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47404U - 一种建筑预应力抗震横梁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预应力抗震横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47404U
CN210947404U CN201921295740.7U CN201921295740U CN210947404U CN 210947404 U CN210947404 U CN 210947404U CN 201921295740 U CN201921295740 U CN 201921295740U CN 210947404 U CN210947404 U CN 2109474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y
buffer
transmission
main
longitud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9574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志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Honglitai Seism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Honglitai Seism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Honglitai Seism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Honglitai Seism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9574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474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474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474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预应力抗震横梁。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市场上存在的部分横梁缺乏抗震能力。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预应力抗震横梁,包括两个主支撑板,主支撑板的一端通过转轴与辅支撑板的一端活动连接,主支撑板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主缓冲板的一端活动连接,且两个主缓冲板相对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辅支撑板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辅缓冲板的一端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主缓冲板或辅缓冲板受力后使主支撑板通过转轴带动辅支撑板发生形变并将收到的力传递至缓冲机构内,保证了在地震过程中横梁拥有足够的缓冲,且建筑物不会在地震过程中加剧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预应力抗震横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预应力抗震横梁。
背景技术
横梁为横向的梁,垂直于纵梁的梁,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是一种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起到建筑称重的功能,
市场上现存的部分横梁在使用过程中只能起到称重作用,在发生地震等情况时由于缺乏缓冲机构导致横梁极易折损,导致建筑物失去横梁称重损坏速度加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预应力抗震横梁,解决了市场上存在的部分横梁缺乏抗震能力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预应力抗震横梁,包括两个主支撑板,所述主支撑板的一端通过转轴与辅支撑板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主支撑板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主缓冲板的一端活动连接,且两个主缓冲板相对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辅支撑板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辅缓冲板的一端活动连接,且两个辅缓冲板相对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两个主支撑板与两个辅支撑板相对的一侧通过缓冲机构活动连接。
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六个纵向缓冲箱与四个横向缓冲箱,所述六个缓冲箱每三个为一组固定分布在两个主支撑板与两个辅支撑板相对的一侧,所述纵向缓冲箱内固定连接有纵向滑轨,且纵向滑轨内活动套接有纵向滑块,所述纵向滑块与缓冲箱内壁相对的一侧通过纵向弹簧固定连接,且纵向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纵向转接块,所述纵向转接块的一侧通过转轴与两个纵向传动臂的一端活动连接,且纵向传动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滑轨。
所述横向缓冲箱内固定连接有横向滑轨,且横向滑轨内活动套接有两个横向滑块,所述两个横向滑块相对的一侧通过横向弹簧固定连接,且两个横向滑块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横向转接块,所述横向转接块的一侧通过转轴与两个横向传动臂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横向传动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滑块,且位于中部的十二个传动滑块分别与十二个传动滑轨活动连接,且传动滑轨的内壁与传动滑块相对的一侧通过传动弹簧固定连接。
