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09810U - 双联齿轮和齿轮箱 - Google Patents

双联齿轮和齿轮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09810U
CN211009810U CN201922144044.2U CN201922144044U CN211009810U CN 211009810 U CN211009810 U CN 211009810U CN 201922144044 U CN201922144044 U CN 201922144044U CN 211009810 U CN211009810 U CN 2110098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transmission
dual
sleeve
stop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4404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向庆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aowei Machinery and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aowei Machinery and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aowei Machinery and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aowei Machinery and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4404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098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098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098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s, Ca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联齿轮和齿轮箱,涉及机械传动领域。该双联齿轮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活动件、齿轮轴和齿轮套,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套设于齿轮轴上,齿轮套套设于第二齿轮的外侧,并用于与外部构件连接,活动件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传动连接,用于将第一齿轮的转动传递至第二齿轮,以使第二齿轮随第一齿轮转动,或者用于抵持在齿轮套和第二齿轮之间。上述的双联齿轮和齿轮箱具有机构简单、实用性强、制造成本低、体积小以及安装更加方便灵活的特点,并且具有离合器的功能。

Description

双联齿轮和齿轮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联齿轮和齿轮箱。
背景技术
双联齿轮在机械传动中应用广泛,在大多数机械传动中,为了保证传动的可靠性以及高效性,通常会采用手动与电动联合的方式实现驱动,在这种联合的过程中就需要在传动装置中设置离合机构来保证传动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现有的方法多采用安装拨叉等机构使得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按需进行分离或啮合,此种方法安装会受安装空间的限制,局限性较高,制造成本也相对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双联齿轮和齿轮箱,其具有机构简单、实用性强、制造成本低、体积小以及安装更加方便灵活的特点,并且具有离合器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双联齿轮,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活动件、齿轮轴和齿轮套,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套设于所述齿轮轴上,所述齿轮套套设于所述第二齿轮的外侧,并用于与外部构件连接,所述活动件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传动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齿轮的转动传递至所述第二齿轮,以使所述第二齿轮随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或者用于抵持在所述齿轮套和所述第二齿轮之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齿轮包括第一本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上的传动部,所述第一本体上设置有套设所述齿轮轴的第一通孔,所述传动部与所述活动件传动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部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当所述传动部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两个时,所述传动部相互间隔地环设在所述第一本体上。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齿轮包括第二本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上的止挡件,所述第二本体设置有套设所述齿轮轴的第二通孔,所述止挡件与所述活动件传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齿轮通过所述活动件带动所述止挡件和所述第二本体转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止挡件设置有止挡部和至少两个止挡槽,所述止挡槽设置在所述止挡部的两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止挡件设置有至少两个止挡部和至少两个止挡槽,所述至少两个止挡部相互间隔,且相邻两个所述止挡部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止挡槽,所述活动件的数量与所述止挡槽的数量相同,并能够一一对应地滑动至所述止挡槽并与所述止挡部抵持。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止挡槽的内壁面包括依次连接的滑动面、容置面和止挡面,所述容置面延伸至所述止挡部,所述止挡面设置于所述止挡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置面的形状与所述活动件的形状匹配。