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31147U - 收纳座及具有其的吸尘器收纳系统 - Google Patents

收纳座及具有其的吸尘器收纳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31147U
CN210931147U CN201921071496.6U CN201921071496U CN210931147U CN 210931147 U CN210931147 U CN 210931147U CN 201921071496 U CN201921071496 U CN 201921071496U CN 210931147 U CN210931147 U CN 2109311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lf opening
bottom plate
supporting rod
dust collector
clamp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7149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国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Jiangsu Midea Cleaning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Jiangsu Midea Cleaning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Jiangsu Midea Cleaning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7149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311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311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311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Suction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收纳座及具有其的吸尘器收纳系统,该收纳座用于吸尘器组件的收纳,包括底板、卡持件和支撑杆,底板用于收容吸尘器组件的地刷;卡持件上设有第一半开口,第一半开口用于卡持吸尘器组件的进风管;支撑杆的一端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于底板,支撑杆的另一端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于卡持件,支撑杆的高度大于底板长度或宽度的两倍。吸尘器组件被收纳时,进风管设置在第一半开口内,地刷抵靠在底板上,支撑杆的高度大于底板长度或宽度的两倍,能够满足吸尘器组件收纳时的高度要求,吸尘器组件在收纳过程中无需拆解,底板对地刷的收容,避免了残尘掉落导致二次污染环境的情况,从而有效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收纳座及具有其的吸尘器收纳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收纳座。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吸尘器收纳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随着清洁电器的发展,在家庭清洁方面,充电推杆吸尘器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喜爱,充电推杆机器一般外形为细长型,整机重量偏高,容易倾倒摔碎,所以充电推杆吸尘器的收纳越来越重要。
现有技术中,充电推杆吸尘器的收纳大多采用壁挂结构,该壁挂结构包括固定架和挂件,其中,固定架需要在墙壁上开孔进行固定,挂件与充电推杆吸尘器连接,在进行充电推杆吸尘器收纳时,先将机器拆解,通过挂件与固定架的配合,实现充电推杆吸尘器的收纳。
但是,上述壁挂结构存在如多弊端,从而导致用户的使用体验差,如固定架在安装时,需要在墙壁上开孔,造成墙壁被破坏;收纳时需要拆解机器,收纳过程繁琐;充电推杆吸尘器使用完毕进行收纳时,其地刷内残留的灰尘容易掉落,从而造成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用户使用体验差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收纳座,用于吸尘器组件的收纳,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用于收容所述吸尘器组件的地刷;
