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56276U - 一种港口智能探测防御网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港口智能探测防御网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956276U CN210956276U CN201922463358.9U CN201922463358U CN210956276U CN 210956276 U CN210956276 U CN 210956276U CN 201922463358 U CN201922463358 U CN 201922463358U CN 210956276 U CN210956276 U CN 2109562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 defense
- network
- defense network
- stainless st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港口智能探测防御网系统,涉及港口电子防护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接驳盒和防御网,所述防御网由光电复合缆交织成网,控制系统与接驳盒信号连接,接驳盒与防御网信号接入端信号连接,防御网信号出口端通过光电复合缆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所述光电复合缆由内到外依次由缆芯、中空管、不锈钢铠装层、凯夫拉纤维层和PVC层组成,所述缆芯由两根导线和位于两根导线之间的光纤构成,缆芯位于合金中空管内且两者间隙中填充有凝胶。通过电信号与光信号同步监测,即使其中一种受到干扰,另一种信号也会将网体实时状态进行反馈,虚警率大大降低;通过模块化编码和监测,极快的锁定网体断点,精度高效率高,智能化程度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港口电子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港口智能探测防御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按照海洋强国战略的统一部署,在建设海洋、经略海洋活动日益频繁的同时来自于海上安全挑战的形式日益严峻,海上重要设施例如重要港口、重要水域、海上核电站、海上钻井平台等设施的警戒防护显得极为重要。因此,针对海上的重要目标的拦阻防护系统的研究设计迫在眉睫,不仅可保护我国海上合法经济利益,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形象,特别是对于我国在港口安防、重要水域规划、关键航道保护等相关领域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专利CN208269734U公开了一种水上水下电子阻拦系统,包括水上阻拦装置、水下阻拦装置、监控控制装置和集控中心,所述水上阻拦装置包括浮力支架和水上防护网;所述水下阻拦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多个第二柔性单元网,所述第二柔性单元网采用同一根完整的网目绳编制而成,所述网目绳的绳芯是含有防水绝缘层的金属导线;所述监控控制装置通过将低压电源接入第二柔性单元网并监控第二柔性单元网的金属导线是否断开,当所述第二柔性单元网的金属导线断开时,所述监控控制装置检测到输入电平的变化并发送报警信号至所述集控中心。所述集控中心可根据需要释放带有声纳的遥控无人船到入侵目标位置对入侵目标进行精确探测与识别,从而保证海上重要目标安全。
由上可知,阻拦系统靠电信号进行断网判断,再通过无人船进行精确探测与识别,电信号易受干扰,特别是在海洋这样的复杂环境下,其虚警率高;电信号可传播数据量有限,传播速度较慢,再通过无人船进一步探测,耗时长成本高。
因此亟需开发一种虚警率低、探测精度高的防御网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港口智能探测防御网系统,解决现有防护网系统虚警率高、探测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港口智能探测防御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信号检测装置和防御网,所述防御网由光电复合缆交织成网,控制系统与信号检测装置信号连接,信号检测装置与防御网信号接入端信号连接,防御网信号出口端通过光电复合缆信号检测装置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所述光电复合缆由内到外依次由缆芯、中空管、不锈钢铠装层、凯夫拉纤维层、和PVC层组成,所述缆芯由两根导线和位于两根导线之间的光纤构成,缆芯位于中空管内且两者间隙中填充有凝胶。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不锈钢铠装层由沿中空管径向均匀分布的多个不锈钢丝束构成,相邻不锈钢丝束间紧密接触,不锈钢丝束由多根不锈钢丝绕制而成。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光电复合缆按田字编织组网,交叉点处设置有接头夹,最小编织单元尺寸为200~250mm X 200~250mm。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控制系统中设置有多个用于防御网的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处理15~20m X 4~6m大小的防御网反馈的信号。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防御网顶部与水面浮力装置固定,底部通过配重锚链将防御网锚定在海床上。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配重锚链上设置有张力传感器。
工作原理:防御网顶部与水面浮体连接,顶部通过配重锚链沉入海床。防御网系统工作时,控制系统将光信号和电信号从码头办公室发出,通过光电复合缆传送给预埋在水下的信号检测装置,由信号检测装置运算解码检测分析后通过防御网信号接入端将信号传入,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电信号在铜缆导线中传输,光信号和电信号走完整个防御网后从信号出口端经信号检测装置检测分析后传回控制系统中,完成一次信号传输闭环。如信号衰减、折损在允许范围内,视为防御网完好;如信号产生极大衰减,则发出防御网破损警报。当出现试图提升防御网的操作时,张力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外力托举作用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发出未经授权网体提升警报,实时报告水下异常情况。
