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09142U - 一种流道对称型双向贯流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流道对称型双向贯流泵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009142U CN211009142U CN201922020637.8U CN201922020637U CN211009142U CN 211009142 U CN211009142 U CN 211009142U CN 201922020637 U CN201922020637 U CN 201922020637U CN 211009142 U CN211009142 U CN 21100914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iver side
- flow channel
- tubular
- pump
- bidirectio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rrage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流道对称型双向贯流泵装置,属于城镇给排水和水利工程技术领域,由内河侧水池、内河侧检修闸门、内河侧工作闸门、泵室底板、内河侧直管式流道、集水井、贯流泵底座、双向贯流泵、固定螺栓、外河侧直管式流道、外河侧工作闸门、外河侧工作闸门、外河侧水池、正向导叶、电机定子、电机转子、水泵叶片、反向导叶、外河侧工作门槽、外河侧检修门槽等部件组成,将双向贯流泵和对称型流道相结合,组成双向贯流泵装置,具有灌排两用、结构简单,检修方便,安装快捷,控制方便、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道对称型双向贯流泵装置,属于灌溉排水和水利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沿江滨湖地区,地势较低,在冬春季节,降雨不足以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时,需人工引水灌溉,而在此时,外河水位往往特别低,不能实现自流灌溉。在夏秋季节,雨水较多,特别是在汛期,内河侧水位不断上升,外河水位猛涨,内河水体无法自流排出,形成内涝。因此,需通过建设泵站,实现灌溉和排涝双重目的。但是,建设什么类型的泵站,对泵站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影响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沿江滨湖地区地势低,易涝易旱,在不同季节需进行灌溉和排涝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流道对称型双向贯流泵装置,将双向贯流泵和对称型流道相结合,组成双向贯流泵装置,具有灌排两用、结构简单,检修方便,安装快捷,控制方便、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流道对称型双向贯流泵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内河侧水池、内河侧直管式流道、双向贯流泵、外河侧直管式流道、外河侧水池;所述双向贯流泵的两端分别与内河侧直管式流道、外河侧直管式流道相连,所述内河侧直管式流道的另一端通过内河侧工作闸门连接内河侧水池,所述外河侧直管式流道的另一端通过外河侧工作闸门连接外河侧水池;内河侧直管式流道、双向贯流泵和外河侧直管式流道组成双向贯流泵装置,通过控制双向贯流泵的转向,实现双向贯流泵的双向运行,与内河侧工作闸门和外河侧工作闸门配合,可实现挡水、灌溉和排水三重功能。
优选的,所述双向贯流泵采用电机与水泵合二为一,电机定子设计成水泵的外壳,电机的转子通过叶片与水泵的叶轮轮毂联成整体,电机转子转动时,带动水泵叶轮转动。
优选的,所述双向贯流泵采用双导叶体设计,在叶轮的两侧分别布置正向导叶和反向导叶,分别固定在水泵轮毂两侧的导流帽和电机外壳之间。
优选的,所述内河侧直管式流道与外河侧直管式流道与泵室底板中心线呈轴对称,在排灌两种工况下,互为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
优选的,所述的内河侧直管式流道与外河侧直管式流道为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结构。
优选的,所述的内河侧直管式流道的过水断面从左向右呈渐缩型,左端口为矩形,右端口为圆形。
优选的,所述的外河侧直管式流道过水断面从左向右呈渐扩型,左端口为圆形,右端口为矩形。
优选的,所述的内河侧直管式流道,通过在流道的圆形断面上布置预埋螺栓,与双向贯流泵相联。
优选的,所述的外河侧直管式流道,通过在流道的圆形断面上有预埋法兰,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形成整体,通过法兰与弹性接头相联。
优选的,所述的弹性接头为橡胶制品,内嵌金属丝,中部呈球状,两端为法兰,分别与双向贯流泵和外河侧直管式流道相联。