卡持件,所述卡持件上设有第一半开口;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卡持件,所述支撑杆的高度为所述底板长度或宽度的两倍以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收纳座,在用于吸尘器组件的收纳时,将吸尘器组件的进风管设置在第一半开口内,并且将吸尘器组件的地刷抵靠在底板上,由于支撑杆的高度大于底板长度或宽度的两倍,卡持件与底板之间的距离能够满足吸尘器组件收纳时的高度要求,吸尘器组件在收纳过程中无需拆解,利用底板实现对地刷的收容,避免了因地刷内残留的灰尘掉落而二次污染环境的情况,从而有效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收纳座,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的高度大于或等于50厘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杆连接的侧面为斜面,且所述斜面越靠近所述支撑杆越远离水平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持件远离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在所述底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底板与支撑杆连接的连接点和所述底板的中心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持件还设有第二半开口,所述第二半开口与所述第一半开口连通且位于所述第一半开口的下方,所述第二半开口的最大截面小于第一半开口的最大截面;
并且/或者所述卡持件还设有围绕所述第二半开口的弧形边缘,所述弧形边缘的竖直延伸高度大于第一半开口的竖直延伸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持件还设有第三半开口,所述第三半开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半开口和所述第二半开口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开口的截面面积沿所述吸尘器组件的收纳方向逐渐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吸尘器收纳系统,包括:
吸尘器组件,所述吸尘器组件包括地刷、吸尘管以及具有进风管的吸尘器机体,所述地刷通过吸尘管与所述进风管连通;
收纳座,所述收纳座包括底板、支撑杆和卡持件,所述卡持件通过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底板用于收容所述地刷,所述卡持件至少收容部分所述进风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收纳系统,在用于吸尘器组件的收纳时,将吸尘器组件的进风管设置在第一半开口内,并且将吸尘器组件的地刷抵靠在底板上,由于支撑杆的高度大于底板长度或宽度的两倍,卡持件与底板之间的距离能够满足吸尘器组件收纳时的高度要求,吸尘器组件在收纳过程中无需拆解,利用底板实现对地刷的收容,避免了因地刷内残留的灰尘掉落而二次污染环境的情况,从而有效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收纳系统,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管与所述卡持件的斜面配合,所述吸尘管倾斜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持件上设有第一半开口,所述第一半开口用于卡持所述进风管;
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卡持件,所述支撑杆的高度为所述底板长度或宽度的两倍以上;
所述支撑杆的高度大于或等于厘米;
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杆连接的侧面为斜面,且所述斜面越靠近所述支撑杆越远离水平面;
所述卡持件远离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在所述底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底板与支撑杆连接的连接点和所述底板的中心之间;
所述卡持件还设有第二半开口,所述第二半开口与所述第一半开口连通且位于所述第一半开口的下方,所述第二半开口的最大截面小于第一半开口的最大截面,所述第二半开口用于卡持所述吸尘管;
并且/或者所述卡持件还设有围绕所述第二半开口的弧形边缘,所述弧形边缘的竖直延伸高度大于第一半开口的竖直延伸高度;
所述卡持件还设有第三半开口,所述第三半开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半开口和所述第二半开口间隔设置,所述第三半开口用于卡持所述吸尘器组件的充电线;
所述第一半开口的截面面积沿所述吸尘器组件的收纳方向逐渐减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收纳座与吸尘器组件分离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黑色箭头为收纳方向);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收纳座与吸尘器组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或图2中所示收纳座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所示收纳座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或图2中所示收纳座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收纳座中B-B处的剖视图。
100为吸尘器组件;
10为地刷,11为吸尘管,12为进风管,13为吸尘器机体;
200为收纳座;
