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32110U - 辅助颈部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辅助颈部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32110U
CN210932110U CN201921260162.3U CN201921260162U CN210932110U CN 210932110 U CN210932110 U CN 210932110U CN 201921260162 U CN201921260162 U CN 201921260162U CN 210932110 U CN210932110 U CN 2109321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ck
fixed
rod
sliding sleeve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6016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Longquanyi District Chengdu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Longquanyi District Chengd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Longquanyi District Chengdu filed Critical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Longquanyi District Chengdu
Priority to CN20192126016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321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321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3211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辅助颈部固定装置,包括贴合于人体双肩的弧形板,弧形板位于两肩部处上表面分别设有一根竖直的圆柱形立柱,立柱上均套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筒状的滑套,滑套中部沿其径向设有贯穿其内外壁的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内设有第一紧固螺栓,且滑套中部沿其径向还固定有水平的支撑杆,支撑杆相对连接滑套端的另外一端设有弧形板状的颈部固定箍,颈部固定箍的圆心位于相对远离支撑杆的一侧。通过对两根支撑杆设置不同的长度便可以使其和先天性颈椎变形的病人的颈部相匹配,另外针对颈椎正常的病人便可以将两根支撑杆设置为相同的长度,从而提高本固定装置的适用性。

Description

辅助颈部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颈部康复辅助器械,具体涉及辅助颈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临床上导致的颈椎骨折、头颈部手术后的病人头颈部都不能随意晃动,以防止脊髓损伤引起高位瘫痪,同时便于头颈部的快速恢复,因此,临床上使用颈部固定装置用于需要对颈部制动的病人,但是现有的颈部固定装置大多都采用硬质材料套设于颈部,而且由于病人的颈部处于恢复期,所以为降低颈部承受的力量,所以现有的颈部固定器也会对下巴进行一定的支撑。
基于上述特点可知,现有的颈部固定器大多采用套设的方式,并且对下巴也有一定程度的遮挡,这就造成了颈部固定装置调节不方便和病人进食不方便的问题,并且由于病人出汗或进食饮水不当等因素导致下巴、颈部潮湿,加重不舒适感,甚至皮肤破损。现在医院中很多类似的病人都是依靠照护人员喂饭实现进食、饮水等日常生活需要,在颈部固定装置与皮肤之间垫纱布、棉垫、毛巾等物品防止局部皮肤受压、潮湿等情况,而且不利于观察局部皮肤受压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颈部固定器调节不方便,同时针对先天性颈椎变形的病人不适用的问题,提供了辅助颈部固定装置,通过将两个颈部固定箍的相互配合,使其适用于先天性颈椎变形的病人,同时方便在安装后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辅助颈部固定装置,包括贴合于人体双肩的弧形板,弧形板位于两肩部处上表面分别设有一根竖直的圆柱形立柱,立柱上均套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筒状的滑套,滑套中部沿其径向设有贯穿其内外壁的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内设有第一紧固螺栓,且滑套中部沿其径向还固定有水平的支撑杆,支撑杆相对连接滑套端的另外一端设有弧形板状的颈部固定箍,颈部固定箍的圆心位于相对远离支撑杆的一侧。现有的颈部固定器大多是套设在病人的颈部,调节时,只能通过拉紧和松开的方式进行调节,这种调节方式针对颈部手术后的患者来说很不方便,特别针对一些先天性颈椎变形的病人来说,这类颈部固定器属于左右对称结构,对于他们的颈部的适应性是非常差的,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设置了本辅助颈部固定装置,通过设置贴合于人体双肩的弧形板,同时在弧形板上通过立柱固定两个互为镜像对称的弧形的颈部固定箍,由于两个颈部固定箍分别固定在不同的支撑杆上,通过对两根支撑杆设置不同的长度便可以使其和先天性颈椎变形的病人的颈部相匹配,另外针对颈椎正常的病人便可以将两根支撑杆设置为相同的长度,从而提高本固定装置的适用性,而且有由于本固定装置中是通过两个颈部固定箍相互配合来实现对颈部固定的,当需要对其固定位置进行调整时,只需松开需要调整的一边的第一紧固螺栓,便可以只针对一边进行调整,从而提供了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灵活性,另外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为了提高人体使用的舒适度,还可以在颈部固定箍的凹面包裹一层弹性减震材料,例如硅胶、泡沫等。