优选的,所述的内河侧工作闸门和内河侧水池之间布置内河侧检修闸门,两个闸门互为备用;所述的外河侧工作闸门和外河侧水池之间布置外河侧检修闸门,两个闸门互为备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正反转都能高效工作的S形叶片的双向全贯流泵,通过固定在电机转子上的叶片,在电磁场力的作用下,随电机转子旋转,带动叶片旋转抽取水体,实现电能与水能的转换。通过改变电机转向,即可改变水泵工作方式,在灌溉和排水两种工况下转换。该双向全贯流泵配合对称型的直管式流道水泵装置,组成能灌溉能排的双向水泵装置。该水泵装置在外河侧安装了弹性接头,方便机组的拆装和维护。在内河侧和外河侧分别布置了工作闸门和检修闸门,为水泵装置双向工作和日常维护,提供了充分保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流道对称型双向贯流泵装置,克服了传统的一站四闸的泵站布置形式,减少了土地占用;正反转都能高效工作的S形叶片的双向全贯流泵,可取得比立式双向泵站更高的装置效率,能有效减少泵站运行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内河侧水池;2、内河侧检修闸门;3、内河侧工作闸门;4、泵室底板;5、内河侧直管式流道;6、集水井;7、贯流泵底座;8、双向贯流泵;9、固定螺栓;10、外河侧直管式流道;11、外河侧工作闸门;12、外河侧检修闸门;13、外河侧水池;14、内河侧检修门槽;15、内河侧工作门槽;16、泵室隔墩;17、预埋螺栓;18、正向导叶;19、电机定子;20、电机转子;21、水泵叶片;22、反向导叶;23、叶轮轮毂;24、弹性接头;25、预埋法兰;26、外河侧工作门槽;27、外河侧检修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流道对称型双向贯流泵装置,由内河侧水池1、内河侧检修闸门2、内河侧工作闸门3、泵室底板4、内河侧直管式流道5、集水井6、贯流泵底座7、双向贯流泵8、固定螺栓9、外河侧直管式流道10、外河侧工作闸门11、外河侧检修闸门12、外河侧水池13、内河侧检修门槽14、内河侧工作门槽15、泵室隔墩16、预埋螺栓17、正向导叶18、电机定子19、电机转子20、水泵叶片21、反向导叶22、叶轮轮毂23、弹性接头24、预埋法兰25、外河侧工作门槽26、外河侧检修门槽27等部件组成。
内河侧直管式流道5、双向贯流泵8和外河侧直管式流道10组成双向贯流泵装置,通过控制双向贯流泵8的转向,实现双向贯流泵的双向运行,与内河侧工作闸门3和外河侧工作闸门11配合,可实现挡水、灌溉和排水三重功能,具有灌排两用、结构简单,检修方便,安装快捷,控制方便、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双向贯流泵8采用三相交流全贯流设计,电机与水泵合二为一,电机定子19设计成水泵的外壳,电机的转子20通过叶片21与水泵的叶轮轮毂23联成整体,电机转子20转动时,带动水泵叶轮转动。
双向贯流泵8采用双导叶体设计,在叶轮的两侧分别布置正向导叶18和反向导叶22,分别固定在水泵轮毂两侧的导流帽和电机外壳之间。
内河侧直管式流道5与外河侧直管式流道10与泵室底板4中心线呈轴对称,在排灌两种工况下,互为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
内河侧直管式流道5与外河侧直管式流道10为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结构。
内河侧直管式流道5的过水断面从左向右呈渐缩型,左端口为矩形,右端口为圆形;外河侧直管式流道10过水断面从左向右呈渐扩型,左端口为圆形,右端口为矩形。
内河侧直管式流道5,通过在流道的圆形断面上布置预埋螺栓17,与双向贯流泵8相联。
外河侧直管式流道10,通过在流道的圆形断面上有预埋法兰17,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形成整体,通过法兰与弹性接头24相联。
弹性接头24为橡胶制品,内嵌金属丝,有较高的耐压能力,又具有一定的强度,中部呈球状,两端为法兰,分别与双向贯流泵8和外河侧直管式流道10相联。
内河侧工作闸门3布置在内河侧检修闸门2和内河侧直管式流道5之间,两者互为备用。内河侧检修闸门2与内河侧工作闸门3分别安装在内河侧检修门槽14和内河侧工作门槽15中,由各自配套的闸门启闭机驱动。
外河侧工作闸门11布置在外河侧检修闸门12和外河侧直管式流道10之间,两者互为备用。外河侧工作闸门11、外河侧检修闸门12分别安装在外河侧工作门槽26和外河侧检修门槽27中,由各自配套的的闸门启闭机驱动。
、灌溉工况
在灌溉工况下,外河水位低于内河水位,此时需提水灌溉。确认三相双向贯流泵的电机接线方式处于灌溉模式,否则需从排涝模型切换到灌溉模式。打开外河侧工作闸门11和外河侧检修闸门12,打开内河侧检修闸门2。启动双向贯流泵8,水体从外河侧水池13,沿外河侧直管式流道10逐渐加速,经弹性接头24,进入双向贯流泵8,获得能量的水体,绕流正向导叶18,进入内河侧直管式流道5,沿程不断扩散,流速逐步降低。此时经延时控制的内河侧工作闸门3已打开,水体进入内河侧水池1,完成了灌溉提水操作。正常停机或事故停机时,双向贯流泵8断电,水泵停止工作,内河侧工作闸门3自动落下,实现断流操作。内河侧工作闸门3和内河侧检修闸门2互为备用,双保险,保证贯流泵机组的运行和停机安全。