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止挡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止挡件沿所述第二通孔的轴向设置,且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止挡件之间设置有凹槽。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双联齿轮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齿轮箱,包括如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联齿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活动件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传动连接,第一齿轮与活动件传动连接,当第一齿轮作为主动轮转动时能够带动活动件运动。同时,活动件与第二齿轮传动连接,能够将第一齿轮的转动传递至第二齿轮,以使第二齿轮跟随第一齿轮转动。而在第二齿轮作为主动轮转动时,能够带动活动件运动,并能够抵持在齿轮套和第二齿轮之间,从而发生抱死现象。在第一齿轮作为主动轮时,活动件能够将运动传递至第二齿轮;在第二齿轮为主动轮时,活动件抵持在齿轮套和第二齿轮之间,由于齿轮套与外部构件连接并保持相对静止。抵持在第二齿轮和齿轮套之间的活动件无法将运动进一步传递至第一齿轮,从而发生抱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离合器功能,并且具有机构简单、实用性强、制造成本低、体积小以及安装更加方便灵活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联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双联齿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双联齿轮的内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第一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第二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双联齿轮在传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双联齿轮在抱死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中止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双联齿轮;110-第一齿轮;111-第一本体;1112-第一通孔;112-传动部;113-延伸部;120-第二齿轮;121-第二本体;1211-第二通孔;122-止挡件;1221-止挡部;1222-止挡槽;1223-滑动面;1224-容置面;1225-止挡面;123-凹槽;130-活动件;140-齿轮轴;150-齿轮套;160-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联齿轮100,可以应用于齿轮箱、减速器等,进一步地,该双联齿轮100也可以用于具有机械传动结构的机械设备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联齿轮100具有机构简单、实用性强、制造成本低、体积小以及安装更加方便灵活的特点,并能够实现离合器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双联齿轮100包括第一齿轮110、第二齿轮120、活动件130、齿轮轴140和齿轮套150,第一齿轮110和第二齿轮120均套设于齿轮轴140上,齿轮套150套设于第二齿轮120的外侧,并用于与外部构件连接,活动件130与第一齿轮110和第二齿轮120均传动连接,用于将第一齿轮110的转动传递至第二齿轮120,以使第二齿轮120随第一齿轮110转动,或者用于抵持在齿轮套150和第二齿轮120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该活动件130分别与第一齿轮110和第二齿轮120传动连接,第一齿轮110与活动件130传动连接,当第一齿轮110作为主动轮转动时能够带动活动件130运动。同时,活动件130与第二齿轮120传动连接,能够将第一齿轮110的转动传递至第二齿轮120,以使第二齿轮120跟随第一齿轮110转动(请参考图6)。而在第二齿轮120作为主动轮转动时,能够带动活动件130运动,并能够抵持在齿轮套150和第二齿轮120之间,从而发生抱死现象(请参考图7)。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第一齿轮110作为主动轮时才能够进行机械传动,而在第二齿轮120作为主动轮时,机械传动能够发生抱死,从而使得该双联齿轮100具有离合器功能。
同时,也应当理解的是,活动件130在受到第一齿轮110或者第二齿轮120的作用时,会发生位置上的调整。在第一齿轮110作为主动轮时,活动件130能够将运动传递至第二齿轮120;在第二齿轮120为主动轮时,活动件130抵持在齿轮套150和第二齿轮120之间,由于齿轮套150与外部构件连接并保持相对静止。抵持在第二齿轮120和齿轮套150之间的活动件130无法将运动进一步传递至第一齿轮110,从而发生抱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联齿轮100在使用时,齿轮套150与外部构件连接,比如齿轮套150固定在外部构件上,固定的方式可以为卡接、螺栓连接或者焊接等。第一齿轮110和第二齿轮120分别与机械传动结构传动连接,比如齿轮、皮带轮等。齿轮轴140可以与驱动件传动连接,比如驱动电机等。
请参考图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齿轮110可以包括第一本体111和设置于第一本体111上的传动部112,第一本体111上设置有套设齿轮轴140的第一通孔1112,传动部112与活动件130传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本体111可以设置用于与齿轮啮合的齿部,传动部112可以与第一本体111一体成型或者焊接等。在传动过程中,第一本体111受到外部驱动的作用开始转动,并带动设置于第一本体111上的传动部112同时转动。传动部112与活动件130传动连接,在传动部112转动时能够带动活动件130运动,从而通过活动件130带动第二齿轮120转动。
可选地,第一通孔1112与齿轮轴140之间可以通过键连接、或者铆接等。
可选地,传动部112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当传动部11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时,其相互间隔地环设在第一本体111上。
