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73923U - 一种水量可控式的医疗废水调节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量可控式的医疗废水调节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73923U
CN210973923U CN201921602460.6U CN201921602460U CN210973923U CN 210973923 U CN210973923 U CN 210973923U CN 201921602460 U CN201921602460 U CN 201921602460U CN 210973923 U CN210973923 U CN 2109739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level
level monitoring
monitoring probe
regulating reservo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0246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太辉
黄啟明
骆伙仁
张夏萍
余焕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anglv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anglv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anglv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anglv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0246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739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739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739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量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量可控式的医疗废水调节池,包括调节池本体、进水管、若干水位监测探头、一个或多个水泵、以及控制器,进水管与调节池本体连通,向调节池本体内不断输送废水;若干水位监测探头沿调节池本体深度方向间隔布置;若干水位监测探头以及一个或多个水泵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接收若干水位监测探头的水位监测数据并根据接收的水位监测数据控制一个或多个水泵的运转。本实用新型的水量可控式的医疗废水调节池控制器依据水位监测探头的水位监测数据控制水泵的运转,从而使得调节池水位稳定,不会出现过高水位,也可以避免低水位时水泵的空转,此外也克服了依靠人工控制水泵抽水的不稳定性和随意性。

Description

一种水量可控式的医疗废水调节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量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量可控式的医疗废水调节池。
背景技术
医疗废水是从医院诊疗室、化验室、病房等排放出来的废水,其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细菌、病毒和化学药剂,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目前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生物法,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的有机物进行去除,而针对医疗废水的特点,为使污水不把有害细菌、致病病毒带入周围水体,在排放前需对污水进行消毒,如采用臭氧发生器、紫外线消毒或投加液氯、市售消毒液、漂粉精、漂白粉等。
大型医院一般都建造有污水处理设施,采用生物法对医疗废水进行处理,但小型医院及诊所单个污水排放量不大,但数目众多,分布广泛,治理不容忽视,多采用外加药剂的方法对废水进行消毒净化,处理后的医疗废水达到预处理标准后进入市政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其处理工艺流程是:医疗废水—污水调节池—污水消毒池—水政污水处理系统—达标排放。医疗废水经过管道收集后进入调节池内,在调节池内污水进行简单的混合、沉淀后,进入消毒池进行消毒处理,杀死大部分细菌、病毒等,处理后的废水达到预处理标准以后进入市政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一般的污水处理系统中调节池处于低位,废水原水经过管道收集后可以进入调节池内,在调节池内混凝沉淀,实现水质和水量调节。但现实中很多小型医疗污水处理设备,由于安装条件限制,污水原水收集管地势低,无法通过自流方式在调节池中储存和流出,也就无法保持调节池中水量的稳定性,需要采用水泵将废水抽出调节池,保证调节池内水量稳定,保障后续消毒池等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转。传统工艺中水泵通常采用人工启停控制,一方面无法准确控制调节池中废水水量,可能出现调节池中水位过高,或者抽水泵空转导致电机损坏等情况,严重后续废水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造成人力资源浪费,降低了设备使用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量可控式的医疗废水调节池,控制器依据水位监测探头的水位监测数据控制水泵的运转,从而使得调节池水位稳定,不会出现过高水位,也可以避免低水位时水泵的空转,此外也克服了依靠人工控制水泵抽水的不稳定性和随意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量可控式的医疗废水调节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本体、进水管、若干水位监测探头、一个或多个水泵、以及控制器,其中:进水管与调节池本体连通,向调节池本体内不断输送废水;若干水位监测探头布置在调节池本体内,且沿调节池本体深度方向间隔布置;水泵均包括吸水管与排水管,吸水管、水泵、以及排水管依次连接,吸水管伸入调节池本体内吸取废水并通过排水管伸出调节池本体外排出废水,水泵提供废水吸取与排出的动力;若干水位监测探头以及一个或多个水泵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接收若干水位监测探头的水位监测数据并根据接收的水位监测数据控制一个或多个水泵的运转。
进一步的,水位监测探头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水位监测探头与第二水位监测探头,第一水位监测探头布置在第二水位监测探头的下方;水泵的数量为一个;调节池本体内水位到达或高于第二水位监测探头水位时,控制器控制水泵运转排出调节池本体内废水;调节池本体内水位到达或低于第一水位监测探头水位时,控制器控制水泵停止运转。
