二传感组件5的信号产生端的位置,使第二传感组件5的信号采集端能够始终采集到第二传感组件5的信号产生端所传出的信号,并且第二传感组件5的信号产生端随着固定套4的转动而转动时,第二传感组件5的信号采集端与信号产生端的间距发生周期性变化,第二传感组件5的信号采集端所采集到的信号发生速度相同的周期性变化。
使用时,第二传感组件5的信号产生端随着换挡转轴300的转动而转动,第二传感组件5的信号采集端所采集到的信号发生周期性变化,通过统计计算便能够推算出第二传感组件5的信号产生端的转速,由于第二传感组件5的信号产生端与换挡转轴300通过固定套4连接,因此第二传感组件5的信号产生端的转速与换挡转轴300的转速相同。
安装时,将龙门支架1安装在变速器100的外壁上;将固定件2与换挡转臂200上的螺栓连接,并通过沿着安装孔21的长度方向移动固定件2,以调整第一传感组件3的信号采集端与信号产生端的位置;将固定套4套置在换挡转轴300上,并通过沿着换挡转轴300的轴向移动固定套4,使固定套4与龙门支架1的间距产生变化,以调整第二传感组件5的信号采集端与信号产生端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将龙门支架1直接安装在变速器100的外壁上、将固定件2安装在换挡转臂200的螺栓上,以及将固定套4滑动套置在换挡转轴300上,能够免除拆开变速器100(以及换挡转臂200和换挡转轴300)的工序,使得装置更加便于安装。并且,通过移动固定件2和固定套4能够分别调整第一传感组件3和第二传感组件5的使用状态,保证第一传感组件3和第二传感组件5能够应用于多种不同型号的换挡转臂200和换挡转轴300上,增强本装置的通用性;并且调整固定件2和固定套4的方式为手动调整即可,使汽车挡位的信号采集作业能够更加简单的实施。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传感组件3包括用于形成磁场的第一磁铁31和两个用于采集前述磁场磁力的第一磁力传感器32。其中,第一磁力传感器32采用霍尔开关结构,霍尔开关能够采集到磁场内不同位置不同大小的磁力,其采集磁力的方式为一种现有技术。
其中,在第一磁铁31所形成的磁场内部,越靠近第一磁铁31的位置的磁力越大。第一磁铁31固定设置在固定件2上,具体地,换挡转臂200呈“Z”字型,固定件2由换挡转臂2靠近于龙门支架1的一端伸出,第一磁铁31固定设置在前述固定件2所伸出的端部,并且第一磁铁31能够随着换挡转臂200的转动而转动。第一磁力传感器32均固定设置在龙门支架1的顶端,这样设置的第一磁力传感器32能够随着龙门支架1在变速器100外壁上的固定而固定。并且,通过调整固定件2的位置,使第一磁铁31所形成的磁场移动,进而使第一磁力传感器32始终能够置于前述磁场之中并采集磁场中的磁力信号。
使用时,第一磁铁31随着换挡转臂200的偏转而偏转,第一磁铁31所形成的磁场会随着第一磁铁31的偏转而移动,由于第一磁力传感器32保持不动,因此第一磁力传感器32所能采集到的磁力信号会发生变化。
具体地,若第一磁力传感器32的磁力信号变大,则说明第一磁铁31朝向第一磁力传感器32所处方向偏转;若第一磁力传感器32的磁力信号变小,则说明第一磁铁31背向第一磁力传感器32所处方向偏转;已知第一磁铁31与换挡转臂200的偏转方向相同,由此便可推出换挡转臂的偏转方向。
若第一磁力传感器32所能采集到磁力信号的强度的变化幅度较大,则说明第一磁铁31的偏转角度较大;若第一磁力传感器32所能采集到磁力信号的强度的变化幅度较小,则说明第一磁铁31的偏转角度较小。
综上所述,通过第一次磁力传感器32所采集到的第一磁铁31产生的磁场磁力的磁力信号变化,能够推算出第一磁铁31和换挡转臂200的偏转方向和角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移动固定件2能够调整第一磁铁31的位置,使第一磁力传感器32能够始终感应到第一磁铁31的磁力信号,增强装置的使用稳定性。并且,第一磁力传感器32能够随着龙门支架1的安装而固定,免除了单独安装第一磁力传感器32的工序,提高装置的安装效率;另外,变速器100的外壁上结构过多,人工操作会有一定的不便性,将第一次磁力传感器32直接安装在龙门支架1上,安装便捷。
在对汽车挡位信号进行采集时,由于装置中的零件加工误差或者现场测量误差,导致固定件2固定在换挡转臂200后,第一磁铁31所产生的磁力无法同时被两个第一磁力传感器32采集到(或者两个第一磁力传感器32均无法采集到第一磁铁31所产生的磁力);此时拆掉固定件2并进行重新固定所需时间较长,并且固定件2所固定的位置与变速器100的间距较小,不便于人工操作,为了避免上述问题,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件6,第一连接件6的一端固定设置在龙门支架1的顶端,且另一端设有沿着龙门支架1的长度方向弯曲延伸的第一弧形通孔61,两个第一磁力传感器32均设置在第一弧形通孔61内并能够在第一弧形通孔61内移动;并且第一连接件6的表面与固定件2的上表面平行。也就是说,第一磁力传感器32能够沿着第一弧形通孔61做水平方向的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磁铁31所产生的磁力无法同时被第一磁力传感器32采集到时,通过移动第一磁力传感器32,使无法检测到信号的第一磁力传感器32向能够检测到信号的第一磁力传感器32靠近(或者使两个第一磁力传感器32向同一侧移动),观察两个第一磁力传感器32的工作状态,直到两个第一磁力传感器32均能采集到第一磁铁31所产生的磁力即可。在此过程中,由于第一连接件6是平行于固定件2的上表面设置的(也就是说第一连接件6平行于变速器100的外壁和换挡转臂200的表面),并且第一连接件6位于龙门支架1的顶面,因此磁力传感器32与变速器100的间距较大(其间距范围与龙门支架1和固定件2的高度有关,龙门支架1的高度越大,或者固定件2的高度越低,磁力传感器32与变速器100的间距也就越大),更加便于人工调整。
