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09755U - 差动摆线变速装置 - Google Patents

差动摆线变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09755U
CN211009755U CN201921877439.7U CN201921877439U CN211009755U CN 211009755 U CN211009755 U CN 211009755U CN 201921877439 U CN201921877439 U CN 201921877439U CN 211009755 U CN211009755 U CN 2110097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cloid
groove
cycloid groove
disc
op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7743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林锋
黄志�
叶华平
马建生
张晓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soar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soa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soa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soa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7743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097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097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097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riction Gearing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技术领域,特别是公开了一种差动摆线变速装置,包括摆线盘,摆线盘的A面和B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滚珠和第二滚珠,供摆线盘安装的安装腔设置在变速装置的机体上,其中,摆线盘由变速装置中的输入轴偏心驱动,摆线盘的A面和安装腔上与A面相对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有第一摆线槽和第一滚珠固定孔,摆线盘的B面与变速装置的输出轴之间设置有第二摆线槽和第二滚珠固定孔,所述第一摆线槽和第二摆线槽中一个为外摆线槽一个为内摆线槽,第一滚珠的数量大于或小于第二摆线槽的齿廓数,第一滚珠置于第一摆线槽和第一滚珠固定孔之间以及第二滚珠置于第二摆线槽和第二滚珠固定孔之间使摆线盘做摆线运动。

Description

差动摆线变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对在先申请“矢量摆线变速单元”进行改进的差动摆线变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机器人、精密机床、航空航天等精密伺服机构的传动装置要求有高传动精度,高传动刚度,传动比大,传动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传动回差小,转动件的转动惯量小等特点。本申请人的在先申请中公开的一项名称为“矢量摆线变速单元”申请号为201821529100.3,采用一对固定连接的夹板对摆线盘进行夹持,使摆线盘在上固定夹板和下固定夹板之间做摆线运动,该技术方案在使用时,需另外连接输入结构和输出结构,存在传动比较小的问题,而且一般的输入结构和输出结构与该变速单元结合后的体积均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高传动比或低传动比的差动摆线变速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差动摆线变速装置,包括摆线盘,所述摆线盘的轴向两端面分别为A面和B面,摆线盘的A面和B面上分别设置有绕周向分布的若干个第一滚珠和第二滚珠,供摆线盘安装的安装腔设置在变速装置的机体上,其中,摆线盘由变速装置中的输入轴偏心驱动,摆线盘的A面和安装腔上与A面相对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有第一摆线槽和绕周向分布的若干个第一滚珠固定孔,摆线盘的B面与变速装置的输出轴之间设置有第二摆线槽和绕周向分布的若干个第二滚珠固定孔,所述第一摆线槽和第二摆线槽中一个为外摆线槽一个为内摆线槽,第一滚珠的数量大于或小于第二摆线槽的齿廓数,第一滚珠置于第一摆线槽和第一滚珠固定孔之间以及第二滚珠置于第二摆线槽和第二滚珠固定孔之间使摆线盘做摆线运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输出轴由摆线盘驱动,当摆线槽为外摆线槽时,滚珠的数量要大于摆线槽的齿廓数,当摆线槽为内摆线槽时,滚珠的数量要小于摆线槽的齿廓数,第一滚珠的数量和第二摆线槽的齿廓数比值不一样,变速的传动比也不一样,且第一摆线槽和第一滚珠固定孔以及第二摆线槽和第二滚珠固定孔设置的位置不一样时,其输入和输出的相对转动方向也会改变,第一滚珠的数量可以小于第二摆线槽的齿廓数,也可以大于第二摆线槽的齿廓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摆线槽为内摆线槽,第二摆线槽为外摆线槽,所述第一滚珠的数量比第一摆线槽的齿廓数少1~n,所述第二滚珠的数量比第二摆线槽的齿廓数多1~n。