进一步的,水位监测探头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为第一水位监测探头、第二水位监测探头、第三水位监测探头、与第四水位监测探头,第一水位监测探头、第二水位监测探头、第三水位监测探头、与第四水位监测探头依次沿调节池本体深度方向由下向上布置;水泵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水泵与第二水泵;调节池本体内水位到达或高于第二水位监测探头水位时,控制器控制第一水泵运转排出调节池本体内废水;调节池本体内水位到达或低于第一水位监测探头水位时,控制器控制第一水泵停止运转;调节池本体内水位到达或高于第四水位监测探头水位时,控制器控制第二水泵运转排出调节池本体内废水;调节池本体内水位到达或低于第三水位监测探头水位时,控制器控制第二水泵停止运转。
进一步的,调节池本体的底部沿调节池本体横截面布置有用于净化调节池本体内废水的生物膜过滤网;进水管与调节池本体连通的进水口位于生物膜过滤网的下方;水泵的吸水管的吸水口位于生物膜过滤网的上方。
进一步的,生物膜过滤网的下侧面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生物膜过滤网的上侧面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调节池本体的与连通有进水管侧面相对的侧面的底端设置有排污口。
进一步的,调节池本体的底面由进水管所在的一端向排污口所在的一端逐渐向下倾斜形成斜坡。
进一步的,调节池本体的一个内侧面沿调节池本体的深度方向竖直设置有探头安装槽,若干水位监测探头依次上下间隔安装在探头安装槽内。
进一步的,调节池本体的一个内侧面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水泵安装固定的水泵安装座。
进一步的,调节池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盖封所述调节池本体的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量可控式的医疗废水调节池,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水量可控式的医疗废水调节池,控制器依据水位监测探头的水位监测数据控制水泵的运转,从而使得调节池水位稳定,不会出现过高水位,也可以避免低水位时水泵的空转,此外也克服了依靠人工控制水泵抽水的不稳定性和随意性。
2、本实用新型的水量可控式的医疗废水调节池,合理选取水位监测探头及水泵的数量,根据不同的水位控制不同台数水泵运转,从而可以更有效的避免调节池本体出现过高水位现象,同时也可以避免调节池本体水位较低时水泵空转。
3、本实用新型的水量可控式的医疗废水调节池,调节池本体底部设置有生物膜过滤网,对废水进行初步过滤,一方面可以保护水泵不被堵塞,另一方面生物膜过滤网可以有效调节水质,提高后续废水处理效率。
4、本实用新型的水量可控式的医疗废水调节池,生物膜过滤网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二压力传感器监测生物膜过滤网两侧的压力,继而通过两侧压差判断生物膜过滤网堵塞状况,继而判断生物膜过滤网是否需要更换。
5、本实用新型的水量可控式的医疗废水调节池,调节池本体底面为斜坡,从而更加便于池底污物经排污口排出。
6、本实用新型的水量可控式的医疗废水调节池,水位监测探头安装在探头安装槽内,可以更好的保护水位监测探头,提高水位监测探头的使用寿命。
7、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池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盖封所述调节池本体的盖板,从而可以更好的保证调节池本体周边具有一个良好的活动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量可控式的医疗废水调节池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调节池本体、11-盖板、2-进水管、21-进水口、31-第一水位监测探头、32-第二水位监测探头、33-第三水位监测探头、34-第四水位监测探头、41-第一水泵、42-第二水泵、5-吸水管、51-吸水口、6-排水管、7-生物膜过滤网、81-第一压力传感器、82-第二压力传感器、9-控制器、10-排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量可控式的医疗废水调节池,包括调节池本体1、进水管2、若干水位监测探头、一个或多个水泵、以及控制器,其中:进水管2与调节池本体1连通,向调节池本体1内不断输送废水;若干水位监测探头布置在调节池本体1内,且沿调节池本体1深度方向间隔布置;水泵均包括吸水管5与排水管6,吸水管5、水泵、以及排水管6依次连接,吸水管5伸入调节池本体1内吸取废水并通过排水管6伸出调节池本体1外排出废水,水泵提供废水吸取与排出的动力;若干水位监测探头以及一个或多个水泵分别与控制器9电连接,控制器9接收若干水位监测探头的水位监测数据并根据接收的水位监测数据控制一个或多个水泵的运转。
具体的,调节池本体1即为一个池体结构,用于容纳集聚医疗废水。进水管2用于将医院诊疗室、化验室、病房等排放出来的废水汇入进调节池本体1,由于安装条件限制,污水原水收集管(即对应本案的进水管2)地势较低,所以通常进水管2位于调节池本体1的下方靠底部的位置。若干水位监测探头用于监测调节池本体1内的水位,并将水位监测数据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9根据水位监测数据控制水泵的启停,即水位较高时水泵运转,水位较低时,水泵停止运转。控制器9主要用于控制水泵的运转,每个水泵可以单独配备独立的控制器,也可以共用一个总控制器,控制器9可以是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的水量可控式的医疗废水调节池,控制器9依据水位监测探头的水位监测数据控制水泵的运转,从而使得调节池水位稳定,不会出现过高水位,也可以避免低水位时水泵的空转,此外也克服了依靠人工控制水泵抽水的不稳定性和随意性。
可选的,水位监测探头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水位监测探头31与第二水位监测探头32,第一水位监测探头31布置在第二水位监测探头32的下方;水泵的数量为一个;调节池本体1内水位到达或高于第二水位监测探头32水位时,控制器9控制水泵运转排出调节池本体1内废水;调节池本体1内水位到达或低于第一水位监测探头31水位时,控制器9控制水泵停止运转。
可选的,水位监测探头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为第一水位监测探头31、第二水位监测探头32、第三水位监测探头33、与第四水位监测探头34,第一水位监测探头31、第二水位监测探头32、第三水位监测探头33、与第四水位监测探头34依次沿调节池本体1深度方向由下向上布置;水泵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水泵41与第二水泵42;调节池本体1内水位到达或高于第二水位监测探头32水位时,控制器9控制第一水泵41运转排出调节池本体1内废水;调节池本体1内水位到达或低于第一水位监测探头31水位时,控制器9控制第一水泵41停止运转;调节池本体1内水位到达或高于第四水位监测探头34水位时,控制器9控制第二水泵42运转排出调节池本体1内废水(由于此时,水位高于第二水位监测探头32,因此在第二水泵42运转时,第一水泵41必然在运转,即,水位越高,运行的水泵台数越多);调节池本体1内水位到达或低于第三水位监测探头33水位时,控制器9控制第二水泵42停止运转。
