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84990U - 一种电缆连接用绝缘套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缆连接用绝缘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84990U
CN210984990U CN201922266352.2U CN201922266352U CN210984990U CN 210984990 U CN210984990 U CN 210984990U CN 201922266352 U CN201922266352 U CN 201922266352U CN 210984990 U CN210984990 U CN 2109849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component
assembly
cable connection
sub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6635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洁伟
陈润峰
陈树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uirong Coaxial Cab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uirong Coaxial Cab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uirong Coaxial Cab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uirong Coaxial Cab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6635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849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849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8499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连接用绝缘套,包括套接在电缆连接位置用于绝缘的第一部件和套接在第一部件两端用于加强第一部件与电缆连接强度的第二部件,其中,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均为热缩套管;第一部件包括包裹在电缆线头交接位置的第二组件和包裹在电缆线头交界处两端的第一组件,第一组件设置于第二组件的两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缆连接,通过在第一部件的两端套接有第二部件,在电缆进行连接时,第二部件热缩贴合在第一部件外部,这样极大地增加了第一部件与电缆的贴合强度和紧密度,使该绝缘套的抗拉强度大大提升,从而提升了通过该绝缘套连接的电缆的抗拉防脱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电缆连接用绝缘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缆连接用绝缘套。
背景技术
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
而电缆在使用过程中,两根电缆的连接非常常见,在两根电缆连接时,就需要对连接位置进行绝缘处理,现有的绝缘套大多是一个热缩套管,使用时先将其套接在其中一个电缆的连接端头位置,在电缆连接完成后,滑动整个热缩套管,将其对中移动到两个电缆的接头处,再通过加热装置加热使其热缩贴合包裹在电缆接头上;
然而现有的绝缘套存在连接后抗拉强度较低,且现有的绝缘套在电缆上进行滑动的过程中由于其整个内壁均与电缆接触,移动起来极为费力,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缆连接用绝缘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缆连接用绝缘套,包括套接在电缆连接位置用于绝缘的第一部件和套接在所述第一部件两端用于加强所述第一部件与电缆连接强度的第二部件,其中,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均为热缩套管;
所述第一部件包括包裹在电缆线头交接位置的第二组件和包裹在电缆线头交界处两端的第一组件,所述第一组件设置于第二组件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第二部件的长度与所述第一组件的长度相一致,所述第二部件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组件的外径,所述第一组件的厚度小于第二组件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组件采用两瓣分离式结构,两瓣所述第一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组件的一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两瓣所述第一组件均采用半圆环形结构,两瓣所述第一组件组合位置采用榫卯交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两瓣所述第一组件的组合面涂覆有黏合胶。
优选的,所述第二组件的两端采用内径逐渐缩小的窄缩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缆连接用绝缘套,通过在第一部件的两端套接有第二部件,在电缆进行连接时,第二部件热缩贴合在第一部件外部,这样极大地增加了第一部件与电缆的贴合强度和紧密度,使该绝缘套的抗拉强度大大提升,从而提升了通过该绝缘套连接的电缆的抗拉防脱性能;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组件采用两瓣分离式结构,两瓣第一组件组合位置采用榫卯交合结构,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两瓣第一组件在包裹电缆线时更紧,且第一部件在向电缆上套接的过程中,只需要先将第一组件打开,再将第二组件套接在电缆上,在电缆连接完成后,再将第二组件滑动到电缆线头交接位置处,然后将第一组件包裹在电缆线头交界处两端即可,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第一部件在电缆上的滑动只有第二组件位置存在摩擦力,滑动起来更加省力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缆连接用绝缘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缆连接用绝缘套中第一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缆连接用绝缘套中第二组件侧视图。
附图标记:1、第一部件;101、第一组件;102、第二组件;2、第二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缆连接用绝缘套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缆连接用绝缘套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电缆连接用绝缘套的具体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套接在电缆连接位置用于绝缘的第一部件1和套接在第一部件1两端用于加强第一部件1与电缆连接强度的第二部件2,其中,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均为热缩套管;
第一部件1包括包裹在电缆线头交接位置的第二组件102和包裹在电缆线头交界处两端的第一组件101,第一组件101设置于第二组件102的两端。
第二部件2的长度与第一组件101的长度相一致,第二部件2的内径大于第一组件101的外径,第一组件101的厚度小于第二组件102的厚度。
第二组件102的两端采用内径逐渐缩小的窄缩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通过在第一部件1的两端套接有第二部件2,在电缆进行连接时,第二部件2热缩贴合在第一部件1外部,这样极大地增加了第一部件1与电缆的贴合强度和紧密度,使该绝缘套的抗拉强度大大提升,从而提升了通过该绝缘套连接的电缆的抗拉防脱性能;
由于第二组件102的两端采用内径逐渐缩小的窄缩结构,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该绝缘套在安装时滑动更加顺畅方便。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电缆连接用绝缘套的具体结构,如图2-3所示,第一组件101采用两瓣分离式结构,两瓣第一组件101的一端与第二组件102的一端连接。