、排涝工况
在排涝工况下,外河水位高于内河水位,当内流水位超过排涝最低水位时,需开机排涝。确认三相双向贯流泵的电机接线方式处于排涝模式,否则需从灌溉模型切换到排涝模式。打开内河侧检修闸门2和内河侧工作闸门3,打开外河侧检修闸门12。启动双向贯流泵8,水体从内河侧水池1,沿内河侧直管式流道5逐渐加速,进入双向贯流泵8,获得能量的水体,绕流反向导叶22,经弹性接头24,进入外河侧直管式流道10,沿程不断扩散,流速逐步降低。此时经延时控制的外河侧工作闸门11已打开,水体进入外河侧水池13,完成了排涝操作。正常停机或事故停机时,双向贯流泵8断电,水泵停止工作,外河侧工作闸门11自动落下,实现断流操作。外河侧工作闸门11和外河侧检修闸门12互为备用,双保险,保证贯流泵机组的运行和停机安全。
、机组维护
双向贯流泵8处于停机状态时,内河侧工作闸门3和外河侧工作闸门11处于关闭状态,切断内河和外河的水流,实现挡水功能。此时,可进行双向贯流泵8机组的维护。内河侧直管式流道5和外河侧直管式流道10中的水体进入集水井6,通过临时排水泵排出泵房。
Claims (10)
1.一种流道对称型双向贯流泵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内河侧水池(1)、内河侧直管式流道(5)、双向贯流泵(8)、外河侧直管式流道(10)、外河侧水池(13);所述双向贯流泵的两端分别与内河侧直管式流道、外河侧直管式流道相连,所述内河侧直管式流道的另一端通过内河侧工作闸门(3)连接内河侧水池,所述外河侧直管式流道的另一端通过外河侧工作闸门(11)连接外河侧水池;内河侧直管式流道、双向贯流泵和外河侧直管式流道组成双向贯流泵装置,通过控制双向贯流泵的转向,实现双向贯流泵的双向运行,与内河侧工作闸门和外河侧工作闸门配合,可实现挡水、灌溉和排水三重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道对称型双向贯流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双向贯流泵(8)采用电机与水泵合二为一,电机定子(19)设计成水泵的外壳,电机的转子(20)通过叶片(21)与水泵的叶轮轮毂(23)联成整体,电机转子(20)转动时,带动水泵叶轮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流道对称型双向贯流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双向贯流泵(8)采用双导叶体设计,在叶轮的两侧分别布置正向导叶(18)和反向导叶(22),分别固定在水泵轮毂两侧的导流帽和电机外壳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道对称型双向贯流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内河侧直管式流道(5)与外河侧直管式流道(10)与泵室底板(4)中心线呈轴对称,在排灌两种工况下,互为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道对称型双向贯流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内河侧直管式流道(5)与外河侧直管式流道(10)为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道对称型双向贯流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内河侧直管式流道(5)的过水断面从左向右呈渐缩型,左端口为矩形,右端口为圆形;
所述的外河侧直管式流道(10)过水断面从左向右呈渐扩型,左端口为圆形,右端口为矩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道对称型双向贯流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内河侧直管式流道(5),通过在流道的圆形断面上布置预埋螺栓(17),与双向贯流泵(8)相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流道对称型双向贯流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外河侧直管式流道(10),通过在流道的圆形断面上有预埋法兰(25),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形成整体,通过法兰与弹性接头(24)相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流道对称型双向贯流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弹性接头(24)为橡胶制品,内嵌金属丝,中部呈球状,两端为法兰,分别与双向贯流泵(8)和外河侧直管式流道(10)相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道对称型双向贯流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内河侧工作闸门(3)和内河侧水池(1)之间布置内河侧检修闸门(2),两个闸门互为备用;所述的外河侧工作闸门(11)和外河侧水池(13)之间布置外河侧检修闸门(12),两个闸门互为备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020637.8U