控制系统中防御网信号处理系统由多个可控制标准面积的信号处理模块组成,每个信号处理模块监测特定区域内防御网的信号,当网体出现破损时,其信号被对应信号处理模块捕捉,同时信号处理模块按最新编制单元对网体网格进行编号,从而可以快速锁定网体断点位置,并将对应位置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
通过电信号与光信号同步监测,即使其中一种信号受到干扰,另一种信号也会将网体实时状态进行反馈,虚警率大大降低;通过模块化编码和监测,极快的锁定网体断点,精度高效率高,智能化程度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光电复合缆具备强度高,抵抗化学腐蚀、抗物理外力破坏能力强的特性。PVC层有效防止海水腐蚀,不锈钢丝铠装层、凯夫拉纤维层有效抵抗抵抗切、割、剪等外力破坏,中空管有效保护缆芯。缆芯由导线和光纤构成,在传输电信号的同时传输光信号,降低防御网的虚警率。缆芯和中空管中填空凝胶,可起到缓冲减震、水密防水的作用,有效提供其使用寿命。
2.光电复合缆按田字编织组网,控制其编织单元大小,可有效对各编织单元定位,更易锁定断点位置。
3.防御网系统处理由多个信号处理模块集成,方便根据防御网大小进行模块化扩展,同时方便维护和更换。
4.配重锚链可避免人力提拉防御网,借助张力传感器,可探测到任何未经授权提拉防御网的入侵行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港口智能探测防御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光电复合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防御网的编织单元示意图。
图中:1-防御网,2-光电复合缆,21-中空管,22-不锈钢铠装层,221-不锈钢丝束,23-凯夫拉纤维层,24-PVC层,25-导线,26-光纤,27-凝胶,28-接头夹,3-配重锚链,4-防提升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图1示出了一种港口智能探测防御网系统,其包括控制系统、信号检测装置和防御网1,所述防御网1由光电复合缆2交织成网。如图3所示,光电复合缆2按田字编织组网,交叉点处设置有接头夹28,每个编织单元尺寸为200~250mm X 200~250mm,优选为230mm X230mm。
控制系统与信号检测装置通过一根光电复合缆2信号连接,信号检测装置与防御网1信号接入端信号连接,防御网1信号出口端通过光电复合缆2与信号检测装置连接。信号检测装置一般预埋在水下固定位置,可使用L-4000型号的光电信号处理器,主要功能是检测光电信号的完整性。
所述控制系统中设置有多个用于防御网1的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处理15~20m X4~6m大小的防御网1反馈的信号。优选的控制面积为15mX5m。
如图2所示,所述光电复合缆2由内到外依次由缆芯、中空管21、不锈钢铠装层22、凯夫拉纤维层23和PVC层24组成。所述缆芯由两根导线25和位于两根导线25之间的光纤26构成,缆芯位于合金中空管21内且两者间隙中填充有凝胶27。导线25由中心的铜线和外层的铠装层、塑料保护层构成,光纤为单模光纤、铠装层和塑料保护层构成。中空管21可采用PVC等塑性材料,也可以采用柔性合金材质。
为进一步防止外力损坏缆线,所述不锈钢铠装层22由沿中空管21径向均匀分布的多个不锈钢丝束221构成,相邻不锈钢丝束221间紧密接触,不锈钢丝束221由多根不锈钢丝绕制而成。
所述防御网1顶部与水面浮力装置固定,底部通过配重锚链3与海床连接,配重锚链3上设置有张力升传感器4。配重锚链3将防御网1底部沉入海床内,避免防御网1与海床间留有间隙,张力传感器4将检测到的外力托举作用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发出未经授权网体提升警报,实时报告水下异常情况。
防御网系统工作时,控制系统将光信号和电信号从码头办公室发出,通过光电复合缆2传送给预埋在水下的信号检测装置,由信号检测装置运算解码后通过防御网1信号接入端将信号传入,光信号在光纤26中传输,电信号在导线25中传输,光信号和电信号走完整个防御网1后从信号出口端经信号检测装置检测分析后传回控制系统中,完成一次信号传输闭环。如信号衰减、折损在允许范围内,视为防御网1完好;如信号产生极大衰减,则发出防御网1破损警报。
控制系统中防御网1信号处理系统由多个可控制标准面积的信号处理模块组成,每个信号处理模块监测特定区域内防御网1的信号,当网体出现破损时,其信号被对应信号处理模块捕捉,同时信号处理模块按编制单元对网体网格进行编号,从而可以快速锁定网体断点位置,并将对应位置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
通过电信号与光信号同步监测,即使其中一种信号受到干扰,另一种信号也会将网体实时状态进行反馈,虚警率大大降低;通过模块化编码和监测,极快的锁定网体断点,精度高效率高,智能化程度高。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要求(例如材料、结构及项目现场的特殊要求)设计出很多其他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修改和实施方式。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版本规划(包括但不限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组部件、布局、功能、结构、材料选用等的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部件、布局、功能、结构、材料选用进行版本规划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Claims (6)
1.一种港口智能探测防御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信号检测装置和防御网(1),所述防御网(1)由光电复合缆(2)交织成网,控制系统与信号检测装置信号连接,信号检测装置与防御网(1)信号接入端信号连接,防御网(1)信号出口端通过信号检测装置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所述光电复合缆(2)由内到外依次由缆芯、中空管(21)、不锈钢铠装层(22)、凯夫拉纤维层(23)、和PVC层(24)组成;所述缆芯由两根导线(25)和位于两根导线(25)之间的光纤(26)构成,缆芯位于中空管(21)内且两者间隙中填充有凝胶(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港口智能探测防御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铠装层(22)由沿中空管(21)径向均匀分布的多个不锈钢丝束(221)构成,相邻不锈钢丝束(221)间紧密接触,不锈钢丝束(221)由多根不锈钢丝绕制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港口智能探测防御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复合缆(2)按田字编织组网,交叉点处设置有接头夹(28),最小编织单元尺寸为200~250mm