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74182U - 一种饮用桶装水粗源过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饮用桶装水粗源过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74182U
CN210974182U CN201921359445.3U CN201921359445U CN210974182U CN 210974182 U CN210974182 U CN 210974182U CN 201921359445 U CN201921359445 U CN 201921359445U CN 210974182 U CN210974182 U CN 2109741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water
primary
sedimentation tank
mu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5944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海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shan Linzhiquan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shan Linzhiquan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shan Linzhiquan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shan Linzhiquan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5944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741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741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741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一种饮用桶装水粗源过滤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反应过滤罐、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及蓄水池,所述一级沉淀池包括一级斜管沉淀池及一级泥渣收集罐,所述一级斜管沉淀池中的一级斜管管体为双层结构,其管体内层的内壁上设置叶片,所述一级斜管沉淀池的一级集泥斗处连接一级泥渣收集罐,其连接处设置离子传感器,所述一级泥渣收集罐罐体内设置倾斜隔板,所述废弃泥渣格与出泥口连接,所述二级沉淀池包括二级斜管沉淀池及二级泥渣收集罐,所述二级斜管沉淀池中的二级斜管管体内壁上设置过滤膜,二级斜管出液口处设置高压喷嘴,以解决现有混凝‑膜过滤存在的“后絮凝”问题,达到节约环保、提高滤水质量,达到提升生产经济效益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饮用桶装水粗源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用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饮用桶装水粗源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水处理工艺已有100多年的应用历史,但随着水质污染和对水质要求的不断提升,常规工艺越来越表现出不适应,因此水质安全保障的新原理、新方法和新工艺逐渐成为水处理领域关注的重点。近年,混凝-膜过滤技术在水处理领域收到了极大的关注,混凝能有效提高膜的透水通量,有效降低滤饼层阻力和浓差极化阻力,进而延缓膜污染。由于膜过滤的作用,大大缩短了反应的流程,能有效提高出水水质,是一种有效的饮用水处理工艺。
但在混凝-膜过滤过程中,由于有限尺寸的反应器设计,导致混凝停留时间缩短,进入膜过滤阶段的混合液中混凝剂未反应完全,经过膜截留后,有一部分混凝剂和絮体直接透过膜进入到出水口,一段时间后还会进一步产生“后絮凝”现象,不仅影响出水的水质,还造成混凝剂的浪费,影响膜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饮用桶装水粗源过滤装置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饮用桶装水粗源过滤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反应过滤罐、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及蓄水池;