进一步的,支撑杆包括沿滑套径向水平固定、形状呈圆管状的固定管,还包括与固定管同轴设置且能够沿固定管内表面滑动的伸缩杆,颈部固定箍固定于伸缩杆相对远离固定管的一端,固定管相对远离滑套的一端沿其径向设有贯穿其内外壁的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内设有第二紧固螺栓。考虑到不同的病人身形尺寸一同,所以颈部的直径也不同,所以为了使本装置能够多次重复利用,就必须要使颈部固定箍的抱箍直径可以灵活调整,所以发明人将支撑杆设置为可以伸缩的结构,通过伸缩杆在固定管内表面进行滑动,当将伸缩杆调整到合适的长度后,通过锁紧第二紧固螺栓对伸缩杆进行定位,从而保证了支撑杆在支撑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辅助颈部固定装置,还包括圆弧形的加强杆,加强杆两端分别固定于两根立柱的上端,且加强杆的弯曲方向竖直朝下。由于立柱的上端是自由的,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受力时就很容易造成立柱变形,针对这一问题发明人又设置了加强杆,并且考虑到不能和人体头部的区域重合,所以将其设置为圆弧形,有利于减小本固定装置的整体尺寸同时增强其使用过程中的抗变形能力。
进一步的,颈部固定箍的凸面一端设有带有魔术贴子面的护颈带,其另一端设有魔术贴母面。为保证颈部固定箍配合的稳定性,同时也为了给病人颈部提供更加全面的固定,所以发明人在颈部固定箍的凸面设置了护颈带和魔术贴,在使用过程中当颈部固定箍定位准确后,使用魔术贴和护颈带将两个固定箍连接起来,进一步保证了颈部固定箍的使用稳定性。
进一步的,辅助颈部固定装置,还包括下巴举托组件,下巴举托组件包括护胸板、举托杆和下巴举托套,弧形板的两肩部处分别设有一个可拆卸柔性连接件,护胸板上设有与其对应的可拆卸柔性连接件,举托杆竖直固定于护胸板上,下巴举托套固定于其上端,且下巴举托套上还设有环形的弹性张拉带。由于颈部手术过后的病人,其颈部若承受的力量太大便很容易对颈部造成二次伤害,针对这一问题,发明人又设置了下巴举托组件,通过使用举托杆对下巴举托套进行支撑,使用时下巴举托套托着下巴,本颈部固定装置中的下巴举托套对下巴进行举托时贴合于下巴的下轮廓,同时为了提高下巴举托套固定的稳定性,发明人又在下巴举托套上设置了环形的弹性张拉带,使用时弹性张拉带套设于病人的头部,另外又因为在举托过程中力量主要由举托杆承受,而举托杆又固定在护胸板上,所以护胸板的稳定性和承受力自然而然就成了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所以发明人在弧形板的两肩部处分别设置了一个可拆卸柔性连接件,护胸板上设有与其对应的可拆卸柔性连接件,通过可拆卸柔性连接件对护胸板和弧形板进行连接,此处的可拆卸柔性连接件可以是带有卡扣的绳索或者其他能够实心与其功能相同的装置,所以当举托杆受到竖直向下的力时,护胸板便会拉扯弧形板,又由于弧形板贴合于病人的两肩,从而保证了护胸板的稳定性,进一步也就是保证了下巴举托组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举托杆呈开口向下的U型杆,且两竖直杆体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个固定孔,护胸板上沿水平方向间隔固定有两个竖直设置的紧固套,两个紧固套分别套设于举托杆的两个竖直杆体上,且紧固套上开设有贯穿其内外表面的第三螺纹孔,第三螺纹孔内设有第三紧固螺栓,在对举托杆进行定位时,第三紧固螺栓穿过第三螺纹孔且伸入固定孔内。由于对不同的人来说举托杆的长度应该不一样,所以发明人在举托杆上设置了若干个固定孔,同时在护胸板上设置了紧固套,在紧固套上设置第三紧固螺栓,通过使用第三紧固螺栓对举托杆进行固定,所以当举托杆的有效长度不够时,便可以将举托杆沿紧固套向上滑动,增大有效支撑长度,再通过第三紧固螺栓进行紧固,当举托杆的有效长度过剩时,便可以将举托杆沿紧固套向下滑动,再通过第三紧固螺栓进行紧固,通过固定孔和第三紧固螺栓的配合,保证了举托杆在举托过程中不会产生滑动,同时为了提高举托杆的使用稳定性和抗变形能力,发明人将举托杆设置为开口向下的U型杆,其顶部和下巴举托套相固定,这样每个竖直杆体上承受的力就只有原本力量的二分之一,而且通过将其设置为U型杆还能提升举托杆的抗扭转变形能力。
进一步的,护胸板下端两边分别固定一根加固带,且两根加固带自由的一端设有相互配合的卡扣。为使得护胸板和病人身体更加贴合,保证使用时紧密度,发明人又在护胸板的下端两边分别设置了加固带,同时通过卡扣使两根加固带形成环形,绑在病人的腰部,同时也方便拆卸。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贴合于人体双肩的弧形板,同时在弧形板上通过立柱固定两个互为镜像对称的弧形的颈部固定箍,由于两个颈部固定箍分别固定在不同的支撑杆上,通过对两根支撑杆设置不同的长度便可以使其和先天性颈椎变形的病人的颈部相匹配,另外针对颈椎正常的病人便可以将两根支撑杆设置为相同的长度,从而提高本固定装置的适用性。
2、通过伸缩杆在固定管内表面进行滑动,当将伸缩杆调整到合适的长度后,通过锁紧第二紧固螺栓对伸缩杆进行定位,从而保证了支撑杆在支撑过程中的稳定性。
