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33355U - 一种胃管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胃管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33355U
CN210933355U CN201921197219.XU CN201921197219U CN210933355U CN 210933355 U CN210933355 U CN 210933355U CN 201921197219 U CN201921197219 U CN 201921197219U CN 210933355 U CN210933355 U CN 2109333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fixed
backing plate
patient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9721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妍琳
万里
阳君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oples Hospital of Deyang City
Original Assignee
Peoples Hospital of Deyang 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oples Hospital of Deyang City filed Critical Peoples Hospital of Deyang City
Priority to CN20192119721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333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333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3335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属于护理器械领域。包括管固定组以及设置在管固定组两端的脑固定组;管固定组包括垫板、设置在垫板上的多组固定孔以及设置在固定孔内的压片,垫板上设有固定螺杆,固定螺杆穿过垫板并与压片转动连接;脑固定组包括设置在垫板一端的第一固定带、设置在垫板另一端的第二固定带,第一固定带与第二固定带之间设有魔术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能够适用于不同直径的胃管以及不同身材的病人,适用性高,同时提高了胃管固定的稳定性,并避免了胶带固定过程中对患者造成的皮肤破损以及皮肤过敏,减缓了患者的痛苦。

Description

一种胃管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胃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对胃肠减压及吞咽困难的患者而言,留置鼻胃管是常见的护理技术。鼻胃管由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用来抽取患者的胃液或往胃里注入液体提供患者必须的食物和营养,护理时应注意保证鼻胃管的有效固定及通畅,避免鼻胃管污染、脱出、误吸等情况发生。在临床工作中,通常采用医用胶布固定鼻胃管于鼻翼及脸颊,但因汗渍、油渍等原因以及对脸部的其它护理工作,容易导致胶布粘贴不牢、鼻胃管移位或脱落,增加了患者痛苦。此外,护士要反复调节鼻胃管位置并更换胶布,易导致皮肤破损;且胶布粘贴处不透气,容易导致患者皮肤过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包括管固定组以及设置在管固定组两端的脑固定组;管固定组包括垫板、设置在垫板上的多组固定孔以及设置在固定孔内的压片,垫板上设有固定螺杆,固定螺杆穿过垫板并与压片转动连接;脑固定组包括设置在垫板一端的第一固定带、设置在垫板另一端的第二固定带,第一固定带与第二固定带之间设有魔术贴。
本实用新型中医护人员将胃管穿过固定孔后,旋转固定螺杆使压片将胃管压紧在固定孔内壁与压片之间,使胃管与垫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然后医护人员将胃管插入患者鼻子中并使垫板处于患者的人中位置,将第一固定带与第二固定带分别缠绕到患者脑后,通过魔术贴将第一固定带与第二固定带固定,并使垫板被固定在患者人中位置,使胃管处于稳定的固定状态。
作为优选,魔术贴包括设置在第一固定带上的公贴以及设置在第二固定带上并与公贴配合的多组母贴。
本实用新型中医护人员通过将公贴与不同位置的母贴配合使用,进而调整第一固定带与第二固定带形成的固定套的固定长度,使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不同身材的患者,提高了使用范围以及适用性。
作为优选,垫板外侧的两端设有辅助固定带,辅助固定带包括多组平行设置在垫板上的凸块。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在垫板外侧的两端的辅助固定带辅助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对垫板进行固定。当垫板需要额外固定时,医护人员将3M胶带粘贴在凸块以及患者脸部上,对垫板增加额外的粘接力以提供进一步的固定功能,平行设置的凸块提高了3M胶带对垫板的粘力。
作为优选,垫板内侧的两端设有缓冲垫。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垫板内侧两端的缓冲垫,起到对患者的鼻子提供一个缓冲作用,避免垫板在固定过程以及使用过程中对患者造成不适。
作为优选,垫板上设有多组透气孔。
作为优选,透气孔在患者鼻孔位置的大小和/或密度大于其他位置的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垫板上的透气孔便于患者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进行正常的呼吸功能,并避免垫板与患者鼻子接触处出现大量冒汗等。
