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65179U - 用于制备粘性物质的改良三口烧瓶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制备粘性物质的改良三口烧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65179U
CN210965179U CN201921650914.7U CN201921650914U CN210965179U CN 210965179 U CN210965179 U CN 210965179U CN 201921650914 U CN201921650914 U CN 201921650914U CN 210965179 U CN210965179 U CN 2109651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compression spring
stirring
stirring rod
neck fla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5091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诚
何林枫
蔡丽莎
李姗姗
唐海林
杨宽
罗薇
张茂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165091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651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651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6517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粘性物质的改良三口烧瓶,包括瓶底、瓶身、卡环、环形卡槽、把手、瓶口、排气阀、瓶塞、通管、搅拌杆、限位块、第一压缩弹簧、清洁环、外壳、塞球和第二压缩弹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瓶身通过环形卡槽卡放在卡环内与瓶底呈组装可拆卸式连接,使该三口烧瓶由上下两部分组成,进行便于将制备好的粘性物质从烧瓶内取出,搅拌杆通过设置在限位块下方的第一压缩弹簧在通管内呈弹性安置,且搅拌杆的搅拌端设有搅拌环,能够上下移动搅拌杆,当需要搅拌时,按压使其搅拌底端伸入瓶底并进行转动实现搅拌,搅拌结束后,在第一压缩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回复至初始位置。

Description

用于制备粘性物质的改良三口烧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口烧瓶,具体为一种用于制备粘性物质的改良三口烧瓶,属于实验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进行粘性物质的制备实验时,往往需要使用到三口烧瓶,三口烧瓶是化学实验过程中常用的反应容器,具有三个口,可以同时加入多种反应物,或是加冷凝管。它的窄口是用来防止溶液溅出或是减少溶液的蒸发,并可配合橡皮塞的使用,来连接其它的玻璃器材。
而对于现有的三口烧瓶,其一、烧瓶的整体为一体式,因此制备好的粘性物质只能通过上端的瓶口取出,但粘性物质会与烧瓶的内壁沾粘在一起,进而不便于全部取出,其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瓶口较窄,因此外置的搅拌杆不便于对瓶内的原料进行搅拌,导致制备的速率相对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制备粘性物质的改良三口烧瓶。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制备粘性物质的改良三口烧瓶,包括瓶底、瓶身、卡环、环形卡槽、把手、瓶口、排气阀、瓶塞、通管、搅拌杆、限位块、第一压缩弹簧、清洁环、外壳、塞球和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瓶底与瓶身构成该三口烧瓶的主体结构,所述瓶身安置在瓶底的上方,所述瓶底的上端边沿设置有卡环,所述瓶身的底端边沿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把手与瓶身的侧壁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瓶口开设在瓶身的顶端,所述排气阀固定连接在瓶身上,所述排气阀由外壳、塞球和第二压缩弹簧构成,所述塞球和第二压缩弹簧均安置在外壳,所述塞球抵在外壳的底部开口处,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上端抵在外壳的顶部开口下方,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下端与塞球的上表面进行连接,所述瓶塞卡放在瓶口内,且所述瓶塞的中心处开设通孔安插有竖直设置的通管,所述搅拌杆竖直安插在通管内,且所述搅拌杆的上活动端位于瓶身的外侧,所述搅拌杆的下搅拌端位于瓶身的内侧,所述限位块固定套设在搅拌杆的杆身上,且所述限位块位于通管的空腔内,所述第一压缩弹簧套在搅拌杆的杆身上,且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位于限位块与通管的底端内壁之间,所述清洁环固定安装在通管的下表面。
优选的,为了便于将制备好的粘性物质从烧瓶内取出,所述瓶身通过环形卡槽卡放在卡环内与瓶底呈组装可拆卸式连接。
优选的,为了确保在移动过程中保持稳定,所述把手分别在瓶底的左右两侧呈对称安置。