所述两个主缓冲板与两个辅缓冲板相对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辅动块,且辅动块的一侧通过转轴与辅动臂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辅动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动滑轨,且四个辅动滑轨分别与左右两侧的四个传动滑块活动连接,所述辅动滑轨的内壁与传动滑块相对的一侧通过辅动弹簧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主支撑板和辅支撑板的连接处通过弹簧固定连接,且主支撑板与主缓冲板的连接处和辅支撑板与辅缓冲板的连接处均通过弹簧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两个主缓冲板的连接处通过弹簧固定连接,且两个辅缓冲板的连接处通过弹簧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纵向传动臂、横向传动臂和辅动臂的长度均相等,且纵向传动臂、横向传动臂和辅动臂的宽度均相等。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主支撑板、辅支撑板、主缓冲板和辅缓冲板均为金属材质,且主支撑板、辅支撑板、主缓冲板和辅缓冲板呈矩形。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纵向传动臂的一侧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且横向传动臂的一侧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预应力抗震横梁,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主缓冲板或辅缓冲板受力后使主支撑板通过转轴带动辅支撑板发生形变并将收到的力传递至缓冲机构内,通过辅动块随主缓冲板和辅缓冲板的移动进行位置变动,此时辅动臂随辅动块的移动通过辅动滑轨使传左右两侧的动滑块带动横向传动臂进行同方向移动并对辅动弹簧施加压力,在横向传动臂移动过程中通过横向转接块通过横向滑块在横向滑轨内移动并对横向弹簧施加压力,且随着左右两侧传动滑块的移动使中部传动滑块在传动滑轨内移动使横向传动臂和纵向传动臂进行移动,纵向传动臂在移动过程中使纵向转接块通过纵向滑块在纵向滑轨内移动,此时横梁整体收到的力被缓冲机构全部分摊,此时与横梁接触的墙体产生间隙时弹簧使主支撑板、辅支撑板、主缓冲板和辅缓冲板进行一定程度的复位,且纵向弹簧、横向弹簧和辅动弹簧使缓冲机构进行复位,在复位过程中横梁再次与墙体固定,保证了在地震过程中横梁拥有足够的缓冲能力,不会轻易折损导致建筑物在地震过程中加剧损坏。
(2)、通过弹簧使两处主缓冲板进行固定连接使主缓冲板受力后可以不通过外力自行进行复位,变相的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传动滑轨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视图。
图中:1主支撑板、2辅支撑板、3主缓冲板、4辅缓冲板、5缓冲机构、501纵向缓冲箱、502横向缓冲箱、503纵向滑轨、504纵向滑块、505纵向弹簧、506纵向转接块、507纵向传动臂、508传动滑轨、509横向滑轨、510横向滑块、511横向弹簧、512横向转接块、513横向传动臂、514传动滑块、515传动弹簧、516辅动块、517辅动臂、518辅动滑轨、519辅动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预应力抗震横梁,包括两个主支撑板1,主支撑板1和辅支撑板2的连接处通过弹簧固定连接,且主支撑板1与主缓冲板3的连接处和辅支撑板2与辅缓冲板4的连接处均通过弹簧固定连接,这样设置不仅提高了设备的美观度,又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保证了主支撑板1和辅支撑板2产生形变时无需借助外力便可自行复位,主支撑板1的一端通过转轴与辅支撑板2的一端活动连接,主支撑板1、辅支撑板2、主缓冲板3和辅缓冲板4均为金属材质,且主支撑板1、辅支撑板2、主缓冲板3和辅缓冲板4呈矩形,这样设置不仅提高了设备的美观度,也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且金属材质保证了设备有足够的使用寿命,主支撑板1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主缓冲板3的一端活动连接,两个主缓冲板3的连接处通过弹簧固定连接,且两个辅缓冲板4的连接处通过弹簧固定连接,这样设置不仅提高了设备的美观度,且弹簧使两处主缓冲板3进行固定连接使主缓冲板3受力后可以不通过外力自行进行复位,变相的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且两个主缓冲板3相对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辅支撑板2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辅缓冲板4的一端活动连接,且两个辅缓冲板4相对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两个主支撑板1与两个辅支撑板2相对的一侧通过缓冲机构5活动连接。
缓冲机构5包括六个纵向缓冲箱501与四个横向缓冲箱502,六个缓冲箱501每三个为一组固定分布在两个主支撑板1与两个辅支撑板2相对的一侧,纵向缓冲箱501内固定连接有纵向滑轨503,且纵向滑轨503内活动套接有纵向滑块504,纵向滑块504与缓冲箱501内壁相对的一侧通过纵向弹簧505固定连接,且纵向滑块5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纵向转接块506,纵向转接块506的一侧通过转轴与两个纵向传动臂507的一端活动连接,纵向传动臂507、横向传动臂513和辅动臂517的长度均相等,且纵向传动臂507、横向传动臂513和辅动臂517的宽度均相等,这样设置不仅条了设备的美观度,又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保证了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因纵向传动臂507、横向传动臂513和辅动臂517的长度和宽度不等导致缓冲机构5受力无法均匀分摊,且纵向传动臂50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滑轨508,纵向传动臂507的一侧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且横向传动臂513的一侧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这样设置不仅提高了设备的美观度,又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保证了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横向传动臂513和纵向传动臂507的连接呈矩形,使受力能力提高的同时又使受力更加均匀。