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第一滚珠的数量与第一摆线槽的齿廓数的差值为1,第二滚珠的数量与第二摆线槽的齿廓数的差值也为1,当然第一滚珠的数量可以比第一摆线槽的齿廓数少1~n,第二滚珠的数量可以比第二摆线槽的齿廓数多1~n,此处第一滚珠的直径和第二滚珠的直径不做限定,且第一滚珠的直径与第二滚珠的直径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摆线槽为外摆线槽,第二摆线槽为内摆线槽,所述第一滚珠的数量比第一摆线槽的齿廓数多1~n,所述第二滚珠的数量比第二摆线槽的齿廓数少1~n。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第一滚珠的数量与第一摆线槽的齿廓数的差值为1,第二滚珠的数量与第二摆线槽的齿廓数的差值也为1,当然第一滚珠的数量可以比第一摆线槽的齿廓数多1~n,第二滚珠的数量可以比第二摆线槽的齿廓数少1~n,此处第一滚珠的直径和第二滚珠的直径不做限定,且第一滚珠的直径与第二滚珠的直径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机体包括外壳和盖板,第一摆线槽或第一滚珠固定孔设置在盖板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机体为相合设置的结构,这样方便安装,外壳和盖板可通过螺丝等可拆卸的紧固件连接,当然外壳也可以是多个部件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摆线槽设置在盖板与摆线盘的A面相对的相对面上,第一滚珠固定孔设置在摆线盘的A面上,所述第二摆线槽设置在摆线盘的B面上,第二滚珠固定孔设置在输出轴与摆线盘的B面相对的相对面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第一摆线槽为外摆线槽,第二摆线槽为内摆线槽时,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输入和输出方向相反,此时为高传动比,当第一摆线槽为内摆线槽,第二摆线槽为外摆线槽时,
Figure 717713DEST_PATH_IMAGE002
,“+”输入和输出方向相同,此时为高传动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摆线槽设置在摆线盘的A面上,第一滚珠固定孔设置在盖板与摆线盘的A面相对的相对面上,所述第二摆线槽设置在输出轴与摆线盘的B面相对的相对面上,第二滚珠固定孔设置在摆线盘的B面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第一摆线槽为外摆线槽,第二摆线槽为内摆线槽时,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输入和输出方向相同,此时为高传动比,当第一摆线槽为内摆线槽,第二摆线槽为外摆线槽时,
Figure 883509DEST_PATH_IMAGE004
,“-”输入和输出方向相反,此时为高传动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摆线槽设置在摆线盘的A面上,第一滚珠固定孔设置在盖板与摆线盘的A面相对的相对面上,所述第二摆线槽设置在摆线盘的B面上,第二滚珠固定孔设置在输出轴与摆线盘的B面相对的相对面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第一摆线槽为外摆线槽,第二摆线槽为内摆线槽时,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5
,“-”输入和输出方向相反,此时为低传动比,当第一摆线槽为内摆线槽,第二摆线槽为外摆线槽时,
Figure 391981DEST_PATH_IMAGE006
,“+”输入和输出方向相同,此时为低传动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摆线槽设置在盖板与摆线盘的A面相对的相对面上,第一滚珠固定孔设置在摆线盘的A面上,所述第二摆线槽设置在输出轴与摆线盘的B面相对的相对面上,第二滚珠固定孔设置在摆线盘的B面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第一摆线槽为外摆线槽,第二摆线槽为内摆线槽时,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7
,“+”输入和输出方向相同,此时为低传动比,当第一摆线槽为内摆线槽,第二摆线槽为外摆线槽时,
Figure 7508DEST_PATH_IMAGE008
