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51590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951590U CN210951590U CN201921018398.6U CN201921018398U CN210951590U CN 210951590 U CN210951590 U CN 210951590U CN 201921018398 U CN201921018398 U CN 201921018398U CN 210951590 U CN210951590 U CN 21095159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conditioner
- electric cabinet
- flow guide
- guide member
- hou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73 pai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空调器。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的雨水进入室外机导致电控箱内的电器元件受潮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外机,所述室外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控箱,所述电控箱的箱体为开放式结构,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导流组件,其用于将进入所述壳体内的液体导流至外部空间;挡水组件,其设置于所述电控箱的箱体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挡水组件用于阻挡液体到达所述电控箱的箱体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导流组件和挡水组件的设置能够有效阻挡液体进入电控箱的箱体内,从而有效提高了室外机的防水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室外机内设置有电控箱,电控箱的箱体内设置有PCB板,PCB板上设置有如主芯片、电阻等贴片元器件,还设置有如电解电容、扼流圈等需要散热的元器件,若无法及时将这些需要散热的元器件产生的热量散出,则可能会因温度过高导致元器件的损坏。基于此,将箱体设置成开放式结构,以便能够及时将各电器元件产生的热量散出。
不过,这样的设置方式可能会存在密封性较差等问题,如若有雨水进入室内机,则可能会存在电器元件受潮进而导致的电器元件短路甚至损坏等问题。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的雨水进入室外机导致电控箱内的电器元件受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外机,所述室外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控箱,所述电控箱的箱体为开放式结构,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导流组件,其用于将进入所述壳体内的液体导流至外部空间;挡水组件,其设置于所述电控箱的箱体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挡水组件用于阻挡液体到达所述电控箱的箱体内。
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流组件包括第一导流构件,所述壳体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导流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在对应于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的交接处的下方。
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流组件包括第二导流构件,所述第一导流构件与所述第二导流构件相连通,所述第二导流构件能够将液体导流至外部空间。
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控箱的箱体包括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在靠近所述壳体出风的位置形成有所述第二导流构件。
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流构件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侧,所述第二导流构件沿竖直方向形成于所述第一侧板。
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开放式结构沿周向包括非封闭区域,所述挡水组件包括第一挡水构件,所述第一挡水构件设置于所述非封闭区域且靠近所述壳体出风的位置,以便阻挡液体到达所述电控箱的箱体内。
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导流构件形成有导流槽,所述第一挡水构件抵接至所述导流槽的槽底。
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开放式结构沿周向包括封闭区域,所述挡水组件包括第二挡水构件,所述第二挡水构件设置于所述封闭区域且靠近所述壳体出风的位置,以便阻挡液体到达所述电控箱的箱体内。
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导流构件形成有导流槽,所述第二挡水构件围挡所述导流槽的开口侧并抵接至所述导流槽的槽壁。
