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56411U - 电感线圈绕组固定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感线圈绕组固定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56411U
CN210956411U CN202020112574.9U CN202020112574U CN210956411U CN 210956411 U CN210956411 U CN 210956411U CN 202020112574 U CN202020112574 U CN 202020112574U CN 210956411 U CN210956411 U CN 2109564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uctance coil
soft magnetic
magnetic core
limiting mechanism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1257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继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Guanyunw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Guanyunw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Guanyunw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Guanyunw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1257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564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564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564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感线圈绕组固定结构,包括软磁芯和绕制于软磁芯上的电感线圈;以及,该电感线圈绕组固定结构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套设在软磁芯上,并且所述限位机构与软磁芯之间形成有多个限位腔,每一限位腔至少用于固定所述电感线圈的一个线圈匝。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感线圈绕组固定结构,所述软磁芯和限位机构围合形成多个限位腔,绕设在软磁芯上的电感线圈被分别对应收容在该多个限位腔中,从而实现对电感线圈的整理和限位,避免线圈绕组从软磁芯的表面脱落。

Description

电感线圈绕组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圈固定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感线圈绕组固定结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文明带入了电器时代,电子设备也随之家喻户晓,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电子领域的一系列产品日益充斥柄丰富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电感线圈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电感线圈多为简单地由绕组缠绕壳体形成,例如,现有的电感线圈主要包括软磁芯以及绕设在软磁芯上的电感线圈绕组,在实际的绕线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线圈绕组的匝数,现有的电感线圈绕组装置需要通过人工或借助其他手段对绕组线圈的匝数进行校对,以及,绕设在绕芯上的线圈绕组存在与绕芯的结合不稳定的问题,线圈绕组会沿绕芯的表面发生偏移,进而影响电感线圈的正常工作和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感线圈绕组固定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前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感线圈绕组固定结构,包括软磁芯和绕制于软磁芯上的电感线圈;以及,所述电感线圈绕组固定结构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套设在软磁芯上,并且所述限位机构与软磁芯之间形成有多个限位腔,每一限位腔至少用于固定所述电感线圈的一个线圈匝。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为环形构件。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腔由形成于限位机构内壁上的限位槽与软磁芯外壁配合形成,每一限位槽可供嵌入所述电感线圈的一个线圈匝。
更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电感线圈的匝数。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与所述软磁芯可拆卸地连接。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限位机构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限位机构通过螺纹连接件和所述连接孔固定设置在所述软磁芯上。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限位机构上设置有可供用于绕制形成所述电感线圈的导线两端导入、导出的入口和出口。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电感线圈绕组固定结构包括多个软磁芯,所述多个软磁芯层叠设置且彼此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感线圈由并行设置的多根导线绕制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软磁芯为铁粉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感线圈绕组固定结构,在软磁芯和限位机构之间围合形成多个限位腔,绕设在软磁芯上的电感线圈的多个线圈匝被分别对应收容在该多个限位腔中,从而实现对电感线圈的整理和限位,避免电感线圈从软磁芯的表面脱落;
以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感线圈绕组固定结构,可以通过限位机构上的限位槽使绕设在软磁芯上的电感线圈更加整齐;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感线圈绕组固定结构,可以通过限位机构上的限位槽实现对绕设在软磁芯上的电感线圈的匝数进行校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一种电感线圈绕组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一种电感线圈绕组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案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将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提供的一种电感线圈绕组固定结构,其包括软磁芯10和限位机构20,软磁芯上绕设有电感线圈30;其中,限位机构20与软磁芯10固定连接配合而在所述软磁芯10和限位机构20之间围合形成多个限位腔40,所述电感线圈30被收容在所述限位腔40中。
具体的,该限位机构20套设在软磁芯10上,且该限位机构20朝向软磁芯10的内壁上开设有复数个限位槽21,当该限位机构20与软磁芯10结合后,所述软磁芯10的外壁与限位机构20内壁上的限位槽21围合形成复数个限位腔40,该电感线圈30的多个线圈匝被均等收容在该多个限位腔40中。
