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30094U - 多功能便携包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便携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30094U
CN210930094U CN201921260695.1U CN201921260695U CN210930094U CN 210930094 U CN210930094 U CN 210930094U CN 201921260695 U CN201921260695 U CN 201921260695U CN 210930094 U CN210930094 U CN 2109300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shoulder
bag structure
opening
por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6069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尹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26069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300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300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3009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便携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便携包,包括收纳包袋、肩背结构以及手提结构,收纳包袋包括相对设置的前包结构和后包结构,前包结构于其边缘与后包结构的对应位置的边缘通过翻转结构连接,前包结构与后包结构之间具有肩背状态和手提状态前包结构于其的其他边缘与后包结构的对应位置的边缘通过用于即能够实现两者对应边缘接合又能实现两者对应边缘分开的包袋开合结构连接;前包结构的前侧或后包结构的后侧设有肩背结构,前包结构的后侧和后包结构的前侧至少其中之一设有手提结构。在作为肩背包使用时,手提结构不外露,被隐藏,而在作为手提包使用时,肩背结构不外露,被隐藏,并能够具有两种不同的外观颜色、款式。

Description

多功能便携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便携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便携包。
背景技术
对于具有手提功能和肩背功能的多功能便携包,在肩背形态下,其实现手提功能的手提结构是外露的,而在手提形态下,其实现肩背功能的肩背结构也是外露,外观颜色、款式较为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便携包,其旨在解决在肩背形态下,其实现手提功能的手提结构是外露的,而在手提形态下,其实现肩背功能的肩背结构也是外露,外观颜色、款式较为单一。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便携包,包括用于收纳物件的收纳包袋、用于供使用者肩背使用的肩背结构以及用于供使用者手提使用的手提结构;
所述收纳包袋包括相对设置的前包结构和后包结构,所述前包结构于其边缘与所述后包结构的对应位置的边缘通过翻转结构连接,所述前包结构与所述后包结构之间具有肩背状态和手提状态,所述前包结构与所述后包结构之间通过所述翻转结构翻转而在所述肩背状态和所述手提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所述肩背状态下,所述前包结构的后侧面与所述后包结构的前侧面相对设置,而在所述手提状态下,所述前包结构的前侧面与所述后包结构的后侧面相对设置;
所述前包结构于其的其他边缘与所述后包结构的对应位置的边缘通过用于既能够实现两者对应边缘接合又能实现两者对应边缘分开的包袋开合结构连接;
所述前包结构的前侧或所述后包结构的后侧设有所述肩背结构,所述前包结构的后侧和所述后包结构的前侧至少其中之一设有所述手提结构。
可选地,所述肩背结构为单肩背带或双肩背带。
可选地,所述手提结构为手提带。
可选地,所述前包结构的后侧和所述后包结构的后侧均设有所述手提结构。
可选地,所述前包结构于其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部分与所述前包结构的对应位置的边缘通过所述翻转结构连接。
可选地,所述包袋开合结构为拉链。
可选地,所述前包结构具有前包容纳腔以及将所述前包容纳腔连通至外部的前包开口,所述前包结构于所述前包开口处设有用于开合所述前包开口的前包开合结构。
可选地,所述后包结构具有后包容纳腔以及将所述后包容纳腔连通至外部的后包开口,所述后包结构于所述前包开口处设有用于开合所述前包开口的后包开合结构。
可选地,所述多功能便携包还包括挂吊结构,所述挂吊结构连接于所述前包结构的前侧或所述后包结构的后侧。
可选地,所述挂吊结构为挂吊带。
在肩背状态下,由于肩背结构设于前包结构的前侧或后包结构的后侧,肩背结构外露,并能够供使用者肩背使用,又由于手提结构设于前包结构的后侧和后包结构的前侧至少其中之一,在此状态下,手提结构将收纳于前包结构的前侧面与后包结构的后侧面共同形成的收纳空间,手提结构并不外露,被隐藏;在手提状态下,由于手提结构设于前包结构的后侧和后包结构的前侧至少其中之一,手提结构外露,并能够供使用者手提使用,又由于肩背结构设于前包结构的前侧或后包结构的后侧,在此状态下,肩背结构将收纳于前包结构的前侧面与后包结构的后侧面共同形成的收纳空间,肩背结构并不外露,被隐藏。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首先,在作为肩背包使用时,手提结构不外露,被隐藏,而在作为手提包使用时,肩背结构不外露,被隐藏,其次,在多功能作为肩背包使用时,多功能便携包的外观颜色及外观款式主要由前包结构的前侧面和后包结构的后侧面共同形成,而在多功能作为手提包使用时,多功能便携包的外观颜色及外观款式主要由前包结构的后侧面和后包结构的前侧面共同形成,因此,可以使前包结构的前侧面和后包结构的后侧面共同形成的外观差别与前包结构的后侧面和后包结构的前侧面共同形成的外观,那么,在通过翻转结构翻转之后,多功能便携包能够呈现出不同外观颜色、款式,从而能够具有两种不同的外观颜色、款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便携包的肩背状态下的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便携包的肩背状态下的另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挂吊结构未显示;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便携包的肩背状态下的再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挂吊结构未显示;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便携包的肩背状态与手提状态切换下的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便携包的肩背状态与手提状态切换下的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便携包的手提状态下的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便携包的手提状态下的另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便携包的手提状态下的再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收纳包袋