可选地,第一齿轮110还可以设置有延伸部113,该延伸部113位于传动部112和第一本体111之间,并大致环设在第一齿轮110的周向。传动部11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这些传动部112相互间隔地环设在延伸部113的周向。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第一齿轮110的转动方向可以不做限定。也就是说,第一齿轮110作为主动轮时,既可以顺时针转动,也可以逆时针转动,且不管第一齿轮110逆时针转动还是顺时针转动,都能够通过活动件130带动第二齿轮120跟随第一齿轮110转动。
请参考图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二齿轮120可以包括第二本体121和设置于第二本体121上的止挡件122,第二本体121设置有套设齿轮轴140的第二通孔1211,止挡件122与活动件130传动连接,以使第一齿轮110通过活动件130带动止挡件122和第二本体121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本体121可以设置用于与齿轮啮合的齿部,止挡部1221可以与第二本体121一体成型或者焊接等。在传动过程中,第二本体121受到外部驱动的作用开始转动,并带动设置于第二本体121上的止挡部1221同时转动。止挡部1221与活动件130传动连接,在止挡部1221转动时抵持在齿轮套150和止挡部1221之间,从而发生抱死现象。
可选地,第二通孔1211与齿轮轴140之间可以通过键连接、或者铆接等。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止挡件122设置有止挡部1221和至少两个止挡槽1222,相邻两个止挡部1221之间设置有两个止挡槽1222,活动件130的数量与止挡槽1222的数量相同,并能够一一对应地滑动至止挡槽1222并与止挡部1221抵持。
如前所述,第一齿轮110可以包括第一本体111和设置在第一本体111上的传动部112,该传动部112可以为至少两个,并设置在第一本体111的周向。这些传动部112之间具有间隔。活动件130和止挡部1221可以位于这些间隔内。同时,止挡部1221的数量也为至少两个,止挡部1221和传动部112可以相互交错地设置。图6和图7所示即为止挡部1221、传动部112为多个时的实施例。从图6和图7中可以得出,止挡部1221和传动部112的数量相等,止挡槽1222的数量为止挡部1221的两倍,活动件130的数量与止挡槽1222的数量相等。比如,在某些实施例中,止挡部1221为四个,此时传动部112的数量也为四个,止挡槽1222的数量为八个,活动件130的数量也为八个。当然,上述部件的数量并不仅限于图6或图7所示和前述举例中的情形,在制造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止挡部1221、传动部112、止挡槽1222和活动件130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定。
请参考图8,可选地,止挡槽1222的内壁面包括依次连接的滑动面1223、容置面1224和止挡面1225,容置面1224延伸至止挡部1221,止挡面1225设置于止挡部1221。
需要说明的是,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止挡部1221之间设置有两个止挡槽1222,这两个止挡槽1222分别靠近两个止挡部1221。两个止挡槽1222的位置是相对的,其关于某中心位置对称设置。两个止挡槽1222能够使得活动件130能够从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滑入。
进一步地,容置面1224的形状与活动件130的形状匹配,以更好地容置活动件130。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止挡件122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当止挡件122的数量为大于或等于两个时,这些止挡件122可以沿第二通孔1211的轴向设置,且相邻两个止挡件122之间设置有凹槽123。
应当理解的是,止挡件122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在止挡件122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两个时,这些止挡件122可以一体成型。也就是说,任意相邻两个止挡件122之间的凹槽123可以用于区分不同的止挡件122。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双联齿轮100还可以包括密封件160,密封件160设置于凹槽123内。该密封件160可以为橡胶材料或者密封垫。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第二齿轮120的转动方向也可以不做限定。也就是说,第二齿轮120作为主动轮时,既可以顺时针转动,也可以逆时针转动,且不论第二齿轮120逆时针转动还是顺时针转动,第二齿轮120均能够使活动件130卡在齿轮套150和第二齿轮120之间,从而发生抱死现象。
也就是说,该双联齿轮100发生抱死现象可以与转动的方向无关,而仅与主动轮为第一齿轮110和第二齿轮120有关,从而使得设置更加简便。
请结合参考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活动件130分别与第一齿轮110和第二齿轮120传动连接,第一齿轮110与活动件130传动连接,当第一齿轮110作为主动轮转动时能够带动活动件130运动。同时,活动件130与第二齿轮120传动连接,能够将第一齿轮110的转动传递至第二齿轮120,以使第二齿轮120跟随第一齿轮110转动。而在第二齿轮120作为主动轮转动时,能够带动活动件130运动,并能够抵持在齿轮套150和第二齿轮120之间,从而发生抱死现象。在第一齿轮110作为主动轮时,活动件130能够将运动传递至第二齿轮120;在第二齿轮120为主动轮时,活动件130抵持在齿轮套150和第二齿轮120之间,由于齿轮套150与外部构件连接并保持相对静止。抵持在第二齿轮120和齿轮套150之间的活动件130无法将运动进一步传递至第一齿轮110,从而发生抱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离合器功能,并且具有机构简单、实用性强、制造成本低、体积小以及安装更加方便灵活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齿轮箱,其包括如前所述的任一双联齿轮100。