,“-”输入和输出方向相反,此时为低传动比。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改变第一滚珠固定孔和第一摆线槽的上下位置关系以及第二滚珠固定孔和第二摆线槽的上下位置关系可实现高传动比或低传动比,解决现有的传送结构的传动比均较低的问题,且体积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爆炸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爆炸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3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4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5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6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7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8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10所示,一种差动摆线变速装置,包括摆线盘1,所述摆线盘1的轴向两端面分别为A面和B面,摆线盘1的A面和B面上分别设置有绕周向分布的若干个第一滚珠A1和第二滚珠B1,还包括机体2、输入轴3和输出轴4,机体2上设置有供摆线盘1安装的安装腔21,摆线盘1由输入轴3偏心驱动,摆线盘1的A面和安装腔21上与A面相对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有第一摆线槽01和绕周向分布的若干个第一滚珠固定孔02,摆线盘1的B面与变速装置的输出轴4之间设置有第二摆线槽03和绕周向分布的若干个第二滚珠固定孔04,所述第一摆线槽01和第二摆线槽03中一个为外摆线槽一个为内摆线槽,第一滚珠A1的数量大于或小于第二摆线槽03的齿廓数,第一滚珠A1置于第一摆线槽01和第一滚珠固定孔02之间以及第二滚珠B1置于第二摆线槽03和第二滚珠固定孔04之间使摆线盘1做摆线运动。
内摆线:一个动圆内切于一个定圆作无滑动的滚动,动圆圆周上一个定点的轨迹叫做内摆线。
外摆线:当半径为b的动圆沿着半径为a的定圆的外侧无滑动地滚动时,动圆圆周上的一点p所描绘的点的轨迹叫做外摆线。也可以认为摆线槽上的齿廓向外为外摆线,向内为内摆线。
输出轴4由摆线盘1驱动,输出轴4与机体2之间设置有十字交叉滚珠轴承22,另外这些部件之间还需要配置一些必要的轴承或滚柱、滚柱保持架、油封、密封圈、连接螺钉等在此不再详述,当摆线槽为外摆线槽时,滚珠的数量要大于摆线槽的齿廓数,当摆线槽为内摆线槽时,滚珠的数量要小于摆线槽的齿廓数,第一滚珠A1的数量和第二摆线槽03的齿廓数比值不一样,变速的传动比也不一样,且第一摆线槽01和第一滚珠固定孔02以及第二摆线槽03和第二滚珠固定孔04设置的位置不一样时,其输入和输出的相对转动方向也会改变,第一滚珠A1的数量可以小于第二摆线槽03的齿廓数,也可以大于第二摆线槽03的齿廓数。
上述第一摆线槽01为内摆线槽,第二摆线槽03为外摆线槽,所述第一滚珠A1的数量比第一摆线槽01的齿廓数少1~n,所述第二滚珠B1的数量比第二摆线槽03的齿廓数多1~n。优选的第一滚珠A1的数量与第一摆线槽01的齿廓数的差值为1,第二滚珠B1的数量与第二摆线槽03的齿廓数的差值也为1,当然第一滚珠A1的数量可以比第一摆线槽01的齿廓数少1~n,第二滚珠B1的数量可以比第二摆线槽03的齿廓数多1~n,此处第一滚珠A1的直径和第二滚珠B1的直径不做限定,且第一滚珠A1的直径与第二滚珠B1的直径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
上述第一摆线槽01为外摆线槽,第二摆线槽03为内摆线槽,所述第一滚珠A1的数量比第一摆线槽01的齿廓数多1~n,所述第二滚珠B1的数量比第二摆线槽03的齿廓数少1~n。优选的第一滚珠A1的数量与第一摆线槽01的齿廓数的差值为1,第二滚珠B1的数量与第二摆线槽03的齿廓数的差值也为1,当然第一滚珠A1的数量可以比第一摆线槽01的齿廓数多1~n,第二滚珠B1的数量可以比第二摆线槽03的齿廓数少1~n,此处第一滚珠A1的直径和第二滚珠B1的直径不做限定,且第一滚珠A1的直径与第二滚珠B1的直径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
上述机体2包括外壳23和盖板24,第一摆线槽01或第一滚珠固定孔02设置在盖板24上。机体2为相合设置的结构,这样方便安装,外壳23和盖板24可通过螺丝等可拆卸的紧固件连接,当然外壳23也可以是多个部件组成。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当第一摆线槽01为外摆线槽,第二摆线槽03为内摆线槽时,第一摆线槽01设置在盖板24与摆线盘1的A面相对的相对面上,第一滚珠固定孔02设置在摆线盘1的A面上,所述第二摆线槽03设置在摆线盘1的B面上,第二滚珠固定孔04设置在输出轴4与摆线盘1的B面相对的相对面上,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9
,“-”输入和输出方向相反,此时为高传动比。