优选的,为了,所述瓶塞通过卡放在瓶口内与瓶身呈可拆卸式连接,且瓶塞外壁以及瓶口的内壁均设有磨砂面,便于开闭瓶口,且提高连接处的密封性。
优选的,为了实现对内部原料的搅拌,所述搅拌杆通过设置在限位块下方的第一压缩弹簧在通管内呈弹性安置,且搅拌杆的搅拌端设有搅拌环。
优选的,为了能够将搅拌杆上粘附的原料刮除,所述清洁环呈倒锥状,且清洁环的底端紧贴在搅拌杆的杆身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制备粘性物质的改良三口烧瓶设计合理,瓶身通过环形卡槽卡放在卡环内与瓶底呈组装可拆卸式连接,使该三口烧瓶由上下两部分组成,进行便于将制备好的粘性物质从烧瓶内取出,把手分别在瓶底的左右两侧呈对称安置,能够通过把手移动该烧瓶,且确保在移动过程中保持稳定,瓶塞通过卡放在瓶口内与瓶身呈可拆卸式连接,且瓶塞外壁以及瓶口的内壁均设有磨砂面,便于开闭瓶口,且提高连接处的密封性,搅拌杆通过设置在限位块下方的第一压缩弹簧在通管内呈弹性安置,且搅拌杆的搅拌端设有搅拌环,能够上下移动搅拌杆,当需要搅拌时,按压使其搅拌底端伸入瓶底并进行转动实现搅拌,搅拌结束后,在第一压缩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回复至初始位置,清洁环呈倒锥状,且清洁环的底端紧贴在搅拌杆的杆身上,能够将搅拌杆上粘附的原料刮除,防止被带入到通管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搅拌杆安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排气阀结构示意图。
图中:1、瓶底,2、瓶身,3、卡环,4、环形卡槽,5、把手,6、瓶口,7、排气阀,8、瓶塞,9、通管,10、搅拌杆,11、限位块,12、第一压缩弹簧,13、清洁环,14、外壳,15、塞球和16、第二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用于制备粘性物质的改良三口烧瓶,包括瓶底1、瓶身2、卡环3、环形卡槽4、把手5、瓶口6、排气阀7、瓶塞8、通管9、搅拌杆10、限位块11、第一压缩弹簧12、清洁环13、外壳14、塞球15和第二压缩弹簧16;所述瓶底1与瓶身2构成该三口烧瓶的主体结构,所述瓶身2安置在瓶底1的上方,所述瓶底1的上端边沿设置有卡环3,所述瓶身2的底端边沿设置有环形卡槽4,所述把手5与瓶身2的侧壁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瓶口6开设在瓶身2的顶端,所述排气阀7固定连接在瓶身2上,所述排气阀7由外壳14、塞球15和第二压缩弹簧16构成,所述塞球15和第二压缩弹簧16均安置在外壳14,所述塞球15抵在外壳14的底部开口处,所述第二压缩弹簧16的上端抵在外壳14的顶部开口下方,所述第二压缩弹簧16的下端与塞球15的上表面进行连接,所述瓶塞8卡放在瓶口6内,且所述瓶塞8的中心处开设通孔安插有竖直设置的通管9,所述搅拌杆10竖直安插在通管9内,且所述搅拌杆10的上活动端位于瓶身2的外侧,所述搅拌杆10的下搅拌端位于瓶身2的内侧,所述限位块11固定套设在搅拌杆10的杆身上,且所述限位块11位于通管9的空腔内,所述第一压缩弹簧12套在搅拌杆10的杆身上,且所述第一压缩弹簧12位于限位块11与通管9的底端内壁之间,所述清洁环13固定安装在通管9的下表面。
所述瓶身2通过环形卡槽4卡放在卡环3内与瓶底1呈组装可拆卸式连接,使该三口烧瓶由上下两部分组成,进行便于将制备好的粘性物质从烧瓶内取出,所述把手5分别在瓶底1的左右两侧呈对称安置,能够通过把手5移动该烧瓶,且确保在移动过程中保持稳定,所述瓶塞8通过卡放在瓶口6内与瓶身2呈可拆卸式连接,且瓶塞8外壁以及瓶口6的内壁均设有磨砂面,便于开闭瓶口6,且提高连接处的密封性,所述搅拌杆10通过设置在限位块11下方的第一压缩弹簧12在通管9内呈弹性安置,且搅拌杆10的搅拌端设有搅拌环,能够上下移动搅拌杆10,当需要搅拌时,按压使其搅拌底端伸入瓶底1并进行转动实现搅拌,搅拌结束后,在第一压缩弹簧12的作用下自动回复至初始位置,所述清洁环13呈倒锥状,且清洁环13的底端紧贴在搅拌杆10的杆身上,能够将搅拌杆上粘附的原料刮除,防止被带入到通管9内。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用于制备粘性物质的改良三口烧瓶时,将瓶身2通过环形卡槽4卡放在卡环3内与瓶底1进行组装连接,并通过瓶口6分别向瓶底1内添加原料,然后用手握住把手5将该烧瓶放置在酒精灯上方,需要搅拌时,按压搅拌杆10,使其其搅拌底端伸入瓶底1并进行转动实现搅拌,搅拌结束后,在第一压缩弹簧12的作用下自动回复至初始位置,制备完成后,将瓶身2从瓶底1上取出,进而可以直接将瓶底1内的粘性物质取出。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用于制备粘性物质的改良三口烧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底(1)、瓶身(2)、卡环(3)、环形卡槽(4)、把手(5)、瓶口(6)、排气阀(7)、瓶塞(8)、通管(9)、搅拌杆(10)、限位块(11)、第一压缩弹簧(12)、清洁环(13)、外壳(14)、塞球(15)和第二压缩弹簧(16);所述瓶底(1)与瓶身(2)构成该三口烧瓶的主体结构,所述瓶身(2)安置在瓶底(1)的上方,所述瓶底(1)的上端边沿设置有卡环(3),所述瓶身(2)的底端边沿设置有环形卡槽(4),所述把手(5)与瓶身(2)的侧壁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瓶口(6)开设在瓶身(2)的顶端,所述排气阀(7)固定连接在瓶身(2)上,所述排气阀(7)由外壳(14)、塞球(15)和第二压缩弹簧(16)构成,所述塞球(15)和第二压缩弹簧(16)均安置在外壳(14),所述塞球(15)抵在外壳(14)的底部开口处,所述第二压缩弹簧