所述一级沉淀池包括一级斜管沉淀池及一级泥渣收集罐,所述一级斜管沉淀池中的一级斜管管体为双层结构,其管体内层的内壁上设置叶片,所述叶片与一级斜管内壁铰接,所述一级斜管沉淀池的一级集泥斗处连接一级泥渣收集罐,其连接处设置离子传感器,所述一级泥渣收集罐罐体内设置倾斜隔板,其一端与一级泥渣收集罐内壁铰接,所述隔板将一级泥渣收集罐分隔为回收泥渣格及废弃泥渣格,所述回收泥渣格通过计量泵与反应过滤罐连接,所述废弃泥渣格与出泥口连接;
所述二级沉淀池包括二级斜管沉淀池及二级泥渣收集罐,所述二级斜管沉淀池中的二级斜管管体内壁上设置过滤膜,二级斜管出液口处设置高压喷嘴,所述高压喷嘴通过水管与二级反洗水箱连接。
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过滤与沉淀的交叉方式进行饮用水的粗滤,反应罐采用旋转产生旋涡的方式达到原水与混凝剂混合的目的,解决了采用搅拌桨搅拌混合导致絮凝体破碎的问题;一级斜管沉淀池中的斜管管体内壁上设置叶片,所述叶片上设置刷头,叶片随水流动力而旋转,不仅可有效防止斜管被堵塞,刷头还可防止叶片旋转时破坏絮凝体;二级斜管沉淀池中的斜管管体内壁上设置过滤膜,不仅可有效快速吸附未沉淀完全的絮凝体,还可以吸附后絮凝产生的小型絮凝体,因为二级斜管沉淀池中产生的絮凝体体积小,所以采用斜管与过滤膜的配合进行吸附、沉淀,提高过滤效果,高压喷嘴的设置可有效防止二级斜管沉淀池中的斜管堵塞,在提高过滤效率及效果的同时还能有效延长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采用离子传感器判断泥渣是否还能进一步作为混凝剂使用,将可用泥渣继续投入至反应过滤罐中使用,不可用泥渣进行废弃,解决了现有泥渣无限循环使用带来的混凝效果差、泥渣积攒越来越多易导致过滤膜和斜管堵塞的问题,从而达到节约环保、提高滤水质量,达到提升生产经济效益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饮用水粗源过滤装置示意图。
图2为图反应过滤罐示意图。
图3为一级过滤池示意图。
图4为一级斜管沉淀池中的斜管管体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局部A的示意图。
图6为二级过滤池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局部B的示意图。
图8为二级斜管沉淀池中的斜管管体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说明:1、反应过滤罐;101、反应罐;102、多介质过滤组件;103、电机;104、输气管;105、废液排出口;106、外壳;107、进水通孔;108、盛水罐;109、出液通孔;110、气水反冲洗滤头;111、导流管;112、一级反洗水箱;113、单向阀;114、过滤池;2、一级沉淀池;3、一级斜管沉淀池;301、一级斜管;302、一级集泥斗;303、离子传感器;304、一级出水口;305、一级入水口;306、管体外层;307、管体内层;308、叶片;309、弧形刮片;310、刷头;4、一级泥渣收集罐;401、回收泥渣格;402、废弃泥渣格;403、隔板;404、管件;405、出泥口;5、二级沉淀池;6、二级斜管沉淀池;601、二级斜管;602、二级集泥斗;603、二级入水口;604、二级出水口;605、高压喷嘴;606、过滤膜;7、二级泥渣收集罐;8、原水池;9、水泵;10、混凝剂罐;11、蓄水池;12、回流管;13、轴承;14、计量泵;15、泥渣泵;16、阀门;17、二级反洗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饮用桶装水粗源过滤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反应过滤罐1、一级沉淀池2、二级沉淀池5及蓄水池11。
如图1、2所示,所述反应过滤罐1包括外壳106及设置其中的盛水罐108、反应罐101、多介质过滤组件102、过滤池114,所述反应罐101设置在盛水罐108中,所述盛水罐108与蓄水池11出水口、回收泥渣格401出泥口405连接,所述反应罐101上设置进水通孔107,反应罐101顶面通过电机103与外壳106连接,其连接处设置轴承13,所述反应罐101底面与过滤池114通过轴承13连接,所述过滤池114进液口设置多介质过滤组件102,其出液口与一级沉淀池2的进水口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应过滤罐1进水口与原水池8通过进水管连接,其上设置由计量泵14控制的混凝剂罐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应过滤罐1与原水池8连接处设置水泵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池114为椎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应罐101底面与椎体过滤池114底面直径相同,所述反应罐101底面为非封闭式,其与过滤池114通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通孔107设置在盛水罐108与蓄水池11出水口、回收泥渣格401出泥口405连接的对应位置处,以保证原水与回收利用的泥渣能准确落入反应罐101中进行混合过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通孔107至少设置两个,其同时位