实施例2,如图4所示,当第一摆线槽01为内摆线槽,第二摆线槽03为外摆线槽时,第一摆线槽01设置在盖板24与摆线盘1的A面相对的相对面上,第一滚珠固定孔02设置在摆线盘1的A面上,所述第二摆线槽03设置在摆线盘1的B面上,第二滚珠固定孔04设置在输出轴4与摆线盘1的B面相对的相对面上,
Figure 157998DEST_PATH_IMAGE010
,“+”输入和输出方向相同,此时为高传动比。
实施例3,如图5所示,当第一摆线槽01为外摆线槽,第二摆线槽03为内摆线槽时,第一摆线槽01设置在摆线盘1的A面上,第一滚珠固定孔02设置在盖板24与摆线盘1的A面相对的相对面上,所述第二摆线槽03设置在输出轴4与摆线盘1的B面相对的相对面上,第二滚珠固定孔04设置在摆线盘1的B面上。
Figure 660524DEST_PATH_IMAGE003
,“+”输入和输出方向相同,此时为高传动比。
实施例4,如图6所示,当第一摆线槽01为内摆线槽,第二摆线槽03为外摆线槽时,第一摆线槽01设置在摆线盘1的A面上,第一滚珠固定孔02设置在盖板24与摆线盘1的A面相对的相对面上,所述第二摆线槽03设置在输出轴4与摆线盘1的B面相对的相对面上,第二滚珠固定孔04设置在摆线盘1的B面上,
Figure 525185DEST_PATH_IMAGE004
,“-”输入和输出方向相反,此时为高传动比。
实施例5,如图7所示,当第一摆线槽01为外摆线槽,第二摆线槽03为内摆线槽时,第一摆线槽01设置在摆线盘1的A面上,第一滚珠固定孔02设置在盖板24与摆线盘1的A面相对的相对面上,所述第二摆线槽03设置在摆线盘1的B面上,第二滚珠固定孔04设置在输出轴4与摆线盘1的B面相对的相对面上,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1
,“-”输入和输出方向相反,此时为低传动比。
实施例6,如图8所示,当第一摆线槽01为内摆线槽,第二摆线槽03为外摆线槽时,第一摆线槽01设置在摆线盘1的A面上,第一滚珠固定孔02设置在盖板24与摆线盘1的A面相对的相对面上,所述第二摆线槽03设置在摆线盘1的B面上,第二滚珠固定孔04设置在输出轴4与摆线盘1的B面相对的相对面上,
Figure 129473DEST_PATH_IMAGE006
,“+”输入和输出方向相同,此时为低传动比。
实施例7,如图9所示,当第一摆线槽01为外摆线槽,第二摆线槽03为内摆线槽时,第一摆线槽01设置在盖板24与摆线盘1的A面相对的相对面上,第一滚珠固定孔02设置在摆线盘1的A面上,所述第二摆线槽03设置在输出轴4与摆线盘1的B面相对的相对面上,第二滚珠固定孔04设置在摆线盘1的B面上,
Figure 270604DEST_PATH_IMAGE012
,“+”输入和输出方向相同,此时为低传动比。
实施例8,如图10所示,当第一摆线槽01为内摆线槽,第二摆线槽03为外摆线槽时,第一摆线槽01设置在盖板24与摆线盘1的A面相对的相对面上,第一滚珠固定孔02设置在摆线盘1的A面上,所述第二摆线槽03设置在输出轴4与摆线盘1的B面相对的相对面上,第二滚珠固定孔04设置在摆线盘1的B面上,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3
,“-”输入和输出方向相反,此时为低传动比。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差动摆线变速装置,包括摆线盘,所述摆线盘的轴向两端面分别为A面和B面,摆线盘的A面和B面上分别设置有绕周向分布的若干个第一滚珠和第二滚珠,其特征在于:供摆线盘安装的安装腔设置在变速装置的机体上,其中,摆线盘由变速装置中的输入轴偏心驱动,摆线盘的A面和安装腔上与A面相对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有第一摆线槽和绕周向分布的若干个第一滚珠固定孔,摆线盘的B面与变速装置的输出轴之间设置有第二摆线槽和绕周向分布的若干个第二滚珠固定孔,所述第一摆线槽和第二摆线槽中一个为外摆线槽一个为内摆线槽,第一滚珠的数量大于或小于第二摆线槽的齿廓数,第一滚珠置于第一摆线槽和第一滚珠固定孔之间以及第二滚珠置于第二摆线槽和第二滚珠固定孔之间使摆线盘做摆线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摆线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线槽为内摆线槽,第二摆线槽为外摆线槽,所述第一滚珠的数量比第一摆线槽的齿廓数少1~n,所述第二滚珠的数量比第二摆线槽的齿廓数多1~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摆线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线槽为外摆线槽,第二摆线槽为内摆线槽,所述第一滚珠的数量比第一摆线槽的齿廓数多1~n,所述第二滚珠的数量比第二摆线槽的齿廓数少1~n。