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57039U - 一种侧面直插式接线端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面直插式接线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57039U
CN210957039U CN202020068627.1U CN202020068627U CN210957039U CN 210957039 U CN210957039 U CN 210957039U CN 202020068627 U CN202020068627 U CN 202020068627U CN 210957039 U CN210957039 U CN 2109570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formation
shell
button
deformation part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6862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尚振武
尚贤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ku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ku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ku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ku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6862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570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570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570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面直插式接线端子,包括两端开设有插线孔的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部用于导电的导电件,壳体内部位于导电件的两端位置处就均设置有弹片;壳体的顶部开设有键位孔,键位孔内部设置有按键,按键可以在键位孔内沿竖直方向进行移动,按键的底部与弹片的一端接触,按键在竖直方向进行移动时,可以挤压弹片产生形变,弹片在形变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对插线孔内插接的插件进行固定和释放,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接线端子,该接线端子通过在壳体内部位于导电件的两侧均设置有弹片,通过弹片对插入插线孔内部的插件进行夹持固定,只需要简单的通过按压按钮使弹片形变即可实现插件的固定于拆卸,使用方便,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一种侧面直插式接线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接线端子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侧面直插式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就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工业上划分为连接器的范畴,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和工业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精确,接线端子的用量逐渐上涨,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接线端子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多,而且种类也越来越多,用得最广泛的除了PCB板端子外,还有五金端子,螺帽端子,弹簧端子等等;
而现有的接线端子在进行两个导线的插件连接时,大多是通过螺钉挤压导线,使插件压在接线端子内部的金属导体上,在安装和拆卸时都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侧面直插式接线端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侧面直插式接线端子,包括两端开设有插线孔的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用于导电的导电件,所述壳体内部位于所述导电件的两端位置处就均设置有弹片,所述弹片的一端通过卡扣进行固定;
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键位孔,所述键位孔内部设置有按键,所述按键可以在所述键位孔内沿竖直方向进行移动,所述按键的底部与所述弹片的一端接触,所述按键在竖直方向进行移动时,可以挤压所述弹片产生形变,所述弹片在形变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对插线孔内插接的插件进行固定和释放。
优选的,所述弹片包括呈U型结构的第一形变部和连接在所述第一形变部一端的第二形变部,所述第二形变部向所述第一形变部的竖直端向外弯曲,所述第一形变部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端部,所述第二形变部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端部,所述壳体内壁位于所述第一形变部的弯曲位置处设置有挡柱,所述挡柱采用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一形变部可以围绕所述挡柱进行形变;
所述第二形变部下方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一端设置有插定件,所述插定件采用倾斜结构,所述插定件的一端与所述导电件接触,所述第一端部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卡扣卡合在所述第一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导电件采用U型结构,所述导电件的两个竖直端顶部位置外侧连接有延伸部件,所述延伸部件与所述导电件的竖直端垂直,所述延伸部件与所述导电件的连接处上表面覆盖有盖片,所述插定件位于所述盖片的下方;
所述壳体内壁位于所述延伸部件的自由端位置开设有卡槽,所述延伸部件的自由端卡合在所述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插定件、所述插线孔以及所述盖片均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部还开设有检测孔,所述检测孔延伸至所述导电件的上表面位置。