110 前包结构 120 后包结构
130 翻转结构 140 包袋开合结构
200 肩背结构
300 手提结构
400 挂吊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和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便携包。
请参阅图1至图8,该多功能便携包包括用于收纳物件的收纳包袋100、用于供使用者肩背使用的肩背结构200以及用于供使用者手提使用的手提结构30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收纳包袋100包括相对设置的前包结构110和后包结构120,前包结构110于其边缘与后包结构120的对应位置的边缘通过翻转结构130连接,该边缘涉及的范围可以是前包结构110和后包结构120的上、下、左、右边缘的部分,也可以是上、下、左、右边缘的整体,也可以是上、下、左、右边缘两两相接处的边缘。前包结构110与后包结构120之间具有肩背状态和手提状态,前包结构110与后包结构120之间通过翻转结构130翻转而在肩背状态和手提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肩背状态下,前包结构110的后侧面与后包结构120的前侧面相对设置,此状态下,由前包结构110的后侧面与后包结构120的前侧面共同形成用于容纳物件的收纳空间,而在手提状态下,前包结构110的前侧面与后包结构120的后侧面相对设置,此状态下,则由前包结构110的前侧面与后包结构120的后侧面共同形成用于容纳物件的收纳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包结构110于其的其他边缘与后包结构120的对应位置的边缘通过用于既能够实现两者对应边缘接合又能实现两者对应边缘分开的包袋开合结构140连接,配合前述结构,在肩背状态下,包袋开合结构 140能够打开或闭合前包结构110的前侧面与后包结构120的后侧面共同形成的收纳空间,而在手提状态下,包袋开合结构140能够打开或闭合前包结构110 的前侧面与后包结构120的后侧面共同形成的收纳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包结构110的前侧或后包结构120的后侧设有肩背结构200,前包结构110的后侧和后包结构120的前侧至少其中之一设有手提结构300。在肩背状态下,结合前述结构的描述,且由于肩背结构200设于前包结构110的前侧或后包结构120的后侧,肩背结构200外露,并能够供使用者肩背使用,又由于手提结构300设于前包结构110的后侧和后包结构120 的前侧至少其中之一,在此状态下,手提结构300将收纳于前包结构110的前侧面与后包结构120的后侧面共同形成的收纳空间,手提结构300并不外露,被隐藏;在手提状态下,结合前述结构的描述,由于手提结构300设于前包结构110的后侧和后包结构120的前侧至少其中之一,手提结构300外露,并能够供使用者手提使用,又由于肩背结构200设于前包结构110的前侧或后包结构120的后侧,在此状态下,肩背结构200将收纳于前包结构110的前侧面与后包结构120的后侧面共同形成的收纳空间,肩背结构200并不外露,被隐藏。
由上可知,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首先,在既能作为肩背包使用,又能作为手提包使用的前提下,在作为肩背包使用时,手提结构300不外露,被隐藏,而在作为手提包使用时,肩背结构200不外露,被隐藏,其次,在多功能作为肩背包使用时,多功能便携包的外观颜色及外观款式主要由前包结构 110的前侧面和后包结构120的后侧面共同形成,而在多功能作为手提包使用时,多功能便携包的外观颜色及外观款式主要由前包结构110的后侧面和后包结构120的前侧面共同形成,因此,可以使前包结构110的前侧面和后包结构120的后侧面共同形成的外观差别与前包结构110的后侧面和后包结构120的前侧面共同形成的外观,那么,在通过翻转结构13翻转之后,多功能便携包能够呈现出不同外观颜色、款式,从而能够具有两种不同的外观颜色、款式。
如图1、图3、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肩背结构200为双肩背带。在具体结构选择上,可包括减震结构,并呈片带状结构。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肩背结构200还可以为单肩背带。在具体结构选择上,同样可包括减震结构,并呈片带状结构。
如图5至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手提结构300为手提带。在具体结构选择上,可以皮质材料制成,而截面可呈圆形,以便于人手抓持。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包结构110的后侧和后包结构120的后侧均设有手提结构300。
如图2至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包结构110于其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部分与前包结构110的对应位置的边缘通过翻转结构130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包袋开合结构140为拉链。拉链由链牙、拉头、上下止(前码和后码)或锁紧件等组成。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包袋开合结构140可以为魔术贴结构,还可以为磁吸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包结构110具有前包容纳腔以及将前包容纳腔连通至外部的前包开口,前包结构110于前包开口处设有用于开合前包开口的前包开合结构。这样,除了前包结构110和后包结构120形成的容纳空间可以容纳物件外,还可以利用前包容纳腔容纳物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包结构120具有后包容纳腔以及将后包容纳腔连通至外部的后包开口,后包结构120于前包开口处设有用于开合前包开口的后包开合结构。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功能便携包还包括挂吊结构400,挂吊结构400连接于前包结构110的前侧或后包结构120的后侧。吊结构400用于起到将多功能便携包挂吊到外部结构件上。
具体地,挂吊结构400为挂吊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便携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收纳物件的收纳包袋、用于供使用者肩背使用的肩背结构以及用于供使用者手提使用的手提结构;