3、通过可拆卸柔性连接件对护胸板和弧形板进行连接,所以当举托杆受到竖直向下的力时,护胸板便会拉扯弧形板,又由于弧形板贴合于病人的两肩,保证了护胸板不会掉落,从而保证了护胸板的稳定性,进一步也就是保证了下巴举托组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下巴举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弧形板、2-立柱、3-滑套、4-第一紧固螺栓、5-颈部固定箍、6-固定管、7-伸缩杆、8-第二紧固螺栓、9-加强杆、10-护颈带、11-魔术贴母面、12-护胸板、13-举托杆、14-下巴举托套、15-可拆卸柔性连接件、16-弹性张拉带、17-固定孔、18-紧固套、19-第三紧固螺栓、20-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辅助颈部固定装置,包括贴合于人体双肩的弧形板1,本实施例中弧形板1为一体成型结构,绕过人体的颈部后方,贴合于人体的双肩,弧形板1位于两肩部处上表面分别设有一根竖直的圆柱形立柱2,立柱2上均套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筒状的滑套3,滑套3中部沿其径向设有贯穿其内外壁的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内设有第一紧固螺栓4,且滑套3中部沿其径向还固定有水平的支撑杆,支撑杆相对连接滑套3端的另外一端设有弧形板状的颈部固定箍5,颈部固定箍5的圆心位于相对远离支撑杆的一侧。
考虑到不同的病人身形尺寸一同,所以颈部的直径也不同,所以为了使本装置能够多次重复利用,就必须要使颈部固定箍5的抱箍直径可以灵活调整,所以本实施例中支撑杆为伸缩杆77,其具体结构如下:支撑杆包括沿滑套3径向水平固定、形状呈圆管状的固定管6,还包括与固定管6同轴设置且能够沿固定管6内表面滑动的伸缩杆77,颈部固定箍5固定于伸缩杆77相对远离固定管6的一端,固定管6相对远离滑套3的一端沿其径向设有贯穿其内外壁的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内设有第二紧固螺栓8。通过伸缩杆77在固定管6内表面进行滑动,当将伸缩杆77调整到合适的长度后,通过锁紧第二紧固螺栓8对伸缩杆77进行定位,从而保证了支撑杆在支撑过程中的稳定性。另外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人体使用的舒适度,还可以在颈部固定箍5的凹面包裹一层弹性减震材料,例如硅胶、泡沫等。
由于立柱2的上端是自由的,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受力时就很容易造成立柱2变形,针对这一问题发明人又设置了加强杆9,并且考虑到不能和人体头部的区域重合,针对这一问题,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圆弧形的加强杆9,加强杆9两端分别固定于两根立柱2的上端,且加强杆9的弯曲方向竖直朝下。
为保证颈部固定箍5配合的稳定性,同时也为了给病人颈部提供更加全面的固定,本实施例中,颈部固定箍5的凸面一端设有带有魔术贴子面的护颈带10,其另一端设有魔术贴母面11。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还包括下巴举托组件,下巴举托组件包括护胸板12、举托杆13和下巴举托套14,弧形板1的两肩部处分别设有一个可拆卸柔性连接件15,护胸板12上设有与其对应的可拆卸柔性连接件15,举托杆13竖直固定于护胸板12上,下巴举托套14固定于其上端,且下巴举托套14上还设有环形的弹性张拉带16。本实施例中的可拆卸柔性连接件15可以是带有卡扣20的绳索或者其他能够实心与其功能相同的装置,此类结构对本领域的技术人一样来说属于公知常识,这里不过多赘述。
且本实施例中,举托杆13呈开口向下的U型杆,且两竖直杆体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个固定孔17,护胸板12上沿水平方向间隔固定有两个竖直设置的紧固套18,两个紧固套18分别套设于举托杆13的两个竖直杆体上,且紧固套18上开设有贯穿其内外表面的第三螺纹孔,第三螺纹孔内设有第三紧固螺栓19,在对举托杆13进行定位时,第三紧固螺栓19穿过第三螺纹孔且伸入固定孔17内。护胸板12下端两边分别固定一根加固带,且两根加固带自由的一端设有相互配合的卡扣20。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辅助颈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贴合于人体双肩的弧形板(1),所述弧形板(1)位于两肩部处上表面分别设有一根竖直的圆柱形立柱(2),所述立柱(2)上均套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筒状的滑套(3),所述滑套(3)中部沿其径向设有贯穿其内外壁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设有第一紧固螺栓(4),且滑套(3)中部沿其径向还固定有水平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相对连接滑套(3)端的另外一端设有弧形板状的颈部固定箍(5),所述颈部固定箍(5)的圆心位于相对远离支撑杆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颈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沿滑套(3)径向水平固定、形状呈圆管状的固定管(6),还包括与固定管(6)同轴设置且能够沿固定管(6)内表面滑动的伸缩杆(7),所述颈部固定箍(5)固定于伸缩杆(7)相对远离固定管(6)的一端,所述固定管(6)相对远离滑套(3)的一端沿其径向设有贯穿其内外壁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设有第二紧固螺栓(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颈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圆弧形的加强杆(9),所述