优选的,所述按键的顶部设置有十字凹槽,所述按键底部采用向上凹陷的圆弧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端部采用拱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形变部弯曲位置的底部设置有缺口结构,使所述第一形变部弯曲位置的宽度小于第一形变部两端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一种侧面直插式接线端子,该接线端子通过在壳体内部位于导电件的两侧均设置有弹片,通过弹片对插入插线孔内部的插件进行夹持固定,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插件的插入方便,且在需要拔出插件时,可以通过按压按键,使弹片产生形变,当弹片产生形变后弹片上的插定件会与插件分离,此时只需要拔出插件即可,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螺栓固定插件的方式来说,本实用新型只需要简单的通过按压按钮即可实现插件的固定于拆卸,使用方便,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中,弹片的一端通过卡扣进行固定,另一端卡合在盖片的下方,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弹片不易从壳体内部脱落;
本实用新型中,按键底部采用向上凹陷的圆弧结构,而弹片与按键接触的第二端部采用拱形结构,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按键在下压弹片时,第二端部可以在按键底部的圆弧槽内滑动,方便弹片的形变,同时使按键的下压更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侧面直插式接线端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侧面直插式接线端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侧面直插式接线端子中弹片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侧面直插式接线端子中按键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侧面直插式接线端子中导电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侧面直插式接线端子中弹片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1、按键;2、壳体;3、检测孔;4、插线孔;5、键位孔;6、挡柱;7、弹片;71、第一形变部;72、第二形变部;73、第二端部;74、第二凹槽;75、插定件;76、第一端部;77、第一凹槽;8、导电件;9、卡扣;10、延伸部件;11、盖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侧面直插式接线端子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一种侧面直插式接线端子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侧面直插式接线端子的具体结构,如图1-6所示,包括两端开设有插线孔4的壳体2和设置于壳体2内部用于导电的导电件8,壳体2内部位于导电件8的两端位置处就均设置有弹片7,弹片7的一端通过卡扣9进行固定;
壳体2的顶部开设有键位孔5,键位孔5内部设置有按键1,按键1可以在键位孔5内沿竖直方向进行移动,按键1的底部与弹片7的一端接触,按键1在竖直方向进行移动时,可以挤压弹片7产生形变,弹片7在形变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对插线孔4内插接的插件进行固定和释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当在壳体2两端的插线孔4内插接插件时,插件会顶压弹片7,使弹片7产生形变,在插件完全插入壳体2内部时,弹片7会由自身的弹力对插件进行夹持固定,在进行拆卸时,只需要按压按键1,使按键1挤压弹片7再次产生形变,将插件松弛即可,使用方便。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侧面直插式接线端子的具体结构,如图1-3所示,弹片7包括呈U型结构的第一形变部71和连接在第一形变部71一端的第二形变部72,第二形变部72向第一形变部71的竖直端向外弯曲,第一形变部71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端部76,第二形变部72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端部73,壳体2内壁位于第一形变部71的弯曲位置处设置有挡柱6,挡柱6采用圆柱形结构,第一形变部71可以围绕挡柱6进行形变;
第二形变部72下方开设有第二凹槽74,第二凹槽74的一端设置有插定件75,插定件75采用倾斜结构,插定件75的一端与导电件8接触,第一端部76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77,卡扣9卡合在第一凹槽77内。
第一形变部71弯曲位置的底部设置有缺口结构,使第一形变部71弯曲位置的宽度小于第一形变部71两端的宽度,使得第一形变部71所需要的形变力度更小,从而使按压按键1时更加省力。
导电件8采用U型结构,导电件8的两个竖直端顶部位置外侧连接有延伸部件10,延伸部件10与导电件8的竖直端垂直,延伸部件10与导电件8的连接处上表面覆盖有盖片11,插定件75位于盖片11的下方;
壳体2内壁位于延伸部件10的自由端位置开设有卡槽,延伸部件10的自由端卡合在卡槽内。
插定件75、插线孔4以及盖片11均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使插件可以由插线孔4插入至插定件75位置及盖片11的下方。
壳体2的顶部还开设有检测孔3,检测孔3延伸至导电件8的上表面位置。
按键1的顶部设置有十字凹槽,方便使用螺丝刀进行顶压,实现对弹片7的挤压,按键1底部采用向上凹陷的圆弧结构,第二端部73采用拱形结构,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按键1在下压弹片7时,第二端部73可以在按键1底部的圆弧槽内滑动,方便弹片7的形变,同时使按键1的下压更省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当插线孔4未插入插件时,弹片7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插定件75的一端顶在导电件8表面,当向插线孔4内插入插件时,首先插件会顶到插定件75,此时第二形变部72开始产生弯曲形变,插定件75的一端逐渐与导电件8分离,当插件完全插入壳体2内部且插件的一端与导电件8竖直端接触时,插定件75会卡合在插件的一侧将插件夹持,实现插件的固定;
当需要拆卸插件时,通过按压按键1,按键1在下移时会对弹片7进行挤压,在挤压的过程中,首先第二形变部72产生形变,逐渐抵消插定件75的抵压力,当第二形变部72到达最大弹力范围时,第一形变部71开始产生形变,配合第二形变部72的形变使插定件75的一端与插件分离,此时拔出插件即可。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侧面直插式接线端子,包括两端开设有插线孔(4)的壳体(2)和设置于所述壳体(2)内部用于导电的导电件(8),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内部位于所述导电件(8)的两端位置处就均设置有弹片(7),所述弹片(7)的一端通过卡扣(9)进行固定;