所述收纳包袋包括相对设置的前包结构和后包结构,所述前包结构于其边缘与所述后包结构的对应位置的边缘通过翻转结构连接,所述前包结构与所述后包结构之间具有肩背状态和手提状态,所述前包结构与所述后包结构之间通过所述翻转结构翻转而在所述肩背状态和所述手提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所述肩背状态下,所述前包结构的后侧面与所述后包结构的前侧面相对设置,而在所述手提状态下,所述前包结构的前侧面与所述后包结构的后侧面相对设置;
所述前包结构于其的其他边缘与所述后包结构的对应位置的边缘通过用于既能够实现两者对应边缘接合又能实现两者对应边缘分开的包袋开合结构连接;
所述前包结构的前侧或所述后包结构的后侧设有所述肩背结构,所述前包结构的后侧和所述后包结构的前侧至少其中之一设有所述手提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便携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肩背结构为单肩背带或双肩背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便携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提结构为手提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便携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包结构的后侧和所述后包结构的后侧均设有所述手提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便携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包结构于其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部分与所述前包结构的对应位置的边缘通过所述翻转结构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便携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袋开合结构为拉链。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便携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包结构具有前包容纳腔以及将所述前包容纳腔连通至外部的前包开口,所述前包结构于所述前包开口处设有用于开合所述前包开口的前包开合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便携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包结构具有后包容纳腔以及将所述后包容纳腔连通至外部的后包开口,所述后包结构于所述前包开口处设有用于开合所述前包开口的后包开合结构。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便携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便携包还包括挂吊结构,所述挂吊结构连接于所述前包结构的前侧或所述后包结构的后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便携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挂吊结构为挂吊带。
CN201921260695.1U 2019-08-01 2019-08-01 多功能便携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300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60695.1U CN210930094U (zh) 2019-08-01 2019-08-01 多功能便携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60695.1U CN210930094U (zh) 2019-08-01 2019-08-01 多功能便携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30094U true CN210930094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85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60695.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30094U (zh) 2019-08-01 2019-08-01 多功能便携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300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34527A (en) Modular backpack
US6510974B2 (en) Backpack for displaying objects stored within
US6422278B1 (en) Nested convertible handbags
US20070102077A1 (en) Detachable purse assembly
CA2489691A1 (en) Wheeled backpack
EP3915414A1 (en) Drawing-board backpack dual-use garment
US20110011503A1 (en) Handbag of Detachable Assembly
US20120073995A1 (en) Interchangeable Lock Assembly
US20070272588A1 (en) Container for baby items
US9289040B2 (en) Multiple exterior reversible tote-bag
CN210930094U (zh) 多功能便携包
CN204260017U (zh) 手提包
JP2002325615A (ja)
CN209965459U (zh)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手提袋
CN211298699U (zh) 一种前开口式妈咪包
CN211323454U (zh) 一种新型双肩背包
CN201709620U (zh) 便携式行李袋
CN213244859U (zh) 一种多用收纳包
CN215913608U (zh) 一种带隐藏式收纳软袋的包体结构
CN209769280U (zh) 一种多功能时装包
CN213030124U (zh) 一种多功能包
CN209769429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箱包
CN110897321A (zh) 一种多功能背包
CN218869671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战术指挥包
CN215189752U (zh) 一种手提旅行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