作为优选,压片的底侧设有弧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压片底侧并与胃管配合的弧面,增加了压片与胃管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压片对胃管的固定稳定性。
作为优选,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采用的材质均为松紧带。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材质为松紧带的固定带,便于医护人员在固定过程中对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进行拉扯,而不损伤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医护人员将胃管穿过固定孔后,旋转固定螺杆使压片将胃管压紧在固定孔内壁与压片之间,使胃管与垫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相较于胶带固定,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胃管固定的稳定性,并避免了胶带固定过程中对患者造成的皮肤破损以及皮肤过敏,减缓了患者的痛苦。同时医护人员将第一固定带与第二固定带分别缠绕到患者脑后,通过魔术贴将第一固定带与第二固定带固定,并使垫板被固定在患者人中位置,使胃管处于稳定的固定状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能够适用于不同直径的胃管以及不同身材的病人,适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管固定组;2-脑固定组;11-垫板;12-固定孔;13-压片;3-固定螺杆;21-第一固定带;22-第二固定带;4-魔术贴;41-公贴;42-母贴;5-辅助固定带;51-凸块;6-缓冲垫;7-透气孔;8-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参见图1到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用于固定患者鼻子处胃管的管固定组1以及用于将固定管固定组1固定在患者脑袋上的脑固定组2。管固定组1包括设置在患者鼻子处的垫板11、设置在垫板11上并用于放置胃管的两组固定孔12以及设置在固定孔12内并用于压紧固定胃管的压片13,垫板11上设有固定螺杆3,固定螺杆3穿过垫板11并与压片13转动连。垫板11内侧的两端设有缓冲垫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垫板11内侧两端的缓冲垫6,起到对患者的鼻子提供一个缓冲作用,避免垫板11在固定过程以及使用过程中对患者造成不适。
进一步参见图1和图2,压片13的底侧设有弧面8,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压片13底侧并与胃管配合的弧面8,增加了压片13与胃管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压片13对胃管的固定稳定性第一固定带21和第二固定带22采用的材质均为松紧带。采用材质为松紧带的固定带便于医护人员在固定过程中对第一固定带21和第二固定带22进行拉扯,而不损伤第一固定带21和第二固定带22。垫板11上设有多组透气孔7,透气孔7在患者鼻孔位置的大小和/或密度大于其他位置的透气孔7。通过设置在垫板11上的透气孔7便于患者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进行正常的呼吸功能,并避免垫板11与患者鼻子接触处出现大量冒汗等。
进一步参见图2和图3,脑固定组2包括设置在垫板11一端的第一固定带21、设置在垫板11另一端的第二固定带22,第一固定带21与第二固定带22之间设有魔术贴4。医护人员将胃管穿过固定孔12后,旋转固定螺杆3使压片13将胃管压紧在固定孔12内壁与压片13之间,使胃管与垫板11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然后医护人员将胃管插入患者鼻子中并使垫板11处于患者的人中位置,将第一固定带21与第二固定带22分别缠绕到患者脑后,通过魔术贴4将第一固定带21与第二固定带22固定,并使垫板11被固定在患者人中位置,使胃管处于稳定的固定状态。
进一步参见图2和图3,魔术贴4包括设置在第一固定带21上的公贴41以及设置在第二固定带22上并与公贴41配合的三组母贴42。本实用新型中医护人员通过将公贴41与不同位置的母贴42配合使用,进而调整第一固定带21与第二固定带22形成的固定套的固定长度,使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不同身材的患者,提高了使用范围以及适用性。垫板11外侧的两端设有辅助固定带5,辅助固定带5包括多组平行设置在垫板11上的凸块51。设置在垫板11外侧的两端的辅助固定带5辅助第一固定带21和第二固定带22对垫板11进行固定。当垫板11需要额外固定时,医护人员将3M胶带粘贴在凸块51以及患者脸部上,对垫板11增加额外的粘接力以提供进一步的固定功能,平行设置的凸块51提高了3M胶带对垫板11的粘力。
医护人员将胃管穿过固定孔12后,旋转固定螺杆3使压片13将胃管压紧在固定孔12内壁与压片13之间,使胃管与垫板11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相较于胶带固定,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胃管固定的稳定性,并避免了胶带固定过程中对患者造成的皮肤破损以及皮肤过敏,减缓了患者的痛苦。同时医护人员将第一固定带21与第二固定带22分别缠绕到患者脑后,通过魔术贴4将第一固定带21与第二固定带22固定,并使垫板11被固定在患者人中位置,使胃管处于稳定的固定状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能够适用于不同直径的胃管以及不同身材的病人,适用性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固定组(1)以及设置在管固定组(1)两端的脑固定组(2);
所述管固定组(1)包括垫板(11)、设置在垫板(11)上的多组固定孔(12)以及设置在固定孔(12)内的压片(13),所述垫板(11)上设有固定螺杆(3),所述固定螺杆(3)穿过垫板(11)并与压片(13)转动连接;