所述壳体(2)的顶部开设有键位孔(5),所述键位孔(5)内部设置有按键(1),所述按键(1)可以在所述键位孔(5)内沿竖直方向进行移动,所述按键(1)的底部与所述弹片(7)的一端接触,所述按键(1)在竖直方向进行移动时,可以挤压所述弹片(7)产生形变,所述弹片(7)在形变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对插线孔(4)内插接的插件进行固定和释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面直插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7)包括呈U型结构的第一形变部(71)和连接在所述第一形变部(71)一端的第二形变部(72),所述第二形变部(72)向所述第一形变部(71)的竖直端向外弯曲,所述第一形变部(71)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端部(76),所述第二形变部(72)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端部(73),所述壳体(2)内壁位于所述第一形变部(71)的弯曲位置处设置有挡柱(6),所述挡柱(6)采用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一形变部(71)可以围绕所述挡柱(6)进行形变;
所述第二形变部(72)下方开设有第二凹槽(74),所述第二凹槽(74)的一端设置有插定件(75),所述插定件(75)采用倾斜结构,所述插定件(75)的一端与所述导电件(8)接触,所述第一端部(76)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77),所述卡扣(9)卡合在所述第一凹槽(77)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侧面直插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8)采用U型结构,所述导电件(8)的两个竖直端顶部位置外侧连接有延伸部件(10),所述延伸部件(10)与所述导电件(8)的竖直端垂直,所述延伸部件(10)与所述导电件(8)的连接处上表面覆盖有盖片(11),所述插定件(75)位于所述盖片(11)的下方;
所述壳体(2)内壁位于所述延伸部件(10)的自由端位置开设有卡槽,所述延伸部件(10)的自由端卡合在所述卡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侧面直插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定件(75)、所述插线孔(4)以及所述盖片(11)均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面直插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顶部还开设有检测孔(3),所述检测孔(3)延伸至所述导电件(8)的上表面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面直插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1)的顶部设置有十字凹槽,所述按键(1)底部采用向上凹陷的圆弧结构。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侧面直插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73)采用拱形结构。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侧面直插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形变部(71)弯曲位置的底部设置有缺口结构,使所述第一形变部(71)弯曲位置的宽度小于第一形变部(71)两端的宽度。
CN202020068627.1U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侧面直插式接线端子 Active CN2109570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68627.1U CN210957039U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侧面直插式接线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68627.1U CN210957039U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侧面直插式接线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57039U true CN210957039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78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68627.1U Active CN210957039U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侧面直插式接线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570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29791A (zh) 一种侧面直插式接线端子
CN2766377Y (zh) 电连接器
CN101340027B (zh) 安装到小轮廓板的连接器
EP2346116A1 (en) Terminal block
CN210957039U (zh) 一种侧面直插式接线端子
CN201975613U (zh) 层叠式电连接器
CN111755844A (zh) 一种接线端子
CN216450826U (zh) 一种直插式自锁带接地端子
CN210517010U (zh) 便利性安装线路集成器
CN218632485U (zh) 一种新型接线端子
CN220544288U (zh) 一种按压式接线端子
CN214849107U (zh) 一种正面直插式接线端子
CN213401572U (zh) 一种pcb线路板接线柱
CN220544266U (zh) 一种紧凑型按压接线端子
CN214589333U (zh) 一种新型的直插接线结构
CN220984869U (zh) 一种接线端子结构
CN219246951U (zh) 一种多层正面直插式接线端子
CN213340737U (zh) 一种接线结构及具有其的插座
CN112563777B (zh) 组装式安全防护型接线端子
CN220106962U (zh) 一种弹片式插座组件
CN220324762U (zh) 一种消防控制模块结构
CN210379461U (zh) 一种组合式便于测试导通的连接器
CN2766404Y (zh) 电连接器
CN218525807U (zh) 一种连接稳固的接线端子
CN216598064U (zh) 一种新型模块化连接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