两瓣第一组件101均采用半圆环形结构,两瓣第一组件101组合位置采用榫卯交合结构,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两瓣第一组件101在包裹电缆线时更紧。
两瓣第一组件101的组合面涂覆有黏合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由于第一组件101采用两瓣分离式结构,这样第一部件1在向电缆上套接的过程中,只需要先将第一组件101打开,再将第二组件102套接在电缆上,在电缆连接完成后,再将第二组件102滑动到电缆线头交接位置处,然后将第一组件101包裹在电缆线头交界处两端即可,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第一部件1在电缆上的滑动只有第二组件102位置存在摩擦力,滑动起来更加省力方便。
使用原理,参照图1-3,首先将两个第二部件2分别从两个电缆的连接头套在电缆上,再将第一部件1套接在其中一个电缆的连接头上,然后将两个电缆的连接头进行连接,在连接完成后,先滑动第一部件1,使第二组件102滑动到电缆线头交接位置处,再将第一组件101包裹在电缆线头交界处两端,此时,通过两瓣第一组件101的组合面涂覆有黏合胶对第一组件101进行初步定位,然后通过加热装置对第一部件1进行加热,使其热缩紧密包裹在电缆上,最后滑动两个电缆上套接的第二部件2,使其包裹在第一组件101上,再通过加热装置对第二部件2斤星际爱人,使其热缩紧密包裹在第一组件101上,完成该装置的使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电缆连接用绝缘套,包括套接在电缆连接位置用于绝缘的第一部件(1)和套接在所述第一部件(1)两端用于加强所述第一部件(1)与电缆连接强度的第二部件(2),其中,所述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均为热缩套管;
所述第一部件(1)包括包裹在电缆线头交接位置的第二组件(102)和包裹在电缆线头交界处两端的第一组件(101),所述第一组件(101)设置于第二组件(102)的两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连接用绝缘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2)的长度与所述第一组件(101)的长度相一致,所述第二部件(2)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组件(101)的外径,所述第一组件(101)的厚度小于第二组件(102)的厚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连接用绝缘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件(101)采用两瓣分离式结构,两瓣所述第一组件(10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组件(102)的一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缆连接用绝缘套,其特征在于:两瓣所述第一组件(101)均采用半圆环形结构,两瓣所述第一组件(101)组合位置采用榫卯交合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缆连接用绝缘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瓣所述第一组件(101)的组合面涂覆有黏合胶。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缆连接用绝缘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件(102)的两端采用内径逐渐缩小的窄缩结构。
CN201922266352.2U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电缆连接用绝缘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849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66352.2U CN210984990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电缆连接用绝缘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66352.2U CN210984990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电缆连接用绝缘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84990U true CN210984990U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20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66352.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84990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电缆连接用绝缘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849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46213B1 (ko) 콜렛타입 스플라이스 및 데드엔드 피팅
US7025509B2 (en) Cable sleeve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EP2102957B1 (en) Messenger supported overhead cable for electrical transmission
US20150075837A1 (en) Compression formed connector for carbon-fiber composite core conductor assembly used in transmission line installations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the same
US7563983B2 (en) Collet-type splice and dead end for use with an aluminum conductor composite core reinforced cable
CA2529439A1 (en) Joint for superconducting cable
GB2025650A (en) Fibre-optic cable joints
GB2030723A (en) Fibre-optic Cable Joints
US4348076A (en) Fibre-optic cable joints
US6272273B1 (en) Hermetic cable joint
US4496212A (en) Dead end fitting for use in overhead electric and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s
CN210984990U (zh) 一种电缆连接用绝缘套
CN109599217B (zh) 一种可高速旋转的电缆结构
KR20160129798A (ko) 탄소섬유 발열제품의 탄소섬유 발열체와 전원선 결속구조
CA2398356C (en) Cable termination arrangement
CN211266439U (zh) 一种新型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接续管
CN201886173U (zh) 一种光纤快速连接器
CN201011533Y (zh) 一种用于引入光缆的连接头装置
WO2014209654A1 (en) Pulling eye insert
CN217639651U (zh) 一种室外预制光缆与连接器的固定结构
CN111145940B (zh) 一种用于穿墙密封的混装集束线缆及其使用方法
JP4824570B2 (ja) アルミニウム導体複合コア強化ケーブルと共に使用するためのコレット型接続部材
CN109597170B (zh) 线缆分线方法及实现上述方法的分线器、线缆分线结构
CN211265730U (zh) 一种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用接续金具
CN211266437U (zh) 一种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直线接续金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0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