加强杆(9)两端分别固定于两根立柱(2)的上端,且加强杆(9)的弯曲方向竖直朝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颈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固定箍(5)的凸面一端设有带有魔术贴子面的护颈带(10),其另一端设有魔术贴母面(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颈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巴举托组件,所述下巴举托组件包括护胸板(12)、举托杆(13)和下巴举托套(14),所述弧形板(1)的两肩部处分别设有一个可拆卸柔性连接件(15),所述护胸板(12)上设有与其对应的可拆卸柔性连接件(15),所述举托杆(13)竖直固定于护胸板(12)上,所述下巴举托套(14)固定于其上端,且下巴举托套(14)上还设有环形的弹性张拉带(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辅助颈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举托杆(13)呈开口向下的U型杆,且两竖直杆体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个固定孔(17),所述护胸板(12)上沿水平方向间隔固定有两个竖直设置的紧固套(18),两个所述的紧固套(18)分别套设于举托杆(13)的两个竖直杆体上,且所述紧固套(18)上开设有贯穿其内外表面的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内设有第三紧固螺栓(19),在对举托杆(13)进行定位时,第三紧固螺栓(19)穿过第三螺纹孔且伸入固定孔(17)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辅助颈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胸板(12)下端两边分别固定一根加固带,且两根加固带自由的一端设有相互配合的卡扣(20)。
CN201921260162.3U 2019-08-05 2019-08-05 辅助颈部固定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321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60162.3U CN210932110U (zh) 2019-08-05 2019-08-05 辅助颈部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60162.3U CN210932110U (zh) 2019-08-05 2019-08-05 辅助颈部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32110U true CN210932110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85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60162.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32110U (zh) 2019-08-05 2019-08-05 辅助颈部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321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213282A1 (en) Arm sling for post trauma patients
CN210932110U (zh) 辅助颈部固定装置
KR101541481B1 (ko) 허리보호용 복대
CN214632536U (zh) 桡骨远端骨折复位牵引器
CN214596128U (zh) 一种保护患者的下肢牵引带
CN209048393U (zh) 一种前臂吊带
CN209316182U (zh) 一种急救用便携式下肢骨折固定牵引装置
CN210542818U (zh) 一种多功能固定带
CN210542185U (zh) 一种减轻人体骨突部位受压的悬吊装置
CN215608483U (zh) 一种新型急诊科用便于安拆的供氧装置
CN212817074U (zh) 一种脊柱辅助治疗装置
CN209596096U (zh) 悬挂式下肢换药托架
CN215651850U (zh) 一种基于骨科治疗用关节固定装置
CN218943634U (zh) 一种用于腰椎滑脱的恢复装置
CN108210094A (zh) 一种儿科医用腕带
CN210541977U (zh) 一种改良颈椎硬性牵引器
CN215651856U (zh) 一种肋骨固定板
CN212699254U (zh) 一种可调式下肢牵引带
US2009003681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ssisting sternal rehabilitation
CN213552680U (zh) 一种骨科护理用肩部固定装置
CN215349870U (zh) 一种心理医学科治疗抑郁症方便绑扎的护理绷带
CN213821953U (zh) 一种网球肘固定器调节安装装置
CN209734868U (zh) 一种骨科护理用康复锻炼装置
CN211535046U (zh) 一种锁骨骨折背夹式肩外展固定器
CN212522876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韧带训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8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