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挡水构件在靠近所述导流槽的位置形成有折弯,所述折弯的一侧抵接至所述导流槽的槽壁,所述折弯的另一侧抵接至所述壳体。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室外机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电控箱,该电控箱的箱体设置为开放式结构,以便能够更好地将电控箱的箱体内的电气元件产生的热量散出。不过,这样的箱体结构的密闭性较差,液体很容易进入箱体的内部进而润湿或者污染箱体内的电气元件,如在雨雪天气(特别是极端天气,如台风)的情形下,雨雪可能会进入壳体内部。这样,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还包括导流组件,该导流组件用于将进入壳体内的液体导流至外部空间;挡水组件,其设置在电控箱的箱体与壳体之间,这样,就能够阻挡进入壳体内的液体到达电控箱的箱体内。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有效避免了因液体进入电控箱的箱体内导致的电气元件受潮进而导致的短路甚至损坏等问题的发生,从而提高了空调器的防水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导流组件包括设置有壳体的第一导流构件,壳体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如顶盖和前面板等),第一导流构件位于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交接处的下方,以便能够汇集通过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交接处进入壳体内的液体并将其导流至外部空间。
进一步地,导流组件还包括第二导流构件,第一导流构件与第二导流构件相连通,第二导流构件将液体导流至外部空间,这样,汇集于第一导流构件的液体就会流向第二导流构件,然后流至外部空间。这样,进入壳体内的液体在汇集至第一导流构件和第二导流构件后会流向壳体的外部,而不会流向壳体内的其他部位(如电控箱的箱体内)润湿或者污染壳体内的电气元件。
进一步地,电控箱的箱体包括第一侧板,该第一侧板在靠近壳体出风的位置形成有第二导流构件,这样,液体经由壳体出风处进入壳体内后,也会部分被第一侧板阻挡,部分汇集至第二导流构件并导流至外部空间。
进一步地,开放式结构沿周向包括非封闭区域,挡水组件包括第一挡水构件,该第一挡水构件设置在该非封闭区域且靠近壳体出风的位置,这样,液体经由壳体出风处进入壳体内后,也会部分被第一挡水构件阻挡,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液体进入电控箱的箱体内。
优选地,第二导流构件形成有导流槽,第一挡水构件与导流槽的槽底抵接,这样就可以在非封闭区域的外侧形成一个密封的结构,从而能够更好地阻挡液体进入电控箱的箱体内。
进一步地,开放式结构沿周向包括封闭区域(由第一侧板围设形成的封闭区域),挡水组件包括第二挡水构件,该第二挡水构件设置在该封闭区域且靠近壳体出风的位置,这样,液体经由壳体出风处进入壳体内后,也会部分被第二挡水构件阻挡,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液体进入电控箱的箱体内。
优选地,第二挡水构件围挡导流槽的开口侧并抵接至导流槽的槽壁,这样,第二挡水构件与第二导流构件就形成了一个允许水流通过的通道,从而能够更好地将汇流至第二导流构件的液体导流至外部空间。
优选地,第二挡水构件在靠近导流槽的位置形成有折弯,该折弯的一侧抵接至导流槽的槽壁,另一侧抵接至壳体,以便能够将第二挡水构件固定设置在壳体内。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并以壁挂式空调器的室外机为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器的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器的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图2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局部B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中局部C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器的室外机的第一导流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器的室外机的电控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器的室外机的电控箱的第一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壳体;11、顶盖;12、前面板;121、第一翻边;122、第一部分;123、第二部分;1231、槽状结构;13、右侧板;14、出风口;
2、电控箱;21、第一侧;22、第二侧;23、第三侧;24、第四侧;25、第一侧板;
3、导流组件;31、第一导流构件;311、第一安装部分;312、导流部分;3121、低位区;313、第二安装部分;3131、卡爪;32、第二导流构件;321、导流槽;3211、槽底;3212、槽壁;
