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务器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服务器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云端信息及应用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不同服务与联网装置的蓬勃发展使得数据量也越来越大,服务器便扮演了整个云端产业背后相当重要的角色。
服务器,也称伺服器,是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由于服务器需要响应服务请求,并进行处理,因此一般来说服务器应具备承担服务并且保障服务的能力。服务器的构成包括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和通用的计算机架构类似,但是由于需要提供高可靠的服务,因此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要求较高,由于服务器在网络中提供服务,那么这个服务的质量对承担多种应用的网络计算环境是至关重要,承担这个服务的计算机硬件必须有能力保障其服务质量.目前现有的服务器容量和处理能力的同时,发热量也会随之上升,当电器件CPU转速过高或者CPU负载较大时,温度就会急剧上升,如果电器件CPU过热就会导致服务器速度降低,自动关机,影响服务器正常工作,这就涉及到使用散热装置。
一般的散热装置只采用风冷式或水冷式散热中的一种,散热效果不强,且当使用的散热装置损坏发生故障不能工作后,直接就没有了散热方式,服务器的温度会急剧升高,容易发生死机;存在着为保证散热效果,将水冷式散热装置完全内置于服务器的散热方式,当散热装置发生故障或需保养时,需先将服务器拆开才能对散热装置进行维修保养,浪费时间,效率低下,且若水冷式散热装置发生泄漏问题,将直接对服务器元件进行损坏,甚至发生漏电情况,可靠性低;还有一般散热装置未将服务器位置进行固定,当服务器位置发生变动时,需散热区域发生改变,将达不到预期的散热效果,浪费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服务器散热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服务器散热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顶部设有出气孔,所述柜体设有第一水槽、第二水槽和第三水槽,所述第一水槽输入端连接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连接有水泵,所述第一水管输入端连接有冷却箱,所述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之间连接有冷却管,所述第二水槽与第三水槽之间设有通孔,所述第三水槽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连接有单向止回阀,所述第二水管输出端连接冷却箱,所述柜体左右内壁上各固定安装有两条齿条,所述齿条配合安装有啮合块,所述啮合块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连接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上设有滚动杆,所述承重板上设有两条固定条,两条所述固定条上放置有吸尘网,所述柜体底部安装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上安装有防护网,所述柜体顶壁上安装有两条滑道,两条所述滑道上配合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紧固螺丝,所述滑块连接有压板。
进一步限定,所述压板上设有缓冲垫,这样的设计,防止压板对服务器造成磨损。
进一步限定,所述吸尘网一端上设有推拉块,这样的设计,便于吸尘网的取出更换。
进一步限定,所述啮合块与固定轴之间设有平面涡卷弹簧,这样的设计,让啮合块具备回位功能。
进一步限定,所述冷却管为S型设计,这样的设计,增加冷却面积。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散热器和冷却水管的双重设计,让散热效果更强,且不会因一处散热装置的损坏而失去散热效果,对散热进行保障;
2、采用第一水槽、第二水槽、第三水槽和冷却管外置于服务器的设计方式,防止了服务器因冷却水泄漏产生故障,可靠性高;
3、啮合块、承重板、滑块和压板的设计,能让服务器向上便捷移动,且通过滑块和压板的相互配合设计,能达到将服务器左右位置进行固定的效果,从而让服务器不易发生晃动,位置得以固定,就保证了需散热区域的散热效果;
4、采用冷却管置于散热器上方的设计方式,对散热器的风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冷却作用,进一步加强散热效果;
5、第一水槽、第二水槽和第三水槽环绕服务器的设计方式,热传递效果强,散热效果再一步加强。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服务器散热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服务器散热装置实施例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柜体1、出气孔2、第一水槽3、第二水槽4、第三水槽5、齿条6、啮合块7、固定轴8、承重板9、滚动杆10、固定条11、吸尘网12、散热器13、防护网14、第一水管15、水泵16、冷却箱17、冷却管18、通孔19、第二水管20、单向止回阀21、滑道22、滑块23、紧固螺丝24、压板2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服务器散热装置,包括柜体1,柜体1顶部设有出气孔2,柜体1设有第一水槽3、第二水槽4和第三水槽5,第一水槽3输入端连接有第一水管15,第一水管15连接有水泵16,第一水管15输入端连接有冷却箱17,第一水槽3和第二水槽4之间连接有冷却管18,第二水槽4与第三水槽5之间设有通孔19,第三水槽5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水管20,第二水管20连接有单向止回阀21,第二水管20输出端连接冷却箱17,柜体1左右内壁上各固定安装有两条齿条6,齿条配合安装有啮合块7,啮合块7连接有固定轴8,固定轴8连接有承重板9,承重板9上设有滚动杆10,承重板9上设有两条固定条11,两条固定条11上放置有吸尘网12,柜体1底部安装有散热器13,散热器13上安装有防护网14,柜体1顶壁上安装有两条滑道22,两条滑道22上配合安装有滑块23,滑块23上设有紧固螺丝24,滑块23连接有压板25。
本实施案例中,在使用一种服务器散热装置的时候,将服务器放置于承重板9上,通过承重板9上的滚动杆10对服务器进行便捷前后移动,然后通过承重板9上的啮合板7达到将服务器轻松向上移动效果,若需向下,则需先将服务器取下,再抽出承重板9重新放置在齿条9上,之后滑动滑道22上的滑块23带动压板25对服务器进行左右固定。然后控制水泵16将冷却箱17中的水经第一水管15泵入第一水槽4,第一水槽4中水通过冷却管18进入第二水槽4的过程中,对散热器13产生的风进一步降温,第二水槽4中的水通过通孔19进入第三水槽5后通过第二水管20返回冷却箱17中进行循环,且第二水管20上设的单向止回阀21防止了冷却箱17中冷却水的回流,保证了水的单向流动性。散热器13对服务器进行风冷时,产生的粉尘将通过设置在承重板9上固定条11进行固定的吸尘网12进行吸收,柜体1顶部设置的出气孔2也起到了良好的通风效果,散热效果强。
优选压板25上设有缓冲垫,防止压板对服务器造成磨损,实际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缓冲垫的材质。
优选吸尘网12一端上设有推拉块,便于吸尘网的取出更换,实际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在吸尘网上加把手。
优选啮合块7与固定轴8之间设有平面涡卷弹簧,让啮合块具备回位功能,实际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回位齿轮。
优选冷却管18为S型设计,增加冷却面积,实际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其它设计形状。
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