于反应罐101的同一纬度上,保证无论反应罐101转到任意角度,均能使原水与回收利用的泥渣能准确落入反应罐101中进行混合过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应过滤罐1上设置出液通孔109,盛水罐108上设置废液排出口10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液通孔109设置在盛水罐108废液排出口105的对应位置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废液排出口105上设置阀门1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池114底部设置气水反冲装置,所述气水反冲装置包括气水反冲洗滤头110、导流管111、单向阀113、输气管104、气水混合器及一级反洗水箱112,所述气水反冲洗滤头110进水口与导流管111连接,所述导流管111的进气端、进水口分别与输气管104、一级反洗水箱112连接,所述导流管111与输气管104连接处设置单向阀113,所述导流管111中设置气水混合器。
如图1、3、4、5所示,所述一级沉淀池2包括一级斜管沉淀池3及一级泥渣收集罐4,所述一级斜管沉淀池3中的一级斜管301管体为双层结构,其内层的内壁上设置叶片308,所述叶片308与一级斜管301内壁铰接,所述一级斜管沉淀池3的一级集泥斗302处连接一级泥渣收集罐4,其连接处设置离子传感器303,所述一级泥渣收集罐4罐体内设置倾斜隔板403,其一端与一级泥渣收集罐4内壁铰接,所述隔板403将一级泥渣收集罐4分隔为回收泥渣格401及废弃泥渣格402,所述回收泥渣格401通过计量泵14与反应过滤罐1连接,所述废弃泥渣格402与出泥口405连接,与一级斜管301内壁铰接的叶片308在水流力的作用下旋转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叶片308片体底面设置弧形刮片309,弧形结构能在叶片308旋转过程中将附着于一级斜管301管体内壁上的泥渣刮下,可有效防止斜管被堵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叶片308两端设置刷头310,刷头310能在叶片308旋转过程中将附着于一级斜管301管体内壁上的泥渣刷下,同时刷头310的柔性还能有效防止叶片308旋转时叶片308的两端将絮凝体打碎,从而影响水源的粗过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级斜管301的管体外层306与管体内层307间有间隙,所述叶片308尾端位于所述间隙中,以避免叶片308尾部的突出部分将絮凝体破坏,影响混凝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级集泥斗302和一级泥渣收集罐4设置多个,各所述一级集泥斗302分别与各所述一级泥渣收集罐4连接,各所述一级泥渣收集罐4的回收泥渣格401间和废弃泥渣格402间分别通过管件404连接,多个泥渣收集罐的设置将泥渣分隔为多单元泥渣模式,可使离子传感器303能准确判断泥渣的可回收利用性,将同次产生的泥渣进行分批次的回收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收泥渣格401与反应过滤罐1通过回流管12连接,所述计量泵14设置在回流管12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收泥渣格401设置在废弃泥渣格402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连接各所述一级泥渣收集罐4的回收泥渣格401间的管件404倾斜设置,其倾斜角度与隔板403倾斜角度一致,使可回收泥渣自主沿管件404滑至与反应过滤罐1连接的回收泥渣格401中,以降低计量泵14的输送功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级集泥斗302与一级泥渣收集罐4连接处设置阀门1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板403由电机103控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级斜管沉淀池3的进水口处设置压力调节阀,以保证原水能充分反应沉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废弃泥渣格402与出泥口405的连接处设置泥渣泵15。
如图1、6、7、8所示,所述二级沉淀池5包括二级斜管沉淀池6及二级泥渣收集罐7,所述二级斜管沉淀池6中的二级斜管601管体内壁上设置过滤膜606,二级斜管601出液口处设置高压喷嘴605,所述高压喷嘴605通过水管与二级反洗水箱17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级泥渣收集罐7上设置出泥口405,所述二级泥渣收集罐7与出泥口405连接处设置泥渣泵1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级斜管沉淀池6的进水口处设置压力调节阀,以保证原水能充分反应沉淀,避免出现后絮凝现象。
一种饮用桶装水粗源过滤装置的工作流程为:
S1.抽水:水泵9将原水由原水池8中抽至反应过滤罐1中,同时计量泵14控制注入混凝剂至反应过滤罐1中;
S2.反应过滤:反应过滤罐1中的反应罐101由电机103带动,其相对外壳106、盛水罐108及过滤池114做旋转运动,实现边混凝边过滤,混凝过程中形成的大体积絮凝体附着在多介质过滤组件102上,未反应完全及小体积絮凝体将通过多介质过滤组件102进入过滤池114中;
S3.一级沉淀:经过一级过滤的原水由压力调节阀加压,通过一级入水口305注入一级沉淀池2,原水通过一级斜管沉淀池3进行一级絮凝体沉淀过程,其絮凝泥渣沉淀至一级集泥斗302,经沉淀的水源由一级出水口304出水口注入二级沉淀池5的二级入水口603,所述一级集泥斗302与一级泥渣收集罐4连接处设置的离子传感器303测量絮凝体中正负电子含量比例,由此判断絮凝体是否能二次利用,若能二次利用,絮凝体进入一级泥渣收集罐4的回收泥渣格401中,各个回收泥渣格401中的絮凝体通过管件404汇集至与反应过滤罐1连接的回收泥渣格401,并由计量泵14将泥渣沿回流管12输送至反应过滤罐中,若不能二次利用,隔板403通过电机103控制开启,絮凝体进入一级泥渣收集罐4的废弃泥渣格402中,废弃泥渣通过泥渣泵15排出废弃泥渣格402;
S4.二级沉淀:经过一级沉淀的原水由压力调节阀加压注入二级沉淀池5,原水通过二级斜管沉淀池6进行二级絮凝体沉淀过程,其絮凝泥渣沉淀至二级集泥斗602,经沉淀的水源通过二级出水口604注入蓄水池11,所述二级集泥斗602中的泥渣排至二级泥渣收集罐7。
S5.自清洁:反应过滤罐1中的气水反冲器装置向过滤方向的反方向对介质过滤组件进行冲洗,冲洗的废液由废液排出口105排出;一级沉淀池2中的一级斜管301内壁铰接的叶片308在水流力的作用下旋转运动,将附着在一级斜管301管体内壁上的泥渣刮下,被刮下的泥渣落入一级集泥斗302中;二级斜管601出液口处设置的高压喷嘴605向过滤方向的反方向对过滤膜606进行高压喷水冲洗,冲洗的废液由废液排出口105排出。

Claims (10)

1.一种饮用桶装水粗源过滤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反应过滤罐(1)、一级沉淀池(2)、二级沉淀池(5)及蓄水池(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沉淀池(2)包括一级斜管沉淀池(3)及一级泥渣收集罐(4),所述一级斜管沉淀池(3)中的一级斜管(301)管体为双层结构,其管体内层(307)的内壁上设置叶片(308),所述叶片(308)与一级斜管(301)内壁铰接,所述一级斜管沉淀池(3)的一级集泥斗(302)处连接一级泥渣收集罐(4),其连接处设置离子传感器(303),所述一级泥渣收集罐(4)罐体内设置倾斜隔板(403),其一端与一级泥渣收集罐(4)内壁铰接,所述隔板(403)将一级泥渣收集罐(4)分隔为回收泥渣格(401)及废弃泥渣格(402),所述回收泥渣格(401)通过计量泵(14)与反应过滤罐(1)连接,所述废弃泥渣格(402)与出泥口(405)连接,所述二级沉淀池(5)包括二级斜管沉淀池(6)及二级泥渣收集罐(7),所述二级斜管沉淀池(6)中的二级斜管(601)管体内壁上设置过滤膜(606),二级斜管(601)出液口处设置高压喷嘴(605),所述高压喷嘴(605)通过水管与二级反洗水箱(1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用桶装水粗源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集泥斗(302)和一级泥渣收集罐(4)设置多个,各所述一级集泥斗(302)分别与各所述一级泥渣收集罐(4)连接,各所述一级泥渣收集罐(4)的回收泥渣格(401)间和废弃泥渣格(402)间分别通过管件(40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用桶装水粗源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过滤罐(1)包括外壳(106)及设置其中的盛水罐(108)、反应罐(101)、多介质过滤组件(102)、过滤池(114),所述反应罐(101)设置在盛水罐(108)中,所述盛水罐(108)与蓄水池(11)出水口、回收泥渣格(401)的出泥口(405)连接,所述反应罐(101)上设置进水通孔(107),反应罐(101)顶面通过电机(103)与外壳(106)连接,其连接处设置轴承(13),所述反应罐(101)底面与过滤池(114)通过轴承(13)连接,所述过滤池(114)进液口设置多介质过滤组件(102),其出液口与一级沉淀池(2)的一级入水口(30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饮用桶装水粗源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114)底部设置气水反冲装置,所述气水反冲装置包括气水反冲洗滤头(110)、导流管(111)、单向阀(113)、输气管(104)及气水混合器及一级反洗水箱(112),所述气水反冲洗滤头(110)进水口与导流管(111)连接,所述导流管(111)的进气端、进水口分别与输气管(104)、一级反洗水箱(112)连接,所述导流管(111)与输气管(104)连接处设置单向阀(113),所述导流管(111)中设置气水混合