横向缓冲箱502内固定连接有横向滑轨509,且横向滑轨509内活动套接有两个横向滑块510,两个横向滑块510相对的一侧通过横向弹簧511固定连接,且两个横向滑块510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横向转接块512,横向转接块512的一侧通过转轴与两个横向传动臂513的一端活动连接,横向传动臂5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滑块514,且位于中部的十二个传动滑块514分别与十二个传动滑轨508活动连接,且传动滑轨508的内壁与传动滑块514相对的一侧通过传动弹簧515固定连接。
两个主缓冲板3与两个辅缓冲板4相对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辅动块516,且辅动块516的一侧通过转轴与辅动臂517的一端活动连接,辅动臂5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动滑轨518,且四个辅动滑轨518分别与左右两侧的四个传动滑块514活动连接,辅动滑轨518的内壁与传动滑块514相对的一侧通过辅动弹簧519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当一种建筑预应力抗震横梁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主缓冲板3或辅缓冲板4受力后使主支撑板1通过转轴带动辅支撑板2发生形变并将收到的力传递至缓冲机构5内,通过辅动块516随主缓冲板3和辅缓冲板4的移动进行位置变动,此时辅动臂517随辅动块516的移动通过辅动滑轨518使传左右两侧的动滑块514带动横向传动臂513进行同方向移动并对辅动弹簧519施加压力,在横向传动臂513移动过程中通过横向转接块512通过横向滑块510在横向滑轨509内移动并对横向弹簧511施加压力,且随着左右两侧传动滑块514的移动使中部传动滑块514在传动滑轨508内移动使横向传动臂513和纵向传动臂507进行移动,纵向传动臂507在移动过程中使纵向转接块506通过纵向滑块504在纵向滑轨503内移动,此时横梁整体收到的力被缓冲机构5全部分摊,此时与横梁接触的墙体产生间隙时弹簧使主支撑板1、辅支撑板2、主缓冲板3和辅缓冲板4进行一定程度的复位,且纵向弹簧505、横向弹簧511和辅动弹簧519使缓冲机构5进行复位,在复位过程中横梁再次与墙体固定,保证了在地震过程中横梁拥有足够的缓冲能力,不会轻易折损导致建筑物在地震过程中加剧损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6)

1.一种建筑预应力抗震横梁,包括两个主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板(1)的一端通过转轴与辅支撑板(2)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主支撑板(1)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主缓冲板(3)的一端活动连接,且两个主缓冲板(3)相对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辅支撑板(2)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辅缓冲板(4)的一端活动连接,且两个辅缓冲板(4)相对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两个主支撑板(1)与两个辅支撑板(2)相对的一侧通过缓冲机构(5)活动连接;
所述缓冲机构(5)包括六个纵向缓冲箱(501)与四个横向缓冲箱(502),所述六个缓冲箱(501)每三个为一组固定分布在两个主支撑板(1)与两个辅支撑板(2)相对的一侧,所述纵向缓冲箱(501)内固定连接有纵向滑轨(503),且纵向滑轨(503)内活动套接有纵向滑块(504),所述纵向滑块(504)与缓冲箱(501)内壁相对的一侧通过纵向弹簧(505)固定连接,且纵向滑块(5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纵向转接块(506),所述纵向转接块(506)的一侧通过转轴与两个纵向传动臂(507)的一端活动连接,且纵向传动臂(50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滑轨(508);
所述横向缓冲箱(502)内固定连接有横向滑轨(509),且横向滑轨(509)内活动套接有两个横向滑块(510),所述两个横向滑块(510)相对的一侧通过横向弹簧(511)固定连接,且两个横向滑块(510)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横向转接块(512),所述横向转接块(512)的一侧通过转轴与两个横向传动臂(513)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横向传动臂(5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滑块(514),且位于中部的十二个传动滑块(514)分别与十二个传动滑轨(508)活动连接,且传动滑轨(508)的内壁与传动滑块(514)相对的一侧通过传动弹簧(515)固定连接;