21为底板,211为收纳结构,22为支撑杆,23为卡持件,231为第一半开口,2311为容纳槽,232为第三半开口,233为第二半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收纳座200,用于吸尘器组件100的收纳,包括:底板21、卡持件23和支撑杆22,底板21用于收容吸尘器组件100的地刷10;卡持件23上设有第一半开口231,第一半开口231用于卡持吸尘器组件100的进风管12;支撑杆22的一端连接于底板21,支撑杆22的另一端连接于卡持件23,支撑杆22的高度为底板21长度或宽度的两倍以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收纳座200,请参考图1和图2,在用于吸尘器组件100的收纳时,将吸尘器组件100的进风管12设置在第一半开口231内,并且将吸尘器组件100的地刷10抵靠在底板21上,由于支撑杆22的高度大于底板21长度或宽度的两倍,卡持件23与底板21之间的距离能够满足吸尘器组件100收纳时的高度要求,吸尘器组件100在收纳过程中无需拆解,利用底板21实现对地刷10的收容,避免了因地刷10内残留的灰尘掉落而二次污染环境的情况,从而有效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理解的是,请参考图3和图4,吸尘器组件100包括吸尘管11和具有进风管12的吸尘器机体13,第一半开口231形成于卡持件23上,即卡持件23上沿收纳方向开设有通孔,通孔的部分侧壁与外部贯通以形成第一半开口231,第一半开口231的开口宽度大于吸尘管11的直径,第一半开口231的开口宽度小于进风管12的直径。在进行吸尘器组价的收纳时,先将吸尘管11经第一半开口231的开口位置进入到第一半开口231的内部(此时地刷10与底板21间隔设置),移动吸尘器组件100,吸尘管11在第一半开口231内移动,直至地刷10抵靠在底板21上,此时,进风管12进入到第一半开口231的内部,由于第一半开口231的开口宽度小于进风管12的直径,进风管12的径向受限于第一半开口231的内部,从而实现对吸尘器组件100的收纳。
需要指出的是,请参考图3和图4,沿通孔内壁的周向设置有容纳槽2311,该容纳槽2311与通孔远离底板21的孔口贯通,使得通孔远离底板21的孔口的截面面积大于通孔朝向底板21的孔口的截面面积,容纳槽2311的形状和尺寸与进风管12的外部形状和尺寸相适配。当吸尘器组件100被收纳时,第一半开口231对进风管12进行径向限位,容纳槽2311与进风管12在收纳方向上进行限位,从而实现对吸尘器组件100进行收纳限位,使得收纳的强度及稳定性得到保证,进而避免吸尘器组件100掉落损坏的情况发生。
另外,请参考图5和图6,支撑杆22与底板2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插接,具体地,在底板21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在第一安装孔的孔壁上设置有定位槽,支撑杆22与底板21的连接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弹性卡,通过将支撑杆22的一端插入第一安装孔,使得弹性卡卡入定位槽内,从而实现支撑杆22与底板21的连接及固定,当需要将支撑杆22与底板21分离时,按压弹性卡,使其与定位槽分离,再将支撑杆22从第一安装孔内拔出即可。支撑杆22与卡持件23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插接,具体地,在卡持件23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在第一安装孔的孔壁上设置有凸起结构,支撑杆22与卡持件23的连接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凸起结构相配合的适配结构,当支撑杆22与卡持件23连接时,将支撑杆22的另一端插入第二安装孔,直至适配结构抵靠在凸起结构上,第二安装孔的尺寸略大于支撑杆22的尺寸,两者之间通过卡接固定。
再者,请参考图1、图3和图5,在底板21与支撑杆22连接的侧面上还设置有多个收纳结构211,该收纳结构211为收纳槽或收纳柱等,在进行吸尘器组件100的收纳时,该收纳座200能够对吸尘器组件100的其它附件进行一并收纳,如扁刷、延长管等。
进一步理解的是,支撑杆22的高度大于或等于50厘米。由于地刷10组件与进风管12之间的距离一般为50厘米,通过将支撑杆22的高度设为大于或等于50厘米,从而实现吸尘器收纳时不进行拆解,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便捷性,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由于支撑杆22的高度大于或等于50厘米,卡持件23位于支撑杆22的顶端,用户取放吸尘器组件100时无需弯腰,提高了用户使用的舒适性,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指出的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支撑杆22的高度也可以小于50厘米,在此本申请不再进行赘述。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图3和图6,底板21与支撑杆22连接的侧面为斜面,且斜面越靠近支撑杆22越远离水平面。具体地,底板21与地面接触的侧面为平面,底板21连接支撑杆22的侧面为斜面,支撑杆22与底板21的连接位置位于斜面的最高点,通过底板21的结构能够提高底板21对支撑杆22支撑的稳定性,当位于支撑杆22顶端的卡持件23对吸尘器组件100进行卡持收纳时,能够提高收纳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收纳座200倾倒造成吸尘器组件100跌落损坏的情况。
需要指出的是,斜面上设置有防滑纹路,在进行吸尘器组件100的收纳时,地刷10与防滑纹路接触,能够有效防止地刷10组件滑动,从而提高了收纳的稳定性,避免吸尘器组件100的掉落。另外,斜面为内凹结构,当吸尘器组件100被收纳时,地刷10处于内凹结构中,内凹结构一方面能够对地刷10进行限位,避免出现位置导致吸尘器组件100掉落的情况,另一方面地刷10中的残灰被内凹结构收集,进一步避免了残灰二次污染环境。