(16)的上端抵在外壳(14)的顶部开口下方,所述第二压缩弹簧(16)的下端与塞球(15)的上表面进行连接,所述瓶塞(8)卡放在瓶口(6)内,且所述瓶塞(8)的中心处开设通孔安插有竖直设置的通管(9),所述搅拌杆(10)竖直安插在通管(9)内,且所述搅拌杆(10)的上活动端位于瓶身(2)的外侧,所述搅拌杆(10)的下搅拌端位于瓶身(2)的内侧,所述限位块(11)固定套设在搅拌杆(10)的杆身上,且所述限位块(11)位于通管(9)的空腔内,所述第一压缩弹簧(12)套在搅拌杆(10)的杆身上,且所述第一压缩弹簧(12)位于限位块(11)与通管(9)的底端内壁之间,所述清洁环(13)固定安装在通管(9)的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粘性物质的改良三口烧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2)通过环形卡槽(4)卡放在卡环(3)内与瓶底(1)呈组装可拆卸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粘性物质的改良三口烧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5)分别在瓶底(1)的左右两侧呈对称安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粘性物质的改良三口烧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塞(8)通过卡放在瓶口(6)内与瓶身(2)呈可拆卸式连接,且瓶塞(8)外壁以及瓶口(6)的内壁均设有磨砂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粘性物质的改良三口烧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10)通过设置在限位块(11)下方的第一压缩弹簧(12)在通管(9)内呈弹性安置,且搅拌杆(10)的搅拌端设有搅拌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粘性物质的改良三口烧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环(13)呈倒锥状,且清洁环(13)的底端紧贴在搅拌杆(10)的杆身上。
CN201921650914.7U 2019-09-30 2019-09-30 用于制备粘性物质的改良三口烧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651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50914.7U CN210965179U (zh) 2019-09-30 2019-09-30 用于制备粘性物质的改良三口烧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50914.7U CN210965179U (zh) 2019-09-30 2019-09-30 用于制备粘性物质的改良三口烧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65179U true CN210965179U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42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50914.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65179U (zh) 2019-09-30 2019-09-30 用于制备粘性物质的改良三口烧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651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65179U (zh) 用于制备粘性物质的改良三口烧瓶
CN210974636U (zh) 一种一体式玻片培养盒
CN205034499U (zh) 推式自动开闭出液嘴
CN212099816U (zh) 一种方便拿取的食品喷涂瓶
CN210144393U (zh) 一种吸嘴杯盖及带有吸嘴杯盖的保温杯
CN207940561U (zh) 一种多功能盖子
CN208318598U (zh) 一种唇彩笔
CN217187042U (zh) 一种可快速冲奶的容器瓶
CN211269075U (zh) 一种异形容器清洗刷
CN213985788U (zh) 一种反应釜取样器
CN2286459Y (zh) 墨汁瓶
CN220887508U (zh) 一种易提式细菌细胞摇瓶
CN210235800U (zh) 一种带汲取管瓶盖
CN214905726U (zh) 一种便携亲子双饮杯
CN219003112U (zh) 一种防污染试剂瓶
CN211459691U (zh) 杯子
CN209789371U (zh) 一种新型杯盖
CN210611961U (zh) 一种密封调料盒
CN207998133U (zh) 一种湿巾包装瓶
CN219186982U (zh) 适合单手操作的试管
CN220824138U (zh) 一种多功能陶瓷杯
CN215783464U (zh) 一种组合式化学实验用烧瓶
CN212134115U (zh) 一种胃肠镜标本瓶
CN210611752U (zh) 一种新型弹力伸缩式杯子
CN218339856U (zh) 一种翻转打开盖子的试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0

Termination date: 202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