在第一连接件6或者固定件2的加工误差较大时,存在不论如何调整第一磁力传感器32和第一磁铁31的位置,第一磁力传感器32始终无法接收到第一磁铁31所产生的磁力的情况;若将装置拆除并进行更换,所需工作时间较长,为了避免上述问题,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连接件6与龙门支架1通过第一螺栓63连接;并且,第一连接件6与龙门支架1连接的一端上设置有沿着龙门支架1的长度方向延长的第一条形孔62,第一条形孔62用于安装第一螺栓63,并且第一条形孔62的长度大于第一螺栓63的外径,因此在此安装过程中第一连接件6能够沿着龙门支架1的长度方向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增大固定件2向外部伸出的长度,能够调整第一磁力传感器32的信号产生端和信号采集端在龙门支架1的宽度方向上的间距。而如果第一磁力传感器32始终无法接收到第一磁铁31所产生的磁力,则说明第一磁力传感器32所处竖直平面与第一磁铁31所处竖直平面之间产生了错位(此错位发生的原因大概率是因为配件的生产加工误差),而该错位一般是沿着龙门支架1的长度方向产生的,因此通过移动第一连接件6能够解决此类问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第一磁铁31固定在固定件2上、第一磁力传感器32固定在第一连接件6上后,能够通过沿着龙门支架1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连接件6,从而调整第一磁力传感器32与第一磁铁31的位置关系,以避免因第一连接件6或者固定件2的加工误差较大所产生的第一传感组件3失效的情况。
请一并参阅图1、图4和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传感组件5包括用于形成磁场的第二磁铁51和两个用于采集前述磁场磁力的第二磁力传感器52。其中,第二磁力传感器52采用霍尔开关结构,霍尔开关能够采集到磁场内不同位置不同大小的磁力,其采集磁力的方式为一种现有技术。
其中,第二磁铁51固定设置在固定套4的外壁上,并且第二磁铁51能够随着固定套4的转动而转动,两个第二磁力传感器52分别固定设置在龙门支架1的侧端。在第二磁铁51转动时,第二磁铁51所形成的磁场发生移动,使第二磁力传感器52所能采集到的磁力信号发生周期性的变化,通过记录该周期性变化的时间即可推算出换挡转轴300的转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第二磁铁51固定后,通过沿着换挡转轴300的轴向滑动固定套4,能够调整第二磁力传感器52与第二磁铁51之间的位置关系,当两个第二磁力传感器52均能检测到第二磁铁51的磁力时,安装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第二磁力传感器52通过采集第二磁铁51的磁力信号,能够推算出换挡转轴300的转速,并且第二磁铁51通过固定套4而固定在换挡转轴300上,免除了在换挡转轴300上打孔或者其他破坏性工序,保证了换挡转轴300的完整性;以及通过手动移动固定套4便能够调整第二磁铁51的位置,更加便于操作。
沿着换挡转轴300的轴向滑动固定套4仅能调整第二磁力传感器52与第二磁铁51之间的水平间距,若两个或者其中一个第二磁力传感器52所处水平面与第二磁铁51所处水平面间距过大,则会发生第二磁铁51所产生的磁力无法被第二磁力传感器52感应的情况;为了避免上述问题,请一并参阅图1、图4和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件7,第二连接件7的一端固定设置在龙门支架1的侧部,且另一端设有沿着龙门支架1的高度方向弯曲延伸的第二弧形通孔71;其中,两个第二磁力传感器52均设置在第二弧形通孔71内并能够在第二弧形通孔71内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沿着换挡转轴300的轴向滑动固定套4时,如果两个或者其中一个第二磁力传感器52始终无法采集到第二磁铁51的信号,也就是说两个或者其中一个第二磁力传感器52所处水平面与第二磁铁51所处水平面间距过大,通过在第二弧形通孔71内沿竖直方向分别滑动第二磁力传感器52,能够调整第二磁力传感器52所述水平面与第二磁铁51所处水平面之间的竖直间距,从而使第二磁铁51所产生的磁力能够被第二磁力传感器52同时采集到,增强了装置的使用稳定性。并且,手动移动第二磁力传感器52简单易行,且不会耗费人力,属于一种快速便捷的微调方式,相较于调整固定套4的体积(从而调整第二磁力传感器52所处水平面的竖直高度)的方式更加便于人工操作,且节约了资源,更适用于市场推广和应用。
在第二连接件7或者固定套4的加工误差较大时,存在不论如何调整第二磁力传感器52和第二磁铁51的位置,第二磁力传感器52始终无法接收到第二磁铁51所产生的磁力的情况;若将装置拆除并进行更换,所需工作时间较长,为了避免上述问题,请参阅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还包括连接片8,连接片8用于固定安装在龙门支架1上,且连接片8采用截面为“L”型的直角片状结构,其中一个板面与龙门支架1通过第二螺栓82连接,并且在该板面上设有沿着龙门支架1的高度方向延长、用于安装第二螺栓82的第二条形孔81;其中,第二条形孔81的长度大于第二螺栓82的外径,并且连接片8的另一个板面与第二连接件7的一端连接。