具体的,每一限位槽21或限位腔40对应至少一个匝线圈;该限位槽21或限位腔40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电感线圈的线圈匝匝数;该电感线圈30包括4根并行设置的导线31,不同导线31之间彼此绝缘。
具体的,该电感线圈30可以被均等分形成均等分布的多个线圈匝。
具体的,该软磁芯10和限位机构20均为环形构件,该限位机构20套设在软磁芯10上,该限位槽21凹设在限位机构20朝向软磁芯10的内壁上,且限位机构20的内壁与软磁芯10外壁之间的间隙小于每一导线31的直径,当线圈绕组中的导线未被设置在于限位槽21相对应的区域内时,软磁芯10和限位机构20不能固定结合。
其中,该限位槽的宽度、深度等尺寸可以根据电感线圈、导线的尺寸进行确定和调整。
具体的,该限位机构20上还设置有螺纹连接孔,该限位机构20可以通过该螺纹连接孔与螺纹连接件(例如螺钉等)50配合而被固定在软磁芯10上。
具体的,该限位机构20上还设置有可供所述线圈绕组导入、导出的入口22和出口23,其中入口22和出口23可以一体设置。
具体的,该软磁芯10可以是铁粉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感线圈绕组固定结构,在软磁芯和限位机构之间围合形成多个限位腔,绕设在软磁芯上的电感线圈的多个线圈匝被分别对应收容在该多个限位腔中,从而实现对电感线圈的整理和限位,避免电感线圈从软磁芯的表面脱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感线圈绕组固定结构,可以通过限位机构上的限位槽使绕设在软磁芯上的电感线圈更加整齐。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感线圈绕组固定结构,可以通过限位机构上的限位槽实现对绕设在软磁芯上的电感线圈的匝数进行校对。
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感线圈绕组固定结构,包括软磁芯和绕制于软磁芯上的电感线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套设在软磁芯上,并且所述限位机构与软磁芯之间形成有多个限位腔,每一限位腔至少用于固定所述电感线圈的一个线圈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线圈绕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为环形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线圈绕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腔由形成于限位机构内壁上的限位槽与软磁芯外壁配合形成,每一限位槽可供嵌入所述电感线圈的一个线圈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感线圈绕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电感线圈的匝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线圈绕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与所述软磁芯可拆卸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感线圈绕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限位机构通过螺纹连接件和所述连接孔固定设置在所述软磁芯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线圈绕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上设置有可供用于绕制形成所述电感线圈的导线两端导入、导出的入口和出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线圈绕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软磁芯,所述多个软磁芯层叠设置且彼此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线圈绕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线圈由并行设置的多根导线绕制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线圈绕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磁芯为铁粉芯。
CN202020112574.9U 2020-01-17 2020-01-17 电感线圈绕组固定结构 Active CN2109564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12574.9U CN210956411U (zh) 2020-01-17 2020-01-17 电感线圈绕组固定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12574.9U CN210956411U (zh) 2020-01-17 2020-01-17 电感线圈绕组固定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56411U true CN210956411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77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12574.9U Active CN210956411U (zh) 2020-01-17 2020-01-17 电感线圈绕组固定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564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60872A (zh) * 2022-01-04 2022-04-15 合肥云路聚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灌封裸胶电感品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60872A (zh) * 2022-01-04 2022-04-15 合肥云路聚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灌封裸胶电感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42333U (zh) 变压器结构
CN210956411U (zh) 电感线圈绕组固定结构
CN206480481U (zh) 一种高精度低电流互感器
CN203774075U (zh) 一种环形印刷线路板焊接式电源变压器
CN209015849U (zh) 一种新型充电器变压器
CN201584278U (zh) 立式穿芯小型精密电压电流通用互感器
CN106373751B (zh) 高频变压器
CN209282018U (zh) 基于大跨度变比的电流互感器
JP2007173263A (ja) エッジワイズ巻電磁コイル及び製造方法
CN202871545U (zh) 一种空心线圈电流互感器
CN201725649U (zh) 一种连体式电感器
CN201893216U (zh) 脉冲变压器
CN202513025U (zh) 一种带环形屏蔽盒的超高压电流互感器
CN202394669U (zh) 线饼及使用该线饼的变压器
CN203871154U (zh) 高频变压器
CN205039061U (zh) 高频开关电源变压器
CN215069582U (zh) 一种组合式电感器
CN207947158U (zh) 一种高精度电流互感器
CN209691542U (zh) 脉冲变压器
CN201022044Y (zh) 片式电感器
CN205230798U (zh) 一种基于空心线圈的电流互感器
CN203871105U (zh) 一种高频变压器
CN202816620U (zh) 一种大功率高频变压器
CN202871482U (zh) 高耐压全封闭式环形磁芯可控硅触发变压器
CN201918252U (zh) 一种用于产生高电压的微型电流互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