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86354U - 一种多媒体音响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媒体音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86354U
CN210986354U CN202020179282.7U CN202020179282U CN210986354U CN 210986354 U CN210986354 U CN 210986354U CN 202020179282 U CN202020179282 U CN 202020179282U CN 210986354 U CN210986354 U CN 2109863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sound
spliced pole
recess
stereo 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7928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ranspacif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td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ranspacif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ranspacif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ranspacif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7928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863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863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8635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媒体音响,其包括音响壳、设于音响壳前端的扬声器、底座、支架组件及转动组件,支架组件对称设于底座顶部两侧,音响壳通过转动组件设于支架组件间,转动组件包括连接柱、连接杆、固定壳及固定组件,连接柱对称设于音响壳左右两侧,固定壳上开设有与连接柱相适配的凹槽,连接柱设于凹槽内并可沿凹槽转动,且通过连接柱绕凹槽转动可使音响壳转动,固定壳与凹槽相背离的一端通过连接杆与支架组件连接,固定壳上设有插孔,连接柱上开设有若干卡槽,固定组件的一端可穿过插孔并卡在卡槽内。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可有效避免扬声器内落入灰尘。

Description

一种多媒体音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音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媒体音响。
背景技术
多媒体音响是一种可将音频信号变换为声音的声音输出设备。通俗的讲就是指音响主机箱体或低音炮箱体内自带功率放大器,对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后由音响本身回放出声音,使其声音变大。多媒体音响通常与电脑配合使用,以便于人们接收电脑产生的声音,如音乐、视频等。
现有的多媒体音响一般是长方体结构,通常放置在电脑显示器的旁边。多媒体音响的主要功能部件为扬声器,扬声器又称“喇叭”,是一种把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的换能器件,扬声器的性能优劣对音质的影响很大。多媒体音响一般都是竖直放置,位于音响前侧的扬声器内容易落入灰尘,灰尘长期的堆积,容易影响扬声器使用过程中声音的品质,而扬声器形状固定,不便于拆卸更换或清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媒体音响,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媒体音响,其包括音响壳、及设于音响壳前端的扬声器,其还包括底座、支架组件及转动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对称设于底座顶部两侧,所述音响壳通过转动组件设于支架组件间,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连接柱、连接杆、固定壳及固定组件,所述连接柱对称设于音响壳左右两侧,所述固定壳上开设有与连接柱相适配的凹槽,所述连接柱设于凹槽内并可沿凹槽转动,且通过连接柱绕凹槽转动可使音响壳转动,所述固定壳与凹槽相背离的一端通过连接杆与支架组件连接,所述固定壳上设有插孔,所述连接柱上开设有若干卡槽,所述固定组件的一端可穿过插孔并卡在卡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组件包括支架壳、移动杆、紧固件及弹簧,所述移动杆和弹簧由上向下依次设于支架壳内,所述支架壳靠近音响壳的侧壁上开设有长条状开孔,所述连接杆穿过长条状开孔与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架壳与音响壳相背离的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紧固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且通过紧固件可将移动杆固定在支架壳内。
进一步的,所示移动杆的下端与弹簧的上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杆、第一弹簧及卡头,所述固定壳内壁上开设有与插孔相连通内槽,所述固定杆依次穿入插孔和内槽与卡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套接在设于内槽的固定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和插孔设于固定壳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设有两个,两个卡槽分别设于连接柱的顶部和后端,且两个卡槽间的角度为90°。