该齿轮箱可以应用于具有传动功能的机械结构或机械设备上,并具有与上述的双联齿轮100类似的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双联齿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活动件、齿轮轴和齿轮套,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套设于所述齿轮轴上,所述齿轮套套设于所述第二齿轮的外侧,并用于与外部构件连接,所述活动件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传动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齿轮的转动传递至所述第二齿轮,以使所述第二齿轮随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或者用于抵持在所述齿轮套和所述第二齿轮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包括第一本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上的传动部,所述第一本体上设置有套设所述齿轮轴的第一通孔,所述传动部与所述活动件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联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当所述传动部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两个时,所述传动部相互间隔地环设在所述第一本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联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包括第二本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上的止挡件,所述第二本体设置有套设所述齿轮轴的第二通孔,所述止挡件与所述活动件传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齿轮通过所述活动件带动所述止挡件和所述第二本体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联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设置有止挡部和至少两个止挡槽,所述止挡槽设置在所述止挡部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联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槽的内壁面包括依次连接的滑动面、容置面和止挡面,所述容置面延伸至所述止挡部,所述止挡面设置于所述止挡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联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面的形状与所述活动件的形状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联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止挡件沿所述第二通孔的轴向设置,且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止挡件之间设置有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联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联齿轮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10.一种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联齿轮。
CN201922144044.2U 2019-11-29 2019-11-29 双联齿轮和齿轮箱 Active CN2110098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44044.2U CN211009810U (zh) 2019-11-29 2019-11-29 双联齿轮和齿轮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44044.2U CN211009810U (zh) 2019-11-29 2019-11-29 双联齿轮和齿轮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09810U true CN211009810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508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44044.2U Active CN211009810U (zh) 2019-11-29 2019-11-29 双联齿轮和齿轮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098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57029B2 (en) Strain wave gearing and robotic arm
US7445575B2 (en) Positive clutch with staggered teeth height
US7413067B2 (en) Dog clutch
US3792629A (en) Speed reducer with ring and planet gears having different circular pitches
GB2409248A (en) One-way clutch with planet gears
CN105473892A (zh) 旋转致动器以及谐波齿轮减速机单元
US6390264B2 (en) Clutch and motor including such clutch
US5509864A (en) Split ring axial positioner for planetary gear assembly
CN211009810U (zh) 双联齿轮和齿轮箱
US11940015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CN110822058A (zh) 双联齿轮和齿轮箱
EP2783141B1 (en) Component seal
KR900004611B1 (ko) 자동 변속장치
JP6102616B2 (ja) トルク伝達用継手及び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4902727B2 (ja) ディ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
EP3730817A1 (en) Transmission
EP3907319B1 (en)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
KR102631773B1 (ko) 기어 변속 장치
KR20170076493A (ko) 기어 조립체 및 이를 구비한 감속기
CN114506381B (zh) 一种转向限位机构及车辆
KR100626750B1 (ko) 하이포이드 기어를 가지는 감속장치
KR100787366B1 (ko) 원심력을 이용한 차동제한장치
EP1893891B1 (en) Device for transmission of a torque and its use
CN117905863A (zh) 行走装置及轮式电动工具
JP2006076329A (ja) ホールカバ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