所述两个主缓冲板(3)与两个辅缓冲板(4)相对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辅动块(516),且辅动块(516)的一侧通过转轴与辅动臂(517)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辅动臂(5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动滑轨(518),且四个辅动滑轨(518)分别与左右两侧的四个传动滑块(514)活动连接,所述辅动滑轨(518)的内壁与传动滑块(514)相对的一侧通过辅动弹簧(519)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预应力抗震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板(1)和辅支撑板(2)的连接处通过弹簧固定连接,且主支撑板(1)与主缓冲板(3)的连接处和辅支撑板(2)与辅缓冲板(4)的连接处均通过弹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预应力抗震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主缓冲板(3)的连接处通过弹簧固定连接,且两个辅缓冲板(4)的连接处通过弹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预应力抗震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传动臂(507)、横向传动臂(513)和辅动臂(517)的长度均相等,且纵向传动臂(507)、横向传动臂(513)和辅动臂(517)的宽度均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预应力抗震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板(1)、辅支撑板(2)、主缓冲板(3)和辅缓冲板(4)均为金属材质,且主支撑板(1)、辅支撑板(2)、主缓冲板(3)和辅缓冲板(4)呈矩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预应力抗震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传动臂(507)的一侧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且横向传动臂(513)的一侧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CN201921295740.7U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建筑预应力抗震横梁 Active CN2109474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95740.7U CN210947404U (zh)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建筑预应力抗震横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95740.7U CN210947404U (zh)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建筑预应力抗震横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47404U true CN210947404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88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95740.7U Active CN210947404U (zh)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建筑预应力抗震横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474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2839A (zh) * 2021-12-18 2022-03-25 湖北鸿盛华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建筑及其建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2839A (zh) * 2021-12-18 2022-03-25 湖北鸿盛华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建筑及其建造方法
CN114232839B (zh) * 2021-12-18 2023-04-18 湖北鸿盛华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建筑及其建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47404U (zh) 一种建筑预应力抗震横梁
CN111561057B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钢结构框架通用连接件
CN102642205A (zh) 一种四自由度双动平台并联机构
CN110238821B (zh) 一种含闭环单元高冗余驱动完全对称并联机构
CN107088870B (zh) 基于改进3puu平动机构的移/转独立控制的混联装置
CN110185136B (zh) 一种便于装配的建筑结构
CN102689305A (zh) 一种三移动一转动的四自由度双动平台并联机构
CN103009376B (zh) 一种空间三转动并联机构
CN105386372A (zh) 用于道岔主动梁与垛梁间的连接装置
CN110524518B (zh) 一种两移一转少支链冗余驱动完全对称并联机构
CN207551140U (zh) 一种出口转接链床
CN113386111A (zh) 一种含闭环单元的三平移冗余驱动并联机构
CN215144211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筋切割弯曲机
CN110893993A (zh) 一种包装箱垂直转向装置
CN113211416B (zh) 一种高刚度非对称三平移冗余驱动并联机构
CN212354902U (zh) 一种支撑货物平台的底部钢结构
CN115241957A (zh) 一种变电站用的储能装置
CN210884791U (zh) 物流轨道双摆杆连动式阻车器
CN208773497U (zh) 一种大型结构件工装平台
CN209850969U (zh) 一种大跨度龙门机器人横梁
CN220279031U (zh) 一种数控机床机械臂
CN211140756U (zh) 推板机
CN109366198A (zh) 一种具有高负荷的可抗弯折防形变线轨机
CN212616093U (zh) 一种具有边角防护结构的主机箱
CN219788340U (zh) 一种高承载长行程四轴桁架机械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