另外,请参考图1、图3和图6,本申请中,支撑杆22与底板21的连接位置靠近底板21的边缘,通过将支撑杆22连接与底板21的连接位置设置与底板21的边缘能够有效增大底板21的收容面积,从而能够有效实现对地刷10的收容,避免了地刷10内的残灰导致二次污染环境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6,卡持件23远离支撑杆22的一端在底板21上的投影位于底板21与支撑杆22连接的连接点和底板21的中心之间。卡持件23和底板21分别设置于支撑杆22的两端,底板21卡持件23均偏置在支撑杆22的同侧,具体地,支撑杆22与底板21的连接点靠近底板21的边缘,支撑杆22与卡持件23的连接点靠近卡持件23的边缘,此时,底板21远离支撑杆22的一端和卡持件23远离支撑杆22的一端均处于支撑杆22的同侧,并且卡持件23在底板21的垂直投影位于底板21的中心和底板21与支撑杆22连接的连接点之间。
通过卡持件23对进风管12的卡持以及底板21对于地刷10的收容,实现对吸尘器组件100的收纳,收纳后的吸尘器组件100呈竖直状态放置,吸尘器机体13的重心在底板21上的投影靠近底板21的中心设置,从而使得收纳后的吸尘器组件100的稳定性更高,避免出现吸尘器组件100倾倒损坏的情况。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至图6,卡持件还设有第二半开口233,第二半开口233与第一半开口231连通且位于第一半开口231的下方,第二半开口233的最大截面小于第一半开口231的最大截面。具体地,第二半开口233形成于第一半开口231的下方,第一半开口231与第二半开口233连通,并且第一半开口231的开口位置与第二半开口233的位置一致。在进行吸尘器组件100的收纳时,先将吸尘管11分别经过第一半开口231的开口位置和第二半开口233的开口位置,从而进入到第一半开口231的内部和第二半开口233的内部,向靠近底板21的方向移动吸尘器组件100,此时吸尘管11相对第一半开口231和第二半开口233移动,直至地刷10抵靠在底板21上,进风管12被第一半开口231收容,吸尘管11被第二半开口233收容。
由于进风管12的直径大于吸尘管11的直径,通过第二半开口233的最大截面小于第一半开口231的最大截面,能够实现第一半开口231对进风管12的有效卡持,第二半开口233对吸尘管11的有效卡持,从而实现了对吸尘器组件100的收纳。
具体地,请参考图4,卡持件23还设有围绕第二半开口233的弧形边缘,弧形边缘的竖直延伸高度大于第一半开口231的竖直延伸高度。在进行吸尘器组件100的收纳时,第一半开口231用于对进风管12的卡持,第二半开口233用于对吸尘管11的卡持,通过第二半开口233的弧形边缘的垂直延伸高度大于第一半开口231的垂直延伸高度,能够增大第二半开口233与吸尘管11的卡持面积,从而提高了卡持的强度,进而提高了卡持的稳定性,避免了吸尘器组件100掉落导致损坏的情况发生。
具体理解的是,请参考图1至图5,卡持件还设有第三半开口232,第三半开口232分别与第一半开口231和第二半开口233间隔设置。在进行吸尘器组件100的收纳时,利用第三半开口232对充电线进行卡持,具体地,先将充电线经第三半开口232的开口位置进入到第三半开口232的内部,位于充电线一端的充电头的直径大于第三开口的直径,故此,充电头抵靠在第三半开口232的顶部,通过设置第三半开口232能够有效实现对吸尘器组件100的充电线的卡持收纳,便于吸尘器组件100在收纳过程中的充电操作,有效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便捷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指出的是,卡持件23的径向外侧形成有凸台,该凸台沿吸尘组件的收纳方向开设有过孔,过孔的部分侧壁与外部贯通以形成第三半开口232,第三半开口232的开口宽度大于充电线的直径,且小于充电头的直径,通过第三半开口232的结构能够有效实现对充电线的卡持,避免了由于充电线散落引发的安全隐患问题。
具体地,请参考图4,第一半开口231的截面面积沿吸尘器组件100的收纳方向逐渐减小。在进行吸尘器组件100的收纳时,进风管12与第一半开口231配合,由于第一半开口231的截面面积沿吸尘器组件100的收纳方向逐渐减小,进风管12与第一半开口231的形状相适配,两者为斜面配合,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收纳过程中对吸尘器组件100卡持的强度和稳定性,进而避免了吸尘器组件100的掉落,降低了用户维修更换吸尘器组件100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吸尘器收纳系统,请参考图1至图2,包括吸尘器组件100和收纳座200,吸尘器组件100包括地刷10、吸尘管11以及具有进风管12的吸尘器机体13,地刷10通过吸尘管11与进风管12连通;收纳座200包括底板21、支撑杆22和卡持件23,卡持件23通过支撑杆22与底板21连接,底板21用于收容地刷10,卡持件23至少收容部分进风管1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收纳系统,在用于吸尘器组件100的收纳时,将吸尘器组件100的进风管12设置在第一半开口231内,并且将吸尘器组件100的地刷10抵靠在底板21上,由于支撑杆22的高度大于底板21长度或宽度的两倍,卡持件23与底板21之间的距离能够满足吸尘器组件100收纳时的高度要求,吸尘器组件100在收纳过程中无需拆解,利用底板21实现对地刷10的收容,避免了因地刷10内残留的灰尘掉落而二次污染环境的情况,从而有效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进风管12与卡持件23的斜面配合,吸尘管11倾斜设置。