CN211009142U (zh) | 2019-11-21 | 2019-11-21 | 一种流道对称型双向贯流泵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020637.8U CN211009142U (zh) | 2019-11-21 | 2019-11-21 | 一种流道对称型双向贯流泵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009142U true CN211009142U (zh) | 2020-07-14 |
Family
ID=71481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020637.8U Active CN211009142U (zh) | 2019-11-21 | 2019-11-21 | 一种流道对称型双向贯流泵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00914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17356A (zh) * | 2021-07-30 | 2021-09-21 | 合肥恒大江海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排结合双向抽排的立式潜水电泵安装结构 |
CN113513480A (zh) * | 2021-08-04 | 2021-10-19 | 合肥恒大江海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大推力水润滑轴承结构的潜水贯流泵排水系统 |
-
2019
- 2019-11-21 CN CN201922020637.8U patent/CN21100914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17356A (zh) * | 2021-07-30 | 2021-09-21 | 合肥恒大江海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排结合双向抽排的立式潜水电泵安装结构 |
CN113513480A (zh) * | 2021-08-04 | 2021-10-19 | 合肥恒大江海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大推力水润滑轴承结构的潜水贯流泵排水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009142U (zh) | 一种流道对称型双向贯流泵装置 | |
CN206110073U (zh) | 一种多功能全贯流闸室泵站 | |
CN202181543U (zh) | 一种泄洪隧洞结构 | |
CN210767116U (zh) | 一种一体化智慧截流井 | |
CN103790838B (zh) | Ω形双向低微扬程抽水装置 | |
CN101858323A (zh) | 一种虹吸式出水的竖井贯流泵装置结构型式 | |
CN202865974U (zh) | 一种真空雨水排水系统 | |
CN113789763B (zh) | 一种基于水库生态构建的梯级式下泄调控系统 | |
CN203702580U (zh) | Ω形双向低微扬程抽水装置 | |
CN212643097U (zh) | 一种易于拆装的双向管道潜水泵装置 | |
CN202545324U (zh) | 虹吸式出水的前轴伸式水泵装置 | |
CN201411670Y (zh) | 一种感应式自消能土石坝无压放水装置 | |
KR200361664Y1 (ko) | 역류 방지 밸브 및 수중 펌프를 구비한 수문 | |
CN104131538B (zh) | 自动防洪排涝灌溉装置 | |
CN210315445U (zh) | 一种城市抽水蓄能电站 | |
CN210032067U (zh) | 一种用于缓解城市内涝的可移动除涝装置 | |
CN209278153U (zh) | 一种反铲式叶片微扬程泵装置 | |
CN2388470Y (zh) | 高压输水管道多功能保护装置 | |
CN109162966B (zh) | 一种高效潜水式抗洪抢险泵导叶 | |
CN208152201U (zh) | 一种排水泵站 | |
CN201827045U (zh) | 一种虹吸式出水的灯泡贯流泵装置结构型式 | |
CN108343144B (zh) | 一种戽式长轴泵及其应用 | |
CN206111672U (zh) | 一种新型双向竖井贯流泵流道结构 | |
CN202450502U (zh) | 一种新型的潜水贯流泵装置 | |
CN216999572U (zh) | 一种橡胶坝自排、抽排兼冲污清洗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