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用桶装水粗源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308)片体底面设置弧形刮片(30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用桶装水粗源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308)两端设置刷头(3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用桶装水粗源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过滤罐(1)进水口与原水池(8)通过进水管连接,其上设置由计量泵(14)控制的混凝剂罐(1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饮用桶装水粗源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过滤罐(1)上设置出液通孔(109),盛水罐(108)上设置废液排出口(10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用桶装水粗源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斜管沉淀池(3)与二级斜管沉淀池(6)的入水口处均设置压力调节阀。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饮用桶装水粗源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各所述一级泥渣收集罐(4)的回收泥渣格(401)间的管件(404)倾斜设置,其倾斜角度与隔板(403)倾斜角度一致。
CN201921359445.3U 2019-08-21 2019-08-21 一种饮用桶装水粗源过滤装置 Active CN2109741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59445.3U CN210974182U (zh) 2019-08-21 2019-08-21 一种饮用桶装水粗源过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59445.3U CN210974182U (zh) 2019-08-21 2019-08-21 一种饮用桶装水粗源过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74182U true CN210974182U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46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59445.3U Active CN210974182U (zh) 2019-08-21 2019-08-21 一种饮用桶装水粗源过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741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41295U (zh) 污水沉淀处理系统
CN110496434A (zh) 垃圾渗滤液厌氧处理系统中除砂去垢装置及实施方法
CN113929237A (zh) 一种电镀重金属废水零排放回用处理装置及工艺
CN210974182U (zh) 一种饮用桶装水粗源过滤装置
CN210150831U (zh) 一种污水过滤回收装置
CN201882993U (zh) 含油污水沉降处理装置
CN208166664U (zh) 一种具有沼气气浮、搅拌功能的厌氧反应系统
CN204848516U (zh) 净水器及生物质发电站给水系统
CN206466998U (zh) 一种气浮分离装置
CN215026502U (zh) 一种压榨机用的渣水分离组件
CN215785488U (zh) 一种罐体沉淀物在线清洗装置
CN213708002U (zh) 一种复合污水处理装置
CN206337062U (zh) 一体化电絮凝全自动净水器
CN208716992U (zh) 一种多级废水过滤装置
CN108557996A (zh) 一种具有沼气气浮、搅拌功能的厌氧反应系统
CN209735041U (zh) 一种处理污水用斜板沉淀池
CN211462204U (zh) 一种生态修复污水处理沉淀池
CN211283968U (zh) 一种新型絮凝池
CN106966525A (zh) 一体化含镍废水处理装置
CN202555084U (zh) 海水淡化系统沉淀过滤设备
CN203498159U (zh) 污水处理节能型脉冲式水解酸化反应器
CN107285517B (zh) 一种撬装一体化高含油泥污水分离及油泥浆浓缩装置
CN208454686U (zh) 一种处理周期短的市政污水处理装置
CN206205872U (zh) 一种防止泥沙堵塞排沙口的油水三相分离器
CN216106341U (zh) 一种高效过滤煤矿井废水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