在进行吸尘器组件100的收纳时,进风管12与第一半开口231配合,由于第一半开口231的截面面积沿吸尘器组件100的收纳方向逐渐减小,进风管12与第一半开口231的形状相适配,两者为斜面配合,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收纳过程中对吸尘器组件100卡持的强度和稳定性,进而避免了吸尘器组件100的掉落,降低了用户维修更换吸尘器组件100的成本。另外,吸尘管11相对支撑杆22倾斜设置,吸尘管11、支撑安22和底板21形成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佳,能够进一步提高吸尘器组件收纳100时的稳定性,避免吸尘器组件100掉落的情况发生。
具体地,卡持件23上设有第一半开口231,第一半开口231用于卡持进风管12;支撑杆22的一端连接于底板21,支撑杆22的另一端连接于卡持件23,支撑杆22的高度为底板21长度或宽度的两倍以上;支撑杆22的高度大于或等于50厘米;底板21与支撑杆22连接的侧面为斜面,且斜面越靠近支撑杆22越远离水平面;卡持件23远离支撑杆22的一端在底板21上的投影位于底板21与支撑杆22连接的连接点和底板21的中心之间;卡持件还设有第二半开口233,第二半开口233与第一半开口231连通且位于第一半开口231的下方,第二半开口233的最大截面小于第一半开口231的最大截面,第二半开口233用于卡持吸尘管11;并且/或者卡持件23还设有围绕第二半开口233的弧形边缘,弧形边缘的竖直延伸高度大于第一半开口231的竖直延伸高度;卡持件还设有第三半开口232,第三半开口232分别与第一半开口231和第二半开口233间隔设置,第三半开口232用于卡持吸尘器组件100的充电线;第一半开口231的截面面积沿吸尘器组件100的收纳方向逐渐减小。
在吸尘器组件100的收纳时,将吸尘器组件100的进风管12设置在第一半开口231内、吸尘管11设置在第二半开口233内、吸尘器组件100的地刷10抵靠在底板21上,由于支撑杆22的高度大于底板21长度或宽度的两倍,卡持件23与底板21之间的距离能够满足吸尘器组件100收纳时的高度要求,吸尘器组件100在收纳过程中无需拆解,利用底板21实现对地刷10的收容,避免了因地刷10内残留的灰尘掉落而二次污染环境的情况,从而有效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收纳座,用于吸尘器组件的收纳,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用于收容所述吸尘器组件的地刷;
卡持件,所述卡持件上设有第一半开口;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卡持件,所述支撑杆的高度为所述底板长度或宽度的两倍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高度大于或等于50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杆连接的侧面为斜面,且所述斜面越靠近所述支撑杆越远离水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件远离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在所述底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底板与支撑杆连接的连接点和所述底板的中心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件还设有第二半开口,所述第二半开口与所述第一半开口连通且位于所述第一半开口的下方,所述第二半开口的最大截面小于所述第一半开口的最大截面;
并且/或者所述卡持件还设有围绕所述第二半开口的弧形边缘,所述弧形边缘的竖直延伸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半开口的竖直延伸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收纳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件还设有第三半开口,所述第三半开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半开口和所述第二半开口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收纳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开口的截面面积沿所述吸尘器组件的收纳方向逐渐减小。
8.一种吸尘器收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尘器组件,所述吸尘器组件包括地刷、吸尘管以及具有进风管的吸尘器机体,所述地刷通过吸尘管与所述进风管连通;
收纳座,所述收纳座包括底板、支撑杆和卡持件,所述卡持件通过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底板用于收容所述地刷,所述卡持件至少收容部分所述进风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尘器收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与所述卡持件的斜面配合,所述吸尘管倾斜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吸尘器收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件上设有第一半开口,所述第一半开口用于卡持所述进风管;