进一步的,所述音响壳的顶部设有置物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音响壳通过转动组件设于支架组件间,当不需要使用音响时,可打开固定组件,而后向前转动音响壳90度使扬声器朝向下,与音响壳固定连接的连接柱在凹槽内发生相应的角度转动,最后将固定组件插入插孔并卡在卡槽内,从而将音响壳固定。同理,反向转动上述音响壳,从而使扬声器朝向前,以便于使用者使用。通过转动组件将扬声器转动朝向下,可避免落入灰尘,影响音响使用效果。(2)通过该支架组件可调节音响壳的高度,以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具体如下:需要调节音响壳的高度时,可拧动松开紧固件,使紧固件的端头与移动杆脱离,而后向上或向下移动音响壳,达到所需高度后,拧紧紧固件,紧固件的端头向内将移动杆挤压在支架壳内,从而完成音响壳的高度调整。(3)置物槽的设置,便于放置照片、笔记本或装饰型物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媒体音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的一种多媒体音响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音响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底座、支架组件及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支架组件和转动组件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支架组件和转动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的使用状态图;
图9为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音响壳1、扬声器2、底座3、连接柱4、连接杆5、固定壳6、凹槽7、插孔8、卡槽9、支架壳10、移动杆11、紧固件12、弹簧13、长条状开孔14、固定杆15、第一弹簧16、卡头17、内槽18、置物槽19。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8所示,一种多媒体音响,其包括音响壳1、及设于音响壳1前端的扬声器2,其还包括底座3、支架组件及转动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对称设于底座3顶部两侧,所述音响壳1通过转动组件设于支架组件间,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连接柱4、连接杆5、固定壳6及固定组件,所述连接柱4对称设于音响壳1左右两侧,所述固定壳6上开设有与连接柱4相适配的凹槽7,所述连接柱4设于凹槽7内并可沿凹槽7转动,且通过连接柱4绕凹槽7转动可使音响壳1转动,所述固定壳6与凹槽7相背离的一端通过连接杆5与支架组件连接,所述固定壳6上设有插孔8,所述连接柱4上开设有若干卡槽9,所述固定组件的一端可穿过插孔8并卡在卡槽9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和图2所示,音响壳通过转动组件设于支架组件间,当不需要使用音响时,可打开固定组件,而后向前转动音响壳90度使扬声器朝向下,如图8所示,与音响壳固定连接的连接柱在凹槽内发生相应的角度转动,最后将固定组件插入插孔并卡在卡槽内,从而将音响壳固定。同理,反向转动上述音响壳,从而使扬声器朝向前,以便于使用者使用。通过转动组件将扬声器转动朝向下,可避免落入灰尘,影响音响使用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如图4-图7所示,所述支架组件包括支架壳10、移动杆11、紧固件12及弹簧13,所述移动杆11和弹簧13由上向下依次设于支架壳10内,所述支架壳10靠近音响壳1的侧壁上开设有长条状开孔14,所述连接杆5穿过长条状开孔14与移动杆11固定连接,所述支架壳10与音响壳1相背离的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紧固件12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且通过紧固件12可将移动杆11固定在支架壳10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该支架组件可调节音响壳的高度,以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具体如下:需要调节音响壳的高度时,可拧动松开紧固件,使紧固件的端头与移动杆脱离,而后向上或向下移动音响壳,达到所需高度后,拧紧紧固件,紧固件的端头向内将移动杆挤压在支架壳内,从而完成音响壳的高度调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示移动杆11的下端与弹簧13的上端连接。弹簧起缓冲作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如图5所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杆15、第一弹簧16及卡头17,所述固定壳6内壁上开设有与插孔8相连通内槽18,所述固定杆15依次穿入插孔8和内槽与卡头1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6套接在设于内槽18的固定杆15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5和图9所示,使用时,通过向上拉动固定杆,使卡头脱离卡槽,从而可使连接柱沿凹槽转动,转到指定位置后,松开固定杆,固定杆在压缩的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卡头卡入卡槽内,从而将连接柱固定在固定壳的凹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固定组件和插孔8设于固定壳6顶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卡槽9设有两个,两个卡槽9分别设于连接柱4的顶部和后端,且两个卡槽9间的角度为9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音响壳1的顶部设有置物槽19,便于放置照片、笔记本或装饰型物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多媒体音响,其包括音响壳(1)、及设于音响壳(1)前端的扬声器(2),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底座(3)、支架组件及转动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对称设于底座(3)顶部两侧,所述音响壳(1)通过转动组