本实用新型的水量可控式的医疗废水调节池,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合理选取水位监测探头及水泵的数量,根据不同的水位控制不同台数水泵的运转,从而可以更有效的避免调节池本体1出现过高水位现象,同时也可以避免调节池本体1水位较低时水泵空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水量可控式的医疗废水调节池的上述实施例中,调节池本体1的底部沿调节池本体1横截面布置有用于净化调节池本体1内废水的生物膜过滤网7;进水管2与调节池本体1连通的进水口21位于生物膜过滤网7的下方;水泵的吸水管5的吸水口51位于生物膜过滤网7的上方。
具体的,生物膜过滤网7主要用于对废水进行初步过滤,一方面可以保护水泵不被堵塞,另一方面生物膜过滤网7可以有效调节水质,提高后续废水处理效率。生物膜过滤网7应靠近池底布置,且需保证进水管2进水口21位于生物膜过滤网7下方,水泵吸水管5吸水口51位于生物膜过滤网7的上方,从而保证水泵抽取的废水为生物膜过滤网7过滤后的废水。
进一步的,生物膜过滤网7的下侧面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81,生物膜过滤网7的上侧面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82;第一压力传感器81与第二压力传感器82分别与控制器9电连接。
具体的,生物膜过滤网7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81与第二压力传感器82监测生物膜过滤网7两侧的压力,通过两侧压差判断生物膜过滤网7堵塞状况,继而判断生物膜过滤网7是否需要更换,保证水泵吸水的安全与高效。例如,两侧压差较小时,即说明生物膜过滤网7过滤性能良好;两侧压差较大时,即说明生物膜过滤网7堵塞较为严重,需要更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水量可控式的医疗废水调节池的上述实施例中,调节池本体1的与连通有进水管2侧面相对的侧面的底端设置有排污口10,用于排出调节池本体1内沉积的污物。
进一步的,调节池本体1的底面由进水管2所在的一端向排污口10所在的一端逐渐向下倾斜形成斜坡,从而更便于池底污物由排污口10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水量可控式的医疗废水调节池的上述实施例中,调节池本体1的一个内侧面沿调节池本体1的深度方向竖直设置有探头安装槽,若干水位监测探头依次上下间隔安装在探头安装槽内。探头安装槽主要用于布置安装水位监测探头,以及对水位监测探头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提供水位监测探头的使用寿命,探头安装槽的具体结构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可以是截面为U型的长槽结构。
进一步的,调节池本体1的一个内侧面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水泵安装固定的水泵安装座。
在本实用新型的水量可控式的医疗废水调节池的上述实施例中,调节池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盖封所述调节池本体1的盖板11,从而可以阻止调节池本体1内病菌或异味的扩散,继而在调节池本体1周边也可以营造一个较为舒适、健康的活动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水量可控式的医疗废水调节池,控制器9依据水位监测探头监测的水位情况控制一个或多个水泵的运转,从而使得调节池水位稳定,不会出现过高水位,也可以避免低水位时水泵的空转,另外,也克服了依靠人工控制水泵抽水的不稳定性和随意性,构造简单,可靠性高,且制作方便;此外,生物膜过滤网7对废水进行初步过滤,可以有效调节水质,提高后续废水处理效率。
以上借助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进一步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里具体的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的限定,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的各种修改,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水量可控式的医疗废水调节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本体、进水管、若干水位监测探头、一个或多个水泵、以及控制器,其中:
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调节池本体连通,向所述调节池本体内不断输送废水;
若干所述水位监测探头布置在所述调节池本体内,且沿所述调节池本体深度方向间隔布置;
所述水泵均包括吸水管与排水管,所述吸水管、所述水泵、以及所述排水管依次连接,所述吸水管伸入所述调节池本体内吸取废水并通过所述排水管伸出所述调节池本体外排出废水,所述水泵提供废水吸取与排出的动力;
若干所述水位监测探头以及一个或多个所述水泵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接收若干所述水位监测探头的水位监测数据并根据接收的水位监测数据控制一个或多个所述水泵的运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量可控式的医疗废水调节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位监测探头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水位监测探头与第二水位监测探头,所述第一水位监测探头布置在所述第二水位监测探头的下方;
所述水泵的数量为一个;
所述调节池本体内水位到达或高于所述第二水位监测探头水位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水泵运转排出所述调节池本体内废水;所述调节池本体内水位到达或低于所述第一水位监测探头水位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水泵停止运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量可控式的医疗废水调节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位监测探头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为第一水位监测探头、第二水位监测探头、第三水位监测探头、与第四水位监测探头,所述第一水位监测探头、第二水位监测探头、第三水位监测探头、与第四水位监测探头依次沿所述调节池本体深度方向由下向上布置;
所述水泵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水泵与第二水泵;
所述调节池本体内水位到达或高于所述第二水位监测探头水位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水泵运转排出所述调节池本体内废水;所述调节池本体内水位到达或低于所述第一水位监测探头水位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水泵停止运转;