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卡持件,所述支撑杆的高度为所述底板长度或宽度的两倍以上;
所述支撑杆的高度大于或等于50厘米;
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杆连接的侧面为斜面,且所述斜面越靠近所述支撑杆越远离水平面;
所述卡持件远离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在所述底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底板与支撑杆连接的连接点和所述底板的中心之间;
所述卡持件还设有第二半开口,所述第二半开口与所述第一半开口连通且位于所述第一半开口的下方,所述第二半开口的最大截面小于所述第一半开口的最大截面,所述第二半开口用于卡持所述吸尘管;
并且/或者所述卡持件还设有围绕所述第二半开口的弧形边缘,所述弧形边缘的竖直延伸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半开口的竖直延伸高度;
所述卡持件还设有第三半开口,所述第三半开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半开口和所述第二半开口间隔设置,所述第三半开口用于卡持所述吸尘器组件的充电线;
所述第一半开口的截面面积沿所述吸尘器组件的收纳方向逐渐减小。
CN201921071496.6U 2019-07-10 2019-07-10 收纳座及具有其的吸尘器收纳系统 Active CN2109311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71496.6U CN210931147U (zh) 2019-07-10 2019-07-10 收纳座及具有其的吸尘器收纳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71496.6U CN210931147U (zh) 2019-07-10 2019-07-10 收纳座及具有其的吸尘器收纳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31147U true CN210931147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84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71496.6U Active CN210931147U (zh) 2019-07-10 2019-07-10 收纳座及具有其的吸尘器收纳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311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54895A (zh) * 2021-10-08 2021-12-31 追觅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用于手持吸尘器的收纳装置、吸尘设备和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54895A (zh) * 2021-10-08 2021-12-31 追觅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用于手持吸尘器的收纳装置、吸尘设备和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199779A1 (en) Cleaner holder
EP4085805A1 (en) Cleaner hanger assembly
KR102233272B1 (ko) 전동킥보드를 위한 이동형 스테이션
CN210931147U (zh) 收纳座及具有其的吸尘器收纳系统
KR101269992B1 (ko) 전기 자동차용 배터리의 탈착장치
KR101815820B1 (ko) 무선청소기용 거치대
US11426040B2 (en) Cleaning apparatus
EP0897510A1 (en) Spectacle holder
KR102096711B1 (ko) 충전 거치대를 갖는 진공청소기
CN208978707U (zh) 一种杯托卡接装置及杯托
CN208640605U (zh) 一种吸尘器和吸尘器的充电支撑架
CN112089363A (zh) 一种带收纳和充电装置的吸尘器
CN214280328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插头固定座
CN214268672U (zh) 一种钙钛矿发光二极管防静电保存装置
CN205447141U (zh) 一种夹持装置及自拍装置
CN210169961U (zh) 用于放置吸尘器的支撑结构及吸尘器
CN215272428U (zh) 吸尘器
CN214906391U (zh) 吸尘器收纳装置及吸尘器组件
CN112343929A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球笼防尘罩
CN216576066U (zh) 吸尘激光装置
CN216628370U (zh) 立式收纳架及手持式吸尘器系统
CN221090513U (zh) 充电桩挂枪接头
CN215128014U (zh) 一种清洁设备支架
JP2024113960A (ja) 掃除機システム
CN213405889U (zh) 一种吸尘器及吸尘器收纳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