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差动摆线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包括外壳和盖板,第一摆线槽或第一滚珠固定孔设置在盖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差动摆线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线槽设置在盖板与摆线盘的A面相对的相对面上,第一滚珠固定孔设置在摆线盘的A面上,所述第二摆线槽设置在摆线盘的B面上,第二滚珠固定孔设置在输出轴与摆线盘的B面相对的相对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差动摆线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线槽设置在摆线盘的A面上,第一滚珠固定孔设置在盖板与摆线盘的A面相对的相对面上,所述第二摆线槽设置在输出轴与摆线盘的B面相对的相对面上,第二滚珠固定孔设置在摆线盘的B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差动摆线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线槽设置在摆线盘的A面上,第一滚珠固定孔设置在盖板与摆线盘的A面相对的相对面上,所述第二摆线槽设置在摆线盘的B面上,第二滚珠固定孔设置在输出轴与摆线盘的B面相对的相对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差动摆线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线槽设置在盖板与摆线盘的A面相对的相对面上,第一滚珠固定孔设置在摆线盘的A面上,所述第二摆线槽设置在输出轴与摆线盘的B面相对的相对面上,第二滚珠固定孔设置在摆线盘的B面上。
CN201921877439.7U 2019-11-01 2019-11-01 差动摆线变速装置 Active CN2110097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77439.7U CN211009755U (zh) 2019-11-01 2019-11-01 差动摆线变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77439.7U CN211009755U (zh) 2019-11-01 2019-11-01 差动摆线变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09755U true CN211009755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507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77439.7U Active CN211009755U (zh) 2019-11-01 2019-11-01 差动摆线变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097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13437B2 (ja) 減速機
CN110425255B (zh) 正弦平面二级活齿减速器
US9145919B2 (en) Speed-reduction transmission bearing
JP2009121494A (ja) 複段減速装置
CN113309842B (zh) 摆线针轮谐波减速器
CN210686869U (zh) 差动摆线变速装置
WO2020057164A1 (zh) 矢量摆线变速单元
CN112343972B (zh) 一种活齿与固定齿复合传动无侧隙的减速器
CN211009755U (zh) 差动摆线变速装置
CN211009754U (zh) 差动摆线变速装置
JP2013245801A (ja) 遊星運動を利用する内接歯車式の減速機
CN110778660A (zh) 差动摆线变速装置
WO2020258443A1 (zh) 差动摆线变速装置
KR100633702B1 (ko) 변속기
CN211009751U (zh) 差动摆线齿轮变速装置
CN211009752U (zh) 差动摆线齿轮变速装置
CN211009750U (zh) 差动摆线齿轮变速装置
EP2837849A1 (en) Wave gear mechanism
CN110778661A (zh) 差动摆线变速装置
CN110805660A (zh) 差动摆线齿轮变速装置
CN211009753U (zh) 差动摆线齿轮变速装置
CN110805657A (zh) 差动摆线齿轮变速装置
CN110374988B (zh) 一种负荷能力强的单摆线减速轴承
CN110805658A (zh) 差动摆线齿轮变速装置
CN111043275B (zh) 一种小型双级锤形滚柱活齿减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E FILTER Co.

Assignor: HSOAR GROUP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1330000378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Differential cycloid speed change dev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4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11009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