件设于支架组件间,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连接柱(4)、连接杆(5)、固定壳(6)及固定组件,所述连接柱(4)对称设于音响壳(1)左右两侧,所述固定壳(6)上开设有与连接柱(4)相适配的凹槽(7),所述连接柱(4)设于凹槽(7)内并可沿凹槽(7)转动,且通过连接柱(4)绕凹槽(7)转动可使音响壳(1)转动,所述固定壳(6)与凹槽(7)相背离的一端通过连接杆(5)与支架组件连接,所述固定壳(6)上设有插孔(8),所述连接柱(4)上开设有若干卡槽(9),所述固定组件的一端可穿过插孔(8)并卡在卡槽(9)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媒体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包括支架壳(10)、移动杆(11)、紧固件(12)及弹簧(13),所述移动杆(11)和弹簧(13)由上向下依次设于支架壳(10)内,所述支架壳(10)靠近音响壳(1)的侧壁上开设有长条状开孔(14),所述连接杆(5)穿过长条状开孔(14)与移动杆(11)固定连接,所述支架壳(10)与音响壳(1)相背离的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紧固件(12)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且通过紧固件(12)可将移动杆(11)固定在支架壳(10)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媒体音响,其特征在于:所示移动杆(11)的下端与弹簧(13)的上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媒体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杆(15)、第一弹簧(16)及卡头(17),所述固定壳(6)内壁上开设有与插孔(8)相连通内槽(18),所述固定杆(15)依次穿入插孔(8)和内槽与卡头(1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6)套接在设于内槽(18)的固定杆(15)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媒体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和插孔(8)设于固定壳(6)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媒体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9)设有两个,两个卡槽(9)分别设于连接柱(4)的顶部和后端,且两个卡槽(9)间的角度为9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媒体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响壳(1)的顶部设有置物槽(19)。
CN202020179282.7U 2020-02-18 2020-02-18 一种多媒体音响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863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79282.7U CN210986354U (zh) 2020-02-18 2020-02-18 一种多媒体音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79282.7U CN210986354U (zh) 2020-02-18 2020-02-18 一种多媒体音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86354U true CN210986354U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39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7928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86354U (zh) 2020-02-18 2020-02-18 一种多媒体音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863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93485A1 (en) Bracket with sound boxes for tablet electronic device
CN202799071U (zh) 多功能音箱
CN210986354U (zh) 一种多媒体音响
WO2010031229A1 (zh) 一种设有重低音扬声喇叭的平板显示器支座
CN200976678Y (zh) 一种便携式音箱
CN200973175Y (zh) 一种数码音箱装置
CN215773436U (zh) 多功能带多个直播孔音视频音箱
CN211089871U (zh) 一种音响
CN208783002U (zh) 一种多媒体组合音响
CN211580135U (zh) 一种能够夹持手机的蓝牙音箱
CN203352747U (zh) 一种改进型便携式音箱
CN208015938U (zh) 2.1声道麦克风、蓝牙音箱麦克风一体机
CN220493114U (zh) 一种具有视频放大镜的音箱
CN202042196U (zh) 一种多功能播放器
KR200448314Y1 (ko) 높이조절형 모니터 받침대
TWM383885U (en) Swing type home appliance remote control device wearing on human body
JP3120915U (ja) オーディオ変換演奏装置
JP2005156645A (ja) パネル状の映像表示装置
CN213982721U (zh) 一种英语信息化教学用播放装置
CN214544678U (zh) 音箱结构
CN205796527U (zh) 两用麦克风玩具
CN210297976U (zh) 一种具有储物功能的音响
CN203761537U (zh) 一种带支架的音箱
CN216291344U (zh) 一种能对平板充电的多功能支架音箱
CN218471593U (zh) 一种带有按压旋钮的音频播放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0

Termination date: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