4、挡水组件;41、第一挡水构件;411、第二翻边;412、抵接端;42、第二挡水构件;421、折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虽然本实施例是以壁挂式空调器为例来进行阐述的,但是还可以适用于吊顶式空调、柜式空调等其他类型的空调器的室外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照图1、图2、图7和图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器的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器的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二,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器的室外机的电控箱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器的室外机的电控箱的第一侧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图7和图8所示并按照图1所示的方位,壁挂式空调器包括室外机,室外机包括壳体1,壳体1的右前方设置有电控箱2,该电控箱2的箱体设置为开放式结构,以便能够更好地将电控箱的箱体内的电气元件产生的热量散出。本实用新型的室外机通过在壳体的外表面采取防晒措施(如在壳体的外表面喷涂反射隔热漆)以便使室外机具有较好的防晒功能,在壳体内采取防水措施以便使室外机具有较好的防水功能。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措施主要是针对电控箱来设置的,具体而言,壳体1包括第一面板(顶盖11)、第二面板(前面板12)和第三面板(右侧板13),壳体出风的位置(出风口14)设置在第二面板(前面板12)上,电控箱2的箱体沿周向依次设置有第一侧21、第二侧22、第三侧23和第四侧24,第一侧21和第二侧22设置为开口。在组装好的状态下,第二侧22和第三侧23靠近出风口,第一侧21与第二侧22分别位于壳体的第三面板(右侧板13)的内侧和第二面板(前面板12)(可以认为是与壳体共用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以便能够阻挡液体从第一侧和第二侧到达电控箱的箱体内;电控箱2的箱体包括第一侧板25,第一侧板25围设在电控箱的第三侧23和第四侧24,这样即使有部分液体通过出风口进入壳体1内,也能够被第一侧板阻挡,从而能够有效阻挡液体到达电控箱的箱体内。由于电控箱的顶部(顶部与壳体共用顶盖)和底部(与壳体内相通)也设置为开口,这样的电控箱的密闭性较差,在雨雪天气的情形下,雨水很容易进入电控箱的箱体,导致电控箱的箱体内的电气元件受潮。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还包括导流组件3和设置于电控箱2的箱体和壳体1之间的挡水组件4,导流组件3用于将进入壳体内的雨水导流至外部空间,挡水组件4用于阻挡雨水到达电控箱的箱体内。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即使有雨水进入壳体内,也能通过导流组件将其导流至外部空间,在导流组件之外的区域通过挡水组件阻挡雨水进入电控箱的箱体内,有效避免了因液体进入电控箱的箱体内导致的电气元件受潮进而导致的短路甚至损坏等问题的发生,从而提高了空调器的防水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电控箱的箱体还可以是在第一侧、第二侧、第三侧和第四侧均设置有侧板,顶部和底部与壳体相通,还可以是在第二侧(靠近壳体出风的位置)、第三侧和第四侧均设置有侧板,第一侧与壳体共用侧板、顶部和底部与壳体相通,也可以是其他的开放式的设置形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电控箱的箱体的设置形式,以便适应更加具体的应用场合。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图3是图2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3中局部B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3中局部C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器的室外机的第一导流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6所示并按照图1所示的方位,导流组件3包括第一导流构件31,前面板12的上端向后延伸有第一翻边121,第一翻边121与顶盖11相抵接,第一导流构件31沿水平方向设置于在第一翻边121与顶盖11的抵接处的下方,以便汇集通过该抵接处进入壳体内部的雨水,从而避免了雨水从上方进入电控箱的箱体内。
虽然本实施例是以第一面板为顶盖、第二面板为前面板为例来进行阐述的,不过,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也可以均为顶盖,顶盖由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抵接而成,在抵接处的下方设置第一导流构件;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还可以是其中一个是顶盖,另一个是壳体的任意一个与第一面板(顶盖)相邻的面板,如侧板,可以在顶盖和侧板的交接处的下方设置第一导流构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设置形式,以便适应更加具体的应用场合。
可以理解的是,壳体内可以仅设置一个第一导流构件,也可以沿顶盖的周向设置多个第一导流构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第一导流构件的设置数量,以便适应更加具体的应用场合。
如图2、图3、图5、图7和图8所示,导流组件3还包括第二导流构件32,该第二导流构件32形成于第一侧板25在靠近出风口14的位置,在组装好的状态下,第二导流构件32沿竖直方向形成与该第一侧板25,这样,即使有部分雨水经由出风口进入壳体1内,部分被第一侧板25阻挡,另一部分也会汇集至第二导流构件32,导流至壳体的下部进而导流至外部空间。
进一步地,第一导流构件与第二导流构件相连通,第二导流构件将液体导流至外部空间,这样,汇集于第一导流构件的液体就会流向第二导流构件,然后导流至外部空间。