所述调节池本体内水位到达或高于所述第四水位监测探头水位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水泵运转排出所述调节池本体内废水;所述调节池本体内水位到达或低于所述第三水位监测探头水位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水泵停止运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量可控式的医疗废水调节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池本体的底部沿所述调节池本体横截面布置有用于净化所述调节池本体内废水的生物膜过滤网;
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调节池本体连通的进水口位于所述生物膜过滤网的下方;
所述水泵的所述吸水管的吸水口位于所述生物膜过滤网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量可控式的医疗废水调节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膜过滤网的下侧面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生物膜过滤网的上侧面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
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量可控式的医疗废水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本体的与连通有所述进水管侧面相对的侧面的底端设置有排污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量可控式的医疗废水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本体的底面由所述进水管所在的一端向所述排污口所在的一端逐渐向下倾斜形成斜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量可控式的医疗废水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本体的一个内侧面沿所述调节池本体的深度方向竖直设置有探头安装槽,若干所述水位监测探头依次上下间隔安装在所述探头安装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量可控式的医疗废水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本体的一个内侧面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所述水泵安装固定的水泵安装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量可控式的医疗废水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盖封所述调节池本体的盖板。
CN201921602460.6U 2019-09-25 2019-09-25 一种水量可控式的医疗废水调节池 Active CN2109739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02460.6U CN210973923U (zh) 2019-09-25 2019-09-25 一种水量可控式的医疗废水调节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02460.6U CN210973923U (zh) 2019-09-25 2019-09-25 一种水量可控式的医疗废水调节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73923U true CN210973923U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60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02460.6U Active CN210973923U (zh) 2019-09-25 2019-09-25 一种水量可控式的医疗废水调节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739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79083A (zh) * 2021-03-01 2021-06-18 湖北高禹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地埋式一体化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79083A (zh) * 2021-03-01 2021-06-18 湖北高禹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地埋式一体化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44707B (zh) 一种医院污水处理mbr工艺
CN105794715B (zh) 池塘循环水养殖水处理系统
CN112707604A (zh) 一种医疗废水处理系统
CN210973923U (zh) 一种水量可控式的医疗废水调节池
CN207031188U (zh) 综合废水处理系统
CN211394202U (zh) 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11644936U (zh) 一种养殖水处理系统
CN210915556U (zh) 一种医疗污水处理设备
CN206051728U (zh) 口腔牙科污水处理设备
CN208667396U (zh) 一种mbr一体化污水回用设备
CN105060564A (zh) 牙科门诊专用污水消毒系统
CN214880950U (zh) 一种a-m陶瓷膜水体净化机
CN212894319U (zh) 一种应用于医院污水处理的流离膜反应器
CN211471144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13231869U (zh) 医院污水消毒排放设备
CN215403670U (zh) 一种一体化垃圾渗透液全量化处理装置
CN215403644U (zh) 一种水厂用反洗装置
CN214244063U (zh) 一种一体式零废水排放水处理装置
CN219469882U (zh) 一种装配式医疗废水集成处理系统
CN215480373U (zh) 一种医疗废水处理系统
CN219449516U (zh) 一种速率可调的泵压式滤菌净水器
CN214693499U (zh) 一种基于活性生物处理的污水净化装置
CN216005420U (zh) 一种小型化医疗废水处理设备
CN215559606U (zh) 一种传染病区医院废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CN213569972U (zh) 一种医院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