所述脑固定组(2)包括设置在垫板(11)一端的第一固定带(21)、设置在垫板(11)另一端的第二固定带(22),所述第一固定带(21)与第二固定带(22)之间设有魔术贴(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魔术贴(4)包括设置在第一固定带(21)上的公贴(41)以及设置在第二固定带(22)上并与公贴(41)配合的多组母贴(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11)外侧的两端设有辅助固定带(5),所述辅助固定带(5)包括多组平行设置在垫板(11)上的凸块(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11)内侧的两端设有缓冲垫(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11)上设有多组透气孔(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7)在患者鼻孔位置的大小和/或密度大于其他位置的透气孔(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片(13)的底侧设有弧面(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带(21)和第二固定带(22)采用的材质均为松紧带。
CN201921197219.XU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胃管固定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333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97219.XU CN210933355U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胃管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97219.XU CN210933355U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胃管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33355U true CN210933355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85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97219.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33355U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胃管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3335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04868A (zh) * 2020-09-10 2020-11-10 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 稳固型胃管固定装置
CN113440416A (zh) * 2021-05-25 2021-09-28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一种可调式防压疮的鼻氧管及胃管固定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04868A (zh) * 2020-09-10 2020-11-10 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 稳固型胃管固定装置
CN111904868B (zh) * 2020-09-10 2023-08-25 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 稳固型胃管固定装置
CN113440416A (zh) * 2021-05-25 2021-09-28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一种可调式防压疮的鼻氧管及胃管固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33355U (zh) 一种胃管固定装置
CN213191298U (zh) 一种防脱管胃管
CN210138320U (zh) 一种食管癌患者护理用鼻腔内管道固定装置
CN215460307U (zh) 一种头戴式鼻胃管外部固定装置
CN218501116U (zh) 一种经口鼻间歇留置胃管固定器
CN215082425U (zh) 一种新型鼻胃管、鼻空肠营养管
CN216603748U (zh) 一种胃管固定装置
CN217246081U (zh) 一种鼻胃管用氧气鼻罩
CN217612078U (zh) 一种胃管和鼻胃管固定头带
CN216908657U (zh) 胃管固定器
CN215022616U (zh) 一种导管无感固定装置
CN109224230B (zh) 口咽通气装置
CN215083748U (zh) 一种便于安装与拆卸的气管导管固定器
CN215536725U (zh) 一种鼻胃管固定贴
CN217391350U (zh) 一种气管插管固定套
CN215537529U (zh) 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术后的固定管
CN213823056U (zh) 一种婴幼儿氧气鼻罩
CN213374600U (zh) 一种胃管
CN218338793U (zh) 一种牙套式气管插管牙垫固定装置
CN210125080U (zh) 经口气管导管环绕式固定带
CN217391190U (zh) 一种留置胃管固定装置
CN211245029U (zh) 一次性三叉形气管插管固定器
CN219110516U (zh) 一种老年人麻醉面罩贴合器
CN213312779U (zh) 经鼻气管插管导管固定装置
CN209236902U (zh) 一种鼻胃肠管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