如图3、图4和图6所示并按照图4所示的方位,第一导流构件31包括第一安装部分311、导流部分312和第二安装部分313,其中,导流部分312的前端设有低位区3121,以便能够更好地将汇集在导流部分的雨水导流至第二导流构件32,进而导流至外部空间;导流部分312的右侧壁向外倾斜,这样设置的导流部分312能够容纳更多的雨水,并且导流部分312的左侧壁高于右侧壁,这样在无法及时将导流部分的雨水排出时,雨水能够沿右侧壁向外溢流,而不是流向电控箱的箱体内;第一安装部分311上设置有螺钉孔,第二安装部分313上设置有卡爪3131和螺钉孔,以便通过紧固件和卡爪将第一导流构件固定地设置在壳体内。
如图2、图3、图4、图5和图7所示,挡水组件4包括第一挡水构件41和第二挡水构件42,电控箱2的箱体的第一侧21和第二侧22为开口(如图7所示),即为非封闭区域,电控箱2的箱体的第三侧23和第四侧24设置有第一侧板25,即为封闭区域。其中,第一挡水构件41设置在第二侧22(靠近出风口)与前面板12之间,第二挡水构件42设置在第一侧板25的外侧并靠近出风口14的位置,以便能够阻挡雨水到达电控箱的箱体内。
显然,第一挡水构件也可以设置在整个非封闭区域(第一侧与前面板之间和第二侧与右侧板之间),第二挡水构件可以完全覆盖第一侧板的外侧,也可以仅覆盖一部分(如第一侧板位于第三侧的部分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第一挡水构件和第二挡水构件的设置位置,以便适应更加具体的应用场合。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并按照图4所示的方位,第一挡水构件41的上端在靠近第一导流构件31的位置向内形成有第二翻边411,第二翻边411的上方与第一导流构件31的第二安装部分313相抵接,以便将第一挡水构件固定地设置在第一导流构件的下方,这样,即使第一导流构件31中的雨水沿右侧壁向外溢出,也会沿第一挡水构件41流向壳体1的下部,而不会进入电控箱2的箱体内。
如图3、图5、图7和图8所示,第二导流构件32形成有导流槽321,导流槽321包括槽底3211和位于槽底两侧的槽壁3212。第一挡水构件41在靠近第二导流构件32的位置形成有T型抵接端412,该T型抵接端412的平面部分与导流槽的槽底3211相抵接,以便在第二侧22与前面板12之间形成密封性良好的围墙,从而能够更好地阻挡雨水进入电控箱的箱体内。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前面板12包括第一部分122和第二部分123,第二部分123在第一部分1222与第二部分123的抵接处形成有向外开口的槽状结构1231,这样,即使有部分雨水经由该抵接处进入壳体1,也会汇集到槽状结构1231内然后导流至外部环境,而不会流向第一挡水构件41进而进入电控箱2的箱体内。
继续参照图2、图3、图5、图7和图8所示,第二挡水构件42在靠近导流槽321的位置形成有折弯421,折弯421的一侧与导流槽321的右侧的槽壁3211抵接,另一侧与槽状结构1231的槽底相抵接,第二挡水构件42在远离导流槽的一侧通过紧固件与壳体1相连,这样就可以将第二挡水构件42固定的设置在第一侧板25的外侧,从而能够更好地阻挡雨水进入电控箱的箱体内。
显然,上述前面板的设置方式只是一种示例,前面板还可以设置成一个整体,折弯直接与前面板抵接,或者在整体设置的前面板的内侧设置有安装结构,折弯与安装结构相抵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前面板的设置方式,以便适应更加具体的应用场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挡水构件和第二挡水构件沿竖直方向的尺寸大于等于第一侧板沿竖直方向的尺寸,以便能够更好地阻挡雨水进入电控箱的箱体内。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交界处的下方设置第一导流构件、在第一侧板靠近壳体出风的位置形成第二导流构件,以便汇集进入壳体内的雨水;通过第一导流构件与第二导流构件相连通、第二导流构件将雨水导流至外部空间,从而能够将进入壳体内的雨水导流至外部空间,以免进入电控箱的箱体内。通过在开放式结构的非封闭区域且靠近出风口的位置设置第一挡水构件、在封闭区域且靠近出风口的位置设置第二挡水构件,从而能够更好地阻挡雨水到达电控箱的箱体内。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外机,所述室外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控箱,所述电控箱的箱体为开放式结构,
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导流组件,其用于将进入所述壳体内的液体导流至外部空间;
挡水组件,其设置于所述电控箱的箱体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挡水组件用于阻挡液体到达所述电控箱的箱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包括第一导流构件,
所述壳体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导流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在对应于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的交接处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包括第二导流构件,所述第一导流构件与所述第二导流构件相连通,所述第二导流构件能够将液体导流至外部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箱的箱体包括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在靠近所述壳体出风的位置形成有所述第二导流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构件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侧,所述第二导流构件沿竖直方向形成于所述第一侧板。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式结构沿周向包括非封闭区域,所述挡水组件包括第一挡水构件,所述第一挡水构件设置于所述非封闭区域且靠近所述壳体出风的位置,以便阻挡液体到达所述电控箱的箱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构件形成有导流槽,所述第一挡水构件抵接至所述导流槽的槽底。