一般来说,发生前述情况的原因为第二磁力传感器52所处水平面与第二磁铁51所处水平面之间的间距过大,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连接片8与龙门支架1进行连接时,螺栓穿过第二条形孔81并沿着龙门支架1的高度方向移动连接片8,从而调整第二连接件7,以及与第二连接件7连接的第二磁力传感器52的竖直位置,从而能够在不拆除装置的前提下解决前述情况;免除了拆除装置的工序,起到节约人力的作用,并且前述方法便于现场操作调整,增强了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同样的,发生前述问题(不论如何调整第二磁力传感器52和第二磁铁51的位置,第二磁力传感器52始终无法接收到第二磁铁51所产生的磁力)还有可能是因为第二磁力传感器52所处竖直面与第二磁铁51所处竖直面之间的间距过大,因此,为了解决前述技术问题,请参阅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连接片8与第二连接件7通过第三螺栓73连接,第二连接件7用于与连接片8连接的部位上设有沿着第二条形孔81的深度方向延长的第三条形孔72;第三条形孔72用于安装第三螺栓73,并且第三条形孔72的长度大于第三螺栓73的外径,也就是说第二连接件7能够沿着第二条形孔81的深度方向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第二连接件7进行安装时,使螺栓穿过第三条形孔72并沿着第二条形孔81的深度方向移动第二连接件7,从而使第二磁力传感器52所处竖直面与第二磁铁51所处竖直面之间的间距变大或者减小,进而能够在不拆除装置的前提下进一步解决前述问题(不论如何调整第二磁力传感器52和第二磁铁51的位置,第二磁力传感器52始终无法接收到第二磁铁51所产生的磁力);免除了拆除装置的工序,起到节约人力的作用,并且前述方法便于现场操作调整,增强了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请一并参阅图1、图3和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变速器100上的结构较多,且在外壁上设有螺栓和螺纹孔;龙门支架1的底端设有基板11,基板11上设有用于安装变速器100上原有螺栓的定位孔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龙门支架1时,将变速器100上原有的螺栓拧出,并将定位孔12对准原有的螺纹孔、使基板11与变速器100外壁接触;之后拧入前述螺栓,使龙门支架1固定。由此,避免了在变速器100上打孔的工序,保证了变速器100的完整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龙门支架,用于固定设置在变速器的外壁上;
固定件,用于与换挡转臂连接,所述固定件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换挡转臂上的螺栓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长度大于所述换挡转臂上的螺栓的外径;
第一传感组件,信号产生端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信号采集端安装在所述龙门支架上,用于采集所述换挡转臂的偏转角度;
固定套,用于滑动套设于换挡转轴上;以及
第二传感组件,信号产生端与所述固定套的外壁连接,信号采集端安装在所述龙门支架上,用于采集所述换挡转轴的转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组件包括:
第一磁铁,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
两个第一磁力传感器,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龙门支架的顶端,用于采集所述第一磁铁的磁力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龙门支架顶端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沿所述龙门支架的长度方向弯曲延伸的第一弧形通孔,两个所述第一磁力传感器均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弧形通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龙门支架通过第一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沿所述龙门支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一条形孔用于安装第一螺栓,所述第一条形孔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螺栓的外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感组件包括:
第二磁铁,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套的外壁上;
两个第二磁力传感器,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龙门支架的侧端,用于采集所述第二磁铁的磁力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龙门支架的侧部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沿所述龙门支架的高度方向弯曲延伸的第二弧形通孔,两个所述第二磁力传感器均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弧形通孔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还包括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固定安装在所述龙门支架上,且所述连接片为“L”型的直角片状结构,其中一个板面与所述龙门支架通过第二螺栓连接,并且设有沿所述龙门支架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二条形孔用于安装第二螺栓,所述第二条形孔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螺栓的外径;所述连接片的另一个板面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三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沿着所述第二条形孔的深度方向延长的第三条形孔,所述第三条形孔用于安装第三螺栓,且所述第三条形孔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螺栓的外径。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支架的底端设有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变速器的螺栓的定位孔。
CN201922115967.5U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 Active CN2110098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15967.5U CN211009857U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15967.5U CN211009857U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09857U true CN211009857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506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15967.5U Active CN211009857U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098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42263U (zh) 一种联轴器的轴系对中装置
CN110350439B (zh)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巡线机器人压紧轮装置
CN211009857U (zh) 一种汽车挡位信号采集装置
CN200986493Y (zh) 一种用于轴承试验机上的振动测试拾振结构
CN102032851A (zh) 一种检测轴类直径尺寸合格的装置
CN202083342U (zh) 一种检测钢带输送跑偏量的位移传感器
CN111928802B (zh) 一种精密轴承径向跳动检测仪
CN202329589U (zh) 可调式汽车转向节内开档大弧面检测装置
CN110775228A (zh) 一种水下抛载装置及水下设备
CN217781062U (zh) 一种推焦装煤车行程控制传感系统
CN202692908U (zh) 一种液力变矩器内部间隙检测量具的力矩保护机构
CN210731514U (zh) 一种工装定位用二级翻转机构
CN201508172U (zh) 旋挖钻机回转检测装置
CN201659227U (zh) 销式组合导线轮
CN210180672U (zh) 一种变速器总成换挡自由变动量测量检具
CN115226423B (zh) 一种残膜回收机的拐臂结构及残膜回收机
CN102419617B (zh) 升降行程开关限位装置
CN102322790A (zh) 检测钢带输送跑偏量的位移传感器
CN220120124U (zh) 一种编码器支架及编码器检测系统
CN206527302U (zh) 径锻机夹头行走位移检测装置
CN220794518U (zh) 一种方向盘扭矩传感器测试工装
CN220810854U (zh) 一种皮带运行状态监测装置
CN221077677U (zh) 一种机械手气动交换轮式探头检测装置
CN215634548U (zh) 一种机械式离合器手柄
CN211167351U (zh) 一种水下抛载装置及水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