X 200~2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港口智能探测防御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中设置有多个用于防御网(1)的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处理15~20m X 4~6m大小的防御网(1)反馈的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港口智能探测防御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御网(1)顶部与水面浮力装置固定,底部通过配重锚链(3)将防御网(1)锚定在海床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港口智能探测防御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锚链(3)上设置有张力传感器(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463358.9U CN210956276U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一种港口智能探测防御网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463358.9U CN210956276U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一种港口智能探测防御网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956276U true CN210956276U (zh) | 2020-07-07 |
Family
ID=71397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463358.9U Active CN210956276U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一种港口智能探测防御网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95627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976731A (zh) * | 2023-03-21 | 2023-04-18 | 海底鹰深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纤网及其编织方法 |
-
2019
- 2019-12-31 CN CN201922463358.9U patent/CN21095627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976731A (zh) * | 2023-03-21 | 2023-04-18 | 海底鹰深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纤网及其编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928480B2 (en) | Reinforced marine optic fiber security fence | |
US8537011B2 (en) | Marine optic fiber security fence | |
KR101167685B1 (ko) | 해양 관측용 부이 | |
CN114044113B (zh) | 浅海通信导航探测一体化潜标装置 | |
CN103680724B (zh) | 海洋石油平台水下预警系统用基阵数模综合信号电缆 | |
CN209515220U (zh) | 一种纵向水密系留光电复合缆 | |
CN210956276U (zh) | 一种港口智能探测防御网系统 | |
CN115541704A (zh) | 一种核电厂冷源安全系统 | |
US20150294541A1 (en) | Instrumented flexible waterside security barrier system | |
US20110227016A1 (en) | Gate for marine optic fiber security fence | |
CN109440731A (zh) | 一种水域设施安全防护拦阻系统 | |
GB2613055A (en) | Cable monito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 |
CN209248703U (zh) | 一种防止水下入侵的安全防护拦阻系统 | |
CN110274580A (zh) | 一种海床基 | |
CN203631158U (zh) | 海洋石油平台水下预警系统用基阵数模综合信号电缆 | |
CN111264513B (zh) | 一种用于海洋深层作业送电防漏电设备 | |
CN103529489B (zh) | 水下目标监测系统 | |
CN210119842U (zh) | 水下入侵报警拦阻系统 | |
CN208269734U (zh) | 水上水下电子拦阻系统 | |
CN103544792B (zh) | 目标监测系统 | |
CN106570999A (zh) | 一种光纤隔离网阵及光纤隔离网系统 | |
CN106297117A (zh) | 一种水下光电围栏 | |
CN217629767U (zh) | 一种智能拦截网装置 | |
CN213457724U (zh) | 一种用于水下生产系统的安全监测系统 | |
KR101772559B1 (ko) | 해저 복합 케이블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650000 2F, building 1, Donghua office, No. 19, Bailong Road, Panlong District, Kunming City, Yun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iying Deep Sea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50000 2 floor, 1 building, Donghua office, 19 Bailong Road, Kunming, Yunnan. Patentee before: YUNNAN BAOLI TIANTONG INSTRUMENT Co.,Ltd.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