8.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式结构沿周向包括封闭区域,所述挡水组件包括第二挡水构件,所述第二挡水构件设置于所述封闭区域且靠近所述壳体出风的位置,以便阻挡液体到达所述电控箱的箱体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构件形成有导流槽,所述第二挡水构件围挡所述导流槽的开口侧并抵接至所述导流槽的槽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水构件在靠近所述导流槽的位置形成有折弯,所述折弯的一侧抵接至所述导流槽的槽壁,所述折弯的另一侧抵接至所述壳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018398.6U CN210951590U (zh) | 2019-07-02 | 2019-07-02 | 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018398.6U CN210951590U (zh) | 2019-07-02 | 2019-07-02 | 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951590U true CN210951590U (zh) | 2020-07-07 |
Family
ID=71394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018398.6U Active CN210951590U (zh) | 2019-07-02 | 2019-07-02 | 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95159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74043A (zh) * | 2022-03-18 | 2022-06-28 | 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防水连接组件及室外机 |
CN115264651A (zh) * | 2022-07-07 | 2022-11-01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室外机的电器盒、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
2019
- 2019-07-02 CN CN201921018398.6U patent/CN21095159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74043A (zh) * | 2022-03-18 | 2022-06-28 | 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防水连接组件及室外机 |
CN114674043B (zh) * | 2022-03-18 | 2023-08-18 | 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防水连接组件及室外机 |
CN115264651A (zh) * | 2022-07-07 | 2022-11-01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室外机的电器盒、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763320U (zh) | 空调器 | |
CN210951590U (zh) | 空调器 | |
CN108844144B (zh) | 电气盒以及空调器 | |
CN211743759U (zh) | 一种新型配电柜 | |
CN113015358B (zh) | 外壳及具有所述外壳的户外设备 | |
CN112254225B (zh) | 电控盒、电器设备及空调器 | |
CN111315167B (zh) | 电控盒及室外制冷机构 | |
CN214757539U (zh) | 一种云台设备箱通风防水装置 | |
CN213989825U (zh) | 一种带有清洁结构的高效散热型电气控制柜 | |
CN214428435U (zh) |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户外用变压器外壳 | |
CN210397218U (zh) | 变频器散热风机防水装置及变频器 | |
CN211428710U (zh) | 一种具有防雨水功能的室外电源开关柜 | |
CN210838628U (zh) | 散热机构与电能质量治理装置 | |
CN209929688U (zh) | 一种便于疏导导线的配电箱 | |
CN216215197U (zh) | 一种防爆型动力配电箱 | |
CN216852950U (zh) | 一种电气控制柜和油烟净化器 | |
CN218919728U (zh) | 一种变频器电气控制柜 | |
CN215601671U (zh) | 电控盒及电器 | |
CN212085513U (zh) | 一种顶开盖式配电柜 | |
CN220221176U (zh) | 无人机机舱防水结构及无人机机舱 | |
JP2009017611A (ja) | 金属閉鎖形スイッチギヤ | |
CN222484066U (zh) | 一种配电箱 | |
CN220798846U (zh) | 一种户外风冷设备进风口防水结构 | |
CN220235319U (zh) | 一种用于室外型空调箱防雨的电控箱 | |
WO2018150715A1 (ja) | 電気設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